小人糖尿病(小小年纪糖尿病)
儿童也会得糖尿病?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家长需警惕!
受访专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小儿内分泌科 副主任 吴娜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儿童不会得这种病,但事实上,在糖尿病的患病人群中,儿童并不少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儿童肥胖率明显上升,儿童患糖尿病发病率呈增长趋势。那么,如何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呢?为此《北方名医》栏目组采访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内分泌科副主任吴娜……
出现哪些症状时,提示孩子血糖可能出现问题呢?
当孩子出现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即三多一少)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时,家长需警惕孩子的血糖。在1型糖尿病中,几乎所有儿童患儿起病时,至少会有“ 三多一少 ”4 种中的1 种表现,部分儿童患儿还有夜间遗尿的表现。初次就诊时,常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深呼吸或者大呼吸、呼气中带有烂苹果味,此外,还有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2型糖尿病的儿童患儿,常喜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易合并代谢综合征表现,比如: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黑棘皮病、脂肪肝等。
糖尿病年轻化的原因有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体重因素、精神因素等。
1、遗传因素
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糖尿病,则子女患有糖尿病的概率会比较高。
2、饮食因素
如果儿童经常吃含糖量高、热量高的食物,比如蛋糕、糖果、油炸食品等,也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糖、血脂等代谢紊乱,从而诱发糖尿病。建议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合理膳食,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可以适当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吃含糖量高、热量高的食物。
3、体重过重
如果患者平时不注意合理饮食,经常暴饮暴食,可能会导致体重过重,从而诱发糖尿病。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4、精神因素
如果儿童长期处于精神过度紧张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激素分泌出现紊乱,从而诱发糖尿病。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爬山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如何预防儿童糖尿病的发生?
1、要注意饮食。饮食要有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清淡的食物。
2、要适度运动,目前很多孩子的运动量太小。
3、一定要控制好体重。大部分儿童2型糖尿病的患者,都是体重超重的人。
专家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要管住嘴、迈开腿,避免暴饮暴食,注意清淡饮食。此外,口干、明显消瘦、多饮、多尿等都是糖尿病的蛛丝马迹,对此要引起警惕。
医学科普 仅供参考
特邀嘉宾
吴 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小儿内分泌科 副主任
编辑:刘少宇
审核:于波
监制:蔺颖
沈阳新闻综合频道
首播时间:每日16:50
重播时间:次日06:25
儿童也会患糖尿病?医生提醒:别让孩子成为“小糖人”
说起糖尿病,很多人可能想到就是老年人疾病。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院长王一提醒,儿童也会患有糖尿病,且儿童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近年来,由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但很多家长对儿童糖尿病却仍一无所知,儿童糖尿病如不加以控制,还容易诱发眼底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等,随病情的发展或将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直至眼盲。
王一介绍,儿童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大概占到儿童糖尿病的90%,也称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是无效的,必须终生注射胰岛素。2型糖尿病最近几年逐渐增多,和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可以口服降糖药。特殊类型糖尿病发病率更低,往往和基因、药物、感染等因素有关。
儿童为什么会患糖尿病呢?是因为吃糖太多导致的吗?王一解释,吃糖多和糖尿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进食糖果类食物多,血糖会瞬间升高,为了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人体内的胰岛β细胞会大量分泌胰岛素,长期以往会造成胰岛素抵抗,继而出现胰岛β细胞功能耗竭,也就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机制。所以,家长还是要尽量避免孩子进食升糖速度快的食物。
很多孩子不会表达,那家长怎么知道孩子是否患了糖尿病,它有什么特殊症状呢?王一介绍,其实通常情况下儿童糖尿病都很典型,主要症状为体重减轻、多尿、多饮、多食,称为“三多一少”,而症状不典型者可能仅表现为夜尿增多容易误诊、漏诊。此外,1型糖尿病儿童可能还伴有易疲劳、视物模糊、反复尿路感染等症状,而2型糖尿病症状相对较1型糖尿病轻,多数病前有肥胖史。如果已经发生酮症酸中毒则可以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脱水、酸中毒、精神萎靡、昏迷等严重状况,家长需要尤其注意,留心着孩子的日常生活,如有以上类似征兆,则应尽快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就诊。
1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很复杂,大多数也没有家族史,让很多家长很困惑,有没有办法预防这个病?王一表示,诱发1型糖尿病的主要是胰岛素自身抗体,而当身体出现多种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后,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将增加。如果发现孩子有这些自身抗体,那么生活方式做些调整,有可能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让孩子不发生或者晚发生糖尿病。但2型糖尿病是个能预防的疾病,大多数胰岛素抵抗是肥胖造成的,所以,从婴儿阶段就要预防肥胖的发生,均衡的饮食结构、充分的运动都是保障胰岛素敏感性的好方法。
“有些胖孩子的脖子一圈皮肤发黑,不是没洗干净,而是胰岛素抵抗的早期皮肤表现,一旦发现孩子的脖子、腋窝、大腿根出现发黑的情况,一定要到医院就诊,控制了胰岛素抵抗,也就控制了糖尿病的发生,进而也就将眼底疾病扼杀于摇篮,不仅保护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保护了孩子的眼健康。”王一说。(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 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得了糖尿病
受访专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小儿内分泌科 副主任 吴娜
近年来,2型糖尿病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全球性增多的儿童肥胖症和缺乏身体锻炼是大家普遍认为的关键诱因。那么,出现什么症状时,提示孩子血糖可能出现问题?得了糖尿病怎么办?为此《北方名医》栏目组采访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内分泌科副主任吴娜……
出现什么症状时提示孩子血糖可能出现问题?
1、“三多一少”症状
小孩血糖高的症状之一就是“三多一少”症状 ,主要表现为饮食量增多、喝水量增多、排尿量增多以及体重减少。这是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如果小孩的血糖过高,也会出现这些症状表现。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了“三多一少”的症状,就要及时带他们到医院去做血糖监测,以便尽早确诊病情和治疗。
2、视力模糊
如果小孩子身体内的血糖过高,那么糖代谢就会发生紊乱,这样很容易影响到视网膜的健康,甚至导致视网膜病变,使得眼底血管的基底膜增厚,这个时候视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出现视力模糊的现象。如果孩子表示自己看东西不清楚,不要单纯的以为是近视,很有可能是血糖过高所致。
3、皮肤瘙痒
很多血糖高的小孩子都会感觉皮肤瘙痒,这也是血糖高较为常见的症状表现。血糖过高会使血液循环变得很差,而且这个时候体内的糖分充足,会给细菌入侵提供可乘之机,从而加大各种皮肤疾病的发病率,比较常见的就是皮肤瘙痒。
4、爱发脾气
如果小孩子的血糖偏高,往往会影响到内分泌系统,使得孩子的情绪发生变化,出现爱发脾气的现象。如果说孩子本来是比较安静的性格,突然变得情绪容易失控,动不动就会大发脾气,有可能是血糖过高所致,就要尽早的带孩子就医检查。
5、身体疲乏
正常的小孩子都是活泼好动的,但如果血糖的指数较高,会让他们感到身体疲乏,和同龄人相比没有那么活泼,甚至动不动就想睡觉,嗜睡的现象比较明显。
孩子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1、合理饮食: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等。同时,要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健康。
2、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孩子控制体重,提高身体代谢水平,有利于控制血糖。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瑜伽等,但要注意不要过度运动,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3、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助于维持孩子体内代谢的稳定,有利于控制血糖。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4、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孩子的病情需要,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5、监测血糖:定期监测血糖可以帮助孩子和家长了解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心理支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心理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树立信心,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帮助。
医学科普 仅供参考
特邀嘉宾
吴 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小儿内分泌科 副主任
编辑:刘少宇
审核:于波
监制:蔺颖
沈阳新闻综合频道
首播时间:每日16:50
重播时间:次日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