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阳光(糖尿病人阳委能治疗吗)

糖人公社 0
文章目录:

百岁糖尿病老人长寿秘诀:晒好太阳调血糖,不花钱的延年益寿法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关注",以便您收看到最新的文章!感谢大家阅读,欢迎留言评论。

石*国老爷爷今年103岁,家住辽宁沈阳,石爷爷七十四岁那年检查出血糖高,空腹14mmol/L,吃降糖药打胰岛素控制了十三年,后来经过石爷爷的调理,胰岛素停了,现在石爷爷已经103岁,空腹血糖9mmol/L,每当问起石爷爷的控糖之路,他总是乐呵呵的说吃好喝好,晒好太阳,比啥都强。

研究认为,适度接触阳光照射有助于延缓糖尿病的发病进程

  爱丁堡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一旦阳光接触到皮肤,就会有一种名为一氧化氮的化合物被释放到血管中,帮助降低血压血糖。这一发现很重要,因为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阳光对人体的唯一健康益处是刺激维生素d的产生。皮肤学高级讲师理查德·韦勒和他的同事们发现,阳光照射不仅能改善健康,延年益寿,更能有效的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中医讲"冬病夏治"!中午是一天里阳气最盛的时候,夏天则是一年四季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很多人一到夏天就要开空调,躲避太阳。说晒太阳要流汗,很不舒服,紫外线更是对皮肤造成伤害。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流汗不仅能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更能排除身体毒素和淤积的寒气。

夏天属火,对应五脏属心。每个人在夏季心火都盛,这个时候不用运动也会流汗,而这个汗都是心火逼出来的。对于体寒的人来说,夏天也会非常难受,因为体内心火复苏,开始推动寒气向外走。所以夏天晒太阳是效果最好、最便捷的方法。每天利用工作学习之余晒晒太阳,用这个方法外借太阳之力,内借心火之力,调整身体的各个脏器。

然而烈日下的紫外线不仅可以对正常人的皮肤造成伤害,更容易对糖尿病患者造成伤害。怎么样晒好太阳?即帮助我们调好血糖又避免受到紫外线的伤害,不妨来学学石爷爷的几招。

一、选择合适的时间

一天之中,有两个时间段最适合晒太阳,

第一,上午10点到11点,这个时候红外线占上风,紫外线偏低,人会感觉到温暖,还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第二,下午4点到5点,这个时候正值紫外线中a光束占上风,能促进肠道里钙和磷的吸收,有利于增强体质,同时促进骨骼正常钙化。

时间过早或者过晚阴气太甚而阳气不足,中午紫外线太强。合适的时间即能达到效果又能不伤害到皮肤。晒太阳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0~30分钟即可,想要时间久一些可以晒15分钟到阴凉的地方休息一会再接着晒,不宜长时间一直暴露在阳光下。

二、晒对位置

头顶:头部是汇聚所有阳气的地方,不管是五脏精华之血,还是六腑的清阳之气,都汇聚于头部,头部的百会穴更是重中之重。保养好头部,可以说皆利于五脏六腑。晒晒头顶,可以通畅经脉,调补阳气。石爷爷每天上午十点半都会在楼下晒会太阳再按摩一会百会穴,上午半个小时,下午4点以后连晒带按摩半个小时。

晒后背:后背布满了很多的经脉和穴位,尤其是腰背正中部位,这个位置有肾枢和命门两大穴位。很多糖友手脚冰凉,肾气不足,还常伴有脾胃不适,胃胀、腹泻等症状。晒后背,能补阳气,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石爷爷每天边晒边拍打按摩,有调理五脏气血,疏通背部经的效果,对心肺大有裨益。

晒大腿:晒双腿能很好地驱除腿部寒气,有效缓解小腿抽筋,风湿性关节炎的现象,而且能加速腿部钙质吸收,让双腿骨骼更健壮,能很好地预防骨质疏松。尤其腿上还有很多穴位,通过阳光的刺激,轻轻拍打能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活化血脉,缓解病情。能让人感到腿脚轻便,消除疲劳感。

三、尽量避免使用光敏感性的药物

有些药物具有光敏感性,如果口服这类药物,紫外线照射后有引起光变态反应,从而导致红斑、水泡等过敏症状,糖友应尽可能的避免使用。

常见的药物有磺脲类降糖药(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某些抗生素(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某些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保泰松、萘普生等)。

四、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

隔着玻璃晒太阳紫外线不足室外的2%,基本没什么用,尽量选择到绿化好,空气清新的户外晒太阳。

五、衣着合适,尽量穿红色的衣服

研究表明,红色服装的辐射长波能迅速"吃掉"杀伤力很强的短波紫外线。尽量避免白色,因为白色衣服会将紫外线反射到脸上和裸露的胳膊上。

六、学习防晒护肤技巧

专业的防晒服确实可以起到防紫外线、防辐射的保健作用,但价格较昂贵,适合特殊人群使用。其实,普通衣服的UPF值基本都大于30。所以,一件T恤或衬衫就可以满足日常防晒(不包括裸露部位)的基本需求。

除了穿着衣物可以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夏季防晒护肤还可以选择涂抹防晒霜。逛街、公园游玩建议每两小时补涂一次,游泳、爬山等室外活动建议根据防晒霜的抗水性,每40或80分钟补涂一次。皮肤敏感者不建议使用防晒霜,可以选择其他方式进行防晒。

七、、防晒护眼技巧

夏季紫外线不仅会对皮肤造成伤害,也会对眼睛造成损伤。长时间大量接触紫外线,眼睛会出现急性症状,如结膜充血,角膜细胞受伤,甚至晶状体出现白浊进而患上白内障。所以,在紫外线强烈的夏季要注意护眼。

饮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对眼睛的保护作用。夏季可以多吃一些黄绿色的蔬果,这些蔬果可以过滤蓝光。黄绿色的蔬菜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这两种色素进入体内后,会在眼睛后部的光敏感组织中积累,这些组织通过过滤蓝光对眼睛起到保护作用。

夏季护眼还可以选择佩戴太阳镜。辨别一副太阳镜是否有防紫外线的功能,可以在一些产品的标签或镜片上看到"防紫外线""UV400"等明显标识。"UV"指数也就是滤除紫外线的效果,是购买太阳镜的一个重要的指标。"UV400"的太阳镜可以达到防御90%以上紫外线的效果。

八、补充水分

晒太阳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去喝水,多喝温开水,避免凉冰的饮品对身体造成刺激性的伤害。

万物生长都有它的道理,利用好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让它帮助我们更好的调理身体,健康长寿快乐的生活,幸福不是说说而已!

关注糖人公社科普,私信回复糖尿病,了解糖尿病逆转学习更多的控糖知识!

这3种维生素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降糖有大帮助,你补够了吗?

糖尿病是一种挺“烦人”的疾病,因为现在人类还没有找到能够彻底治愈糖尿病的方法,除了用药物帮助控制血糖外,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都要小心谨慎,避免吃错了什么导致血糖波动过大、病情加重。

但也有一些病人由于过于“小心翼翼”地关注饮食与血糖之间的关系问题,忽略了维生素的补充,不仅可能会导致身体产生一些其他的不适,还有可能增加控制血糖的难度。医生提醒,有3种维生素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大有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格外关注这些维生素的补充问题。

过于注重饮食,导致缺乏维生素?

李大伯今年63岁,去年确诊了糖尿病,医生叮嘱李大伯一定要按时服药,并且注意饮食,少吃那些升糖快的食物。

李大伯回家后就开始调整食谱,他听说糖尿病患者应该保持饮食清淡,于是他基本上顿顿吃素,偶尔太馋了才吃一点肉。一段时间下来,李大伯的血糖虽然控制得不错,但是他经常觉得头晕、看不清楚东西,偶尔还会感到手脚发麻

这让李大伯感到十分奇怪,他觉得自己的血糖已经控制得不错了,怎么还会出现这么多不适呢?于是他赶紧前往医院检查,想找到问题的所在。

听完李大伯描述的症状后,医生给李大伯查了一下维生素水平,最终发现李大伯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12才会导致上述症状

医生表示,一方面,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肉类、动物内脏和蛋黄中,而李大伯因为担心胆固醇和脂肪摄入过多,日常饮食基本吃素,导致摄入的维生素B12减少;另外一方面,李大伯现在在服用二甲双胍类药物进行降糖,而这种药物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导致人体内维生素B12减少。

两个因素叠加,就导致李大伯缺乏维生素B12,并产生了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

医生告诉李大伯,糖尿病患者虽然要注意饮食健康,但是也要关注维生素的问题,尤其是有3种维生素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有着较大的帮助,平时一定要注意补充维生素。

第一种维生素B族:改善血糖和血管

第一种需要注意补充的维生素就是维生素B族。医生表示,维生素B族包括多种维生素,他们在糖代谢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像李大伯所缺乏的维生素B12,它可以保护神经髓鞘,防止周围神经因为血糖长期升高而导致的周围神经炎,避免出现手脚发麻,甚至感觉身体里有“蚂蚁在爬”等不适的感觉。所以,李大伯应该在控制血糖稳定的基础上,多吃一些鱼蛋肉,补充维生素B12,以避免再次出现不适症状。

此外,维生素B的“大家族”中还有不少其他“成员”也对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有着积极作用。

例如维生素B3——即烟酸——在体内代谢后会形成烟酰胺,它在脂类、糖分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项研究发现,烟酰胺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另外一项随机双盲临床实验则发现,对于一些较为肥胖的中老年妇女而言,烟酰胺能够提高她们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她们降低血糖。

不过,如果患者盲目补充维生素B3,导致体内维生素B3含量过多,反而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因而补充维生素B3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过量。

例如维生素B6,它在人体内会形成一种糖代谢所必需的辅酶,如果缺乏维生素B6可能会影响胰岛素发挥作用,因而补充维生素B6实际上有助于患者控制血糖。

还有一些维生素B族会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方面起到比较大的作用。像维生素B1,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B1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产生多种血管问题,而糖尿病患者会通过尿液大量丢失维生素B1,这有可能导致糖尿病足的进程加剧。

这些维生素B族几乎都在肉类中存在,有一些像是烟酸、维生素B6等还存在于蔬菜中,因而如果糖尿病患者想要补充维生素B族,可以首先从改变饮食习惯、合理增加肉类食品的摄入开始。

只不过,糖尿病患者首先还是要保障血糖控制平稳,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相应的维生素B族补充剂来增加营养,千万不要自己盲目进补,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第二种维生素D:改善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患者需要补充的第二种维生素就是维生素D。大多数人都知道,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有利于维持骨骼的健康,但大家可能没有意识到,维生素D对于糖尿病患者同样意义重大。

有一项研究发现,有60%-70%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了维生素D水平下降的情况,研究人员认为,这意味着维生素D的水平与糖尿病有着一定的关系。

据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即如果将糖尿病看作是体内的一种“炎症反应”,那么维生素D就能够通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来改善胰岛素抵抗。

所谓胰岛素抵抗,是指人体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现代医学认为,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共同特征。

这一结论在实验中得到了证实:研究人员在对缺乏维生素D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后,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得到了改善。

此外,维生素D含量不足还可能会导致罹患1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一项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以帮助进行糖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并改善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

此前有一位糖尿病患者就是因为糖尿病合并多种并发症住院治疗,在进行了胰岛素强化治疗和维生素D3肌肉注射治疗后,患者不仅血糖控制平稳,腰酸背痛的症状也得到了改善,而且,她的抵抗力也得到了增强,过去三天两头感冒的情况不再出现。更重要的是,这位患者出院后胰岛素的用量还较之前降低了,可见,维生素D对于糖尿病有着积极的作用。

医生告诉李大伯,除此之外,随着他年龄的增加,糖尿病可能会还会合并骨质疏松等症状,及时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这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补充维生素D相对更加容易,只要多晒晒太阳,人体就能够合成维生素D。医生提醒,一般而言,在裸露脸部、胳膊的情况下,晒太阳半个小时,人体就可以合成足够一天用的维生素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隔着玻璃窗晒太阳,其实是一种“无效”晒太阳的行为,是无法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因此在晒太阳时最好直接去户外进行活动。当然,在晒太阳时也要注意避免强烈阳光长时间直射,以免晒伤皮肤。

此外,多喝牛奶、多吃鸡蛋、三文鱼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也能够增强摄入,补充维生素D。

当然,如果通过晒太阳和改变饮食后还发现缺乏维生素,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额外补充维生素D。医生表示,如果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正常,可以直接补充普通维生素D,否则就应该补充活性维生素D。

第三种维生素C: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第三种需要注意补充的维生素就是维生素C。维生素C是我们比较了解的一种维生素,不过,我们对它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预防感冒”上,实际上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研究发现,较高的维生素C摄入量有利于降低糖尿病的相对风险。

有研究人员指出,维生素C缺乏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患者胰岛素缺乏、血糖升高,又会影响人体对维生素C的吸收,加重维生素C缺乏的状况,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假如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C,就可能产生动脉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为此,研究人员给给糖尿病患者注射了维生素C,结果发现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尿糖也减少了;而给健康人注射同样剂量的维生素C后,其血糖却没有明显变化,因而,研究人员认为大剂量的维生素C能够降低血糖,并改善糖类、脂类的代谢,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可以适当增加维生素C疗法,以改善患者的病情。

医生提醒,其实我国有大约65%的人存在着维生素C摄入不足的情况,而糖尿病患者所需的维生素C比普通人更多,因而糖尿病患者更应注重补充维生素C。

而且,从食物中获取维生素C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吃维生素片,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糖分却没有那么高的水果。

医生提醒李大伯,多吃水果的前提是要控制好血糖,而且也不能盲目补充维生素C,因为摄入过量的维生素C反而会导致血液中的维生素C减少,可能产生暂时性维生素C缺乏的症状,还有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的维生素B,造成维生素B缺乏,引起各种不适。

总的来说,主要就是记住一条,糖尿病患者出现了不适之后,一定要尽早到医院检查,如果是因为缺乏维生素导致的,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补充,千万不能自己盲目补充维生素,反而弄巧成拙。

李大伯听了之后,连连表示没想到补充维生素还有这么多门道,看来光吃蔬菜也不行,还是得搭配均衡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夏季出游 糖友注意放好胰岛素

来源:广州日报

目前正是夏季亲子出游的高峰期,孩子放假,一家老小出门,如果家有糖尿病患者,旅途中该如何携带、保存药物,如何控制饮食,如何防止身体划伤?医生提醒,出行前最好做做“功课”,做足防病措施,以确保旅途平安,开心尽兴。

带胰岛素针剂上飞机

需开具证明

糖尿病患者日常需要注射胰岛素,出门怎么办?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内分泌代谢科主任沈洁教授提醒,患者出远门要记得携带足够的胰岛素制剂及带针头的皮下注射器,可以带上飞机使用,但必须出示医疗证明(在就诊的专科医生处开具即可)。药品和注射剂应包装完整,保持药品上的标识以证明携带的药物没有被调换。胰岛素应与其他手提行李分开过安检,并告知工作人员,以便接受检查。乘飞机时,胰岛素应随身携带,不能托运。因为行李舱的温度一般在0℃以下,胰岛素会因温度过低而结冰,且剧烈震动也会破坏药物的生物活性,导致药效降低或丧失。

胰岛素要避光保存

避免温度过高

胰岛素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光照和震动等,其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低于0℃时,胰岛素活性会遭到破坏,而温度超过25℃则活性降低。对于未开封的胰岛素(瓶装胰岛素、胰岛素笔芯和胰岛素预充注射笔)应贮存在2~8℃的环境中,如冰箱的冷藏室;已开封的胰岛素可室温保存,外界温度高时(>30℃)最好存在2~8℃的环境下,保存期为开启后28天内,超过28天不能使用。不管开封还是未开封的胰岛素都应避免阳光直射,最好用避光袋装好保存。

旅途中

应注意监测血糖

沈洁提醒,旅途中很多糖友受不了美食的诱惑,暴饮暴食,这对血糖控制非常不好,应注意控制每天的食物摄入量,旅途中也不能放松警惕。到一些东南亚地区旅游,很多人容易出现急性胃肠炎,一旦发生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应采取以下措施:停用所有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然后及时检测血糖、酮体来指导用药,补充足够的液体,注意尿量变化。持续呕吐、腹泻者应终止旅游,就地诊治。

旅行时的活动、生活、饮食方式等都与平常不同,不能按时就餐、运动量的加大和饮食量的增大都将影响血糖值,因此定时监测血糖对指导旅行中用药非常重要。尤其要注意测量空腹、餐前和睡前的血糖。

注意足部卫生

防范伤口

外出旅行难免多行走,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合适的鞋子,必须穿袜子,以避免一些划伤和蚊虫叮咬。每天晚上用温水洗脚,检查足部是否有伤口,包括脚趾中间也需要掰开查看。洗脚后,用白色毛巾擦干,若白色毛巾上有血渍则提醒可能有伤口。之后用润肤露涂抹足部,脚趾间不抹,保持足部干洁。若发现伤口,一定要及时处理。

药物和用品

宜带双倍分量

准备足够的药物及必备用品,最好准备平常用量的两倍,包括胰岛素、口服药物、血糖仪、试纸条、酒精棉签、针头等。旅途中若在飞机或者车上的行程时间较长时,糖友应多起身活动,以免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另外,飞机上空气较干燥,为防止脱水,应多补充白开水,以免因血液黏稠度高,增加脑中风的机会,但切勿补充果汁。(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游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