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半身(糖尿病半身不遂以后会怎样)
半身麻木、口歪眼斜——心脑血管并发症,糖尿病人的致命伤!
半身麻木、口歪眼斜、心脑血管并发症,糖尿病人致命伤。
北京大学附属医院糖尿病院外管理核心成员张琰。
半身麻木、口歪眼斜、心脑血管并发症,糖尿病人的致命伤。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
1. 当糖友出现了半身麻木、口歪眼斜、言语不清的时候,糖友一定要清楚心脑血管的并发症是糖尿病人的致命伤。
2. 有数据显示每三位糖尿病患者当中就有一位会受到心血管疾病的困扰,更令人揪心的是 90%伴有心血管疾病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背后的元凶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这个病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会逐渐损害着患者的血管,最终可能导致心梗、猝死等严重的后果。
3. 在心脑血管致死的案例中高达 85%的元凶也正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这一数字足以让我们对糖尿病的致命伤提高警惕。
黄先生是我的一位糖尿病患者,63 岁了,以前的身体非常健康,每次去检查都不会发现什么问题。后来的检查周期延长了,却突然间出现了半身麻木、口歪眼斜、头晕目眩、言语不清这些症状,而且还伴有耳鸣、心烦气躁、双腿乏力、口干口苦、小便赤红、大便干结、空腹血糖高达 12.2、尿糖三个加号。
看诊发现舌红少津、苔薄黄、脉弦细。这一切的表现都说明了一个问题的出现,那就是糖尿病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我当时给他用的是一个降糖护心脑的方,方中不仅包含了黄芪、山药等具有降糖效果的中药来帮助患者稳定血糖,还融入了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脂、减轻炎症的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来预防血栓的形成。多管齐下,为他整体调理。
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患者头晕目眩、腿软等症状明显减轻了,心慌失眠也有所改善。随着治疗的深入,他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头晕耳鸣消失了,腿脚也有力了,心情和睡眠也都好了起来。
当然了,除了药物治疗外,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也同样重要。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和血脂水平、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习惯却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关键。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管理好自己的健康糖尿病患者才能真正的远离并发症的危险。
糖尿病来临前,下半身早已露出“破绽”,出现3种迹象,不能拖
葡萄糖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能量来源,合理的补充葡萄糖可以为身体各处的脏器组织提供运转的动力。
不过若是葡萄糖摄入过多,导致血糖升高,引发糖尿病,那么患者身体就会出现多种异常迹象,这些迹象在下半身会明显地显现出来。
那么患上糖尿病时,患者下半身究竟会出现哪些迹象呢?下面来了解一下吧。
1、腿麻
下肢发麻在平时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这种症状可在长时间压迫肢体、久站或久坐,导致下肢血循环不畅时就会出现。
长期压迫久坐或久站所致的腿麻,在短时间之后就会有缓解或消失。
不过若是患上糖尿病,那么患者就会出现长期腿麻的症状。这种症状跟血糖过高,破坏神经的末梢,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并损伤末梢的血管有关。
因此,若是腿部长期的发麻,就需考虑到糖尿病的可能,及时去进行血糖方面的检测。
2、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一般指的是对外界所造成的刺激,无法做出及时的反应,如正常情况下泡脚时,温度过高就可会感到明显的发烫。
不过若是患上该病,患者体内的血糖过高,损伤神经,减弱肢体的感知能力,那么就会导致肢体无法感受到外界刺激。
因此,下肢部位若是感觉不到疼痛、温度等外界的刺激,那么就要警惕血糖过高,肢体神经受损的可能。
3、间歇性跛行
患该病者,体内过高的血糖,会不断的损害血管壁,使得下肢部位供血不足,然后导致间歇性的跛行。这种可能在平时走路的时候无法察觉到,但是在锻炼或做其它过于的事情时,就会感觉一侧的足部疼痛异常,无法迈步。
此外,患该病者,体内血糖过高时,下肢部位的伤口通常难以愈合,会反复的感染真菌或细菌。
这些现象跟该病削弱皮肤的抵抗能力有关,严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溃疡或骨质组织坏死。
当然,除下半身方面的症状外,该病还可能会使得患者出现口渴、体重下降、排尿增多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会并发多种疾病,引起相应器官受损的症状,如视网膜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等。
其中视网膜血管病变,不仅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是失明,而且还可能会增高白内障、青光眼等发病的几率。
而肾脏病变,就可能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影响体内的代谢。
从上可知,糖尿病来临前,患者下半身可能会有麻木、感觉障碍、间歇性的跛行等迹象。
发现这些异常迹象时候,患者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断,做空腹血糖、尿糖、尿酮体、糖化蛋白等多方面的检查。
查清楚具体情况之后,再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治疗。
当然,除必要的治疗外,患者还需注重日常生活的管理,健康饮食,少吃高糖、高脂的食物;适度运动,减轻体重,避免肥胖。
糖尿病下肢水肿,多是脾肾两虚,一个方子,利水消肿!
糖尿病患者的困扰之一,就是下肢水肿的问题。这类患者通常上半身看起来较为正常,但下半身非常容易出现水肿,尤其是脚踝和小腿,用手一按就能留下一个明显的凹痕,回弹得很慢。
这种下肢水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脾肾两虚。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代谢,脾肾虚弱,则体内的水液代谢失常,水湿不能正常排出,从而形成水肿。
明白了问题的根源,解决之道也就呼之欲出。对于这类脾肾两虚引起的糖尿病下肢水肿,我的治疗思路就是:健脾益肾,利水消肿。
这里分享一个方子,对于糖尿病下肢水肿有很好的效果。
组方:泽泻、茯苓、白术
做法:将以上三味药材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4碗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即可。
泽泻,具有利水消肿、渗湿止泻的功效,能够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
茯苓,健脾渗湿、宁心安神,能够增强脾的运化功能,帮助身体排除多余的水湿。
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能够增强脾的功能,促进水液的正常代谢。
三药合用,共同发挥健脾益肾、利水消肿的作用,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下肢水肿问题。
案例分享
曾经有一位糖尿病患者,他因下肢水肿而来就诊。他告诉我,他的脚踝和腿部总是肿得厉害,走起路来也感到沉重。经过检查,我发现他的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滑,典型的脾肾两虚症状。
我在这3味药的基础上又加减了几味药组成一个方,给患者用,并建议他调整饮食,多锻炼!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这位患者的下肢水肿明显减轻,血糖也有所下降,整体身体状况得到了改善。我告诉他,除了坚持服用中药外,还要保持适量的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