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糖尿病(胳膊麻糖尿病)
药师释药——桑枝(优宜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四肢发凉)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桑枝
1.中医药研究
桑叶、桑白皮、桑枝、桑椹均为我国传统中药材,202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 称《中国药典》)规定其分别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的干燥叶、干燥根皮、干燥嫩枝、干燥果穗。
桑枝(Sangzhi,mulberry twig)为桑科植物桑 Morus alba L. 的干燥嫩枝。味苦,性平,入肝经。具有祛风湿,利关节,利水,祛风止痒,生津液之功。
临床应用:症靶
(1)四肢麻木:适用于经络痹阻型肢体寒凉、麻木。临床以肌肤麻木不知痛痒为特点。尤宜于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四肢发凉者。临床组方葛根桑枝汤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中,手臂麻痛重者方中桑枝(60 ~70 g)。
(2)关节肿痛:适用于风寒湿邪闭阻经络型关节肿胀、疼痛。临床以关节肿痛、僵硬、活动不利等为特点。治寒痹内热,用桂酒法及坐桑炭灸布巾熨痹处,取桑枝通关节,祛风寒,火性畅达之功。
2.现代研究
2.1化学成分:(1)黄酮类化合物:桑枝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目前已分离、鉴定化合物98个。(2)芪类化合物:桑枝中含有大量芪类化合物,主要分为芳基苯骈呋喃类,(3)Diels-Alder型加合物。(4)生物碱类化合物:桑枝中含有多羟基生物碱及其苷类化合物,按照结构类型分为3类。(5)其他化合物:桑枝中的多糖,香豆素类化合物,萜 类化合物,木脂素、甾体类、α-蒎烯、月桂烯、硒元素以及常见的氨基酸等化学成分。
2.2 药理作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抗炎及肾保护作用等药理活.
2.3标靶: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锻炼要注意时间与强度
冬季是一年之中糖尿病病情较容易加重的季节,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对于糖尿病人尤其重要。合理运动,能够增加全身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并能降低血脂、减少脂肪,对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有很好的作用。
一般说来,快走、散步是最常见的比较适合广大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形式,这种形式不受场地、时间限制,容易养成锻炼的习惯,尤其对年长的糖尿病患者更为适合。研究证实,每次散步30分钟,每日两次,是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良方。中老年人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散步1-2小时,物质代谢率可提高48%,糖代谢率也会随之改善。除了快走、散步外,打网球、羽毛球、篮球、乒乓球、保龄球、门球等,也是糖友可以选择的运动方式。
糖友运动要注意强度和时间。一般而言,强度大的运动项目时间要短一些,强度小的运动项目可以持续时间长一些。散步、站立乘车、简单的家务劳动,都属于强度小的运动项目,持续30分钟左右相当于消耗体内热量80千卡;步行、下楼梯、做广播体操、平地骑自行车等,持续20分钟左右消耗体内热量80千卡;慢跑、上楼梯、坡路骑自行车、滑冰、打排球、登山等中等强度运动,持续10分钟左右消耗热量80千卡。
运动最好选择在早餐、晚餐后1小时左右,以身上微微出汗、心率不超过理想心率为宜。理想心率=(220-年龄)×70%。如年龄为60岁,则心率不宜超过112次/分钟。
运动时带上少量饼干、糖果备用,最好结伴运动或者身上携带卡片说明自己是糖尿病人,并附上住址、紧急联系电话等。
有时糖友们可以在床上练习一套健身操,既轻松又有效。这套健身操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拉伸全身肌肉。双臂高举过头,伸展脚趾。早上醒来后,做些全身拉伸运动有助消除睡意,为身体活动做准备。
第二步,身体平躺,一侧膝部尽量向胸口弯曲。保持姿势,深呼吸几次,然后换另一侧,重复相同动作。重复3-5次,可放松身体关节。
第三步,保持俯卧姿势,身体向上弯曲。伸展双臂,双手压床。上身向上抬起,头部尽量看天花板。保持姿势,深呼吸,拉伸后背肌肉。
第四步,坐起身,双腿打开。吸气时,尽量举起双臂。然后呼气,将身体向右腿倾斜。双臂尽量伸向脚趾方向。保持姿势,做3次深呼吸,复位。然后换左侧,重复相同动作。
第五步,自行车踩踏动作锻炼腹部肌肉。平躺后伸出双腿,双手手指交叉抱住脖子,上身稍微离开床面。一侧膝部尽量靠近胸口,然后转体并用反侧肘部碰到弯曲膝部。之后,换另一侧,重复相同动作。做10组练习。
第六步,侧卧,一只手臂伸展过头部,另一只手臂置于胯部或身体一侧。将上面一条腿尽量上举,再慢慢放下。重复10次后,换另一侧,重复相同动作。
第七步,平躺,完成举腿动作。将右腿尽量举高。保持姿势,深呼吸一次,然后缓慢放下。重复10次后,换另一条腿,重复相同动作。
第八步,平躺,双膝弯曲,双脚尽量靠近臀部。双手置于身体两侧,盆腔尽量抬高,弓呈桥状。保持姿势,深呼吸一次,然后慢慢放下腰部。动作重复5次。
来源: 甘肃日报
这3种维生素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降糖有大帮助,你补够了吗?
糖尿病是一种挺“烦人”的疾病,因为现在人类还没有找到能够彻底治愈糖尿病的方法,除了用药物帮助控制血糖外,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都要小心谨慎,避免吃错了什么导致血糖波动过大、病情加重。
但也有一些病人由于过于“小心翼翼”地关注饮食与血糖之间的关系问题,忽略了维生素的补充,不仅可能会导致身体产生一些其他的不适,还有可能增加控制血糖的难度。医生提醒,有3种维生素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大有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格外关注这些维生素的补充问题。
过于注重饮食,导致缺乏维生素?李大伯今年63岁,去年确诊了糖尿病,医生叮嘱李大伯一定要按时服药,并且注意饮食,少吃那些升糖快的食物。
李大伯回家后就开始调整食谱,他听说糖尿病患者应该保持饮食清淡,于是他基本上顿顿吃素,偶尔太馋了才吃一点肉。一段时间下来,李大伯的血糖虽然控制得不错,但是他经常觉得头晕、看不清楚东西,偶尔还会感到手脚发麻。
这让李大伯感到十分奇怪,他觉得自己的血糖已经控制得不错了,怎么还会出现这么多不适呢?于是他赶紧前往医院检查,想找到问题的所在。
听完李大伯描述的症状后,医生给李大伯查了一下维生素水平,最终发现李大伯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12才会导致上述症状。
医生表示,一方面,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肉类、动物内脏和蛋黄中,而李大伯因为担心胆固醇和脂肪摄入过多,日常饮食基本吃素,导致摄入的维生素B12减少;另外一方面,李大伯现在在服用二甲双胍类药物进行降糖,而这种药物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导致人体内维生素B12减少。
两个因素叠加,就导致李大伯缺乏维生素B12,并产生了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
医生告诉李大伯,糖尿病患者虽然要注意饮食健康,但是也要关注维生素的问题,尤其是有3种维生素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有着较大的帮助,平时一定要注意补充维生素。
第一种维生素B族:改善血糖和血管第一种需要注意补充的维生素就是维生素B族。医生表示,维生素B族包括多种维生素,他们在糖代谢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像李大伯所缺乏的维生素B12,它可以保护神经髓鞘,防止周围神经因为血糖长期升高而导致的周围神经炎,避免出现手脚发麻,甚至感觉身体里有“蚂蚁在爬”等不适的感觉。所以,李大伯应该在控制血糖稳定的基础上,多吃一些鱼蛋肉,补充维生素B12,以避免再次出现不适症状。
此外,维生素B的“大家族”中还有不少其他“成员”也对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有着积极作用。
例如维生素B3——即烟酸——在体内代谢后会形成烟酰胺,它在脂类、糖分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项研究发现,烟酰胺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另外一项随机双盲临床实验则发现,对于一些较为肥胖的中老年妇女而言,烟酰胺能够提高她们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她们降低血糖。
不过,如果患者盲目补充维生素B3,导致体内维生素B3含量过多,反而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因而补充维生素B3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过量。
例如维生素B6,它在人体内会形成一种糖代谢所必需的辅酶,如果缺乏维生素B6可能会影响胰岛素发挥作用,因而补充维生素B6实际上有助于患者控制血糖。
还有一些维生素B族会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方面起到比较大的作用。像维生素B1,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B1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产生多种血管问题,而糖尿病患者会通过尿液大量丢失维生素B1,这有可能导致糖尿病足的进程加剧。
这些维生素B族几乎都在肉类中存在,有一些像是烟酸、维生素B6等还存在于蔬菜中,因而如果糖尿病患者想要补充维生素B族,可以首先从改变饮食习惯、合理增加肉类食品的摄入开始。
只不过,糖尿病患者首先还是要保障血糖控制平稳,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相应的维生素B族补充剂来增加营养,千万不要自己盲目进补,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第二种维生素D: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需要补充的第二种维生素就是维生素D。大多数人都知道,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有利于维持骨骼的健康,但大家可能没有意识到,维生素D对于糖尿病患者同样意义重大。
有一项研究发现,有60%-70%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了维生素D水平下降的情况,研究人员认为,这意味着维生素D的水平与糖尿病有着一定的关系。
据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即如果将糖尿病看作是体内的一种“炎症反应”,那么维生素D就能够通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来改善胰岛素抵抗。
所谓胰岛素抵抗,是指人体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现代医学认为,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共同特征。
这一结论在实验中得到了证实:研究人员在对缺乏维生素D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后,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得到了改善。
此外,维生素D含量不足还可能会导致罹患1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一项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以帮助进行糖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并改善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
此前有一位糖尿病患者就是因为糖尿病合并多种并发症住院治疗,在进行了胰岛素强化治疗和维生素D3肌肉注射治疗后,患者不仅血糖控制平稳,腰酸背痛的症状也得到了改善,而且,她的抵抗力也得到了增强,过去三天两头感冒的情况不再出现。更重要的是,这位患者出院后胰岛素的用量还较之前降低了,可见,维生素D对于糖尿病有着积极的作用。
医生告诉李大伯,除此之外,随着他年龄的增加,糖尿病可能会还会合并骨质疏松等症状,及时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这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补充维生素D相对更加容易,只要多晒晒太阳,人体就能够合成维生素D。医生提醒,一般而言,在裸露脸部、胳膊的情况下,晒太阳半个小时,人体就可以合成足够一天用的维生素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隔着玻璃窗晒太阳,其实是一种“无效”晒太阳的行为,是无法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因此在晒太阳时最好直接去户外进行活动。当然,在晒太阳时也要注意避免强烈阳光长时间直射,以免晒伤皮肤。
此外,多喝牛奶、多吃鸡蛋、三文鱼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也能够增强摄入,补充维生素D。
当然,如果通过晒太阳和改变饮食后还发现缺乏维生素,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额外补充维生素D。医生表示,如果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正常,可以直接补充普通维生素D,否则就应该补充活性维生素D。
第三种需要注意补充的维生素就是维生素C。维生素C是我们比较了解的一种维生素,不过,我们对它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预防感冒”上,实际上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研究发现,较高的维生素C摄入量有利于降低糖尿病的相对风险。
有研究人员指出,维生素C缺乏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患者胰岛素缺乏、血糖升高,又会影响人体对维生素C的吸收,加重维生素C缺乏的状况,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假如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C,就可能产生动脉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为此,研究人员给给糖尿病患者注射了维生素C,结果发现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尿糖也减少了;而给健康人注射同样剂量的维生素C后,其血糖却没有明显变化,因而,研究人员认为大剂量的维生素C能够降低血糖,并改善糖类、脂类的代谢,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可以适当增加维生素C疗法,以改善患者的病情。
医生提醒,其实我国有大约65%的人存在着维生素C摄入不足的情况,而糖尿病患者所需的维生素C比普通人更多,因而糖尿病患者更应注重补充维生素C。
而且,从食物中获取维生素C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吃维生素片,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糖分却没有那么高的水果。
医生提醒李大伯,多吃水果的前提是要控制好血糖,而且也不能盲目补充维生素C,因为摄入过量的维生素C反而会导致血液中的维生素C减少,可能产生暂时性维生素C缺乏的症状,还有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的维生素B,造成维生素B缺乏,引起各种不适。
总的来说,主要就是记住一条,糖尿病患者出现了不适之后,一定要尽早到医院检查,如果是因为缺乏维生素导致的,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补充,千万不能自己盲目补充维生素,反而弄巧成拙。
李大伯听了之后,连连表示没想到补充维生素还有这么多门道,看来光吃蔬菜也不行,还是得搭配均衡才能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