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DIB糖尿病(dka糖尿病)

国际眼科时讯 0
文章目录:

谭吉林教授专访:艾无级®开辟白内障治疗新格局

编者按:白内障手术的发展,是眼科医学进步的一个缩影。作为白内障手术的重要支撑,人工晶状体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手术效果的提升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TECNIS Eyhance™艾无级®作为强生眼力健公司推出的一款革命性产品,采用独特创新的高阶渐进折射技术,给患者带来触手可及的优质中、远视力。本期我们有幸采访到了重庆爱尔眼科医院谭吉林教授,深入分享了他从医的经历,以及关于TECNIS Eyhance™艾无级®在临床应用中的宝贵经验和心得。

专家简介

谭吉林 教授

  • 主任医师 硕士导师
  • 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副院长/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白内障学组副组长
  • 全国非公医疗白内障学组委员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重庆名医仁医风范奖获得者
  • “重庆市好人”称号获得者

坚定学医、从医、为医,立志奉献于视界

在上世纪80年代,谭吉林教授生于一个偏远的乡村。彼时,中国农村普遍面临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许多患者因此遭受缺医少药的困境,生病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目睹这一切,他立志要为改善这一状况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高考报志愿时,尽管父母期望他能走仕途之路,但谭教授对医学的热爱坚定不移,最终选择了医科大学,追随自己对医学的热忱。

经历了漫漫求学路,成为眼科医生后,谭教授深刻理解到过去所谓“金眼科,银外科”中的“金”,现在应该是精益求精的“精”,代表的是精雕细琢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别称——“眼科谭目匠”,这也是他科普视频号的名称。之所以称自己为“匠”,就是要用工匠精神来要求自己,对每台手术在术前精心规划、在术中精细操作、在术后精心呵护。幼年成长的经历,使他非常清楚老百姓真正的需求,因此他热衷于公益事业,热衷于科普工作,在他的科普视频中,主要围绕白内障知识的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一方面,向那些对白内障治疗缺乏了解的患者普及基础知识,解释白内障是什么、怎么治疗,使老百姓对白内障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另一方面,介绍当前先进的医疗技术,如人工晶状体的原理和应用。谭教授鼓励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明智选择手术方案或人工晶状体。

“做一台手术,留一个经典;看一个患者,交一个朋友。”这是谭吉林教授的座右铭,是他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原则,体现了他对待医疗工作的敬业精神和对患者的深情关怀。

TECNIS Eyhance™艾无级®,用匠心品质丈量精彩视界

作为医生,眼光要放得更长远,要具备全球视野,要善于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断引进来,以提升眼科临床工作的水平。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白内障手术领域经历了显著的技术革新。特别是在人工晶状体的应用方面,众多新型人工晶状体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眼科临床选择。随着今年国家集采政策的实施,名为TECNIS Eyhance™艾无级®的人工晶状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它是单焦视力改善型人工晶状体,采用高阶渐进折射技术,不仅保持了与传统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当的远视力,还显著提升了中视力,为患者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作为一款单焦视力改善型人工晶状体,其临床使用简单,与传统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比,增加了中视力,保持优秀的对比敏感度,带来卓越的视觉质量。而且其普适性强,对于那些之前可能因眼底疾病、糖尿病或青光眼等问题而无法使用传统衍射屈光型人工晶状体的患者来说,也是一个极具潜力的选择。

新型单焦视力改善IOL在我国临床应用一年多以来,已成为最广泛使用的人工晶状体之一。对于那些主要依赖远视力和中视力的患者,谭吉林教授建议双眼均可选择目标屈光度接近正视度数人工晶状体,以确保患者获得清晰的远视力和中视力,满足日常工作的需求。谭吉林教授首次应用TECNIS Eyhance™艾无级®,就是为一位60多岁的白内障手术医生解决了视觉困扰。虽然年逾60,但这位眼科医生依然活跃在门诊、手术台前,甚至需要驾驶。考虑到他的职业需求,与之共同商讨后,最终选择了艾无级®。对于主视眼,谭教授为其设计为完全正视,手术后第一天视力即达到1.2;另一只眼,谭教授为其采用了微单视设计,预留了约60度的近视。手术后,他已顺利回归工作岗位,无论是进行手术还是驾驶均无碍。他常向谭教授表示,手术效果极佳,该款人工晶状体非常适合他。

未来可期,TECNIS Eyhance™艾无级®将造福更广泛患者

在今年武汉举办的CCOS2024年会上,谭教授就《艾无级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体会》这一主题进行了演讲。希望通过这样的机会与各位同仁分享他的经验,并通过讨论促进这款人工晶状体在临床中的更广泛应用和优化。此外,艾无级®升级版新品——TECNIS Simplicity™智简预装版本(型号:DIB00)在中国上市。这款新型预装式人工晶状体预计将使手术流程更加顺畅和简便,有望赢得更多医生和患者的青睐。谭教授表示,“我坚信优质的医疗产品将显著提升视觉质量。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更佳的医疗服务,加油前行。”

总结

白内障手术的演进,是医学进步和科技发展的结晶。在这一新时代,我们见证了技术如何改变视界,如何让光明重新照进人们的生活。TECNIS Eyhance™艾无级®正是这一历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期待随着国家集采政策的实施,艾无级®能够更广泛应用于临床,造福更多患者,让他们享受无拘无束的自由视界,感受自由自在的快乐人生。

“钻石熊猫血”患者做手术没有匹配血源怎么办?看这家医院如何破解难题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文朝阳 陈鋆 常璐显

图/医院提供

不幸患上肠癌需要尽快手术,但偏偏血型极其稀有,找不到匹配血源,怎么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日前接诊了这样一位从黑龙江来的特殊患者。

一筹莫展,找到匹配血型无异于大海捞针

黑龙江省鹤岗市的贾先生今年52岁,年初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直肠癌。经多方打听,贾先生了解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直肠癌综合治疗在国内享有盛名,但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断了他的就医计划,贾先生只得通过其“云诊室”就诊,并在当地完成术前放、化疗。

7月6日,贾先生终于从祖国的最北端来到岭南广州,找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丁培荣主任医师,准备接受肠道肿瘤切除术。

等了大半年终于盼到手术,还没等贾先生和家人松一口气,7月14日,输血科为贾先生进行手术前备血检查时,发现血液中不规则抗体抗I、II、III均为阳性!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输血科与广州市血液中心经过多次努力都没能找到与贾先生相合的血液,无奈排期手术只能按下暂停键。

输血科为贾先生多次筛查配血

经过筛查,输血科在贾先生体内发现了Diego血型系统的抗Dib抗体,与之适配的Dib抗原阴性血液人群比例仅为0.06%-0.15%!进一步检查中,发现贾先生体内竟还有Rh血型中的抗-E抗体,并存在抗-H抗体的可能性,这意味着找到匹配血型无异于大海捞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输血科和广州市血液中心立即筛查贾先生儿子的血液,并不相配。又抱着希望从东北老家请贾先生弟弟赶到广州,血液同样不能相配。

贾先生曾患肾病综合征,同时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有心脏冠脉搭桥术史、大量输血史,长期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抗凝、抗血小板药物,且直肠肿瘤位置较低,靠近静脉丛,术中出血的风险不小。配不到血就意味着无法进行手术,这一消息让贾先生和家人万分焦虑,一筹莫展。

峰回路转 自体输血显身手

在贾先生无血可用之际,输血科决定对他采用自体输血技术。医疗团队对贾先生的身体状况、心肺及凝血功能、血管条件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并为其制定了周密的自体输血计划。

贾先生基础疾病较多,长期服用“双抗”药物,且刚刚结束放、化疗,这些不利因素无疑增加了自体输血的难度和风险度,如何让贾先生安全完成自体采血?

这需要输血科团队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对患者做好自体输血全程的管理和照护。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输血科团队与贾先生及其家人充分沟通、详细说明后,贾先生决定接受自体输血方案。

在无菌间采血期间,输血科团队给贾先生充分补水扩容,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同时采用负压血液保存袋,自动称重及摇匀血液,保证采血精确、顺畅。为充分保障术中用血,输血科在术前先后三次全过程共计半个月为贾先生采血,共采集自体血600ml。采集的血液经过标识后存储备用。

有了自体血作保障,7月30日,贾先生终于走上了手术台,成功接受了肠道肿瘤切除术。

输血科为贾先生第三次采集自体血

贾先生的Diego血型有多稀有?为何之前输血没被发现?

Diego血型于1955年被发现,与大众熟知的ABO、Rh血型一样,是目前已知的39个血型系统中的一个,该血型系统有21种抗原,其中抗原Dia和Dib最具有临床意义。

Diego血型大多数个体都是 Di(a-b )表现型,但贾先生的表现型为临床十分罕见Di(a b-),这种表现型在中国汉族人中的比例约为0.06%-0.15%,罕见于我们常说的Rh阴性“熊猫血”;此外贾先生血液中还发现Rh血型中抗-E抗体,只能输-E抗原阴性的血液;同时要考虑ABO血型系统相容。满足这三个血型条件,贾先生的血型可谓是“钻石熊猫血”。

根据临床推测,贾先生体内的抗Dib抗体,抗-E抗体,可能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在首次大量输血后产生,抗Dib抗体在产生初期免疫性并不明显,故贾先生之前接受输血时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但该抗体在再次免疫应答中发挥强大作用,这时如输入不相合血液,则将导致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

健康小提醒:

女性在妊娠生育时,也可能会刺激母体产生类似抗体!所以请您在输血前,一定要如实告知输血史、妊娠生育史,以免出现不良输血反应。

IQOS致癌吗?电子烟真能戒烟吗?

作者:李俊

上周五我们推送了《电子烟安全无害吗?》的文章后,评论区有网友留言求科普IQOS,主要关心它是否致癌

检索后我们发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IQOS不属于电子烟定义的范畴,它本质上还是烟草,它通过烤烟器的加热片来加热烟弹,而烟弹就是真烟。

相对于传统烟草来说,它的优势是不用明火点燃。焦油含量虽少,但也不像它广告宣传的那样一点不含焦油,其余成分和真烟没有区别。真烟致癌已经是大家的共识,所以IQOS也可能致癌。

2003年,电子烟首先在中国被生产出来,随后迅速在全球风靡。尽管中国已经是电子烟制造的一个大的集散地(包括设备和烟油,国外很多烟店的电子烟产品是中国制造),但这个行业在国内暂时还没有准入门槛,没有统一的质控标准,导致假冒伪劣泛滥。

不少电子烟厂家对其产品的宣传中用到了“戒烟神器”等字眼,也有不少朋友想通过电子烟达到戒烟的目的,我们今天就来和大家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电子烟戒烟作用的循证检索

《2015年版中国临床戒烟指南》、《心血管患者戒烟处方中国专家共识(2013年)》与《2015 USPSTF建议声明:成人包括孕妇戒烟的行为和药物干预》所推荐的一线戒烟措施中,均不包括电子烟。

《NCCN临床实践指南:戒烟(2018.V1)》明确表明“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在戒烟过程中使用电子烟,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其它戒烟方法结合”。《2014美国心脏协会戒烟总统建议》中提到了电子烟,对其描述也仅仅是“电子烟对于戒烟的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的阐明”。

所以目前看来,各大戒烟指南均没有明确确定电子烟在戒烟治疗中的地位。另外,电子烟目前也并不是美国FDA批准的戒烟装置。

事实上,目前关于电子烟戒烟有效性的研究不是很多,而且仍然存在争议。

一项对1836名最近有过戒烟经历的成年人调查显示,38%的人尝试过电子烟,但电子烟与戒烟成功与否没有直接关联;另一个在新西兰进行的657名患者参与的对照试验结论为:电子烟没有显示出比尼古丁贴片或安慰剂的优越性;一项纳入2028名患者的实验则证实长期使用电子烟可能会有较高的戒烟成功率。

此外,一些系统综述也得到了不同的结果:科克伦的结论是与安慰剂相比,电子烟能帮助吸烟者长期停止吸烟;Regina El Dib等人的研究结论则是电子烟影响戒烟作用有限。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荟萃分析的证据级别都比较低。

结论:电子烟的戒烟作用目前还没有被科学的证据证实,仍然需要做更多科学研究。

那应该如何戒烟呢?

在谈如何戒烟之前,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烟草依赖”,也就是俗称的“烟瘾”,它其实是一种慢性疾病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专家们展开了一项关于吸烟者戒烟次数的研究发现,吸烟者平均需要尝试戒烟30次才有可能戒烟成功,所以和糖尿病、高血压等其它慢性病一样,烟草依赖的治疗也就是戒烟的过程可以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意志力,更需要科学的方法。

目前被证明有效的戒烟方式有且只有两种: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两者结合的效果最好。

行为疗法也叫行为矫正法,它是建立在行为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心理咨询方法。其基本认识是:异常行为(抽烟)和正常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训练后天培养而获得的,自然也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改变或消除。通过行为疗法,吸烟者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支持和鼓励。

如果有朋友想尝试行为疗法的治疗,建议可以选择正规医院的戒烟门诊或拨打全国戒烟热线400-888-5531、400-808-5531去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

可选的戒烟药物

根据《NCCN临床实践指南:戒烟(2018 V1)》、《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版)》等指南来看,目前推荐的一线戒烟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关于药物治疗需要注意的几点:
  1. 在缺乏行为疗法或咨询支持的情况下,药物治疗可能并不会发挥太好的效果。
  2. 并不是所有吸烟者都需要使用戒烟药物才能够戒烟成功。
  3. 对于存在药物禁忌或使用戒烟药物后疗效尚不明确的人群(如少量吸烟者、孕妇、哺乳期女性以及未成年人等),目前都不推荐使用戒烟药物。
  4. 尼古丁贴片和尼古丁咀嚼胶是非处方药(OTC),国外常见,国内有网售产品。安非他酮缓释片与伐尼克兰则都是处方药,需要就诊专科医生,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使用。

作者:李俊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药事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