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如何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如何检查)
- 1、糖尿病并发症,让人苦不堪言,甚至会夺走生命!该如何防止?
- 2、糖尿病并发症也能“暂停”?方法很简单!一招肝脾肾同调,平稳血糖,全身受益
- 3、糖尿病最丑陋的并发症该如何治疗,才能保全肢体?医生为您讲清楚
糖尿病并发症,让人苦不堪言,甚至会夺走生命!该如何防止?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是因为血糖水平太高,从而使得身体出现一系列代谢异常的表现。糖尿病与高血脂、高血压一起,被称为“三高”,也是名副其实的“富贵病”。
关于糖尿病,很多人只知道它的诊断标准,那就是通过监测血糖值,来判断自己到底属不属于高血糖。其实,糖尿病除了本身的血糖值升高之外,还有一些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及容易被漏诊的并发症,这些都是在防治糖尿病的过程中,大家要重视的环节。
有些糖尿病并发症,让人苦不堪言,甚至会夺走生命,那么,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有哪些?并发症又包括了哪些?为了更好地防治糖尿病,这些健康常识请尽早了解,即便是皮肤瘙痒也不要大意,糖尿病患者需要关注。
1.糖尿病的典型表现
总得来说,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可以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多饮与血糖的浓度升高有关系,患者总觉得口渴,喜欢多喝水,随着摄入的水增加,小便也会变得增加,这就出现了“多饮”与“多尿”现象。
另外,患者虽然血糖高,但是不能够被身体充分利用,因为身体会分解更多的糖原,来满足血糖的高水平状态,所以还会导致体重下降,以至于患者的体重会与摄入的食物呈反比。
2.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所谓的并发症,就是说这些疾病本来身体没有,因为患有糖尿病,才导致这些疾病出现。一般来说,当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之后,随之而来的并发症就包括血管和神经病变,通常是以周围的小血管和神经受到的影响最大。
因为血糖的浓度增加,会对一些小血管发挥不良影响,会导致血管发生堵塞,继而会出现组织营养物质供应不良,轻度患者会表现出皮肤瘙痒、麻木等症状,重度患者则还会出现皮肤破溃等。所以,糖尿病看似不怎么严重,但是对于患者本身的影响,其实是非常不利的。
除此之外,糖尿病的并发症还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并发症、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
3.糖尿病的并发症应该如何防治?
因为糖尿病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大家在平时治疗糖尿病的时候,应该越早治疗越好。对于糖尿病,“防”大于“治”,只有在早期对这种慢性疾病进行预防,才能够促使血糖水平回归正常,从而减少这些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另外,对于已经发生了的严重并发症状,积极采取对症治疗,才是缓解患者痛苦的最佳选择。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慕秋,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糖尿病并发症也能“暂停”?方法很简单!一招肝脾肾同调,平稳血糖,全身受益
目前我国糖尿病人数居世界首位,统计数据显示:
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1.6%,意味着每10位中国成年人中就有1位患有糖尿病,也就是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超过1亿。
其中50%-60%的人由于没有确诊糖尿病,而未得到及时的诊疗,其中又有约50%(即2500万到3000万人)是超重肥胖型糖尿病错过逆转机会。
如果不及时干预,糖尿病会对我们的身体带来一系列的危害,比如引起神经病变、肾脏功能下降、视网膜病变甚至合并“四高”等难缠的疾病。
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合并高尿酸等,中医有什么方法阻断并发症,且不复发?
血糖总是控制不好,有没有简单易学的《降糖秘笈》,可以高效控糖、增强体质、远离并发症呢?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我们特邀著名糖尿病专家李爱国主任做客今天(2022年8月11日)晚上19点的微直播,帮助大家解决糖尿病相关的各类难题。
有句话叫“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各种并发症才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糖尿病的并发症分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征等,只要及时治疗,大部分都可以好转,而我们常说的并发症是指慢性并发症,相对就没有那么好治了。
慢性并发症又分为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心肌病变、糖尿病足等;而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李爱国 主任医师
有些人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合并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肥胖、吸烟等会加速并发症的到来;反之,控制好身体各项指标,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或许能暂停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60.3%,40岁以上的糖友是高危人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警信号:四肢麻木、蚁爬感、踩棉花感、袜套感、针刺感、电击感 、手脚凉、感觉迟钝或过敏。严重者可出现行走不便,夜间疼痛难眠。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医认为,此并发症的主要病机为气血不足,肌肤失养;若兼有肢端发凉,恶寒怕冷,则和阳虚有关。多采用益气活血、温阳散寒、通络止痛之法。
病例1:
患者确诊糖尿病6年多,血糖控制不佳,肥胖,出现视物模糊、乏力、双脚麻木有烧灼感、偶尔针扎感等。检查空腹血糖9.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4.1mmol/l,糖化血红蛋白8.0%。
经李主任中药调理后,患者视物模糊、乏力、足部烧灼感及针扎感的情况改善,检查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7.1mmol/l,糖化血红蛋白5.6%,体重下降10公斤。
针对案例中的患者,李主任先用疏肝解郁调气、健脾补肾的方法控制其血糖,再用消麻止痛四藤汤治疗双下肢麻凉痛。想了解具体的治疗方案,关注今天19点的微直播。☞点我进入直播间
直播中,李主任还将分享一个中药泡洗方,帮大家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缓解下肢不适。
糖尿病肾病是由高血糖引起的以肾小球硬化为特征的一种肾脏疾病。早期表现并不明显,当肾脏功能丧失60%以上,才会出现肌酐的异常;肾脏功能丧失80%以上,肾脏就不能排水、排毒、调节内分泌,甚至会危及生命。
糖尿病肾病的两个红色警告:起夜次数多、泡沫尿。
李爱国 主任医师
出现这两种情况,要尽早地去医院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做肾脏B超,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走到透析这一步。
病例2: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男性,糖尿病史11年,血糖控制不太好,1年多前出现夜尿增多(每晚4-5次)、小便泡沫、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偶有下肢轻度浮肿、腰膝酸软、怕冷,查尿微量白蛋白237,ACR123,心情焦虑,害怕肾衰。
李主任给予肝脾肾同调平糖法控制血糖,参芪丹鸡地黄汤加减治疗尿微量白蛋白尿,经过近3个疗程,患者血糖控制平稳,微量白蛋白降至正常范围,Alb:12,ACR:7.3,病情缓解。
什么是肝脾肾同调平糖法?参芪丹鸡地黄汤加减里有哪些药材?关注今晚19点的微直播,专家会结合案例详细讲解,点我进入直播间。☞点我进入直播间
与糖尿病一样,高尿酸血症属于代谢性疾病,而且两者之间“狼狈为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高达45%~75%,血糖异常者中大约有15%患有痛风,除了2型糖尿病人之外,糖尿病前期者也是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高危人群。
而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占31%-55%。
所以糖尿病患者以及糖尿病前期者都要重视自己的尿酸情况。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医认为高尿酸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入侵导致肝失疏泄,气化失司,气血运行不畅,脾失健运,肾气化失常,导致痰瘀互阻,痹阻经络。治疗当以健脾补肾、活血通络、清热利湿之法。
△糖尿病合并高尿酸患者中药调理后,指标下降
李主任常用健脾排酸方来治疗高尿酸血症,此方用到了哪些中药材呢?关注今晚19点的微直播,听专家详细讲解。☞点我进入直播间
李主任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合并高尿酸,其实都用到了“肝脾肾同调平糖法”。
李爱国 主任医师
这个方法是我们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创立的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有效治法,是以疏肝解郁调气为基础,脾肾同调的治疗糖尿病大法。
通过调畅气机,使五脏调和,气血津液的运行和输布正常,不仅能阻止糖尿病的发展和变化,而且可以预防、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和加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使糖尿病达到临床缓解的目的,是治本之法。
“平”既要平稳血糖,又要使机体阴阳平衡,气血津液运行正常,保证脏腑功能正常发挥作用。
(北京卫视养生堂)
糖尿病最丑陋的并发症该如何治疗,才能保全肢体?医生为您讲清楚
之前,张医生和朋友们分享了糖尿病最丑陋的并发症,糖尿病足,有的朋友就在留言区质疑张医生:你凭什么就把糖尿病足定义为最丑陋的并发症,我还觉得是脑卒中呢!你看看脑卒中病人走路的样子,难道不丑吗?
说这话的朋友肯定是没有看过糖尿病足朋友脚的样子,张医生为了不引起朋友们的不适,也没有在自己的作品中为朋友们展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网上搜索,肯定能让您吃不下饭。这还只是看照片,您没有闻过坏死的味道,张医生称那种味道为死亡的味道,让人无法忍受。
还有它带来的剧烈的疼痛,更让患病的朋友痛不欲生,这种并发症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还敢说它不是最丑陋的吗?好了,这部分咱们就不去争论了。之前张医生和朋友们聊过这类疾病的预防。光预防其实还是不够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朋友已经发病了,要到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能是一次外伤,也可能是一次烫伤,还可能什么都没有,它就自己破了。
到这时候为止,我们的预防策略就再也无法发挥作用了,我们现在需要实实在在的治疗策略。在进行足溃疡治疗之前,首先要评估溃疡性质 ,溃疡可以分为两种,分别为神经性溃疡和缺血性溃疡。性质不同,治疗策略肯定不同,针对不同的对手,我们的治疗措施是有明显区别的
神经性溃疡常见于反复受压部位,如跖骨头足底面、胼胝中央,常伴有感觉缺失或异常,而局部血供良好。对于神经性溃疡,主要是制动减压,特别要注意患者的鞋袜是否合适。
与之相对应的是缺血性溃疡,多见于足背外侧、足趾尖部或足跟部,局部感觉正常,但皮肤温度低、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对于缺血性溃疡,则要重视解决下肢缺血。轻中度缺血的朋友可以实行内科治疗;病变严重的可以接受介入治疗或血管外科成形手术,待足部血供改善后,再进行溃疡局部处理 。
在处理溃疡的同时,其他治疗措施也不能放松,包括合理地降糖、降压、调脂和抗血小板治疗,积极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病变。这些都是导致溃疡的根本原因,治疗疾病不针对根本原因入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在选择抗生素控制感染之前,应进行溃疡创面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这一点朋友们一想就会明白,我们对抗造成感染的细菌,一定要精准用药,尽量使用窄谱的抗菌药物,只有这样,对身体的危害才是最小的。当然,在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未出来之前,可经验性地选择抗生素。
这里需要提醒朋友们一点,抗生素的替换需要根据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判断,若临床效果明显,即使药敏试验结果对该抗生素耐药,也应该持续使用该抗生素,好吃不撂筷对吧;若临床效果不明显或者无效,且药敏试验结果对该抗生素耐药,则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替换抗生素。其实临床上,更换抗生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医生们考虑的问题会很多。
聊到这里,有一个问题不知道朋友们想过没有,抗生素绝对不是那种有病治病,没病防身的药物,用药时间长了,身体内的菌群会失调,反而对疾病的治疗不利,而使用的时间太短,又怕疾病反复。到底该用多久呢?指南给出的意见是:对于未合并骨髓炎的足溃疡感染,抗生素治疗疗程 1~2 周;合并骨髓炎的感染,抗生素治疗疗程至少4~6周。如同时合并严重缺血,抗生素使用时间还需要适当延长1~2 周 。但是,如果及时手术去除感染的骨组织,抗生素使用可以减少到2周。
由此可见,足溃疡创面的处理,对于促进溃疡愈合,是非常有益的,当您的医生提出要清除坏死的部分时,不要质疑,赶快手术。在这里,张医生要稍微多说一句,给予适当的患足减压,包括减压鞋垫、糖尿病足鞋等治疗措施,有助于避免足溃疡加重和愈合后的足溃疡复发。去除诱因非常关键。
还有一种物理治疗对这类朋友非常有效,就是高压氧治疗,足溃疡创面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改善创面的炎症和微循环状况。但需要提醒朋友们的是,这虽然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治疗方式,但是,它并不是万能的。
在合并下肢动脉疾病的缺血性足溃疡患者,高压氧治疗并不能促进创面愈合,但能够降低大截肢率;在未合并下肢动脉疾病的神经性溃疡患者,高压氧治疗既不能加速创面愈合,也不能降低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大或小截肢。因此,对于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尤其是未合并下肢动脉疾病的神经性足溃疡患者,应慎重选择高压氧治疗。
最后,需要提醒朋友们的是,一旦出现以下情况,应该及时到糖尿病足病专科或请血管外科、骨科、创面外科等相关专科会诊,包括皮肤颜色的急剧变化、局部疼痛加剧并有红肿等炎症表现、新发生的溃疡、原有的浅表溃疡恶化并累及软组织或骨组织、播散性的蜂窝组织炎、全身感染征象、骨髓炎等。及时转诊或多学科协作诊治有助于提高溃疡愈合率,降低截肢率和减少医疗费用。
这个很好理解,任何疾病的早期给予干预,都会取得不错的疗效,另外,人多力量大,不同专业的医生在一起碰撞,总会想出一些新的办法,也许对治疗,就能产生突破也说不定。关于糖尿病足,咱们就聊到这吧。
这确实是一种非常讨厌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干预,后果可能是非常严重的,朋友们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