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军官(军人得糖尿病怎么处理)
退伍军人查出糖尿病,他没有吃药,仅1年后降到正常!怎么做到的
第一眼看到患者,就觉得他有一种和常人不一样的气质,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同。
细聊之后,医生才意识到,他的特殊就在于他挺拔的身材和刚毅的表情。他是一名退伍军人,典型的退伍不褪色,在他身上仍彰显着军人的精神与气质。在听说自己得的是糖尿病之后,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就默认了这个事实。
他的话不多,只问了医生要怎么办才能快点把血糖降下来。医生告知,得了糖尿病,大多数患者都得终身吃药,当然也不排除有极少数的患者,不吃药也能把血糖控制好。或许他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做那极少数中的一员。所以医生给开药的时候,他直接拒绝了。他说想要试试。
然后,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他做了3件事,一年后他再来医院复查的时候,血糖已经恢复正常,他真的就成了“极少数”。
作为军人,他可能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得糖尿病。他人很瘦,平时也不喜欢吃甜食,虽然他的母亲有糖尿病,但他没觉得会遗传到自己身上,可还是发生了。部队的生活相对闭塞,以前的他没有从网上学习的习惯,更没有看健康科普文的习惯。可是,自从得了糖尿病之后,他把看新闻的时间都用来看糖尿病知识了。
他不仅自己学习,还拉着母亲一起学习。母亲得病时间比较长,所以知道的比他多点,有时候他也向母亲讨教一二。他还专门加了糖友群,每天看着糖友们分享自己的降糖经验,他也从中学到了不少。虽然不一定适用于自己,但也收获满满。
作为军人,他一直都有运动的好习惯,只不过退伍后没有以前锻炼的多了。这一次确诊糖尿病也给他提了个醒,运动必须长期坚持。而且,他也了解了运动对糖尿病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运动的决心。为此,他还给自己制定了很严格的计划。
每天6点起床吃饭,7点去运动,慢跑半小时;每天午饭后,走路半小时;每天晚饭后,慢跑、打球或游泳,30-60分钟。他把这份计划单挂在最显眼的地方,每天提醒自己按时锻炼,虽然有时候会早点晚点,但从没有缺席过。
作为军人,他的生存能力很强。用他的话说,除了生孩子干不了,其他什么都能干。做饭做家务,自然也不在话下。不过,以前他只知道糖友不能吃甜,自己得病之后才知道,糖友需要限制的食物太多了。
为此,他准备了一个小本子,上面记录着别人的饮食经验,也记录着自己踩过的坑。比如说,饭前吃一小半苹果,餐后血糖更低;喝一碗小米粥后血糖升得很快等等,诸如此类的饮食细节,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他给自己做了专门的降糖食谱,一日三餐,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有人觉得军人在生活中,肯定是粗枝大条的,但他的经历证明,军人也可以很细心很谨慎。或许就是他的谨慎,加上他强大的自制力和执行力,他才只用了1年的时间,就把失控的血糖重新降了下来,而且没有吃药。
讲这位糖友的故事,不是不让各位糖友吃药,相反降糖药对于绝大多数患者而言,都是必须终身服用的。但是,这位糖友的做法确实值得分享,值得学习。至于能不能和他一样,不吃药就能控制好血糖,还得看患者本人的具体情况。
哪些糖尿病患者可以不吃药?1. 血糖升高不严重,尚处于糖尿病早期,胰岛细胞的功能并未严重受损,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控制血糖长期平稳,则没必要吃药。
2. 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通过减肥成功把血糖降下来,且能保证不吃药血糖能长期平稳,也可以不用吃药,但是也需要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3. 其他原因导致的血糖升高,如女性妊娠期、药物因素、甲亢、皮质醇增多症、外伤、感染、手术等导致的血糖升高,在消除上述因素后,血糖恢复正常,也没必要吃药。
2型糖尿病能停药吗?来看这位68岁退役军人的控糖路
提及糖尿病,一些人或许不以为意,认为糖尿病只是一个寻常疾病,对生活影响最大的无非也就是饮食上受到限制而已。但对于糖友而言,得病后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这不敢吃,那也不敢吃”,当身体出现任何可疑症状时,都会焦虑是不是因为自己血糖没有控制好导致出现了并发症。其实,糖尿病的管理并不难,越早干预,效果越好,花费越少,糖友的生活质量也越高。
坚持规律用药,但人却越来越瘦
作为一名军人,今年68岁的卢颂文(化名)老人即使退休了也一直保持着军人的作风和生活习惯,不曾想也还是在晚年患上了糖尿病。在被确诊为糖尿病的两年时间里,他一直坚持规律用药,严格控制饮食,但血糖控制仍时高时低,他也担心长期吃药对身体有影响,加上吃药后身体不断消瘦,更加重了他的焦虑情绪。从朋友那听说了三真糖尿病康复馆在糖尿病的治疗上颇有经验,他决定也来试一试。
近日,卢老来到长沙三真康复医院梅溪湖院区糖尿病康复馆。在了解到卢老的情况后,馆长陈立祥初步判断卢老是因长期过度控制饮食及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引发了体重的快速下降。同时,卢老确诊为2型糖尿病病程尚短,其间血糖控制较好,胰岛功能尚在,通过综合治疗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听取了陈馆长的建议后,卢老决定接受治疗。
通过综合治疗干预,68岁老人病情得到缓解
经过问诊及评估后,三真糖尿病康复团队为卢老制定了“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中药 饮食管理 运动康复”的综合治疗方案。在佩戴上24小时动态血糖监测仪及胰岛素泵后,卢老开始走上“控糖”之路。
从得知自己得了糖尿病后,卢老就严格控制起自己的饮食,米饭能不吃就不吃,网上说的含糖多的食物和水果一概不吃。针对卢老“什么都不敢吃”的情况,陈立祥给他上了几堂特别的“营养课”。每到饭点时,她就和卢老一起到医院食堂边挑选食物边讲课,教他如何定制属于自己的营养餐,如何搭配膳食让自己既能吃好又能吃饱。起初,看陈馆长把米饭的量加得比自己平时吃的量多的时候,卢老心里还在打鼓。几天后,他发现每餐进食的量在逐渐增加,但自己的餐后血糖一直保持平稳,自此对陈馆长更为信服。
在运动上,卢老也从不马虎。每天雷打不动在糖尿病康复馆进行至少30分钟有氧运动、抗阻运动,体力和耐力逐步得到提高。
在三真的糖尿病康复方案中,中医干预是特色之一。中药不仅对早中期糖尿病的治疗能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同时也能起到调理作用。经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唐福明详细问诊后,针对卢老手脚麻木、睡眠质量差、血压过高、双下肢轻微浮肿等问题,先后为其开具了两个疗程的中药处方。
坚持治疗一周后,卢老的胰岛素注射量从14个单位下调至了6个单位,降药量达近60%;20天后停胰岛素,卢老实现了停药后血糖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病情获得了缓解。治疗结束后,陈立祥反复叮嘱卢老一定要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血糖,以免血糖再度升高,又需要继续用药。卢老回家后继续坚持从三真学到的“吃、喝、玩、乐、养、药”六步控糖法,目前血糖一直处于正常状态。
糖尿病缓解,越早越好!
“卢老是目前我们接收过的患者中最快实现停药缓解的。而且经过指导干预后,他每餐米饭摄入量从最初每餐100g加到了现在的170g,饮食也丰富了,每天能吃饱又吃好,老人家的心情和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陈立祥解释,卢老之所以能在短期内获得2型糖尿病的缓解,治疗方案及患者的依从性极高是主要原因,但也与患者病程不长、及早寻求干预相关。“糖尿病形成的原因,通俗地来讲,就是血液里的糖分长期偏高,高到胰岛素即使加班加点也不能把糖代谢掉,最后胰岛β细胞纷纷‘过劳死’。但在2型糖尿病早期,不少患者的胰岛β细胞处在休眠状态,此时及时干预,胰岛功能恢复的概率非常大。”
有研究表明,确诊糖尿病时,胰岛功能往往只剩30%-50%。另外,根据糖尿病权威专家池芝盛教授用空腹血糖来评估胰岛功能的方法,当血糖>10.0mmol/L时,胰岛功能仅有4%,当血糖>12.2mmol/L时,胰岛功能基本丧失了。
“所以,对于胰岛功能尚存的新发2型糖友,及早选择干预方案是关键。利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唤醒并修复胰岛β细胞功能,打开血糖调控之门,从源头上调节糖代谢,是最佳的选择之一。”陈立祥进一步解释,像卢老就属于胰岛β细胞并没有完全死亡的新发2型糖友,此时通过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弥补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不足,再同步利用中药治疗、饮食干预、运动康复等手段减轻高糖毒性,使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逐渐恢复,最终实现了停药后仅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维持血糖稳定。
“总的来说,不管是哪个阶段的糖尿病患者,越早干预效果越好,有望实现减药控糖、阻击并发症的目标。”陈立祥也提醒广大糖友,任何治疗手段都只能帮助糖友短期内实现降糖,糖尿病的治疗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要想长期控制好血糖,科学规划饮食、积极运动、控制体重、规律监测血糖一样都不能少。(通讯员 周娜)
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举行糖尿病“六师共管”临床管理模式启动仪式
记者 李军 通讯员 焦鑫鑫 马舒畅 徐慧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加快提升基层糖尿病诊疗水平,促进糖尿病认知教育的推广普及,提升医院学科建设,结合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中的要求,近日,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顺利举行糖尿病“六师共管”临床管理模式启动仪式,全院百余名医护人员参加此次会议,医务部部长林占奎主持会议,副院长田亚强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糖尿病作为我国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拥有庞大的患者群体,但临床诊疗中常面临着以下困难,一是患者治疗连续性难以保障,大多数患者在医疗机构的诊疗结束后,就不再遵循医嘱或不再关注自己的血糖;二是临床诊疗中常常以血糖控制达标为导向,忽视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基于以上特点,医院提出了糖尿病“六师共管”的特色管理模式,即由“内分泌医师、中医医师、营养师、运动康复师、心理治疗师、个案管理师”共同组成的专业团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为患者提供“多对一”的诊疗服务。
医务部部长林占奎致开幕词,强调学科建设是医院临床医疗、科研人才、人才素质、服务质量以及医院可持续发展水平与能力的集中表现,体现了一个医院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医院学科建设完善,目前拥有内分泌科、呼吸内科、口腔科、精神科、神经内科、护理等六大市级重点专科,糖尿病“六师共管”模式涵盖医院三大重点专科,结合医院优势学科康复科,新兴学科营养科,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为医院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指明了前进道路。
会中,“六师”分别从各自专业角度对糖尿病“六师共管”模式进行了阐述和解析,明确各自成员分工,形成由内分泌医师为主导,个案管理师为桥梁,中医医师、营养师、运动康复师、心理治疗师齐头并进为特点的管理模式。
田院长作出最后总结,她强调专病管理是未来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医院要以糖尿病“六师共管”模式为起点,下一步联合中医医师、骨科医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个案管理师等共同针对痛风病人进行管理,打造特色化痛风治疗中心。未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从改善症状入手,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多学科综合治疗(MDT)、随访管理、双向转诊、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饮食营养指导、用药管理咨询、健康教育等连续健康管理服务。最终提高慢病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率,降低远期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达成身心共治,优化生活质量的目标,助力患者跑赢糖尿病这场“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