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框架(糖尿病管理的五架)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的治疗框架——“五驾马车”

本期节目:糖尿病患者控糖同时亟需尽早护心肾

糖尿病的总体治疗原则是预防、控制和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最大限度维持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治疗框架是五架马车: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血糖监测。

第一,教育很重要。

要同时加强患者和家属的糖尿病知识教育,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疾病的危害,对身体造成哪些影响,给家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的共同努力。

第二,饮食治疗。

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患者在进行长期的血糖监测外,要格外注意饮食问题。控制摄入的总热量、少食多餐、营养合理搭配、清淡饮食。不吃含单糖的食物,尽可能选择高纤维食品。

第三:运动治疗。

不要把运动变成负担。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走路,每天走30分钟,保证一周5次,走到微微出汗,心率比往常稍快就可以。运动前要进行一些血压、血糖等的安全检查。

第四,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主要有7大类:双胍类药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作用;磺脲类药物,促进胰岛素分泌,帮助降血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抑制肠道糖的吸收;胰岛素增敏剂,改善体内葡萄糖作用;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通过一些作用机制提高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使体内过剩的能量通过小便排出去,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针剂注射类药物,如胰岛素及类似物等。

第五,自我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可以使糖尿病患者准确了解血糖的变化情况,不仅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管理,还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对于不同的病人,临床上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但是,不管是哪种方法,生活方式干预一定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戒烟戒酒、管住嘴迈开腿,最重要的,不能擅自调药、加减药量,一定要遵医嘱。

更多贴心易懂的健康科普,三甲名医直播互动,请关注人民好医生APP

专家简介

贾伟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973首席科学家。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主任,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前主任委员、IDF-WPR执委。

擅长:糖尿病的个体化诊断治疗;肥胖和代谢综合症(即指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中任何三项同时存在的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著名糖尿病专家送大家2个降糖运动处方,平稳血糖,安全有效

糖尿病被称为“甜蜜温柔”的杀手,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的“第三号杀手”,已成为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糖尿病在我国有“三高”、“三低”之说,“三高”指患病率高,并发症高,医疗费用高;“三低”是糖尿病确诊率低,治疗率低,治疗的达标率低。

那么,得了糖尿病怎么办,没有得的人应该如何预防呢?

众所周知,糖友在临床中的治疗框架是“五驾马车”,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病情检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

从可控因素方面来说,饮食和运动对糖友来说占有重要地位,上周本君讲了饮食,今天就给大家讲讲糖尿病合理运动的那些事。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首先,运动可以促进热量消耗,增加脂肪代谢,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血糖控制;可以促进骨骼、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能力,恢复细胞对糖的吸收,使血糖水平下降。

其次,运动后,肌肉、肝脏还会摄取大量葡萄糖,使血糖进一步下降,如中等量的运动,其降糖作用能够维持12-17小时;还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有利于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所以,科学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天然处方。著名糖尿病学家向红丁教授,推荐过很多安全有效的降糖运动处方,养生君在此分享2个,供大家参考。

踢毽子:平稳血糖

小时候大家都玩过踢毽子吧,但长大后很多人都不玩了,其实踢毽子运动量不大,却能使全身得到活动,有益身心健康,特别适合糖友。

踢毽子以腿部、脚部运动为主,主要以下肢做盘、磕、拐、蹦、落等动作来完成。

这样不仅使下肢的关节、肌肉、韧带得到锻炼,充分活动腰部,带动全身血液循环;还可以加强足部肌肉的锻炼,对于糖友来说大有裨益,可减少脚部病变的发生。

动作要领:

  1. 背部稍微弯曲,眼睛看着毽子;
  2. 手臂上摆,在踢毽子时身体要保持松弛;确切地说,腿部之外的其他部位,都要放松,不要过于僵直;
  3. 将脚抬起,用脚的内侧去踢毽子;
  4. 时间不超过15分钟,感到冒汗了即可。

注意事项:

糖友刚开始踢毽子时,动作幅度应该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这样肌肉才会柔而不软、韧而不僵,不至于拉伤退或腰部肌肉。

八段锦: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

八段锦是传统的健身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练习无需器械,不受场地局限,简单易学。

八段锦中其中两个动作:“两手擎天理三焦”和“调理脾胃单举手”,非常适合糖友练习,可增加能量消耗,减轻体重,降低血糖,舒缓情绪,改善胰岛素抵抗;尤其能很好地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运动期间,血糖可得到良好控制。

“两手擎天理三焦”具体操作步骤:

第1步:

  • 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部、脊椎放松。
  • 头正平视,口齿紧闭,用鼻子做深呼吸,宁神调息1-2秒,气沉丹田。

第2步:

  • 两手从体侧缓缓举到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同时两脚的脚跟随着双手的托举而起落。
  • 托举6次以后,双手掌心向下,沿着身体前方缓缓按自腹部,之后再回到最初的站姿,重复做10次。

“调理脾胃单举手”具体操作步骤:

第1步:

身体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在体侧自然下垂。

第2步:

左手从左侧翻掌上举,手臂挺直,手指并紧,手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时右手掌下按,指尖向前。

第3步:

左手从左侧落下,掌心下按,指尖向前,右手从右侧翻掌上举,手臂挺直,手指并紧,手心向上,指尖向左,如此反复练习10次。

糖友运动时,需注意5点

当然,糖友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平时可以适当做操、散步、慢跑、爬山、爬楼梯、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练剑等。

不过,糖尿病患者在运动过程中,需注意以下5点:

1、运动以餐后1小时左右为宜,饭前运动容易造成低血糖,运动前后注意监测血糖变化。

2、不要在空腹情况下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最好在运动前后注意加餐,可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3、运动前后注意补充足够水分,否则过多出汗会导致血液浓缩,血液粘稠,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4、老年糖尿病患者为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注意运动时脚必须穿着合适鞋袜。

5、老年、有严重并发症、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不宜勉强运动,以免发生意外。

⊙版权声明:文章选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孟孟

全球结构性不平等推动糖尿病患者指数级增长

新华社记者郭爽

糖尿病是导致全球死亡和残疾的第八大原因,影响着各国、各年龄组和不同性别人群,该病患者数量在全球呈指数级增长的现状正为全世界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系统带来迫切挑战。

英国《柳叶刀》周刊和《柳叶刀·糖尿病和内分泌学杂志》最近发表的针对全球和美国糖尿病问题的系列文章指出,到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预计突破13.1亿,这将在未来数十年产生持久影响,全球包括种族和地理区域等方面的结构性不平等正迅速加剧这一危机。

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预计突破13.1亿

总部设在华盛顿大学并由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资助的《全球疾病、伤害与危险因素负担研究报告》(GBD)是一项全面的区域及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计划,旨在评估重大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造成的死亡率和残疾情况。其近日公布的最新研究预测了2050年全球糖尿病负担和患病率,被卫生健康专家认为是迄今最大规模的全球糖尿病负担(即糖尿病产生的影响)评估成果。

多国研究人员分析了204个国家和地区的25个年龄组的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和负担数据。结果显示,2021年全球约有5.29亿糖尿病患者,其中96%是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标准化糖尿病总患病率为6.1%;北非和中东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约为9.3%。

该研究预测,到2050年,全球将有超过13.1亿人患糖尿病,所有国家或地区的年龄标准化糖尿病患病率都不会下降。北非和中东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预计将达16.8%,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该数据预计高于10%。

作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沉重负担。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糖尿病导致的全球卫生支出约为9660亿美元;预计到204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10540亿美元。

直接原因:高BMI是患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抵抗或两者并存所致,与异常β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影响有关。

此前研究显示,糖尿病是全球死亡和残疾的第八大原因,也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1型糖尿病通常发生在儿童时期,2型糖尿病具有很强的遗传因素,并且与肥胖和久坐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可能导致糖尿病的16个危险因素建模,并将这些危险因素分为环境或职业、吸烟、大量饮酒、高身体质量指数(BMI)、饮食风险和低体力活动6个类别。结果显示,上述危险因素均被证明与2型糖尿病相关,其中高BMI是全球范围内导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不过,研究人员也指出,相关最新研究,特别是在现有的糖尿病患病率数据和计量方法方面也存在局限性。在GBD框架内量化糖尿病负担仍面临挑战,对于糖尿病导致死亡的分类尚未达成共识。此外,糖尿病引发残疾的情况在目前研究中可能被低估,厘清糖尿病对其他健康状况的影响具有挑战性,目前的方法可能低估了糖尿病负担。

深层原因:全球结构性不平等影响糖尿病形势

尽管不同类型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方法有所不同,但通过限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增加获得胰岛素等治疗的机会、加强卫生系统基础设施等措施,可有效减轻糖尿病负担。

最新研究指出,全球包括种族和地理区域等方面的结构性不平等深深植根于地缘政治、经济、医疗保健和社会结构中,并在社会经济地位和资源可用性等方面造成重大差异。这些差异对获得高质量护理和相关教育的机会,以及糖尿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等产生不同影响。

该研究称,预计到2045年,多达四分之三的糖尿病成人患者将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目前这些国家中只有10%的糖尿病患者接受专业护理。全球范围内,“那些受到歧视和边缘化的人群”受糖尿病的危害最严重。例如在美国,2型糖尿病给年轻人带来的负担在过去20年内几乎翻了一番,其中黑人和美国原住民患者的负担最高。

《柳叶刀》周刊于2020年发布的一份报告说,80%的糖尿病病例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这些国家不仅医疗卫生系统缺乏资金、准备不足,同时还面临部分民众营养不良、贫困和缺乏身体活动等社会经济方面的挑战。

研究人员强调,全球糖尿病的真正规模和该病造成的威胁被严重低估。未来20年全球卫生界如何应对糖尿病,将影响未来80年的人口健康和预期寿命。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