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糖尿病(糖尿病黑足症的症状)
皮肤是血糖的“感应器”,皮肤出现4种症状,再不控糖就晚了
高血糖是“三高”的一种,也就是糖尿病,这是很多人都害怕的一种病症。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早期时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很容易被忽视。但是,如果糖尿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便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
其实,血糖偏高,也不是说毫无征兆的,当人体内的血糖发生异常时,皮肤会第一时间“提醒”你。
糖尿病会引起各种皮肤病变
有的人因为皮肤问题查出糖尿病,也有的患者没有意识到身上的皮肤异常是糖尿病引起的。
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病变,是指体内过高的葡萄糖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基化的终产物在皮肤沉积,造成了相应的皮肤病变。
糖尿病患者伴有的皮肤病主要有四个类型,糖尿病本身引起的皮肤病,糖尿病继发的感染,糖尿病引起的神经性病变,还有和治疗相关的皮肤病变。
血糖高,引起的皮肤病变
一、皮肤瘙痒
这是因为当血糖升高时,体内多余的葡萄糖就会过多,它们会刺激皮肤内的神经末稍,使其感觉功能紊乱,且血液中的晶体渗透压高于周围组织,会让组织中的水分向血中转移,造成长期慢性脱水,从而引起皮肤瘙痒。
除了皮肤瘙痒,干燥、脱屑,且持续时间较长的表现,都要注意是否是血糖升高导致的!
二、真菌感染
持续升高的血糖,容易破坏皮肤的免疫能力,再加上血液末梢循环较差,所以糖尿病患者极容易出现真菌感染,最常见的感染就是白色念珠菌,常出现在患者的腋下、脚趾间,容易诱发皮疹。
这些皮疹多会伴随小水泡、鳞屑等症状,在感染后还会有局部发红、瘙痒等表现。
三、外伤不愈
糖尿病患者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就是:糖尿病足!
最初可能仅仅是足部的真菌感染,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外伤,但外伤却不如常愈合,而是不断向深处发展、周围溃散,形成溃疡面,且久久无法恢复;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持续升高的血糖,造成了血管病变、末梢神经炎等问题,足部血液循环相对较差。而且,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超标,就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大量细菌依附在伤口处,更是加重了外伤的发展,最终形成慢性溃疡。
四、黑棘皮症
如果你勤于观察,会发现身体过于肥胖的人,往往会出现颈部、腋下、大腿根部过于发黑的情况,这其实就是黑棘皮症的表现。有时黑棘皮症也会出现在面部、肘前、膝盖后面、手掌等处。
所谓的黑棘皮症,其实就是皮肤过度角化、黑色素不断沉积后的表现,在黑棘皮症的皮肤表面,还可看到类似乳头状、天鹅绒状的增生;
根据多年的临床研究表明,黑棘皮症的出现和胰岛素分泌异常、胰岛素抵抗有直接关系。所以,在某些情况下,黑棘皮症也被认为是糖尿病即将到来的信号。
黑色棘皮病发生在多达74%的肥胖糖尿病患者中,减轻体重是降低患病风险的最佳方法。
有任何皮肤病变都要引起重视,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要高度警惕皮肤异常,积极处理糖尿病相关的皮肤病变。
其实导致身体内血糖含量偏高的原因,大多是“吃”出来的,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一直在提高,人们的生活好了,饮食上也会变得多样化,吃得愈来愈多。
那么多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就被摄入体内,容易让肾脏的器官负担加重,时间长了,容易堆积一些代谢废物以及脂肪,而且无法及时被排出体外,最后就可能形成肥胖,而肥胖又容易引起高血糖,高血压或者是高血脂等三高疾病。
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1、合理控制饮食
糖尿病之所以被叫做富贵病,主要就是由于在饮食上没有节制所引起的。如果大量摄入高糖分、高热量的食物,就很容易引起高血糖,血糖一直处于超高状态下便会引发糖尿病。
因此,在饮食方面应该以清淡为主,尽量减少糖分的摄入。多食用蔬菜与水果,选用粗粮代替细粮。这样就能有效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
2、避免熬夜
长期熬夜,不仅会令人精神不振,影响工作与学习,还会造成体内内分泌失调,从而引发激素分泌紊乱。这也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因此,想要预防糖尿病,一定要避免熬夜,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才能减少患病的几率。
3、坚持运动
预防糖尿病,还需要提高身体素质,体育锻炼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建议大家根据自己身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老年朋友应当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打太极、散步、瑜伽等方式。
作为人体最直接、最重要的能量来源,“血糖”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东西,毕竟大脑正常运转,还得依靠血循环所不断提供的葡萄糖。但万事万物都有度,血糖过高的危害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
资料:高质量生活家
编辑:冯琪
手把手教你做全麦黑麦杂粮馒头,特别适合肥胖、糖尿病等人吃
成为会员,享受更多营养权益!
在外买过几次全麦馒头,体验都不好,不但全麦面粉加的少,还加了不少糖,吃到嘴里都是甜的,完全失去了吃全麦馒头的意义!家里有患糖尿病的父亲不适合吃精白面加糖的馒头,我这种正在减肥的人也不太适合吃那么多加糖的杂粮馒头,所以想吃无糖全麦馒头,自己在家动手做,营养又健康,而且无添加又放心。
全麦黑麦杂粮馒头需要的原料:
有机全麦面粉:100克
黑麦面粉:100克
有机小麦面粉:100克
干酵母:8克
温白开水:100毫升左右(需要视面粉吸水情况增减)
全麦黑麦杂粮馒头做法:
1、唤醒干酵母,预热烤箱发酵档位
将干酵母倒入准备好的100毫升温白开水中,轻轻搅拌后静置备用。
将烤箱开到发酵档位预热,大约30-40摄氏度,适宜发酵。
2、准备有机全麦、黑麦、有机小麦面粉
分别将有机全麦面粉100克、黑麦面粉100克、有机小麦面粉100克用电子秤称量出来,放在厨师机的搅拌盆里备用。
3、搅拌面团
将酵母水倒进面粉里面,用厨师机低速搅拌均匀,到面团表面光滑即可。
4、放入烤箱发酵
从厨师机上取下搅拌盆,盖上打湿拧干的白棉布,放进烤箱里面发酵。
烤箱发酵档已经预热充分 ,再设置10分钟定时即可,剩下的余温即可以帮助持续发酵。因为有比较多的全麦面和黑麦面里有很多麦麸,加上冷天温度低,发酵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天气热时30-40分钟即可,现在这样的10度左右冷天,我一般用烤箱发酵时间是1个小时。
像下图这样面团膨大将近2倍,表面很多蜂窝孔洞,用手指戳面团中心,面团不会出现回缩,面团就发酵好了。
5、排气整形,切馒头,进行第二次发酵
再次把搅拌盆放到厨师机上,低速搅拌,将已经充分发酵的面团搅拌均匀,直到面团重新回复光滑。
接下来就要把面团切分开,搓成长条,切成刀切馒头。这里因为忙着切馒头,忘记拍照片了。简要的描述一下:用比较锋利的菜刀,先切掉不规则的面条圆头,然后轻轻切一刀,不要切段,第二刀再切断,就是一个小小的刀切馒。
把切好的馒头放到铺垫了油纸的蒸隔中,盖上盖子放进烤箱,旁边放一碗热水提供水分,进行二次发酵。烤箱保持发酵档位,第二次发酵时间只需要20-30分钟即可,因为馒头已经切小个,发酵起来会更容易。
6、冷水蒸馒头
馒头饧发到原来的2倍大小后,就可以上锅蒸了,最好是冷水锅蒸,因为在冷水加热的过程中,一是可以进一步发酵,二是也可以把馒头中的麸皮充分的蒸熟蒸软,让吃起来的口感更好。
因为馒头比较小,只需要蒸10-12分钟馒头就已经全部熟透。蒸好之后,关火焖2分钟再揭盖,馒头表皮才会光滑好看。
7、馒头储存和保鲜
蒸好的馒头放在网格上晾凉到凉透,然后用保鲜袋或者保鲜盒装起来,直接放进冰箱冷冻室冷冻保存。下一顿要吃的时候,拿出来不需要解冻,直接复蒸就可以。
所以,家里面制作全麦馒头、花卷,就可以在周末的时候做好一周大致需要的量,随吃随取,非常方便,也给家里的早餐增加不同的花样。
Tips:
提前关掉烤箱发酵档,是为了温度不要过高,慢慢发酵后的味道更好,也能避免出现酸味。
全麦黑麦杂粮馒头的制作技巧要点
1、如果面团干,底部有干粉,怎么加水?
在加入100毫升水之后,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水分。这时候需要少量多次的加水,不同的面粉吸水性不一样,而且前面已经加入了大量水分。
搅拌盆底还有干粉,面团也还干,那么最好用勺子少量的加水,避免杯子一失手大杯水就进去了,面团变稀,还得加很多面粉。
2、烤箱发酵1个小时,感觉还没有发起来,怎么办?
可以把烤箱的发酵档再打开,开10分钟左右帮助升温发酵。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等待,延长发酵时间,比如多发酵半小时。
冬天就是因为室温低,所以借助烤箱的低温发酵档来帮忙轻松发酵。
3、为什么全麦黑麦杂粮馒头要切这么小?
切成小馒头主要是为了方便取用,同时还能方便控制食用的量,也方便家里的小朋友取用,小朋友就不会看到一大个馒头就开始摇头不想吃。这样做的杂粮馒头因为营养成分丰富,实际的口感也很好,回甜味和麦香味浓郁,家里的小朋友很喜欢吃,说这个馒头有麦子的味道,真识货!
因为家人有人肥胖、有人又糖尿病,都需要对主食的量进行适当的控制,所以小个馒头比较方便,吃上几个也还没有半个大馒头大。吃大馒头,一不小心就超量了。
作者介绍
李丽妮
注册营养技师(DTR)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王兴国教授《营养特训班》第七期学员
今日头条【爱美食的营养师丽妮】原创作者
作者:李丽妮 编辑:秦玉静
糖尿病的非典型症状
数据表明,我国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因此很多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控制,因此早期发现糖尿病尤为重要。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然而,糖尿病并非全是这幅“模样”。
据统计,有近一半的糖友症状不典型,许多患者以并发症相关症状为突出表现,尤其在老年患者中。
那么,糖尿病早期有哪些易被忽略的“蛛丝马迹”?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非典型症状”呢?
存在这17种情况,需警惕糖尿病
1.餐前低血糖
在2型糖尿病早期,因为患者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当餐后血糖升至高峰时,胰岛素分泌尚未达到峰值,等到血糖回落时,胰岛素分泌才达高峰,从而导致下一餐前低血糖,患者往往在餐前有明显的饥饿感,出现“餐前低血糖”。
2.乏力、消瘦
糖尿病人由于自身胰岛素缺乏和/或胰岛素抵抗,致使葡萄糖不能被机体充分利用,由于产能不足,导致身体疲乏无力。
另一方面,由于机体蛋白质分解加速,患者体重往往有明显下降。
3.脖颈、胳肢窝发黑
在某些重度肥胖者的颈部、腋窝、大腿根等处常常会发现皮肤黢黑,怎么洗也去不掉,临床谓之“黑棘皮症”,提示患者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黑棘皮症”也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早期表现。
4.生过“巨大儿”的女性
女性在怀孕期间如果血糖偏高,胎儿在这种高糖环境下生长发育特别快,出生时体重往往在8斤以上,被称为“巨大儿”。
因此,凡是有巨大儿分娩史的女性,均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血糖。
5.视物模糊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晶状体增加水分含量,引起光反射变化,导致一过性地看东西模糊、视力下降等。
6.胃肠道不适
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常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常表现为腹胀、摄食量少或顽固性便秘,也有少数患者表现为慢性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这类患者腹泻并不是因为感染,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
7.排尿困难及尿潴留
高血糖可损害支配膀胱的植物神经,影响膀胱的收缩及排空,患者表现为小便困难、尿潴留及“张力性尿失禁”。
当男性出现上述症状时,不仅要想到前列腺肥大,还要注意排除糖尿病。
8.异常出汗
糖尿病引起植物神经病变时,可导致患者汗液分泌异常,即便天气不热(尤其是吃饭时)也常常大汗淋漓,特点是上半身出汗多,下半身出汗少或不出汗。
9.直立性低血压
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可造成血管收缩功能异常,当患者久坐、久卧后突然站立时,由于血管不能反射性收缩,导致血压下降而引起一过性脑缺血,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
(省中医院提供)
来源: 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