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糖尿病(糖尿病总蛋白偏低是怎么回事)
到底为什么会得糖尿病?不要总怪遗传、怪糖,2个原因值得深思
现在的“糖人”越来越多,相信对于很多糖友来说,当确诊糖的那一刻,都会问一句为什么,为什么偏偏是我?逐渐接受了事实之后,对于平时爱吃糖的人来说,可能觉得这是原因,而若并不爱吃甜的,可能会把原因归咎于遗传。该病到底是怎么来的?提醒大家不要总怪遗传和糖吃多了,其他一些重要的原因,也别忽视了,下面就和大家讲一讲,建议学会避开。
对于有家人得糖尿病的人来说,自己中招的几率的确要比他人高一点,但这并不是很主要的一个因素,因为也有很多人并没有家族史,但自己却中招了。
除了这个因素,大家想到的更多的一个可能就是跟吃太多糖有关了,但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两者之间并不是对等的,虽然它名字中有糖,但实际上它是代谢异常引起的问题,是体内的胰岛功能出现异常了,并非单纯吃糖吃出来的。不过,虽不是对等的,但长期摄入太多高糖分,是不利于胰岛健康的,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增加风险。
对于嗜甜的人来说,多注意点不是一件坏事,管住嘴,少吃点,此外,也要少吃点盐分高、油脂高、蛋白过高的食物,有助于降低风险。另外,也有助于降低对身体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降低肾病、骨骼、口腔疾病风险。
以下2个糖尿病的风险因素,也提醒大家要加以重视:
1. 炎症
这在很多人看来可能只是小毛病,甚至不需要干预也能慢慢好,但如果它是慢性的,提醒大家重视,与慢性炎症相关的疾病并不少,该病就是其中一种。
《自然医学》上指出,人体内持续的炎症,对于该病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也有研究发现,对于2型糖友来说,他们体内的有炎症水平易升高。这会影响到胰岛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到血糖水平,它不仅容易增加发病风险,也是促使病情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因素,若忽视,并发症找来的速度或会更快。
所以,学会预防,降低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或就可以降低风险,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建议:
平时不要乱吃药,也不要乱吃一些保养品,如果身体不舒服,应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服用相关药物,而不是自行服用,尤其是抗生素和消炎药这两种常会被大家当成是一种药,更要注意。在日常饮食上要少吃容易引起炎症的食物,比如重盐重油重糖的,而是应该常吃些有助于抵抗炎症的食物,比如新鲜果蔬,也要多饮水。
2. 肥胖
这既是一个独立的因素,同时也会加重体内炎症,增加风险。
对于不少糖友来说,体重都超重了(当然这并不代表瘦人就不会得),与四肢比较胖的人相比,腰腹部胖的人,发病风险相对更高。肥胖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很多这样的人平时的运动量往往也比较少。
对于这个因素来说,控制好体重则有利于降低风险,其实没什么捷径,管住嘴、迈开腿仍然是关键。大家更要注意的是采用正确科学的方法,避免陷入误区,另外不要过度减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即可,体重太低也不是件好事,尤其对于老人来说。
综上所述,虽然该病和遗传和饮食有关,但不光只有这些,关于饮食,也并不是单纯的因为糖吃太多,以上两个因素提醒大家要重视,把体重维持在正常水平,对于炎症要积极看待并及时干预,给身体消炎,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具体怎么做,文中给出的建议不妨参考下。
参考资料:
[1]吃糖吃多了容易得糖尿病?答案在这里.北青网.2021.05.06
[2]炎症竟是糖尿病的重要帮凶!伤血管,损肝脏,促感染......危害无穷.北京卫视养生堂.2018.03.15
[3]国际公认:炎症是造成心脏病、糖尿病等各种疾病关键,尽早防治.潇湘名医.2019.12.06
[4]糖尿病是糖吃多了吃出来的吗?这两个因素可能比吃危害更大!.丁香医生.2017.04.22
为啥糖尿病总盯着人类?告诉你答案,预防糖尿病,“3多2少”记好
说起糖尿病,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估计都是各种挺着“将军肚”的胖大叔和老年人,觉得这就是一种中老年疾病,年轻人的身体强壮,并不用担心。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根据2019年《柳叶刀》发表的一项数据研究显示,中国的人均肥胖率,已经达到了12%左右,并且其中40%以上是年轻人。而肥胖,可以说是2型糖尿病最为主要的诱发病因之一。因此,中国存在肥胖症状,并且具有潜在糖尿病隐患的年轻人,也绝不会少。国家卫计委统计,大约有50.1%的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几乎相当于每10个中国成年人,就有一个糖尿病人,每2个中国成年人,就存在一个潜在糖尿病前期的高危对象。因此,糖尿病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绝对不是闹着玩的。
了解到中国如此庞大的糖尿病群体,相信很多朋友也惊讶于这种疾病的扩散程度,一直以来都在骚扰着人类的健康。糖尿病它究竟是“何方神圣”?为啥总是盯着我们人类不放?不妨来看看原因。
为啥糖尿病总是盯着人类?告诉你答案
其实,这应该算是千百年来流传的“孽缘”了,从人类的食物转变为谷物,碳水的那一刻起,糖尿病其实就已经有存在的条件了。
换句话说,只要人类还以稻米,面粉等碳水为食,糖尿病也就会一直存在。
这是因为,人类的生命其实是通过数以亿计的细胞组成的,而细胞的健康,同时也关乎着我们人类的健康。当我们吃下碳水一类的食物时,身体会将其转化为血糖,供给细胞食用,维持基本的能量供给。
但是,血糖就好比是没有烹饪成菜的“食材”,就和我们人类一样,细胞必须在血糖经过处理以后,才能将其摄入。而这个“厨师”,其实就是我们身体的胰腺,胰腺分泌大量的胰岛素,来帮助血糖转化成葡萄糖,继而供给细胞吸收,待到细胞“吃饱”以后,多余的血糖就会被转移到肝脏储存,一部分转化为能量吸收效率更高的脂肪,以此来完成整个身体情况的运转。
但是,就好像人做一件事情做多了,会感觉到厌烦一样。胰岛素这个“厨师”,菜做多了同样会感到抗拒,如果我们因为暴饮暴食或者无节制饮食,导致更多的碳水摄入,就会产生“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大量的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葡萄糖供应,而过高浓度的血糖又游离在血管和肝脏之间,这就是糖尿病的原理所在。
综上所述,之所以糖尿病一直盯着人类,是因为其发病的本质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碳水,一旦碳水的摄入超标,生活不节制,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出现,潜在的糖尿病也会因此而出现。
但是,大家也不用过分恐慌,虽然糖尿病的诱发风险很高,并且就目前的医疗条件来看,一旦患病,必须进行终生治疗。但是,这并不代表糖尿病没有预防措施,做好糖尿病预防,更多的是需要日常生活中的限制和把控。
④油盐少放点
①细粮少吃点
上文有提到,碳水是血糖的主要来源,碳水超标,胰岛素抵抗的风险超标,糖尿病的风险也会提升。
而例如米饭,面条等细粮,更容易吸收,因此碳水的摄取效率也会更高。在日常生活中,不妨细粮吃得少一点,也能有效规制血糖浓度超标。
②粗粮多吃点
既然减少了细粮的摄入比例,可能每天主食的摄取量会有所减少,总的来说不利于饮食均衡和营养健康。这个时候不妨用部分粗粮代替细粮,粗粮的碳水摄取效率低,且饱腹感更强,就预防糖尿病而言,的确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例如玉米,红薯,土豆等,都可以纳入粗粮的计划范畴。
③酸味多一点
根据研究表明,酸性的食物,在进入肠胃吸收以后,可以有效地提高胰岛素的活性,加快血糖的转化效率,减轻胰腺的负担。胰腺的劳损减少,寿命大大提高,胰岛素抵抗的风险也能降低,也是预防糖尿病的不错方法。
④油盐少放点
血糖的浓度占比和脂肪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身体脂肪摄入过多,大量的血糖无法储存到肝脏,血液中血糖水平升高,更容易引起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不仅如此,过重的调料,反而还会掩盖食材本味,降低舌头的敏感度,为了健康等多方面考虑,例如油盐等调料,每天还是少放点为好。
⑤运动多一点
这应该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常做例如慢跑,做操,瑜伽之类的有氧运动,可以让肌肉更快速地消耗血糖,提高新陈代谢代谢糖分的速度,起到有效降低身体总体血糖水平的效果。但要记住的是,切忌运动过度,反而容易磨损关节和肌肉,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虽然糖尿病注定是长期困扰人类的疾病,但并不代表没有抵抗它的手段,最好的治疗就是预防,以上“3多2少”预防糖尿病的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预防糖尿病,人人有责。
参考资料:
[1]:《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知乎专题收录,祝婕,2019-10-24
[2]:内科学第9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725-744.
糖尿病患者,频繁头晕,不是小问题,或是这8个问题在作怪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偶尔有头晕的表现,无需过多担心,有可能是血糖持续波动所导致,采用正确的方法稳定血糖便会改善这一问题。
但若是近期频繁的有头晕的症状,同时还伴随着呕吐腹泻等症状,一定要重视起来,因为糖尿病人经常头晕,有可能是受到了以下8个因素的影响。
1、低血糖者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注射胰岛素或者服用降糖药物。
如果没有严格按照医嘱服药,用药量超出正常范围的话,会引起低血糖的情况,最终诱发头晕的症状。
这时,如果想要缓解,建议患者吃些甜食,否则甚至可能出现全身无力以及昏迷等后果。
2、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
提醒糖尿病人群,假如近期总是频繁的有头痛的表现,而且休息后也没有好转,就要考虑是不是大脑血管病变,比如脑动脉硬化,冠心病,脑梗塞等。
因为这些疾病发生之后,大脑血流量减少,再加上糖尿病的发生,促使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不足,最终就会造成头晕的表现。
3、血糖突然升高
当患有糖尿病的过程中,莫名的出现了头晕这一表现或许是血糖快速升高所引起,尤其是盲目的减少用药剂量,血糖便会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进而引起头痛的症状,严重的话甚至会危及生命。
所以在控血糖的过程当中,哪怕疾病已经稳定,但切勿自行更改用药剂量,同时还要远离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
4、糖尿病与高血压
患有糖尿病的同时,如若还伴随高血压这一问题,头晕头痛就是较为典型的症状;
这种情况下必须得积极的控制血糖和血压,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容易引起肾脏和视网膜病变。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在于患者需要分解体内储存的脂肪提供能量;
而当脂肪被分解后会产生大量的脂肪酸,并且在肝脏当中代谢产生酮体,如果没有及时排泄出去,便会堆积在血液中,最终引起酮症酸中毒的后果。
6、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糖尿病也容易跟高脂血症并存,这样一来,容易引起脑部血液流动速度减慢的问题,由此脑供血量不足,血液的载氧能力下降,于是就会有头晕的表现。
7、体位性低血压
所谓的体位型低血压,主要是血管交感神经发生了病变,进而促使胸压增加以及血液回流受阻,形成低血压的问题,由此一来,当突然起身或者剧烈运动时,才会有头晕的现象。
8、神经并发症
糖尿病的危害性就在于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其中就包括自主神经病变,而当神经受到影响后,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四肢麻木,无力以及头痛头晕。
总而言之,当患有糖尿病之后,如若总是莫名其妙的出现头晕的症状,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很有可能跟上文中提到的8个因素息息相关。
请及时找到诱因,针对性的调理,才能防止头晕的问题诱发更严重的病症。
来源: 医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