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单独(糖尿病单独吃二甲双胍行吗)
这4种主食糖尿病患者要避开,单独吃会让血糖飙升,这样吃才科学
主食是主要的能量来源,一日三餐中都离不开馒头、米饭或面条等,若长期不吃主食,可能会引起肌肉无力、萎缩以及记忆力减退。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对主食简直是爱而不得,稍有不慎血糖会快速升高,甚至会引起酮症酸中毒或其他并发症,尤其是不能单独吃主食。
1、油条
油条属于高脂肪和高油腻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比较长且难以被消化,同时也会影响睡眠质量,升高餐后血糖。特别是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减退,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降低,更不能吃油条。
2、白米饭
白米饭是南方人的主食,几乎一顿都少不了。但经过研究发现,纯大米蒸的饭升糖指数达到80以上,妥妥的高升糖食物。所以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吃白米饭,若必须吃的话应控制量,又或是加入粗杂粮来搭配蒸煮。
3、馒头
大部分北方人的主食是面食,如馒头花卷包子、饼和面条等,不过其中含有太多淀粉。以上食物在肠胃经过消化后,有一部分可转化成糖,然后被机体吸收,从而提高血糖含量。
4、白面包
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为工作繁忙而没有时间吃早餐,总是拿面包来充饥,但单吃面包几乎没有任何营养,而且也会造成身体肥胖。很多商家为了能改善面包口感,在制作时会加入太多黄油、糖分以及脂肪和膨松剂等,影响身体健康不说,而且也会造成血糖短时间内升高。
1、添加粗杂粮
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粗杂粮是较好的主食,升糖指数低,其中也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延缓血糖升高。所以在制作主食时应加入粗杂粮如燕麦、糙米和各种豆类等,粗粮和细粮以3:2的原则搭配,不能添加太多粗粮,以免增加肠胃负担,甚至引起肠胃疾病。
2、减少主食量
若想要让血糖稳定达标,一定要控制主食摄入量,尽量用小碗和小盘子。另外,适当地调整吃饭顺序,吃饭前先喝杯水或蔬菜汤,然后再吃绿叶蔬菜和肉类,最后再吃主食。因为蔬菜中含有太多膳食纤维,能给人们一定的饱腹感,防止吃太多主食。
3、控制吃饭速度
糖尿病患者吃饭时一定要做到细嚼慢咽,一口饭咀嚼20~30下,不能狼吞虎咽,不然无形中吃下太多食物,影响肠胃健康,而且也会造成餐后血糖升高。
温馨提示
糖尿病患者并不是不能吃主食,只有选对主食才能帮助控制血糖,若长期不吃主食可能会引起低血糖,反而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主食合理搭配至关重要,可以把大米燕麦或粗麦搭配在一起吃,这样能降低升糖指数;另外,也可以把山药玉米、莲藕或薯类当做主食,其中含有膳食纤维,具有很强的饱腹感,而且升糖指数较低。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薯类和杂豆类以及杂粮不能完全替代主食,以免引起营养不良。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家庭医生超能团#
低血糖也有大学问
糖友大多数时候总是担心自己血糖过高,殊不知低血糖也是患者长期维持正常血糖水平的制约因素,而严重低血糖可导致难以忍受的不适、跌倒、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应该引起特别注意。
正常血糖值:空腹静脉血糖:3.9~6.1mmol/L。对非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为血糖<2.8 mmol/L。而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3.9mmol/L 就属低血糖范畴。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机体对低血糖的反馈调节能力,增加了发生严重低血糖的风险。同时,低血糖也可能诱发或加重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形成恶性循环。
低血糖症状包括交感神经兴奋(如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等)和中枢神经症状(如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但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常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以至于被误诊(曾有报道因低血糖昏迷误诊为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因行为异常被误诊为精神病发作等)。夜间低血糖常因难以发现而得不到及时处理。有些患者屡发低血糖后,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
低血糖分类症状性低血糖:血糖≤3.9mmol/L,且有低血糖症状。
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3.9mmol/L,但无低血糖症状。
严重低血糖:需要他人帮助,常有意识障碍,低血糖纠正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
此外,部分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但没有检测血糖(称可疑症状性低血糖),也应及时处理。
1.药物: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有胰岛素、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均可引起低血糖。如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单独使用时一般不会导致低血糖。应用DPP-4 抑制剂和 GLP-1 受体激动剂的低血糖风险较小。
——对策: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谨慎地调整剂量。
2.病情:1型糖尿病患者及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胰岛功能趋于衰竭,血糖波动大,易忽高忽低;合并较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一些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由于其自身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的增加及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此阶段易出现低血糖。
——对策:密切监测血糖,充分评估病情,调整血糖控制目标,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及更改方案。
3. 生活习惯1——用药后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
——对策: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则相应减少降糖药物剂量,有可能误餐时应提前做好准备。
3. 生活习惯2——运动量增加
——对策: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或适当减少药物的剂量。糖尿病患者应常规随身备用碳水化合物类食品,一旦发生低血糖,立即食用。
3. 生活习惯3——过量酒精摄入,尤其是空腹饮酒
——对策: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应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低血糖的处理1. 立即食用下列一种可快速升高血糖的食品
- 饮一杯糖水,含食糖15-20g
- 饮一杯葡萄糖水,含葡萄糖15-20g
- 饮150-200ml果汁或可乐
- 吃1-2汤匙蜂蜜
- 吃2-3颗糖块或2块饼干(约重30g)
2. 15-20分钟后,重复测血糖1次,如血糖仍未上升,或症状无明显缓解,再服前述糖类食品1次。
3. 严重低血糖应急处理
发生严重的低血糖如昏迷、神志不清时,切勿强行喂食,家属应立即呼叫医疗机构紧急援助或将病人送往医院急诊。
这几道家常菜 一吃血糖就飙升
指导专家
樊荣辉国家高级中式烹调师
向红丁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
辛红军中国烹饪协会西餐委员会理事
任何一种糖尿病类型,任何一位糖友,在任何时间内都需要进行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这足以说明糖友正确饮食的重要性了~今天小编来说说这6种家常菜,你常吃却会使你血糖飙升!一起来避开哪些食物吧~
1.水煮鱼其实是油煮鱼
很多人喜欢水煮鱼麻辣浓重的口感,但是制作水煮鱼,鱼片要先用沸水焯一下,配上豆芽,撒满辣椒与花椒,再浇上滚滚的热油,鱼片完全在油里“潜泳”,不是水煮鱼,而是油煮鱼。
非常不适合,糖友食用!
2.一盘鱼香肉丝30克糖
鱼香肉丝兼具甜、酸、辣的口感,配饭吃很美味,但这道菜要做得成功,关键是要油多、糖多、盐多。粗粗一算,这道菜会用30克白糖和30克油,糖友应该少点这道菜。
这几道家常菜 一吃血糖就飙升
3.糖醋食物堪比甜味饮料
糖有提鲜、增味、上色等作用,还能让菜肴味道有层次感,但是有的餐馆为了提高菜肴口感和卖相,烹制时可能会加入大量糖,有的甚至比甜饮料中都多。糖友应慎食。
例如,糖醋鱼、糖醋排骨、糖醋里脊等糖醋菜肴。
4.油条、油饼属于高热量食物
油条和油饼都属于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制作过程中会加入很多的油脂。
糖友食用后不但会使血糖升高,而且容易引发心血管并发症,容易使身体发胖,所以糖友应该禁食。
5.无糖蛋糕,淀粉也不少
为了满足爱吃甜食糖友的口味,商家推出了各种“无糖蛋糕”。所谓“无糖”指的是不含蔗糖,或者是用甜味剂代替蔗糖,但蛋糕本身是用粮食做的,其主要成分为淀粉,经消化分解后都会变成大量的葡萄糖。
因此,糖友应有节制地食用。
6.含糯米的食物
糯米质地很硬,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多被加工成粽子或者粥食用。像粽子又总是会搭配大枣、豆沙等辅料,这些食物都会使糖友血糖快速上升。
糯米是升糖指数很高的食物,糖友单独食用糯米后血糖也会快速升高,所以应慎食。
那么,糖友在外就餐需要注意什么呢?
点餐学会这3招
1、不要在饥饿的情况下去餐馆就餐。
避免狼吞虎咽,饥不择食。
2、定餐前先了解餐馆是否可以提供一些特殊服务。
比如炒菜不要放糖、少放些油盐等。如果是到亲朋好友家赴宴,可以事先告诉宴请的主人您有糖尿病,以便主人在准备菜肴时留心安排一两道低脂肪或无糖的菜。
3、在饮品中,最提倡的是茶类,如绿茶、大麦茶等。
不含糖的茶饮品,糖友可以随时饮用。牛奶和豆浆也是糖友的好饮料,购买时最好选“纯牛奶”或“原味豆浆”,酸奶要选脱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