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暴走(糖尿病暴走行吗)
- 1、美国一女子开启756公里暴走旅程 鼓励糖尿病患者与疾病作斗争
- 2、石家庄一女子每天暴走锻炼,结果“走”进了医院!医生提醒:这样走很伤身
- 3、“暴走”真的能降血糖吗?医生:别瞎走,不然血糖是要出事的!
美国一女子开启756公里暴走旅程 鼓励糖尿病患者与疾病作斗争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4月19日报道,本月,美国一名被诊断为患有2型糖尿病的33岁艺术家开始了一项跨越3个州、步行756公里的暴走行动。这位名叫Krista Sheneman的艺术家希望以此激励其他与糖尿病进行抗争的病友,让他们知道,糖尿病并不能阻止人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Krista在大约5年前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她表示这对自己来说是一个警钟。从那时起,健康就成为了她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当Krista与糖尿病作斗争时,她意识到,很多人并不知道她每天都在经历什么。“这太不可思议了,因为我们身边有很多糖尿病患者。”她说。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超过3700万美国人患有糖尿病,其中90%-95%的人患有2型糖尿病。因此,Sheneman想出了一个创意,可以让人们了解糖尿病患者的经历。4月1日,她从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大学城出发,计划月底前赶到她的家乡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在整个旅程中,人们可以通过一个和她的血糖监测器连在一起的应用程序来观测她的血糖水平。当她的血糖水平过高或过低时,监测器就会发出警报。
Krista表示,她不仅仅要通过这次旅行向人们展示她在暴走时身体方面的不适,还想让人们更多地了解糖尿病患者是什么样子的,并不断地检查自己吃的东西是否健康。
健康专家告诉Krista每天只要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就可以了,比如走路。她说:“医生希望患者走出去,管理好自己的健康。”然而,从小就是背包客的Krista想要测试一下她能达到的极限。她说:“徒步背包旅行,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这样的事情已经在我心中扎根了。不过我担心,作为一个糖尿病患者,我不能做到这些事情。”
在出发前,Krista每天都在跑步机上锻炼8小时,同时用血糖监测器监测血糖变化。她说:“我认为重要的是要明白,糖尿病不一定会限制你。”4月19日,Krista已经来到了田纳西州,预计将在4月24日抵达终点。(中国青年网编译报道)
来源:中国青年网
石家庄一女子每天暴走锻炼,结果“走”进了医院!医生提醒:这样走很伤身
来源:健康河北官微
每天只做家务,运动量不够
血糖升高
于是疯狂暴走锻炼
结果被家人搀扶到医院就诊
……
这是糖尿病患者
齐女士(化名)的真实经历
↓↓↓
石家庄一女子每天暴走锻炼
不到一周被家人搀扶进了医院
石家庄的齐女士(化名)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来到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咨询。在了解齐女士的日常饮食、运动习惯后,医护人员发现了问题:齐女士对运动的认识有误区,她认为每天在家洗碗、扫地、收拾屋子就足够了。然而,普通的家务劳动远远达不到糖尿病患者对运动强度、时间的要求,健康教育师建议齐女士每天餐后半小时后再添加些运动,比如健步走、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
不到一周,齐女士就来复诊了,但这次是被家人搀扶着来的。原来上次就诊后,齐女士每天持续暴走1-2小时。结果一周不到,齐女士原本就脆弱的膝盖疼得无法走路了。大夫检查后发现,齐女士存在膝关节游离体。
“糖友”运动
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方式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骨一科副主任医师王浩汀介绍,齐女士的情况属于老年性骨性关节炎所致的骨关节游离体,平时要避免长时间暴走、爬山、骑自行车,避免膝关节受外伤,避免受凉、刺激等。
运动是糖尿病治疗重要方法之一,不过,王浩汀提醒广大糖友,运动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方式。另外,发现了游离体,要尽快微创取出,否则会加重退化。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邢玉微表示,糖友运动强度不是越大越好,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
刚发生严重低血糖不能运动。运动前24小时内曾发生严重低血糖者(指血糖水平≤2.8mmol/L或需要他人协助的低血糖事件),不要运动。
病情不稳定期不要运动。空腹血糖>16.7mmol/L、反复低血糖或血糖波动较大、有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并发症、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情况下,不要运动,病情控制稳定后方可逐步恢复运动。
另外,糖友运动中,要注意监测运动强度。心率不要超过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220-实际年龄)。注意在运动前后各留出5-10分钟,做做肌肉拉伸、热身和整理运动。
科普多一点
暴走很容易伤到膝关节
暴走对关节的危害比较大,每次走的时间很长、距离很远,这很容易伤到膝关节,造成半月板慢性撕裂和关节软骨面磨损剥脱而导致膝关节炎,出现关节肿痛、屈伸活动受限、上下楼梯困难、关节“绞锁”和关节弹响等症状。多见于平时缺乏锻炼的年轻人、更年期骨质疏松的妇女和不适合高强度锻炼的中老年人。
不仅暴走,有些人喜欢以爬楼梯的方式来锻炼减肥,这更容易对关节造成损伤。
那么,一般人该如何走路锻炼呢?
这些科学走路法快收好
“暴走”真的能降血糖吗?医生:别瞎走,不然血糖是要出事的!
暴走,顾名思义,是一种高强度、快速的步行方式,它要求行走者以较大的步幅和较快的频率前行,以达到锻炼心肺功能、消耗热量、减轻体重等目的。从理论上讲,暴走确实有助于降低血糖。在暴走过程中,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随着葡萄糖的不断消耗,血糖水平自然会有所下降。此外,暴走还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进一步增强降糖效果。
然而,现实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暴走虽能降糖,但并非人人适用,也并非越多越好。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暴走时的强度和时间都需要严格控制。如果运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存在并发症的患者来说,暴走可能会加重病情,如引发足部溃疡、关节损伤等。
除了低血糖的风险外,暴走还可能对膝关节造成损伤。在快速行走的过程中,膝关节需要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和压力,长时间下来容易导致软骨磨损、韧带拉伤等问题。因此,对于体重超标或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暴走并不是一种理想的运动方式。他们可以选择游泳、骑行或瑜伽等更为温和的运动方式来达到降糖的目的。
总之,“暴走”作为一种运动方式确实有助于降低血糖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科学锻炼才能真正做到有病治病、无病防身。
来源:小播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