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通心粉糖尿病(通心粉糖尿病人怎么吃)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什么都不能吃?这份饮食指南请收好

有朋友年纪轻轻就查出了糖尿病!一起出去约饭,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可太愁人了。

糖尿病患者确实应该控制饮食。但控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吃。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没有绝对坏的食物,但有绝对坏的吃法。

那糖尿病病人应该怎么吃?

下面这份饮食指南,糖尿病人一定要收藏。

01

主食

人是铁,饭是钢,千万不能因为糖尿病而不吃主食。糖尿病饮食,首先考虑的就是每日能量摄入。如果不吃主食,能量摄入过低,让机体处于饥饿状态,就会引发脂质代谢紊乱,甚至出现酮血症。

这样安排主食:

主食粗细搭配,各占一半

我们推荐主食粗细搭配,白米饭、通心粉、白面包等细粮与糙米、荞麦、莜面、玉米碴、青稞、藜麦等粗粮各占一半。

能量摄入标准:

按照每天 25~30千卡/千克标准体重摄入能量,每日食物首先保证碳水化合物供给的能量占总能量的 45%~60%。

02

肉类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肉类属于动物性蛋白,是优质蛋白,在体内利用率较高,胜过豆制品蛋白。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必须有肉。

这样安排肉类:

白肉优于红肉,鱼虾>鸡鸭>瘦牛羊>猪肉,每天3两以内为宜。

03

很多糖尿病患者同时也比较胖,肥胖的人脂肪供能比不能超过30%。

油分好油和坏油。不饱和脂肪酸多是好油,如橄榄油、山茶油、花生油、菜籽油、豆油以及坚果等;各种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都是坏油,如牛油、羊油、棕榈酸等。

一般而言,不饱和脂肪酸每日占能比不超过10%,每日20~25g烹调用油即可。

04

蔬菜、水果

蔬菜和水果可以提供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推荐每天吃新鲜的绿叶蔬菜500~1000g、水果200~300g。在这个范围内不必顾虑含糖量,可以换着花样吃。

05

少喝酒

喝酒容易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尤其是服用磺脲类药物、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容易导致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

此外饮酒还会对肝脏、消化道造成损伤。有百害无一利。

总结

得了糖尿病

没有绝对坏的食物

只有绝对坏的吃法

与其这不吃、那不吃

不如精心搭配、合理膳食

吃饱了才有劲儿控糖!

转自:人卫健康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糖尿病患者吃这3种面条,搭配这3个技巧,更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很多糖友说吃面条不仅容易饿,而且升血糖还特别快。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几个吃面条的小技巧,对控制餐后血糖有帮助。

选择适合糖尿病患者吃的这三种面条

1.通心粉、意大利面

为了控制餐后血糖,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筋力比较强,消化比较慢的面条,比如硬粒小麦做成的通心粉,以及比较有韧性的意大利面。

2.耐嚼的普通面条

耐嚼的面条消化速度较慢,更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比如用鸡蛋和面制作的面条,高筋面粉制作的面条。

小技巧:把面条煮筋道的方法

先把面条加热到半熟,然后捞出来放到冷水中,冷透之后,继续放在锅里煮,这样煮的面条弹性更好,吃起来更筋道。

3.纯杂粮面条

的荞麦面条、的莜麦面条非常有利于控制血糖。而且这样的面条中B族维生素、钾、镁、钙等矿物质、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均高于白面粉做的面条。

请注意:如果是白面粉加入一点点杂粮制作的杂粮面条,就没有上述作用了。

吃面条的3个小技巧

如果您实在无法选择面条的种类,建议按以下3个技巧吃面条,同样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

如果按上述技巧选择面条,再按以下3个技巧吃面条,更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1.多样化的配菜,量要足

吃面条如果配菜少,不仅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而且不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建议配菜多样化,蔬菜、肉、蛋、豆制品都要有,而且量要高于面条的量。

如果在饭店吃面条,一定要搭配其他菜品,因为面条中的配菜实在是太少了。

2.定量吃面条

建议糖尿病患者吃面条一次不超过2两,如果面条的量比较多,容易导致血糖升高,加重胰腺的负担。

一斤面粉大概可以做出1斤3两的面条。

3.吃慢点,按顺序吃

延长进食面条的时间,就会延缓血糖的吸收,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千万不要几分钟就吃完。

先吃蔬菜,后吃面条,不仅饱腹感强,还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

您有哪些吃面条的窍门,欢迎留言分享。

作者:方玉

糖尿病患者吃这3种面条,搭配这2个技巧,更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面条作为一种简单方便的主食,是许多人的饮食偏好。

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面条因其富含碳水化合物,往往被视为需要严格限制的食物。

完全戒掉面条并非唯一选择。

复旦大学的营养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通过科学选择面条种类与食用方法,不仅可以享受美味,还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

本文将通过科学饮食的视角,帮助糖尿病患者了解如何在健康范围内重新品尝面条的美味。

陈先生的面条困局

陈先生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患糖尿病已有五年

每天早出晚归的他,总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求方便的饮食解决方式,而面条成了他的首选

无论是午餐时点的一碗牛肉面,还是晚饭时煮的一份挂面汤,都成为他快速填饱肚子的常规选项,但这样的饮食习惯却让他的血糖状况日益失控。

一次午休时间,陈先生照例走进了公司附近的面馆,点了一碗最爱的炸酱面,他端起碗快速地搅拌均匀,随后狼吞虎咽地开始吃。

面条配菜很少,仅有几片黄瓜丝和一点肉末,酱汁则咸而油腻,他几乎没有细嚼,每一口都是急匆匆咽下,几分钟后便吃了个精光。

下午的工作刚开始没多久,他就感到浑身乏力,头脑发沉

赶紧用随身携带的血糖仪测量,果然,血糖飙升到危险的高值,这让他不得不靠药物和一整晚的运动将血糖降下来。

类似的情况屡次发生,让陈先生逐渐不敢再吃面条,他尝试完全戒掉,但每次看到热腾腾的面条香气扑鼻而来,他还是忍不住尝上一两口。

但无论量多量少,餐后血糖都会快速上升,给他的身体带来沉重的负担,这让他深感无奈,但又找不到解决办法。

直到一次同学聚会的契机,陈先生偶然向朋友们提起了自己的苦恼,一位同学认真听了他的描述后,向他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经验。

朋友告诉他,糖尿病患者并不是不能吃面条,只要学会挑选适合自己的种类,同时掌握科学的烹饪和进食方法,完全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血糖稳定。

虽然一开始陈先生对此将信将疑,但他还是决定尝试一下。

第二天,陈先生按照朋友的建议,特意去超市选购了一些纯杂粮面条和高筋意大利面,还买了几种绿叶蔬菜和瘦肉,他准备为自己做一顿健康的杂粮面晚餐

回到家后,他仔细按照新方法操作,先将面条煮至半熟后捞出,放入冷水中降温,再重新下锅煮熟。

与此同时,他将蔬菜和瘦肉切片,简单翻炒后作为面条的配菜,整碗面条上桌后,颜色丰富,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与他平时吃的那种单一油腻的炸酱面完全不同。

陈先生缓缓地坐下来,开始用筷子夹起面条和配,一边吃,他一边控制着速度,尝试放慢咀嚼,感受每一口的口感。

虽然他曾习惯了快速进食,但这一次,他刻意延长了用餐时间,用完这顿杂粮面后,他过了一小时再次测量血糖,发现读数比以往低了许多

从此以后,陈先生开始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不再盲目追求快捷,而是用心准备每一顿饭。

他不仅选择了适合的面条种类,还将每餐的配菜搭配得更加丰富,在享受面条美味的同时,他的血糖也逐渐稳定下来。

虽然生活依然忙碌,但通过这些改变,他终于重新找回了对面条的热爱,也让身体状况有所好转。

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选择面条与搭配技巧?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需要特别关注血糖的变化,而面条作为一种常见主食,选择合适的种类并掌握科学的搭配技巧,可以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有效控制餐后血糖波动。

以下将详细介绍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三种面条及其科学搭配方法。

选择面条的种类至关重要。

通心粉和意大利面是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选项,这类面条由硬粒小麦制成,韧性较强,消化速度较慢,因而能够延缓血糖上升的速度。

特别是在烹饪时保持稍硬的口感,可以进一步降低升糖指数,同时让进餐过程更加有节奏感。

另一个适合的选择是耐嚼的普通面条,如用高筋面粉或鸡蛋和面制成的面条

由于这类面条韧性较高,相较于普通白面粉面条,其消化速度较慢,对血糖的影响更小。

在烹饪过程中,可以采用“煮-过冷水-再煮”的方法,不仅能让面条更加筋道,还能减少淀粉释放速度,从而降低升糖指数。

最值得推荐的便是纯杂粮面条

例如,荞麦面、莜麦面等,这些面条以杂粮为主要原料,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其升糖指数较低,并且能提供更多的矿物质和营养物质,有助于血糖的平稳管理。

但需要警惕的是,许多市场上销售的杂粮面条可能掺有大量白面粉,这会大幅提高升糖指数,因此,在选购时一定要仔细查看配料表,选择真正以杂粮为主的面条

在选择适合的面条后,掌握科学的食用技巧同样不可忽视。

第一个技巧是丰富配菜,面条中单一的碳水化合物容易引发血糖波动,但搭配多样化的配菜可以显著降低升糖效应。

蔬菜是最好的选择,特别是绿叶蔬菜,如菠菜、生菜、青椒等,可以提供膳食纤维,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

高蛋白食物如瘦肉、豆腐、鸡蛋等也应当加入配菜中,不仅能增加饱腹感,还能提供更多营养支持。

面条与配菜的比例建议是1:1或更高,确保配菜的分量超过面条的分量,最大程度地降低血糖波动。

第二个技巧是合理控制食用量与进食顺序。

糖尿病患者每次食用面条的量应控制在2两以内,避免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量给胰岛造成过大压力,进食时建议先吃蔬菜和蛋白质,再吃面条。

这样的进食顺序可以在胃部形成一层“屏障”,延缓面条中淀粉的分解和吸收速度,从而减轻血糖的快速上升。

延长用餐时间、细嚼慢咽也是重要的辅助技巧,这能让身体有足够时间处理碳水化合物,进一步平稳血糖。

糖尿病患者如何健康享用面条

从医学角度来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中需要高度关注餐后血糖的管理,而面条作为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之一,对血糖影响较大。

但通过选择合适的面条种类、调整烹饪方法和合理搭配其他食材,面条可以在糖尿病饮食中占有一席之地。

面条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消化和吸收速度直接影响餐后血糖的变化,升糖指数(GI)是衡量这种影响的重要指标,数值越高,血糖波动越大。

普通白面粉制成的面条因缺乏膳食纤维,升糖指数较高,通常不适宜糖尿病患者

而硬粒小麦制成的通心粉、意大利面,以及由荞麦、莜麦等杂粮制成的面条,因其富含抗性淀粉和膳食纤维,能够有效降低升糖指数,延缓血糖的上升速度。

抗性淀粉在肠道中作用类似于膳食纤维,不会被直接吸收,而是通过减慢葡萄糖释放的速度,起到平稳血糖的效果。

烹饪方式同样对面条的血糖负荷有重要影响。

煮面时,如果将面条煮至偏硬的状态,其淀粉分子结构相对紧密,消化速度更慢,升糖指数也相对较低。

采用“煮-冷却-再煮”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面条的抗性淀粉含量,还能让面条更具韧性,口感更好。

而过度煮软的面条容易导致淀粉快速释放,餐后血糖波动更明显,因此应尽量避免。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单一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不利于血糖的稳定管理

研究表明,搭配丰富的蔬菜和高蛋白食物能够有效降低碳水化合物对血糖的影响,蔬菜中的膳食纤维不仅能延缓胃排空,还能减缓淀粉分解和吸收的速度。

高蛋白食物如瘦肉、鸡蛋、豆腐等,则通过提供饱腹感和营养支持,减少对碳水化合物的依赖,从而间接降低血糖波动的风险。

因此,煮面时加入足够量的绿叶蔬菜、菌类或豆制品,不仅可以让一餐更加营养均衡,还能减少餐后血糖的波动幅度。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是进食顺序和速度。

医学研究指出,先吃富含纤维和蛋白质的食物,再摄入碳水化合物,可以形成“食物屏障”,显著延缓葡萄糖的吸收。

细嚼慢咽能够延长进餐时间,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将饱腹感信号传递至大脑,从而避免过量进食,同时减少血糖的快速上升。

控制进食量对糖尿病患者尤为关键,餐后血糖波动往往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密切相关。

对于面条,糖尿病患者的单次食用量应控制在2两以内,这样不仅能减轻胰岛素分泌的压力,还能降低血糖负担。

在这一基础上,确保每日三餐定量定时,避免暴饮暴食,也可以进一步稳定血糖水平。

结语

糖尿病患者并非不能吃面条,只要在选择和食用上更为科学,面条依然可以成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

选择硬粒小麦制成的面条、耐嚼的高筋面条或纯杂粮面条,可以在减少升糖负担的同时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矿物质,丰富配菜、控制食用量和调整进食顺序,进一步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为血糖的平稳管理提供保障。

健康饮食的关键在于平衡,而不是盲目禁忌,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科学的饮食策略,在满足味蕾的同时更好地管理血糖。

面条,作为饮食中的常见选项,在科学指导下也能成为糖尿病饮食中的“友好食物”。#冬日生活打卡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