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DJB(糖尿病可以吃的水果有哪些水果)

医学研究发布平台 0
文章目录:

维生素D与1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摘要: 1型糖尿病(T1DM)目前被认为是由胰腺β细胞破坏所引起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使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需终身依赖体外胰岛素治疗。随着T1DM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使得人们更加重视T1DM的预防及治疗。诸多研究已证实维生素 D 除对体内骨代谢及钙磷平衡具有重大价值外,在慢性炎症及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及进展中亦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在介绍T1DM流行病学及维生素D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维生素D与T1DM及其并发症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医生综合诊治T1DM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维生素D;糖尿病并发症

本文来源:吕程,蒋升. 维生素D与1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224.

原文链接:维生素D与1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对糖尿病患者很重要,你一定要知道如何补充

去年,娱乐圈知名经纪人杨天真切胃的新闻曾登上热搜榜。

当不少人以为她是为了减肥才切胃时,本人却回应道:“我糖尿病已经六年了。”

原来,她是为了治疗糖尿病,才选择“切胃”手术,而将时间往前推一推,6年前她得糖尿病时,才29岁。

像杨天真一样年纪轻轻就得糖尿病的人不在少数,目前糖尿病患者也是越来越多,中国的患病人数已达1.298亿,位居世界第一。

治疗这个病,普遍采用的方法是使用降糖药控制血糖,但最让人担忧的,是各类可能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约83.4万人死于糖尿病引发的各类并发症。肾、心、眼、神经、皮肤等部位都可能受到损害。

除了降糖药,其实还有一种维生素,能帮助改善病情,预防并发症,糖友们一定要知道如何补充!

糖尿病人普遍缺乏这种维生素

它就是维生素D。

大多数人对维生素D的认知,可能仅局限在它是钙磷代谢的调节剂和参与骨质形成,但实际上维生素D还具有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的作用,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以及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

以糖尿病为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症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比例较高,60%~70%的糖尿病患者体内维生素D水平下降。

那么维生素D对糖尿病到底有多重要呢?

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是糖尿病的主要发生机制,而维生素D可以通过抑制全身的炎性反应,促进胰岛素分泌及降低胰岛素抵抗。

当维生素D水平不足时,会使钙离子通道关闭,而胰岛素分泌是一个钙依赖过程,就会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还会影响胰岛β细胞,加重胰岛素反抗。

另外维生素D对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维生素D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改善氧化应激、抑制炎症、调节免疫反应、减少蛋白尿生成、防止足细胞损伤等多种途径,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不仅如此,维生素D受体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密切联系,适当补充维生素D还可能减少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在血糖控制上,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的指标,也与维生素D状态有关联,当缺乏维生素D时不利于控制血糖。

由此可见,维生素D对1型和2型糖尿病可能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帮助改善病情,预防并发症。

若想要知道自己体内的维生素D状况,可根据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衡量:

<20 ng/ml,维生素D缺乏;

20~29 ng/ml,维生素D不足;

30~100ng/ml,维生素D充足;

>150ng/ml,维生素D中毒。

糖友如何科学补充维生素D

对于维生素D的补充,一直以来倡导的都是活到老,补到老。2013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19~50岁成年人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或适宜摄入量为每天400单位,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骨质疏松,建议摄入量为每天800单位。

想要获取维生素D,通常来讲有三种途径:

1.充足日晒

在阳光紫外线的照射下,皮肤能合成维生素D,这是人体获取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可以在11:00到15:00间到户外进行日晒活动,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不过切记要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在涂防晒霜、有衣服或者玻璃窗等障碍物遮挡皮肤的情况下日晒,相当于无效行为。当然也要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以免灼烧皮肤。

2.天然食物

可加强富含维生素D食物的摄入,如牛奶、鸡蛋、三文鱼、深海鱼、虾、蘑菇等,不过富含维生素D的天然食物种类有限,加上从每日膳食中摄取的量远达不到每日所需,因此仅依靠食物获取远远不够。

3.维生素D补充剂

无论饮食还是日晒,都难以保证可以稳定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而维生素D补充剂具有精准剂量的优势,可以轻松补充每日所需,以双鲸维生素D滴剂为例,每粒是400单位,如果每天需要摄入800单位,则每日只需口服2粒即可,而且胶囊包装的方式可以直接温水吞服,简单方便。

总体而言,糖尿病患者普通缺乏维生素D ,要定时监测维生素D水平,及时补充,对控制血糖稳定病情和预防并发症有不错的效果。而从补充方式上,饮食、日晒或者更为直接方便的服用维生素补充剂,都能起到补充作用。

参考资料:

1.赵建雯,王新玲.维生素D与糖尿病胰岛功能相关性研究现状[J].新疆医学,2018:94-96 100.

2.王行,瞿华,邓华聪.维生素D对糖尿病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35-38.

3.《中国糖尿病患者近1.3亿,“甜蜜烦恼”从何而来?》.人民日报.2020-11-14

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研究

糖尿病(DM)是一种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着超过5亿人口。除了那些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外,还有许多人存在着血糖异常的情况,可能被归类为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或者血红蛋白A1c水平升高,这些人在未来五年内发展成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通过皮肤对紫外线B(UVB)的曝露或口服食物和/或补充剂合成于体内。根据内分泌学会的定义,我们可以将维生素D水平分为以下几个类别:缺乏(<20 ng/mL);不足(20至29 ng/mL);充足(≥30 ng/mL)。维生素D缺乏/不足是全球性流行病,估计影响超过十亿人,包括儿童。

维生素D成分之维生素D3(胆钙化醇):
  • 来源: 主要通过皮肤受紫外线照射产生,也可以通过某些食物(如富含脂肪的鱼类、肝脏)和补充剂摄入。
  • 活性: 被认为是维生素D的更活跃形式,因为它与人体内的天然生物过程更为相关。
  • 研究: 一些研究表明,维生素D3可能对癌症预防有积极影响。其中一些研究关注于其对肿瘤生长、细胞凋亡和抗炎反应的潜在影响。
维生素D成分之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
  • 来源: 主要通过食物(酵母、蘑菇等)和维生素D2补充剂摄入。
  • 活性: 在体内需要经过转化成维生素D3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被认为在一些方面比维生素D3活性较弱。
  • 研究: 尽管一些研究表明维生素D2可以提高血液中的维生素D水平,但在癌症研究中,其效果可能不如维生素D3显著。
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

多种因素都与第2型糖尿病和血糖代谢异常有关,包括肥胖和缺乏运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了维生素D水平与T2DM之间的关联。一些研究表明,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T2DM的发生率增加有关,因此,一些学者开始提出维生素D补充可能是降低T2DM发病率的一种潜在干预手段。

维生素D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它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口服或皮肤生物合成。然而,许多因素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和合成过程。例如,食物选择、食物强化、补充剂使用以及吸收效率都会影响口服维生素D的吸收率。此外,皮肤生物合成受到季节、纬度、海拔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我们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

研究也表明,较高的BMI与较低的血清25(OH)D水平以及较高的糖尿病风险相关。此外,更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人通常具有较低的BMI和较低的糖尿病风险,因为户外活动可以增加皮肤对维生素D的合成。

低维生素D血液水平与胰岛素分泌受损和胰岛素抵抗增加之间存在关联,这促使了维生素D补充可能降低T2DM风险的假设。一些短期实验研究也证实,维生素D补充能够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HbA1c水平。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是一种高度流行的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糖尿病肾病是其中最相关的并发症之一,影响着大约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它的特征是尿蛋白排泄增加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通过血清肌酐水平进行评估。近期研究表明,这些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较低。研究显示,每周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D持续8周有效减少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和肌酐,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补充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是有益的,对疾病相关的炎症标志物有重要影响,如减少尿蛋白和肌酐。

尽管有一些研究显示,维生素D补充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和HbA1c,但是在已经被诊断为糖尿病前期或者没有葡萄糖耐受性的患者中,维生素D补充是否具有预防T2DM的效果尚不清楚。

部分参考文献

Lucato P, Solmi M, Maggi S, et al. Low vitamin D levels increase the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olde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Maturitas. 2017;100:8-15.

Krul-Poel YH, Ter Wee MM, Lips P, Simsek S. Management of endocrine disease: the effect of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on glyca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ur JEndocrinol. 2017;176(1):R1-R14.

Poolsup N, Suksomboon N, Plordplong N. Effect of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on insulin resistance and glycaemic control in pre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Diabet Med.2016;33(3):290-299.

de Oliveira E Silva Ullmann T, Ramalho BJ, Laurindo LF, Tofano RJ, Rubira CJ, Guiguer EL, Barbalho SM, Flato UAP, Sloan KP, Araujo AC. Effects of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in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An Systematic Review. J Ren Nutr. 2023 Sep;33(5):618-628. doi: 10.1053/j.jrn.2023.05.006. Epub 2023 Jun 9. PMID: 37302723.

备注如何通过正确的饮食来降低血糖,我也给大家6点的饮食建议,这亦是王先生在这一路上所学到的。
  1. 清淡饮食:首先,饮食应该清淡,尽量少用高脂肪和高油分的食物,尤其对于那些体型肥胖、血脂偏高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要尽量避免吃油煎、油炸食品,以及肥肉、五花肉、猪皮、鸡皮、鸭皮、猪蹄等高脂肪食物。此外,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卵、动物大脑、蛋黄等也要控制摄入,因为它们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2. 选择健康油:在烹饪方面,我们建议尽量使用植物油,如菜油和橄榄油,避免使用动物油、奶油、黄油或者高油脂的高汤。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摄入富含高质量蛋白质的瘦肉和鱼虾。不过,对于那些患有肾病、出现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蛋白质的摄入要受到严格控制,因为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3. 降盐为主:此外,我们要尽量减少高盐食品的摄入,比如各种腌制菜和酱菜,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引发水肿和高血压等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还应该尽量减少糖类、含糖饮料、巧克力和甜点的摄入。
  4. 水果的选择:关于水果,含糖量高的水果如香蕉、橘子、红枣、桂圆和荔枝都应该少吃或者不吃,因为它们会迅速提高血糖水平。当你的血糖得到稳定控制后,你可以适量食用一些含糖量较低的水果,比如苹果和西瓜。这些水果通常富含果胶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减缓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同时有助于改善便秘。
  5. 戒酒和限制咖啡茶戒酒是一个重要的建议,因为酒精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对肝脏也不利,而且可能导致甘油三酯升高。特别是那些服用磺脲类药物的患者,饮酒后可能出现心慌、气短、面颊潮红等症状,而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则可能在饮酒后出现低血糖。此外,也要尽量减少咖啡和浓茶的摄入。
  6. 多样化杂粮和蔬菜:最后,我们鼓励糖尿病患者多吃一些杂粮,比如燕麦、玉米、莜麦、荞麦、红薯和小米,这些食物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新鲜蔬菜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有助于控制血糖,并减缓餐后血糖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