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吃得(糖尿病吃得多)
糖尿病患者应该怎样正确加餐
1、加餐后,正餐主食量应减少
糖尿病患者可从三餐匀出少许主食作为加餐用,特别是上午9点半到口晚上临睡前的加餐十分重要。不过,加副餐后,一日三正餐的主食量应相应减少,以免全天总热量超标。
2、加餐的时间和食物选择
一般说来,加餐的最佳时间段为9~10点、15~16点和21~22点。加餐物也要有选择,不能随意吃些零食和小吃。上午和下午的加餐可随便一些,水果的全麦面包、饼干都可以;晚间的加餐品种可以丰富一些,除少量主食外,最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豆腐干、瘦肉、鱼虾等,这些富含优质白质的食物能防止夜间低血糖。
3、三餐之外如何加餐
每日主食总量不变,一般是从正餐中减少主食,匀出25~50克以副食代替并适当增加升糖作用较弱的蛋白类食物,如酸奶、豆腐等。
比如,血糖控制较好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安排吃一顿水果,作为加餐,以减少饥饿感,避免低血糖。在下午加餐时,如吃1/4个苹果、半根青香蕉、薄薄的片西瓜,或5颗草莓、葡萄(若草莓和葡萄的个头较大,那就只能吃1~2颗)这是每天允许摄入的水果总量。如果每天吃新鲜水果的量达到200克,就要从全天的主食中减掉25克。晚上睡前加餐时,如吃500克的西瓜(包括瓜皮),则晚餐应减掉25克主食。
4、吃哪些副食时尤其注意减少主食
糖尿病患者在吃以下两种副食时,尤其需要减少主食的量。
一种是含糖量过高的副食,如绿豆、红小豆、薏米、白薯等含糖量均在20以上,土豆、山药、芋头、蚕、豌豆、慈姑菱角等含糖量也在15%以上,这些食品不宜吃得太多,否则会直接影响血糖,使餐后血糖升高。
另一种是脂肪含量过高的食品,如芝麻酱、蛋黄以及花生、瓜子、榛子、松仁等,摄入过多对控制血糖很不利。所以,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在较大量进食以上两类副食时应将热量计入全天热量之中,并减少主食的量。
不知道吧,糖尿病饮食=健康饮食,适合所有人!快来学学,怎么吃更健康
2015年11月14日是第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糖尿病教育与预防”。
由于饮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加之对于糖尿病治疗的特殊意义,因此受到多方关注。“如何健康饮食”这样的话题也常被津津乐道。生活中“吃得好、吃得巧,吃得科学”成为广大糖友关注的问题,究竟怎样吃,吃多少才能控制好血糖希望下面谈及的几点建议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其实糖尿病饮食就是健康饮食,适用于所有人群。为了保证营养均衡,每日摄入的食物种类应丰富多样,在保证足够能量摄入的同时,避免菜品过于单一,最好达到每日20种以上。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合理计算自身应摄入的总热量非常重要,它是饮食治疗的基础。每天需要的能量=理想体重×能量级别,根据自己的活动量选择适合自己的能量级别,不同体型/劳动强度热能需要不同,具体请咨询专业医生。
各种食物要合理搭配
1.三大营养物质都要定量2013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指出,三大营养素中碳水化合物(即主食)的比例应为50%-60%。可为米面或薯类食物。食用建议是粗细搭配,干稀搭配,每人每天4~8两(生重)左右,平均分配至3~5餐。如果爱吃薯类,如土豆、红薯等,每食用4两薯类可减少1两主食的摄入。摄入食物的脂肪量不应超过30%,蛋白质为10%~15%。富含蛋白的食物有鱼肉类、蛋、奶、豆制品。鱼肉类建议每日摄入量为2~3两。如无合并其他疾病如肾病,痛风等,可首选食用鱼类,因其富含蛋白质而脂肪量较肉更少。其次为白肉,如鸡鸭肉。再次为红肉,如猪牛羊肉。不建议食用动物内脏及加工肉类,如腊肠、火腿等。鸡蛋建议每日一个,奶类每日250ml,可选用低脂奶或豆浆。豆制品同样富含蛋白质,可适量食用,但需注意少食或不食过油的豆制品,如油豆泡、脆皮豆腐等以减少脂肪量。
2.按“321”原则选蔬菜蔬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及维生素,脂肪量低。建议每天食用至少1斤。可采用“蔬菜321原则”。其中“3”指的是3两(150克)叶菜类,主要为绿叶蔬菜、包括白菜、油菜、卷心菜、菠菜、苋菜、蓬蒿菜等;“2”则指的是2两(100克)其他任意蔬菜,但不包括土豆、山药、地瓜、藕、茨菰、芋头等;“1”则指的是1两(50克)菌藻类食品,包括蘑菇、香菇、金针菇、海带、紫菜、黑木耳等。每日中餐或晚餐时应选择3种不同蔬菜、每餐蔬菜摄入量应达300克,全天应摄入6种不同蔬菜,毛重达600克左右。
3.吃低糖水果糖友食用水果时需注意要在血糖控制稳定时:空腹<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可于两餐之间适当食用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苹果、梨、橘子、柚子等。慎食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如香蕉、枣、红果、荔枝、桂圆等水果。
4.盐、酒要控制盐量应限制在每日6克以下,即一个矿泉水瓶盖的量。如有高血压应每日少于5克。同时应限制摄人含盐高的食物,如味精、酱油、盐浸等加工食品、调味酱等。
很多糖友喜欢喝酒,其实并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若饮酒应计算酒精中所含的总能量。女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 15g,男性不超过25g(15g酒精相当于450ml啤酒、150ml葡萄酒或50ml低度白酒)。每周不超过两次。应警惕酒精可能诱发的低血糖,避免空腹饮酒。具有 2 型糖尿病风险的个体应限制含糖饮料的摄入。
“手掌法则”估算饮食量
快速估算每日所需饮食量可采用“手掌法则”,虽不如食物交换份法精确,但较为简单。患者可用自己的双手,确定每日所需食物的量:
1.碳水化合物、水果:相当于自己1个拳头大小的淀粉类食物,如馒头、花卷、米饭等,用的生米生面约为1两。水果200g相当于1个拳头大小。
2.蛋白质:50克的蛋白质相当于掌心大小、约为小指厚的一块。
3.蔬菜:两手抓,两只手能够抓住的菜量(1把)可相当于500克。
尽量使用蒸、煮、炖、拌、汆,少用油炸、红烧、油煎等烹饪方式。
4.脂肪:一个指节大小的油相当于10g。
5.瘦肉量:一指厚两指宽,切一块与食指厚度相同,与两指(食指和中指并拢)的长度、宽度相同的瘦肉相当于50g。
最后要知道健康饮食需要持之以恒,烹饪方法应清淡。尽量使用蒸、煮、炖、拌、汆,少用油炸、红烧、油煎等烹饪方式。
文/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 邢秋玲 张 蕾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给糖友的“饮食宝典”
如何控糖一直是糖尿病患者关注的话题,很多糖友更是对糖避之不及。糖对于糖友来说真的有百害而无一利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关于糖尿病患者控糖的那些事儿。
如何对待碳水化合物
食物中的糖可分成两类:可被人体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和不能被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对维持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它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可以储存和提供热能、调节脂肪代谢、提供膳食纤维,以及增强肠道功能等。
一些糖友觉得控糖很重要,认为完全不摄入碳水化合物对控糖更有利。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一般来说以占总能量来源的50%~65%为宜。正常人如果长期不摄入碳水化合物,会导致饮食结构不均衡,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胃肠功能紊乱、血脂代谢异常、血尿酮体升高、低血糖等问题。不摄入碳水化合物的糖友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严重的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虽然糖对人体健康很重要,但凡事都有度。当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过多时,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就会转化成脂肪,致人肥胖,而肥胖和许多慢性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相关,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即使是健康人群,也不能进食过多碳水化合物。对于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需要适当控糖。针对糖友,我们更推荐混合餐,即同时包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膳食纤维的饮食。
可以摄入甜味剂吗
甜味剂也常被当作糖,但它们并不是真正的糖。甜味剂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两种,糖友短期内摄入小剂量营养性甜味剂(如果糖或阿洛酮糖),并不会升高餐后血糖,木糖醇对餐后血糖也没有明显影响。非营养性甜味剂(如甜菊糖苷、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糖精等)对血糖和体重也没有显著影响。尽管如此,考虑到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阿斯巴甜列入“可能致癌”的物质,甜味剂对人体有何影响目前尚未可知。因此,无论是糖友还是健康人群,在食用甜味剂时都要保持适度。
需要服用营养素补充剂吗
因为治疗糖尿病需要控制饮食,很多糖友担心出现营养不良问题,对是否需要服用营养素补充剂如维生素、矿物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益生菌等存在困惑。那么,糖友日常可以服用营养素补充剂吗?
吃药不如好好吃饭。目前医学界对于营养素补充剂的研究缺乏一致性意见。糖友如果能够做到饮食均衡多样,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如果您确实很难做到饮食多样、营养均衡,或者存在消化吸收障碍,经检查后存在营养素缺乏问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地服用营养素补充剂。
为何有时酒后血糖更好
有些糖友发现喝酒后,餐后血糖水平似乎比平时更好,觉得喝酒可以帮助控糖。其实这种情况可能与喝酒后主食吃得相对较少有关。实际上,酒精无益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而且会增加1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风险,所以我们不建议糖友饮酒,尤其是使用磺脲类药物、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的糖友,更应避免空腹饮酒。
怎样通过饮食控糖
对于慢性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调节饮食结构是控糖的关键,良好的饮食控制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有助于维持理想体重、预防营养不良。
所以对于那些新发或病史较短、胰岛功能尚可、血糖不是很高的糖友,通过良好的饮食控制,确实可以实现一段时间内的病情好转。同时糖尿病前期的人群,进行良好的饮食控制,也可以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病,降低心血管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那糖友到底该怎么进行饮食控制呢?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个简单易学的方法——手掌法,即主食两小拳,蔬菜一两捧,蛋白一两掌,油脂一指尖,水果给一拳。
主食两小拳
每日主食量大概相当于自己的两个拳头大小,最好是粗粮、细粮搭配,杂粮杂豆类可以占主食量的1/3~1/2。不建议糖友一餐只吃粥或者烂糊的面食,因为这类食物会快速升高餐后血糖。糖友在制作主食时还可以加入一些块茎类蔬菜,食用后不仅升糖速度慢,还能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蔬菜一两捧
一两捧蔬菜的分量相当于300~500克,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成年人每天进食300~500克蔬菜就可满足身体需要。对于糖友来说,要尽量选择低碳水类的蔬菜,包括绿叶菜、豆芽、黄瓜等,土豆、山药等根茎类的蔬菜不包括在其中。蔬菜的搭配尽量选择多种颜色、多个种类。
蛋白一两掌
掌心大小、小指厚的一块肉相当于50克蛋白质。糖友每天吃50~100克的蛋白质可满足身体需求,也就是两个掌心大小的肉,或者综合搭配肉蛋奶等高蛋白质含量的食物。
油脂一指尖
我们每日烹调用油的量要控制在25~30克,即只需要第一节大拇指体积的量就足够了。
水果给一拳
能不能吃水果,是糖友最纠结的问题。在血糖控制较好的时候,糖友每天可以吃相当于1个拳头大小的水果,尽量选择低升糖指数的品种,吃水果的时间尽量选在两餐之间。
另外,主食、蔬菜和肉类的制作方法,应该以清炒、凉拌、蒸煮为主,尽量避免油炸和油煎。
糖友可以服用含糖药物吗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有些中药是蜜丸或者糖浆的剂型,糖友能服用吗?如果换成无糖的药物会影响药效吗?
目前绝大多数中药都有很多不同的剂型,同类药物如果有水丸、无糖冲剂、胶囊、片剂等无糖剂型,糖友最好使用这类药物。一般情况下同一药品的无糖制剂和常规制剂,在疗效方面是类似的。如果实在不可替代,在血糖控制较好的状态下,糖友可以服用含糖药物,但在服药后要注意监测血糖。如果需要长期服用此类含糖药物,可以咨询医生,适当调整降糖药物。
来源:老年健康报
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 苏志燕
策划:郑颖璠
编辑:陈秀超 管仲瑶
校对:杨真宇
审核:徐秉楠 杨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