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大阪糖尿病(日本糖尿病少)

cnBeta 0
文章目录:

日本研究人员对导致糖尿病的机制有了新的认识

科学家们发现T-钙粘素是一种将胰岛素缺乏反馈给胰腺β细胞并诱导其增殖的因素,有可能用于治疗糖尿病。由日本大阪大学领导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确定了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胰岛素的缺乏可能被反馈给产生胰岛素的胰腺细胞。这一发现为糖尿病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新治疗目标。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胰岛素的缺乏可能被反馈给产生胰岛素的胰腺细胞,确定了一个潜在的糖尿病新治疗目标。

据估计,全世界有超过4亿人患有2型糖尿病,尽管如此普遍,体内的胰岛素调节机制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了解。

当胰腺无法提供足够的胰岛素时,就会发生2型糖尿病。胰岛素是控制糖的使用和储存的激素,以满足生理需求。如果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胰腺中制造胰岛素的细胞,即所谓的β细胞,通常可以增殖以增加其数量。然而,目前还不知道是什么因素从接受胰岛素的组织或细胞中释放出来,向胰腺β细胞发出缺乏胰岛素的信号。

可溶性T-钙粘素是一种新的分泌因子,它能在胰岛素缺乏时促进胰岛β细胞的增殖。图像来源: Shunbun Kita

在11月7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一种名为T-钙粘素的分子可能参与向胰岛素分泌的胰腺细胞提供反馈并控制其增殖。T-钙粘素通常存在于细胞表面,并且最著名的是作为一种叫做adiponectin的分子的结合伙伴--一种专门由储存脂肪的细胞分泌的因子。

然而,研究人员表明,T-钙粘素也以以前未描述的可溶性形式分泌,并能作为一种体液因子发挥作用,即通过循环系统运输的分子。他们不仅认识到T-钙粘素对胰岛素缺乏有反应,而且还证明了经过基因工程设计的缺乏T-钙粘素的小鼠在用高脂肪饮食喂养时有葡萄糖耐量受损。

"用于调查全基因组基因表达水平的RNA测序分析显示,缺乏T-钙粘素的小鼠β细胞中Notch信号蛋白的表达减少,"主要作者Tomonori Okita和通讯作者Shunbun Kita解释说。这些蛋白在被认为促进β细胞增殖的Notch信号通路中发挥作用;这表明可溶性T-钙粘素通过Notch通路向胰腺β细胞发出信号以增加胰岛素的生产。

"我们然后用人工合成的T-钙粘素来处理分离的小鼠胰岛,这是包含β细胞的胰腺部分"高级作者Iichiro Shimomura解释说。"这种处理方法促进了小鼠胰岛中的Notch信号,这反过来又能诱导β细胞的增殖"。令人兴奋的是,这些发现表明,T-钙粘素可以应用于糖尿病的根本治疗。

日本研究发现肥胖引起糖尿病的机制

新华网东京4月8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肥胖后脂肪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会成为引发糖尿病的导火索,抑制这种蛋白质的功能后,能够缓解糖尿病的症状。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

日本大阪大学教授石井优等人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报告说,肥胖会导致脂肪细胞持续出现慢性炎症,这被认为与糖尿病发病相关。不过研究人员一直不清楚是什么诱发脂肪细胞出现炎症。

研究人员给实验鼠喂食高脂肪和高热量食物,8周后实验鼠体重达到通常水平的两倍,患上了糖尿病。研究发现,实验鼠在体重尚未出现变化的第一周,脂肪细胞中一种名为“S100A8”的蛋白质就开始增多,并激活了免疫细胞中的巨噬细胞,诱发了脂肪细胞的炎症。

此后,研究人员每周两次向患病实验鼠体内注射能够抑制这种蛋白质功能的物质,结果成功缓解了实验鼠的糖尿病症状,注射胰岛素的效果也随之提高。

由于人体内也含有这种蛋白质,研究小组计划据此研发防治糖尿病的药物,争取在5至10年后达到实用水平。

为什么日本流浪汉患糖尿病的比例,比普通人更高?饮食搭配太重要

今天的糖尿病已经不是富贵病了,用一句充满苦涩的话说吧,现在很多国家,糖尿病已经是人人都吃得起、吃得到的疾病。

比如,在日本,流浪汉的糖尿病患病比例,甚至超过了普通人!这是大阪市,一次为流浪汉们做免费体检得出的结论,这就不能用生活水平的高度来解释了。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很多人认为,这与日本政府的一个政策有关。

日本的《食品卫生法》规定,餐馆的食物如果销不出去,15小时内必须作为垃圾进行处理,如果不处理掉,将处以很重的罚款。

这样一来,餐馆和超市的老板就会觉得:反正食物都要处理掉,不如送给周围的流浪汉,这样还会留得一个好声名。当然也不排除有些老板,确实对流浪汉有着深深的同情。

不管怎样,流浪汉们的三餐有了着落,于是到了餐点他们就去餐馆门口转转,也过得很开心。

但是,毕竟食物是不同的餐馆送的,流浪汉又不能指指点点,要这个不要那个。人家送什么就要吃什么,这样就不可能考虑到营养搭配,也没有办法像普通日本人那样做到定食,很可能顿顿都是寿司配天妇罗,这样糖尿病的麻烦自然就来了。

我想说的是,流浪汉的问题只是饮食控制糖尿病的一个反向证明。在另一方面,近些年日本的糖尿病人口逐年下降,算是控制得比较好的国家之一,他们的诀窍也是饮食搭配,这是饮食控制糖尿病的正向证明。

相较药物治疗,日本治疗糖尿病更推崇从食疗入手,一旦有人确诊糖尿病,或者处于糖尿病前期,医生会第一时间联合营养师,共同为糖友制定治疗计划。主要就是为患者提供营养搭配和糖分控制的医疗手册,并督促患者每天记录自己的饮食状况。

据日本的糖尿病协会理事长清野裕介绍,在他看来,确诊糖尿病之后重要的不是药物治疗,甚至说即使是血糖已经很高的患者,也不要一开始就选择药物治疗,而应该是通过饮食调节血糖,观察可以下降到何种程度,再决定进一步的方案。

当然,这种做法需要有很好的社会基础,一方面是患者接受,这个相对来讲比较容易,毕竟是医生出具的治疗方案。不用像有些地方的糖友,永远都在医生开药和饮食控制之间纠结。

另一方面,患者也必须比较容易获得医疗方案中要求的饮食搭配,因为医生只是出方案,不会像配药一样把三餐拿给你,具体还要患者自己进行采购,所以提供容易得到的糖尿病患者食品,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幸好在日本,现在超市或者餐馆会售卖冷冻便当,以每周为周期,一次性提供搭配好的一日三餐。糖友按照医嘱选择碳水摄取比例,只要回家加热即可,不必自己劳心费神搭配和计算了。

这些食品包装上详细标识了营养成分,每餐碳水含量绝不会超过十克,一般也就是五克左右。这样算一天下来,摄取的碳水至多也不会超过30克,一般就在15-20克之间,这是低碳饮食的标准。

关键是他们的食物搭配和口味还相当丰富,比如一个便当中,有猪肉炒茄子,虾仁拌秋葵,再加上海带啊什么的三四种小菜。500日元,大概相当于人民币28元,吃得好又吃得健康!很多上班族和不爱做饭的人,就算不是糖友,打量一下自己的身材,也一样会爱不释手。

据日本统计部门的数据,控糖食品的市场规模现在已经达到5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0亿元,并以每年5%的速度稳定成长。这样的情况在不久的将来应该就会在黄种人的世界扩展,毕竟大家身体素质基本一样,胃口也基本一样。

同样可以肯定的是,低碳饮食餐馆会成为这个趋势中的最大贡献者,毕竟食品厂生产出来的工业化东西,总是不如咱们小灶做出来的可口和可靠!

从这一点来说,能够尽早参与其中,确实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