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囊糖尿病(香汗糖尿病)
艾草还有沐足、香囊、防虫等多种应用
东南亚一些国家还特别流行草药浴,其实这个草药重点的一个成分是什么?就是艾草。沐足是指把这个艾绒做成沐足粉,放到泡脚桶里边或者泡脚盆里边泡脚。大家注意,为什么要泡脚?有没有说我买点什么草药来泡头,或者泡手,或者泡腿。因为脚上面的穴位非常多。“精从足底生”,同时身体所有的精气全是由脚底产生,人老是哪里先老?脚先老。先是脚没劲儿,腿软腰酸,逐渐的往上蔓延,先是脚软。所以说,要想长寿健康保健养生,泡脚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我国的古人睡觉之前都是要泡脚的。所以说泡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养生保健方法。把它看作是一个保健的方法,就比较到位。用艾草作为主要的成分,可以用五年陈艾,再放上一些温通经脉,补气养血的药,比如说桂枝、伸筋草、杜仲、党参、当归等等这些中药材。一起来放入。做成泡脚粉,然后放在盆里边,倒开水,然后先泡一会,让药气出来之后,再倒入凉水,兑好温度,把脚放进去。千万不要太热,太热的话,45度以上容易把皮肤烫伤。尤其是糖尿病的患者,对于温度没有自己的把控,很容易烫伤,所以家人一定要照顾好他们。
这个时候把脚放进去以后,脚会很舒服很热,很多人说:我泡脚多长时间?彭博士。这个时间长短自己来掌握,一般来讲就是15到20分钟就可以。泡到什么程度呢?泡到鼻子尖和脑门微微出汗就可以了,可千万不要泡到浑身大汗淋漓。泡完之后兴奋的又睡不着觉了,那不行,微微出汗就可以。
有的人汗腺不发达,出不了汗,可千万别说泡上三小时,必须泡出汗才行,那不行。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分析。我说的是普通人,泡到鼻子尖和脑门微微出汗,泡到这个程度就可以。
有什么作用呢?泡脚第一是可以引火归元。因为所有的阳气,经过一天的消耗,基本都在头部消耗。尤其是现代人总是坐在那里办公,动脑子,脑子运转的多,火气都在头上,脚开始发凉。一泡脚就把这些热气、阳气全收归到下焦,收归到脚上来。正常的元气就收到丹田,这叫引火归元,这一点非常重要。把火引到下面来之后,睡眠才能好,引火归原。
第二个作用呢?是补肾养肝。补了肾气,养了肝气之后,肾和肝才能充足,睡眠才能好。怎么说泡脚就能补肾养肝?因为脚上有经络,脚上有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通过温暖足底,足底有涌泉穴,还有太冲穴,这些穴位都是肝经和肾经的穴位。通过温通这些经络,可以达到滋养肝肾的目的。同时可以温通经脉,泡脚之后全身气血融通,就是像李时珍所说的“转肃杀之气而为融和,”把全身的经脉融通了之后,气血就通达了。这个时候可以祛风散寒,把身上的风寒之气驱散开。这样一来,有助于补益气血,气血就能充足。很多人说:彭博士,我怎么泡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我气色也好了,脸上的斑也消除了,这个作用怎么这么大?请大家注意,这不是说药给你祛除的斑。药让你气血好,而是你自己身体达到平衡之后,斑自动消失了。
用草药泡脚这种方法只是让你恢复平衡,引火归元,气血通达。晚上又睡好觉了,新陈代谢好了,皮肤的修复功能增强了,就会容光焕发,气色好,斑也淡了,皮肤也亮了。所以从这一块就可以说它可以达到补充气血的作用。还可以安神,因为脚暖了之后,头脑就冷静了。下热上寒这是什么?这就是地天泰卦——下面是乾,上面是坤,叫地天泰。阳气往下潜藏,心火得到清凉,就可以安神。大脑能安静,脚能温暖,特别有助于睡眠,睡眠好了之后,气血又充足。是不是可以消除亚健康?亚健康一共23个症状,我以后会跟大家专门讲。亚健康一旦消除了之后,这个人的疲劳就消除了,所以特别适应什么样的人呢?伤精的患者,伤精,精气神不足的,肝肾亏虚的人;寒湿凝固在经脉里边的人,周身乏力,少气懒言,气血不足,失眠上火,火不归元等等这些患者都特别适合泡脚;特别是老年人也适合泡;年轻人用脑用的过多了,睡不着觉的也适合泡;长期疲劳的患者也适合泡;亚健康的人群更适合泡;孝顺父母也可以给父母泡脚。
其实我们以前学传统文化也知道,每天给父母泡脚也是尽孝道的一种方法。当然,你要根据父母的接受程度来定。你也不要说我必须要给你泡脚,我得尽孝心,你爸妈都不愿意,你硬泡,那也不行。所以什么是孝顺?孝顺孝顺,一定要顺着父母的意思来尽孝心。你不能强迫人家泡脚,这都是些题外话。我就跟大家讲的意思是什么呢?用艾叶、艾草这种成分进行沐足,是一个非常好的养生保健的办法。
外用法还有一个作用是干什么呢?大家想想,艾草味道非常芳香,它可以驱蚊。驱除蚊子、苍蝇、虫蚁,使空气得到一定的净化。臭味、污浊之气也就消除了,这一点我觉得也非常神奇。你看我们家,每年夏天在端午节前后,入夏的时候,就会点艾绒,熏蒸房间,让房间里弥漫艾灸的味道,熏完了之后,打开窗户再晾一晾。结果就会发现,夏天的蚊虫、苍蝇,真的非常少。我有时候也在家里自己做艾灸,有的时候用有烟的艾条做,有的时候用无烟的艾条做。做完艾灸之后,家里面有一股非常清淡的香气。这样一来,我们家蚊子、苍蝇就非常的少,也没小虫子、蚂蚁这种生物。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便的方法,推荐给大家。这也经过古代的印证,古人就经常这样做,这也是一种民俗的做法。
我们国家民间经常在一个节日的时候把艾叶挂在门上或者窗户上,这样一种习俗。大家知道是哪个节吗?就是端午节。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以外,也是我们国家一个很重要的祛邪治病、祈求健康长寿的节日。端午,是一个阳气比较重的节,五月初五是阳气升腾,阳气最重的时候。大家想想看,传说中的白娘子是不是这个时候出了问题,白娘子是什么?白娘子传说中是蛇,它是阴寒之物,它最怕什么?阳气。所以她怕喝雄黄酒,雄黄酒阳气重。哪个节日喝雄黄酒?不就是端午节吗?端午节还干什么?端午节还用艾插在门窗上,因为艾也是阳气重的植物,所以我们要是理解中医学之后,就很容易理解传统文化里边讲的阴阳五行这些道理,这些都在生活中。
其实就是在生活中除了纪念屈原以外,还有划龙舟的比赛等等。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有一句民间的谚语是这么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清明节的时候是插柳枝,纪念哀思,慎终追远。端午节的时候是插艾蒿,家家户户都挂上艾草,或者把艾草做成香囊佩戴在身体上,佩戴在腰上,或者揣在怀里。
现在很多人都是喜欢把香囊挂在车里,当做车挂件;有的人把香囊放在家里,挂在家里的门把手上,或者挂在家里的衣架上等等这些位置;有的人把香囊放在枕头边;有的人把香囊放在衣橱里,这些都是用香囊的方法,都来源于哪里呢?都来源于我国古代的民俗,其实这种民俗就是插艾条、插艾叶的民俗。插艾叶可以充实阳气,扶正祛邪,达到这样一个目的。所以端午节是我国古代的卫生节,讲到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香囊有很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干嘛?就是扶助正气、芳香辟秽、化湿除浊气、扶正祛邪气,这就是香囊的主要作用。
扶助正气的药有什么?有艾叶,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药。还有苍术、石菖蒲、甘松、藿香、白芷、佩兰。名字真的起的非常好,佩兰,佩指的是什么?佩戴的意思,兰指的是兰草的意思,佩戴身体上的兰草就叫佩兰,它可以化湿祛浊。藿香正气散里边的藿香可以化湿,香味也很好闻。还有白芷,白芷的味道很好闻,芷就是上面一个“草字头”,底下一个停止的“止”,这些词真的很美。还有石菖蒲、苍术,很多人把这个术(zhu)读作术(shu),其实叫术(zhu)。苍术就有很好的芳香辟秽,扶正祛邪的作用。
把这些中药材融合在一起制成香囊,就是《黄帝内经》里边所讲的,叫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扶助正气、祛除邪气、化湿除浊、芳香辟秽、扶正祛邪,达到这样的目的。
最重要的一条是它的味道还是芬芳的,香气特别重,很好闻,但是它又不是那种特别烈的,像是一种化学香水的味道,那样太刺鼻。而是天然的一种草药的香味。
我以前认识一个太极拳老师,陈老师。他很有意思,他就喜欢带领他的一些学员站桩、打座、练太极拳。有一次,他来我这边,他就说:彭博士,你能不能设计一款香囊,我让我学员也佩戴。为什么呢?有的时候我让他们练呼吸的时候,好用鼻子闻一种香气,它比较容易进入状态,我就设计了这个香囊给他们佩戴。他让学员每个人胸前都挂上这个香囊,每个人练功、站桩的时候用心去闻,这样引导这些学员能够入静。所以这个陈老师也很有意思,他就用这种方法来诱导大家入静。
香囊主要是有什么作用?主要是芳香辟秽,扶正祛邪,达到这样目的,所以说叫正气香囊。
好了,我们再往下看。讲到中国的文化,有一个地方很有名,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杭州。杭州是我国的文化名城,西湖的故事非常的多。杭州西湖旁边有一座山叫孤山,孤山那个地方有一个很著名的印社,叫西泠印社,西泠印社就在孤山的脚下,它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什么叫印?印就是我们的印章,在国外以签字为凭据,古代都需要签字,国外以人的签字为凭据,我们国家是以盖章作为凭据。
金石篆刻是西泠印社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人类的非遗项目中的中国代表,这叫金石篆刻。我国用印的历史非常悠久,最初都是来源于官印——官员的印或者章。然后官员写好公案文案之后,给它盖上章,代表这个官职的印证,代表权威。后来多用于书画题诗,印记的优劣关键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印泥。我讲了半天,大家都不知道我在讲什么,彭博士是讲文化了?不对也对,对也不对。我既是在这儿讲文化,同时也与艾有关系,一会儿就会引出来。
讲到印泥,大家注意,哪里的印泥非常好而且有历史?就是西泠印社的印泥非常有历史。
西泠印社,创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也就1903年。由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叶为铭、丁辅之三大佬共同创立了西泠印社,以王福庵代表。西泠印社主要是篆刻书画,西泠印社主要是一个专门的金石篆刻艺术研究的一个团体。做的印泥非常有名,非常有用,印出来的章也非常好看。
怎么好看呢?叫做“夏不渗油,冬不凝固”。印上之后还非常美观,很漂亮,所以这就是他们生产的印泥的一个优点,我这里不是给它做宣传。而是说印泥的原材料重点是三种。第一种是朱砂,印泥是红色的,所以用朱砂。还有什么呢?还有蓖麻油,这是第二种原材料。第三种原材料就是艾绒。很多人都说,讲了半天,闹了半天是艾绒。艾绒是制作印泥最重要的一个原材料,为什么?以前我听他们做艾绒的老师傅讲过,没有选艾绒之前,选的是棉花,或者是其它的一些植物纤维。发现用了棉花的这些植物纤维之后,很容易腐败,印泥很容易就变臭了。后来选了艾绒之后,效果就非常好,长期用下来也不腐败,没有臭味。而且它的纤维也非常好,就成为制作印泥的一个很重要的材料,这就是艾绒。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按照中医学的思路来看待,艾绒是芳香辟秽的,它是纯阳之物,它就不容易腐败。大家注意,这就是纯阳之物的一个特点,我们用的这些药材。附子放一年两年它都不生虫,不会腐败,不会烂。但是,人参就特别容易生虫,为什么呢?因为人参可以滋阴,又可以补气,它的营养非常丰富,所以它就很容易腐败。
“阳化气,阴成形”,阳气足的药,它不容易坏。艾草、艾叶,放十年、二十年都不会腐败,不会烂。但要是枸杞子、熟地、麦冬、沙参等等,这些药放时间长了之后就容易坏了。这其实就是古人把药物分阴阳的一个思路。艾绒经过提炼之后,跟蓖麻油还有朱砂混在一起制作成非常好的印泥。古人就叫做“一两黄金一两泥”,说明印泥是非常珍贵的。尤其是对于书画家,我们看到书画家到最后完成作品之后都要钤上他的印,有起手印,有落款印。好的印泥印出来的印章,立体感强,色泽古雅,质地细腻,日久不变,丰富沉着,有这种特色。所以我们学传统文化,学中医学,你就会从这里面获得很多乐趣。为什么呢?因为古人思路是什么呢?是天下万物为我所用的思路。所有的万物,尤其是这种原生态的,纯自然的万物,都有各自的灵性,把这种性进行君、臣、佐、使的加工,就会加工出来很多有意思的产品。
讲到这里是题外话,就是说艾绒还有一个作用是制作印泥,这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我是因为接触了一个传统文化的老师,他对我讲,他在西泠印社的时候,曾经参与制作做学习过印泥的制作方法,里边的一个成分,就是艾绒,用了艾绒之后不容易腐败。要是用棉花,或者用其它的一些纤维做的话就很容易腐烂,容易臭。由此我们就看到艾绒是多么珍贵,多么特殊,不愧为百草之王。
讲到艾绒的功效,古代行军打仗,走到沙漠之地,要想寻找水源怎么办?就要在沙漠里挖一个很深的坑,然后在里边点燃艾草,点燃艾草之后,过一段时间就会从另外一个地方冒一股烟出来,然后大将军就指挥从冒烟的另外一个地方往下挖,就会挖到水源。
为什么?因为艾草的性是走窜的。它一旦燃烧了之后,它的烟走窜力特别强,就会四处通达,发现水源之地,它就从那个地方沿着水源的通道往上冒,就冒出烟来,从这个地方去找水源非常快。这就引出来一个话题:就是我们的地球,在地表以下都有它的脉。古代有一本书叫《五岳真形图》里边就是讲这个道理,就是讲的地表以下,它有自己的脉络。所以要看风看水,这两个东西都是流动的,风和水都是流动。所以,看风看水就是看地球上的风和水,就好比是看身体的气和脉一样。由此可知,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宇宙就是一个大身体,这两个是相应的,古人把这种思路叫做“天人相应”。讲了半天,就是天人相应这个道理。天指的是自然界,人就是我们人。古人就发现了这个规律之后,他就活学活用,用的非常好。
好了,我们今天的课程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次课程再见。(未完待续)
本篇是:中医彭鑫博士讲解《艾灸养生》系列课程-之七。(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新冠病毒复袭凶,兰医芸香防疫毒
自西汉到清末,我国共经历了321次大型的瘟疫,从天花到鼠疫,从流感到肺炎,从来没有出现过欧美那般一次性上千万人死亡的惨状,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治疗瘟疫方面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不乏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翻阅古籍中华医库自古就有气味防疫的用法,将中药打成粉末,装进香囊中,带在身上或悬挂室内防疫。《千金要方》中有佩“绎囊”,“避疫气,令人不染”。
清朝温病学家叶天士认为“未受病前心怀疑虑,即饮芳香正气之属,勿令邪入为第一要义”。黄帝内经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防疫观,长期佩戴辟瘟香囊,能芳香理气,使人体气机调畅,气顺则神清体健。《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香者气之正,气盛则自能除邪辟移也”,佩戴香囊,让周身沐浴在草本香气中,能使心情愉悦,气血畅通,扶持体内正气,从而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在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国官方公布的中医药预防冠状病毒措施中也纷纷将佩戴中药香囊作为中药外治疗法中重要方式之一。今春新冠疫情再起,而且多点爆发,来势汹汹。做好防疫,中药香囊来护航。
中药香囊预防新冠真的靠谱吗?中药香囊防疫源于“衣冠疗法”,防疫原理主要因其具有芳香避秽的效果,可以提高人体正气以抵御邪气的入侵。现代研究认为中药香囊里的中草药浓郁的香味散发,在人体周围形成高浓度的小环境,而中药成分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芳香气味能够兴奋神经系统,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提高,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促进抗体的生成,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同时,中药香囊的挥发成分经鼻吸入,对呼吸道内寄留的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从而减少和减轻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药物气味分子被人体吸收以后,还可以促进消化腺活力,增加分泌液,从而提高了消化酶的活性,增强食欲。因此佩挂香囊,或将香囊置于衣兜、枕边,室内对于新冠病毒具有预防和辅助治疗的功用。
中药香囊防疫首选芸香草1、大家知道香囊里边经常会放有非常多的芳香类药物。比如苍术、白芷、菖蒲、川芎、藿香、艾叶、青蒿、薄荷、荆芥等含有挥发油的中药粉碎,纳入囊中。
2、还有一种防疫效果非常突出的中药你知道吗?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兰茂在《滇南本草》中,记载炉烟瘴疟法。瘴疟(又称瘴气、瘴疫、疟疾等)等同于现代的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的传染病。炉烟瘴疟法具体是支起火炉,燃烧晒干的芸香草,烧出烟雾,以熏驱瘴气。其原理与中药香囊防疫异曲而同工。
3、芸香草为何物?
别名:诸葛草、韭叶芸香草、香茅草、臭草、麝香草、石灰草等。为乔木科多年生香茅属植物云香草,丛生,秆细,花金黄色,叶为倒卵形、圆形或匙形,表面带白霜。广泛分布于我省、四川、贵州、甘肃、陕西的山川境内。
芸香草气香、味辛辣、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具有解表散寒,利湿消肿,止咳平喘之功效。主治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伤暑,吐泻腹痛,小便淋痛,风湿痹痛。
现代药理作用:(1)平喘作用;(2)镇咳作用;(3)对革兰阳性、阴性球菌及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抑制作用,对中枢兴奋作用;(4)毒性,注射液刺激性较大,不宜供肌肉、静脉注射用,现代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
4、芸香草为何别名诸葛草呢?
《云南中草药》一书中记载有“韭叶芸香草”一药,在《四川中药志》中文称“韭叶芸香草”为“诸葛草。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当初诸葛亮在南征孟获时,曾应用过韭叶芸香草,使50万兵马瘴气不侵,胜利进军。
5.芸香草比其他芳香类中草药有何优势?
(1)芸草留香能力强、长年气味香飘,久存不散,可维持三十多年,素有“香王”之称,被国内一些专家称为当代驱虫之王;
(2)芸香草所含的芸香油含量较高,出油率高,有抗菌效果的药分子含量较多,在人体周围形成高浓度的药物环境较其他香味药的面积大,作用持久;
(3)芸香草作用靶位为肺,脾胃、泌尿系统,专治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及胃肠道疾病,因此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引起的相关症状。
6、如何制作芸香草香囊
将准备好的芸香草剪碎、捣细,装入预先缝制好的布袋中(容纳中药的布袋一般选择细密、柔软、透气、好看的布料缝制),将袋口系紧或密封,置于衣兜、枕边,室内、车内、柜体内。
7、佩戴注意事项
(1)防过敏,过敏体质慎用;
(2)防潮;
(3)避免高温,香囊遇到高温或可加速药味释放挥发和破坏部分药效;
(4)严重心肾功能不全或有其他重大脏器疾病者慎用;
(5)孕妇禁用。
8、温馨提示
佩戴芸香草香囊仍要戴口罩、不聚集、常通风、打疫苗、注意个人卫生等防护措施相结合,不可顾此失彼而患病!
本文作者:李武伟
李武伟 副主任医师,在嵩明县中医医院从事中医工作17余年。
擅长诊治:脾胃病、肥胖症、痤疮;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心衰、糖尿病;痛风、风湿关节炎、腰椎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颜面色斑;睡眠障碍等。
“阳了”不要慌,湖南省直中医院中医专家分享抗疫攻略
红网时刻新闻12月19日讯(通讯员 张群)随着人员跨地区流动加快及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我们身边的小阳人越来越多,本轮奥密克戎变异株虽然毒性减弱,但传播性非常强大,做好个人、家庭、团体防护变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三年的抗疫历程中,中医药表现突出、成效显著,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中华儿女的健康。湖南省直中医医院疫情防控与救治专家组专家张群教授以《湖南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2022年第二版)》为基础,结合自己抗疫三年的临床经验,制定了一系列预防方案和中医内服及中医外治处方,供广大群众使用。
预防方案
适应人群:①易感人群及高危人群;②适用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属于医学观察病例或医学隔离病例。
治法:益气固表、辛凉御邪
主方:玉屏风散合银翘散加减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煎取400ml,分2次饭后服用,早晚各一次。3-9岁小孩减半。
治疗方案
一、轻症或者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恶寒、低热(38.5度以下)、头痛头晕、流鼻涕,乏力、咽干咽痛、咳嗽痰少,舌质淡红或边尖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辛凉透邪
主方:银翘散加减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煎取400ml,分2次饭后服用,早晚各一次。
二、高热、身痛型:发热,体温超过39度,头身疼痛、无汗、伴咽干咽痒、咳嗽气急,大便干结,舌质淡红或边尖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浮紧或浮滑。
治法:宣肺透邪,清热解毒
主方:麻杏石膏汤合柴葛解肌汤加减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煎取400ml,分2次饭后服用,早晚各一次。3-9岁小孩减半。孕妇及有严重内科基础疾病者不宜服用。
三、胃肠反应型:湿浊阻滞中焦、侵犯胃肠,主要表现为恶寒、脘腹痞闷不适,呕吐或腹泻、食欲不振,全身酸痛、无汗、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浮滑。
治法:清热化浊,理气运脾
主方:加减藿朴夏苓汤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煎取400ml,分2次饭后服用,早晚各一次。3-9岁小孩减半。孕妇及有严重内科基础疾病者不宜服用。
中医外治
一、穴位按摩
用食指或者大拇指按摩合谷穴、迎香穴、尺泽穴、足三里。按压时缓缓用力,以有酸胀感为度,按压数秒左右后,缓缓上抬,再次下按,反复操作10次。揉按穴位主要起到调畅气机、提高机体免疫力。
二、中药足浴
上药煎水,待水温适宜后泡脚,一日一次,连续3-5天。可增强免疫力,抵御外邪。糖尿病足患者禁用。
三、防疫香囊处方
以下各等分共研细末,每份5克,装入无纺布袋内做成香囊,将香囊佩戴身上,或悬挂于床边、窗前、案头,一周一换。具有芳香辟秽解毒之功效,以预防疫病。孕妇及有过敏性疾病(如哮喘、鼻炎等)者。
以上口服中药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尤其婴幼儿、孕妇、老年人以及合并基础疾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