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糖尿病(糖尿病罪犯在监狱里怎么管理)
“刺头”罪犯饭量惊人却异常消瘦?检察官会见后发现……
近日,王某已入河南省第二监狱服刑满2个月,监狱管教连续两次向河南省浚县检察院反馈,王某自觉接受监狱教育改造,认真学习监管监纪,身体各项指标正常,思想状态稳定,心理测试健康。而5个月前,在浚县看守所,王某还是一个饭量惊人却异常消瘦,并且情绪异常暴躁的“刺头”。这一切的转变,源于浚县检察院派驻县看守所检察室检察干警对王某的用心付出。
2023年4月18日,王某因琐事与邻居产生口角,冲动下持刀将两名被害人砍伤,并将其中一被害人的卧室点燃,民警到达现场处警后,王某不但暴力抗拒抓捕,还砸坏警车和路边停放轿车的挡风玻璃。今年3月1日,王某因犯故意杀人罪、放火罪、袭警罪、寻衅滋事罪,数罪并罚,被鹤壁市中级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王某未提出上诉。
今年4月,浚县看守所派驻检察室干警入所开展日常巡视时,管教民警反映王某情绪极其不稳定,非常暴躁,还经常与同监室的在押人员吵架,甚至动手打人,并且他饭量惊人,“考虑到他经常闹监,我们已经额外增加了一个馒头一个鸡蛋,他还是说吃不饱。”管教民警说。
在向管教民警了解情况、回看监室监控视频,并与王某同监室在押人员谈话后,浚县检察院驻所检察室主任李莉认为有必要会见王某。
5月27日,李莉与王某进行了第一次谈话。“头发花白,身高1米72左右,身子佝偻,颧骨突出,脸颊凹陷,眼角低垂,状态懒散,十分瘦弱,与‘饭量惊人’一点儿也不相符,看起来远远超过了实际年龄”。这是李莉对王某的第一印象。“在与王某的谈话中,他眼睛始终斜视,眼神中充满了怨恨,问到有什么要求和问题的时候,他只提了一个:‘吃不饱,饿得快,让看守所给我加几个馒头就行。’”
通过这次会见,李莉敏锐察觉到,虽然王某没有提出上诉,但他对审判结果并不服,所以才会消极抗拒教育改造。可王某为何饭量惊人却又异常消瘦呢?
李莉与驻所医生沟通发现,王某入所以来体重减轻了近20斤,因其被羁押时间较长,加之患有酒精依赖症,驻所医生忽略了其体重的明显变化。
研判后,李莉建议驻所医生测试王某的血糖数值。经测试,王某的血糖含量餐后竟高达11.8mmol/L,明显高于正常范围6.7-9.4mmol/L,存在糖尿病风险。于是,李莉立即建议看守所为王某开展治疗并时刻关注其病情,同时调整其饮食结构。通过服用降血糖药物,王某血糖数值明显下降且接近正常数值。
6月23日,驻所医生告知李莉,王某的血糖含量再次升高,达21.3mmol/L,李莉遂向本院法医咨询后向领导汇报,当即建议看守所对王某办理出所就医,以免延误病情。浚县看守所当日便为王某办理了出所就医手续。
次日,在医院的病房里,李莉与王某主治医生沟通,咨询其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并建议看守人员科学调配王某的饮食,在一旁的王某听到检察官与医生的交谈后偷偷抹了一把眼泪。7月2日,王某返所,服药后餐前空腹血糖为7.2mmol/L,病症得到有效控制。
在王某治疗期间,为稳定王某的暴躁情绪,让其安心接受改造,李莉和驻所检察干警仔细查看王某的判决书,并走访其所在村的村干部,全面了解其生活状况后,有针对性地开展释法说理和谈心谈话,在一次次的接触中,王某的心态也在发生改变。
7月26日,刚刚完成糖尿病治疗的王某写下悔过书,“没想到检察官这么关心我这个罪人,在李检察官第二次会见我后,回到监室我就痛哭了一场。我错了,甘愿认罪认罚,今后一定认真接受改造。”
8月16日,王某被交付至河南省第二监狱服刑,交付前,其血糖数值已恢复正常。
(来源:检察日报·法治新闻版 作者:刘立新 何芳莉 牛长涛)
高墙内的极致摆烂,服刑人员的“糖尿病历程”,太心酸了!
这53岁的犯人,说是故意伤害致死,判了死缓,后来减到无期,又减到有期,现在还有16年多。哎,这大半辈子都交代在里面了。结果呢,糖尿病闹的,双眼视网膜脱落,左眼球都坏死了,彻底瞎了。保外就医的机会也有,可他不出去,说是家里负担不起医药费。你说说,这图个啥?
这案子,当初说是积极配合,审得也顺利。进了监狱也改造积极,死缓变无期,无期变有期,一路绿灯。谁想到,七八年后,糖尿病就找上门了。这在里面,高糖饮料也不好控制,听说他可乐当水喝,血糖餐前飙到21,医生护士怎么说都不听,就图个嘴上痛快。说句不好听的,这跟慢性自杀有啥区别?家里人呢?估计也是心力交瘁吧。16年,这得多少钱?这病,治好了出来还能干啥?这犯人心里,怕也是早就放弃了吧。
网上新闻报道不多,大多是些普法宣传,说监狱也要保障犯人健康权益啥的。可这真摊上这种事,复杂得很。监狱能做的,也就是送医院,请医生,劝几句。人家不听,还能咋办?绑着不让喝可乐?这也不现实啊。说到底,还是个人选择的问题。
有些专家说,这反映了监狱医疗资源的不足,也有人说,这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漏洞。哎,这些大道理咱也不懂。就寻思着,这要是搁外面,家里条件好点,是不是就不会这样了?起码,有人管着点,这可乐也不能当水喝啊。再想想,这要是自己家里人摊上这事,唉,真是愁人。
三天后,这犯人手术摘了个坏眼球,后来就回监狱医院了。之后的消息,都是些病友传的,有的说保外就医了,有的说没俩月就死了,还有的说活着呢,就是瞎了,还天天喝可乐。真真假假,谁也说不清楚。
往后看,这监狱医疗得跟上啊。这慢性病,得早发现早治疗。别等真出事了,再后悔就晚了。这家人,也得想想办法。16年,这日子咋过?这钱,从哪来?
这犯人,也怪可怜的。你说他要是早点注意身体,也不至于这样。现在好了,啥也看不见了,这16年,可咋熬啊?
注: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饭量惊人的罪犯为何异常消瘦?
检察日报讯(记者刘立新 通讯员何芳莉 牛长涛)近日,王某已入河南省第二监狱服刑满2个月,监狱管教连续两次向河南省浚县检察院反馈,王某自觉接受监狱教育改造,认真学习监管监纪,身体各项指标正常,思想状态稳定,心理测试健康。而5个月前,在浚县看守所,王某还是一个饭量惊人却异常消瘦,并且情绪异常暴躁的“刺头”。这一切的转变,源于浚县检察院派驻县看守所检察室检察干警对王某的用心付出。
2023年4月18日,王某因琐事与邻居产生口角,冲动下持刀将两名被害人砍伤,并将其中一被害人的卧室点燃,民警到达现场处警后,王某不但暴力抗拒抓捕,还砸坏警车和路边停放轿车的挡风玻璃。今年3月1日,王某因犯故意杀人罪、放火罪、袭警罪、寻衅滋事罪,数罪并罚,被鹤壁市中级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王某未提出上诉。
今年4月,浚县看守所派驻检察室干警入所开展日常巡视时,管教民警反映王某情绪极其不稳定,非常暴躁,还经常与同监室的在押人员吵架,甚至动手打人,并且他饭量惊人,“考虑到他经常闹监,我们已经额外增加了一个馒头一个鸡蛋,他还是说吃不饱。”管教民警说。
在向管教民警了解情况、回看监室监控视频,并与王某同监室在押人员谈话后,浚县检察院驻所检察室主任李莉认为有必要会见王某。
5月27日,李莉与王某进行了第一次谈话。“头发花白,身高1米72左右,身子佝偻,颧骨突出,脸颊凹陷,眼角低垂,状态懒散,十分瘦弱,与‘饭量惊人’一点儿也不相符,看起来远远超过了实际年龄”。这是李莉对王某的第一印象。“在与王某的谈话中,他眼睛始终斜视,眼神中充满了怨恨,问到有什么要求和问题的时候,他只提了一个:‘吃不饱,饿得快,让看守所给我加几个馒头就行。’”
通过这次会见,李莉敏锐察觉到,虽然王某没有提出上诉,但他对审判结果并不服,所以才会消极抗拒教育改造。可王某为何饭量惊人却又异常消瘦呢?
李莉与驻所医生沟通发现,王某入所以来体重减轻了近20斤,因其被羁押时间较长,加之患有酒精依赖症,驻所医生忽略了其体重的明显变化。
研判后,李莉建议驻所医生测试王某的血糖数值。经测试,王某的血糖含量餐后竟高达11.8mmol/L,明显高于正常范围6.7-9.4mmol/L,存在糖尿病风险。于是,李莉立即建议看守所为王某开展治疗并时刻关注其病情,同时调整其饮食结构。通过服用降血糖药物,王某血糖数值明显下降且接近正常数值。
6月23日,驻所医生告知李莉,王某的血糖含量再次升高,达21.3mmol/L,李莉遂向本院法医咨询后向领导汇报,当即建议看守所对王某办理出所就医,以免延误病情。浚县看守所当日便为王某办理了出所就医手续。
次日,在医院的病房里,李莉与王某主治医生沟通,咨询其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并建议看守人员科学调配王某的饮食,在一旁的王某听到检察官与医生的交谈后偷偷抹了一把眼泪。7月2日,王某返所,服药后餐前空腹血糖为7.2mmol/L,病症得到有效控制。
在王某治疗期间,为稳定王某的暴躁情绪,让其安心接受改造,李莉和驻所检察干警仔细查看王某的判决书,并走访其所在村的村干部,全面了解其生活状况后,有针对性地开展释法说理和谈心谈话,在一次次的接触中,王某的心态也在发生改变。
7月26日,刚刚完成糖尿病治疗的王某写下悔过书,“没想到检察官这么关心我这个罪人,在李检察官第二次会见我后,回到监室我就痛哭了一场。我错了,甘愿认罪认罚,今后一定认真接受改造。”
8月16日,王某被交付至河南省第二监狱服刑,交付前,其血糖数值已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