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打嗝(糖尿病打嗝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患者经常腹胀、恶心、呕吐、打嗝,可能与这4种疾病有关,这里有应对方法
我们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腹胀、恶心、呕吐、打嗝等胃肠道问题,因为这属于常见病,但当糖尿病遇上顽固的胃肠道疾病时,胃肠道疾病就变得不简单了。
最近有一位患糖尿病10年的患者,从去年8月份开始,进食少量食物后即感腹胀,常有恶心、打嗝、腹痛症状,空腹血糖平均在8-12mmol/L左右,餐后血糖未检测,体重近半年减轻了5千克。一开始患者及家属都不太在意,认为是简单的肠胃不适,过了很久也不见好转,而且听说了患胃癌的患者也有上述症状,便战战兢兢地来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糖尿病性胃轻瘫,属于糖尿病引起的胃肠道常见问题。经过西医、中医联合治疗,目前患者血糖控制理想,症状也明显改善。
糖尿病还会引起哪些胃肠道问题?糖尿病患者应如何处理呢?
1.糖尿病性胃轻瘫
上文提到的糖尿病性胃轻瘫,很多糖友已经知道了。我们的消化道其实就是一条流水线,肌肉在神经的控制下协调运动,实现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推动食物沿着口-食管-胃-肠运动,最终形成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
如果把这个过程比作协奏曲,那么神经就是指挥家,而肌肉就是乐手,不论指挥还是乐手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效果,而高血糖就是最大的威胁。
“糖尿病性胃轻瘫”属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大多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支配胃肠运动的自主神经受损所致。许多糖尿病病人进餐后出现上腹饱胀、嗝逆、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没消化的宿食,出现这些情况,就要警惕“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可能。
胃轻瘫的治疗:包括控制血糖、改变饮食(减少纤维摄入、少量多餐)、药物(胃动力药或止吐药、营养神经类药物),还可以给胃装上类似心脏起搏器的装置,以刺激胃的运动。此外,中医疗法也有辅助作用。
2. 糖尿病性肠病
“糖尿病性肠病”临床也不少见,其主要临床特点是:
- 常表现为顽固性便秘、慢性腹泻或是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也有的人表现为大便失禁;
- 腹泻可发生于任何时间,但以夜间及清晨居多,每日少则3~5次,多则数十次;
- 多为黄色水样便,一般不伴有腹痛及里急后重;
- 抗生素治疗无效;
- 常伴有自主神经病变的其他症状,如汗多或汗少、或无汗、尿失禁及尿潴留等。
在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糖尿病病史、肠病的临床表现,结合大便常规、结肠镜、腹部CT等辅助检查,排除肠道肿瘤、炎症性肠病、急慢性肠炎、肠道结核等疾病做出诊断。
糖尿病性肠病的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肠道菌群、必要时加用止泻或通便药物,中医疗法也有辅助作用。
3.糖尿病肾病导致的消化道症状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临床表现为:早期没有明显自觉症状,主要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当病情逐渐进展到肾功能衰竭时,由于体内多种毒素及代谢产物潴留,血肌酐及尿素氮明显升高,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若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尤其是伴有尿多、颜面浮肿、尿中泡沫增多、双下肢浮肿、贫血时,一定要注意排除糖尿病引起的肾功能不全。
治疗糖尿病肾病导致的消化道症状的措施:首先要控制糖尿病肾病,使用ACEI或ARB类降压药(如培哚普利、厄贝沙坦)减轻蛋白尿的排泄、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贫血等,必要时做透析治疗,依据病情加用促胃肠动力药物等。
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的消化道症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很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常因为感染或突然中断治疗而诱发,很多糖友已经熟知。早期表现为“三多一少”的症状加重,随后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还会出现嗜睡、意识模糊、呼吸深大、呼气带有烂苹果味、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眼球下陷等脱水症状。化验血糖显著升高(多为16.7-33.3mmol/L),尿酮体呈强阳性。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导致胃肠道反应的机制,一般认为与酮症酸中毒引起的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低氯等)、脱水导致肠道缺血、胃肠道平滑肌舒缩障碍等有关。
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的消化道症状的措施:先要去除诱发因素(如感染等),大量补液、小剂量静脉滴注胰岛素、纠正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严重者应适当补充碱性药物等。
出现胃肠道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应想到上述疾病的可能,没有上述情况的糖尿病患者,也不能忽视你的胃肠病,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预防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出现胃肠病时及时到医院就诊,别再让糖尿病相关性胃肠病打扰你的生活。
作者:沐欣欣
反复打嗝 警惕肝脏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偶然打嗝不足为奇,但是出现反复打嗝时,就要注意身体是否出现了健康问题,特别是要关注是否存在肝脏疾病。
文/记者 龚小莞
通讯员 钟婷婷 王一军
漫画/小牛
案例
连续多日打嗝不停 被确诊为肝癌晚期
今年45岁的张东(化名)持续半年腹部出现饱胀感,并经常打嗝,他并未在意,直到最近连续多日打嗝厉害,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生活,才到厦门市中医院就诊。肝病中心肝三科主任医师、厦门市医学领先学科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带头人唐金模一摸他的上腹部就摸到了硬块,经过B超和核磁共振检查后,确认为肝癌晚期。
唐金模说,张东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但他觉得不发病,不难受,没有加以重视,还经常喝酒。近半年来出现上腹饱胀感和打嗝,并且消瘦了很多,他也不以为然,等到打嗝厉害难以忍受,已经是肝癌晚期了。很多人和张东一样,因为不重视而延误了病情,因此80%以上的肝癌被发现时都已经是晚期。肝癌如果早期发现,百分之八九十可以治好。
老大爷反复打嗝1个月 检查出肝脏多发占位
68岁的丁大爷反复打嗝1个月,他用各种偏方治疗,但效果很差,于是到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就诊治疗。普外二病区主任陈战经过检查,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肝脏多发占位,肝癌可能,追问丁大爷的病史得知,他患有肝炎,非但没有戒酒,还有30余年的饮酒史,每天白酒半斤。
分析
八成重度肝病患者 常常伴有打嗝症状
陈战说,打嗝是由于膈神经、迷走神经受刺激,使膈肌、肋间肌不自主地同步强烈收缩,导致空气突然被吸入呼吸道内,并且伴有吸气期声门迅速关闭所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声音。打嗝的病因较多,涉及消化、呼吸、神经等系统。
对于肝病患者,频繁打嗝会使患者烦躁不安,不利于病情康复。心理因素是引起打嗝的重要因素,也是肝源性打嗝的主要诱因之一。由于患者对病情、治疗费用,以及疾病对工作和婚姻等多方面的影响产生担心与忧虑,精神紧张或忧郁,反复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支配内脏及膈肌的迷走神经功能不协调,临床轻度慢性肝炎和其它肝病的打嗝主要由此引起。高黄疸、肝癌、上消化道出血、反复多次住院治疗患者、第一次发病住院患者等均较易出现打嗝。重症肝炎患者由于肝细胞损害较重,黄疸明显,常可因大量胆盐、胆红素刺激膈神经而反射性地引起膈肌痉挛。文献报道,临床80%重型肝炎、伴高黄疸肝癌和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常伴有打嗝。
提醒
打嗝48小时仍无法缓解 很可能有肝部肿瘤
唐金模说, 出现反复打嗝的症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容易缓解的。例如普通的肝病,肝气不疏、肝气瘀滞,同样会引起打嗝,有时候心情不好也会打嗝,但这种打嗝不是持续性的,一般经过药物调理,或者自己喝些热水等就没事了。还有一些胃肠道疾病或者冷胃、热胃,吃凉的东西等也会引起外刺激,导致膈肌痉挛打嗝。吃些对症的药,通过调理,一到两天就能解决。
另一种是缓解不了的,机械性的打嗝,这种情况就要考虑肿瘤,如果存在肝脏肿瘤,肿大的肝脏会顶住膈肌,对膈肌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引起膈肌痉挛。机械外力导致的膈肌痉挛很难缓解,也就是顽固性打嗝。判断标准是,持续或者间歇性的打嗝,尤其是深吸气的时候突然打嗝,通过各种方法处理后,48小时过后仍无法得到缓解。出现顽固性打嗝一定要引起重视,可能是肝肿瘤,也可能是胃部肿瘤、胰腺肿瘤等其它肿瘤引起的,需要排查消化系统的肿瘤。特别是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如乙肝、酒精肝、脂肪肝、慢性胃炎、胃溃疡、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更要引起重视。
出现隔三岔五打嗝 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唐金模强调,要注重疾病的一级预防,有慢性病如乙肝的,要坚决戒酒,积极治疗,定期复查。同时要重视预警症状,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只要上腹部有饱胀感就要注意,即便是隔三岔五的打嗝,没有持续48小时以上,也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此外如果存在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肝区疼痛等症状,也要及时进行肝脏彩超等检查。肝脏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逐步产生症状。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
支招
服用大黄有疗效 还可服用中成药
陈战推荐了几种打嗝的治疗方式:(1)深吸气后屏气法:患者深吸气后迅速用力屏气,然后缓缓呼气,无效时可重复进行。(2)压舌法:令患者张口,以压舌板压稳舌体,用棉签轻轻刺激咽壁及悬雍垂,使患者产生呕的反射,反复操作3次。
此外中药治疗打嗝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其中大黄有通腑降浊之效,故服用单味大黄治疗效果较好;还有沉香具有通脉降气、行气温中之效,故研粉后冲服治疗打嗝效果较好;服用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茵陈四逆汤、增液汤、四君子汤等,效果也不错。
来源: 厦门晚报
老年人反复打嗝,可能是中风前兆之一!看后学会预防措施
一般“打嗝”只是纯生理现象。
打嗝是生理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呃逆”,大多是由于饮食过饱、吞咽动作过多、冷空气刺激或精神因素等导致的功能性呃逆。(突然被吓一大跳,也会打嗝)
但是打嗝现象严重甚至顽固存在,可能是病理性的,可能警示胃肠神经官能症、胃肠道慢性疾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甚至中枢性疾病——中风!!!
打嗝和肠胃功能有关,还比较好理解。怎么和中风扯上关系的?????
不是所有人打嗝,都需要特别特别注意,有两个条件
第一:一般指老年人
第二:且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三高老人”,异常打嗝有可能是脑中风的提前预警信号。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两个原因:
1:一方面,脑动脉硬化、脑梗塞等疾病,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然后影响呼吸系统神经紊乱。
神经功能乱了,就会影响控制打嗝肌肉乱了,就会出现打嗝。
2:脑中风常会发生应激反应,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干扰胃黏膜及膈肌,出现频繁打嗝等表现。
所以假如发现,老人突然异常打嗝不止,我们该怎么办?
1:假如老人打嗝不止,一般要保持静止状态,不进行剧烈运动,别喝冷水,数分锺后便会缓解。
2:但持续打嗝,且伴有肢体活动受限、言语不清,甚至神志不清,特别是患有基础疾病如“三高”、动脉硬化的人,要警惕中风,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