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汤药(糖尿病汤药可以放红枣吗)

精诚仁医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多年,多数是气阴两虚,当归六黄汤,养阴清热,来了解一下

我国糖尿病目前发病率不低,该病也被称为富贵病,因为这个病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国界越来越富裕之后多起来的。

先看看西医怎么认识和治疗,只想了解中医部分的朋友可以下拉忽略!

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代谢疾病,跟遗传有关,糖尿病主要是胰岛功能出现了异常,胰岛是干啥的呢?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又是干啥的呢?胰岛素就是降血糖的,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体内血糖降不到正常范围了,就容易得糖尿病了。

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一型糖尿病是胰岛分泌不了足够的胰岛素。

二型糖尿病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能被有效利用,所以要人为的干预。咋办呢?

一型糖尿病只能体外补充胰岛素了,因为自己不能产生了!

二型糖尿病可以自己产生胰岛素,但不能有效利用,所以研制出了好几种增强利用的口服药物,(如促胰岛素分泌剂——二甲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类、噻唑烷二酮衍生物、DPP-4酶抑制剂等)大家只要知道是增强胰岛素的利用既可以!

注射胰岛素的病人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胰岛素和降糖药的作用是降血糖,要把血糖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但是每天按时吃药,严重时还要每天挨至少一针是比较痛苦的,如果降糖药应用过量,还存在低血糖的风险,大家注意!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容易造成人体晕厥,大脑缺氧等严重问题,所以降糖药都是逐渐加量的。

更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血糖控制不好,人体长期泡在高渗糖水中就像温水煮青蛙,时间长了,神经,血管都会出问题,神经会出现损伤,表现出现麻木、疼痛等,血管会出现粥样硬化,形成斑块,这些是脑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高发因素。有的严重还会出现烂脚丫(溃烂)严重甚至需要截肢,看到这了,大家知道为何医生总是强调要规律用降糖药了吧!

糖尿病人伤口破溃不容易愈合,日久容易溃烂

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糖尿病不可怕,糖尿病的并发症才可怕。


怎么预防并发症?怎么减少并发症?这里交给大家两个中医方法,大家了解一下!

第一个是解决糖尿病麻木的问题,糖尿病麻木中医是什么认识的呢?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中医认为麻木跟气血经络不通关系密切,经络受阻,气血不通,导致出现麻木,常见的阻滞经络导致淤堵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导致的经络不通会出现胀痛,刺痛,疼痛夜间加重,看舌苔,舌质紫暗,瘀斑,嘴唇也是紫暗的,这种疼痛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像针扎一样,这种需要活血祛瘀止痛,打搅可以了解一下血府逐瘀汤颗粒,之前有介绍过,大家可在自行查一下。

2、痰瘀阻滞,这种是今天要说的重点,主要是麻木的表现!

一句话形容就是平时就麻木,四肢末梢明显,干活是更严重!这种也有办法,之前给大家分享过,大家打开链接了解一下。一个通经活络,解除麻木的方子,两味中药打粉,舒经活络,去麻木一个通经活络,解除麻木的方子,两味中药打粉,舒经活络,去麻木 文章

这两味是主药,其他表现要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减,不能机械的生搬硬套。


接下来说一下今天的正题,糖尿病后期出现阴虚内热,气阴两虚的问题!

最近接连有朋友找我咨询糖尿病的问题,一个是10多年病情,另一个是30多年的病情,二者症状不尽相同,但表现出的都是一派热像:

燥热,睡不着觉,口渴,口干,口苦,颜面潮红,喜欢喝凉水,睡觉出汗,小便黄,总没力气,乏,容易发脾气,舌头很红。

以上的表现是糖尿病后期,出现了一种阴虚内热的状态,糖尿病我们中医叫消渴,因为糖尿病的人饿得快,消化快,总感觉口渴,所以中医称之为消渴。

怎么产生的呢?中医认为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者后天饮食没有节制,出现了脾胃受损,脾胃是管消化和代谢的,脾胃为中焦,是人体转化运输的轴,胃为水谷之海,食物经过胃的腐熟,消化,还要运送到脾,脾对水谷转运和吸收,化生水谷精微和气血,脾能升清,把水谷精微和气血送到脏腑、头面等部位去发挥作用,胃降浊把糟粕垃圾送到大小肠再排出体外。

脾胃是人体的轴,有生化和转输作用

脾胃损伤会产生一种脾虚湿盛的状态,这个时候是舌胖大,苔白腻,人比较能吃,大便稀的,大家会有疑问,怎么讲到脾虚湿盛了,不是阴虚内热吗?不要急,脾虚湿盛是糖尿病的前中期情况。

如果失治误治,湿在体内待久了就像沼气池一样,会发酵,发酵产生热量,生成湿热,湿热比较缠绵,不容易好,会逐渐伤及阴液,阴液受损太严重,就出现阴虚内热了。就会出现口干、口苦,盗汗、乏力、燥热等阴虚内热的表现。

要怎么办呢?

给大家分享一个养阴清热,清虚热、除湿热、止汗的方子,叫做当归六黄汤,看一下组成,我们来分析下它的作用。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连、黄柏、黄芪、当归

(为啥叫当归六黄汤?因是由为一个当归,加上留个带黄字的重要组成。)

这个方子出自李东垣的《兰室秘藏》。为便于理解,我们给它分类一下。

第一组:生地、熟地、当归。

生地、熟地、当归可以入肝肾来滋阴养血,阴血充盛水能制火,三个共同组成了君药。

我们看,这里面生地清热凉血滋阴,熟地滋补肾精,当归养血活血,三者都有滋补肝肾的作用,两寒一热,寒热并用,而清热力量更胜温热,这样就能清热不伤阳,肝肾同源,肝血和肾阴属于都属于偏凉润的物质,肝肾同补,滋阴降火,虚火不光要用凉药清火,还得把火潜下来,肝阳上扰动加重了火热,滋补肝肾还可以起到平肝潜阳的作用。

熟地黄滋补作用强于生地黄

生地黄凉血作用更强

第二组:黄芩、黄连、黄柏

汗为心之液,盗汗属于阴虚火旺,心属火,肾属于水,由于水火不能共济,心火太过旺盛,热迫使津液外泄导致,所以用黄连清心泻火,黄芩、黄连、黄柏均属于苦寒之品,苦能坚阴,就是把阴液留在体内的意思。黄芩入上焦,又能清上焦火,黄柏入下焦,能泻下焦热,这三者配合能把人体整个三焦的火都给压下去了。三者是臣药。

黄芩入上焦,清肺火去湿热,还能安胎

黄连入中焦,可以清心火,胃火,还能泻中焦湿热

黄柏入下焦,能清肝肾之火,还能去下焦湿热

最后交上了一味黄芪,黄芪味甘,甘具有补的作用,能够补中焦,补脾胃之气,(参见:补中益气汤)黄芪还有益气固表的作用,能够用于卫表气虚的自汗盗汗,(参见:牡蛎散),糖尿病后期,阴虚内热,卫气不固,不仅自汗,还盗汗,这时候用黄芪益气实卫固表,表气一强盛,汗自然就少了。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作用

以上就是一个当归六黄汤的介绍了,既可以滋阴清热, 去除阴虚燥热,口眼干燥,口苦尿黄等热盛的问题,还可以固表止汗,解决阴虚内热出现的自汗盗汗问题,大家学会没有呢?

最后提醒大家,糖尿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出现,减少并发症危害。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十种中药茶饮丨每日话题

来源:【大河健康报】

中医认为,糖尿病总以热伤气阴为病机核心,最明显症状就是口干,所以中医抓住津液流失这一特征,把糖尿病称作“消渴”

中医一般将糖尿病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种类型。

上消病位主要在心、肺,一般表现为口渴喜饮、喉咙干热、嘴唇干燥,饮水后仍口干;小便多、颜色发黄;食量变化不明显;舌红,苔黄干涩。

中消病位主要在脾、胃,吃得多但饿得快是中消最明显的表现,还伴随口干喜饮的情况。此外,还表现为小便频多、大便干结、头晕目眩、形体消瘦、舌红苔黄等。

下消病位主要在肝、肾,主要表现是小便频繁且量多;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

无论属于3种类型中的哪一种,生津护阴都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手段。本文和大家分享十种中药茶饮,糖尿病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

1. 生津茶

【组成】青果5个,金石斛6g,甘菊6g,竹茹6g,麦冬9g,桑叶9g,鲜藕汁10g,黄梨2个,荸荠5个,鲜芦根2支。

【用法】水煎代茶饮。

【功效】 生津止渴润燥。

【主治】糖尿病。

【出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2. 消渴茶

【组成】鲜番石榴叶500g。

【用法】水煎代茶。

【功效】生津止渴。

【主治】糖尿病。

【出处】《中华食物疗法大全》。

3. 瓜皮饮

【组成】西瓜皮、冬瓜皮各30g,天花粉15g。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清热生津,利水消肿。

【主治】 糖尿病。

【出处】《中国糖尿病防治特色》。

4. 消渴速溶饮

【组成】鲜冬瓜皮、鲜西瓜皮各1000g,栝楼根250g,白糖100g。

【用法】将瓜皮削去硬皮,切成薄片。栝楼根捣碎以冷水泡透,同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去渣,再以文火煎煮浓缩,至稠黏将干锅时,停火待温,加入干燥的白糖粉,拌匀,晒干,压碎,装瓶备用。每次10g,用沸水冲化,频饮代茶,每日数次。

【功效】养阴清热,生津止渴。

【主治】一般糖尿病者。

【出处】《食疗食饮》。

5. 菊花茶

【组成】 菊花6g,槐花6g,决明子10g,龙井茶3g。

【用法】 白开水泡茶饮。

【功效】 清肝明目。

【主治】 糖尿病高血压伴眼底出血者。

【出处】《中国糖尿病防治特色》。

6. 菊楂决明饮

【组成】菊花3g,生山楂片15g,草决明15g。

【用法】备齐放入保温杯内,以沸水冲泡半小时,代茶饮。

【功效】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

【主治】平肝明目,清热消食。

【出处】《中国糖尿病防治特色》。

7. 枸麦饮

【组成】枸杞子10g,麦冬15g。

【用法】 煎水代茶饮。

【功效】补肾滋阴。

【主治】肾虚络阻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出处】《中国糖尿病防治特色》。

8. 山楂荷叶茶

【组成】山楂、荷叶、谷精草、海带各6g。【用法】水煎代茶饮。【功效】清肝明目,活血散结。【主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出处】《验方》。

9. 山茱萸茶

【组成】 山茱萸12g,五味子10g,黄芪15g。

【用法】 水煎汤代茶饮。

【功效】 益气养阴,滋阴敛汗。

【主治】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多汗症。

【出处】《中国糖尿病防治特色》。

10. 脊瓜汤

【组成】 狗脊15g,木瓜12克,川牛膝12g,秦艽10g。

【用法】 水煎服,一日2次。

【功效】 强腰固肾,清热止痛。

【主治】 糖尿病腰腿酸痛者。

【出处】《中国糖尿病防治特色》。

来源 云南中医

本文来自【大河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糖尿病,给你两味中药,对血糖有好处,快来了解一下吧?

说起糖尿病,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与高血压、高血脂合并称​“三高”,也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疾病。当然这也是令人头疼的一种慢性疾病,一旦确诊需终生控制。因此今天我给大家科普一下“三高”之一的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很直观的一个表现就是血糖升高,当血糖超过了肾的糖阈值时,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障碍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在中医里,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阴虚燥热,五脏虚弱而导致的以多食、多饮、多尿、形体逐渐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

那糖尿病是因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中医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是糖尿病发生的基本原因,后天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过服温热药物等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1、饮食不节,积热伤津

在刘完素《三消论》中记载:“故三消渴者,皆由久嗜咸物,恣食炙煿,饮酒过度。”因长期过度饮酒及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易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常,积于胃中酿成内热,消谷耗液,津液不足,脏腑经络皆失濡养而发为糖尿病。

2、情志失调,郁火伤阴

精神刺激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刘完素《三消论》中记载:“五志过极,皆从火化,热盛伤阴,致令消渴。”所以长期过度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亦可以导致心脾精血暗耗,肾阴亏损,水火不济随之而起发糖尿病。

说到这里,那我们不得不提糖尿病的症状了。在中医里将糖尿病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个病变阶段来治疗。上消是指口干喝水多但不解渴;中消是指多食犹饥,身体消瘦;下消是喝多少尿多少,小便频繁。因此中医里是根据“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病机特点,治疗以益气生津、清热润燥为主。

今天给大家科普两味可以降低血糖的中药—人参、知母

人参 是比较名贵的中药材,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肺、脾、心经,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入脾、肺、心、肾经。所以我们常说,人参可以补一身之气。在中医中认为消渴症是中气不足的表现,需要补气。一些热病伤津的人,不仅会有身热烦渴,口干舌燥之感,常常还会有汗多,脉大无力的症状。因此对消渴症来说人参既能补益肺、脾、肾之气,又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

​​

​​


知母 是一种比较常用的中草药,性微寒、凉。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之效,用于治疗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以及肠燥便秘等等。对于三高人群来说,知母是很适合的一种中药材。

​​

​​

今天介绍的两味中药是以生津止渴为主,两味药材,一味益气,一味清热。两者联合使用,有补中益气、清热凉血之效。大家可以做个参考,

每个人的症状表现不同,用药及剂量也不一样,【提醒大家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辨证调理,不要自行抓药。】

我是沈医生,感谢你的关注和点赞。 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