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内参(糖尿病 参)

日本制造业内参 0
文章目录:

日本冈野工业:这次,5个老爷爷,将糖尿病患者的痛苦减半

大家好,日本制造业内参小编,仗着自己懂日语,而且很懂,在日本呆过,而且呆了很久:)将随机,不定期,穿插式地,为你带来日本制造业,商业,企业最新鲜,最有营养的消息:)由于小编是个小姐姐,偶尔有技术出入的,欢迎指教,实则改之:)

今天我要告诉你:日本冈野工业”无痛注射针头“背后的故事:)

位于日本东京都墨田区,仅有5人的冈野工业,如何制造出直径仅0.2毫米的无痛注射针头,造福患者

冈野工业创始人、无痛针头技术鼻祖:冈野雅行

谈到医疗,小编就比较严肃了

官方统计,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已经位居世界第一,糖尿病患者竟高达1.14亿人口数量,每年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数已经有300万,也就是说,每12秒就会有一个人因为糖尿病而死亡,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糖尿病患者当中许多人每天自己要注射4~6次胰岛素。

目前糖尿病很难完全治愈,日本冈野工业虽说只是减轻了糖尿病患者注射时的痛苦,但也是功德无量:)

1972年,社长冈野雅行继承了父亲的公司,改名为“冈野工业”.尽管只有5名员工,但其凭借高尖的技术能力最终成长为全球知名的城镇工厂.公司高超的技术能力甚至能满足 NASA 订单的严格要求,广受全球客户信赖.其受医疗器械厂商TERUMO 的委托所开发的“无痛注射头”不光在医疗领域颇为知名,普通大众也都有所耳闻.由于社长 “不希望公司发展得太大”的方针,公司一直保持只有5名员工的现状.

像蚊子口针一样的注射针头

2000 年的一天,一位身穿朴素西装的高个子男人站在面向东向岛大街的工厂面前.他是医疗器械厂商TERUMO的技术人员大谷内哲也.

踏进办公室兼接待室后,大谷内草草打了声招呼,便从包里取出了图纸铺开.

图纸上所描绘的是注射针头的形状.顶端非常细,而底部偏粗.顶端小孔的直径为80微米,外径为 200微米.底部小孔的直径为250微米,外径为350微米.这是大谷内自己设计的图纸.

“糖尿病患者当中许多人每天自己要注射 4~6次胰岛素.我希望尽量减轻患者们的痛苦,所以开发了这一产品.我希望制造出让人几乎感觉不到疼痛的注射针头.”

“就像蚊子的口针一样啊.”

冈野微微一笑,看着大谷内.

“我之前走访了将近一百家公司.”

“都被拒绝了吗?”

“是的,他们都说没办法做到顶端这么细、底部又偏粗.”注射针头一般都是通过切断细金属管来加工.然而这一注射针头整体非常细小,加上顶端很细而底部偏粗,所以普通的制造方法并不适用.冈野也清楚这点.尽管他对深冲加工有着绝对的自信,但这一工作还是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冈野为他介绍了擅长金属管加工的技师.然而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也没有制造出图纸中的极细针.一年后,万念俱灰的大谷内再次造访了冈野.

“如果能将这种世界最细的针生产出来成为商品的话,肯定会受患者欢迎的.你想想多少孩子因为每天的注射而害怕呀.我一定要完成这项工作.”

大谷内用平淡的语气说.但冈野从他的眼眸深处感觉到了强烈的光芒.

原理和铃铛一样

在此之前,冈野也有过许多次像喝滚烫的开水一般的艰难经历.比方说,煞费苦心制造的产品却由其他低成本工厂大量生产,或是花费大量时间制造的模具被人毁约带走,等等.他甚至曾向大企业发送过类似于决斗状的传真.冈野的这种性格让他在工作时比起公司的名头,更加在乎人.

“如果放弃这一注射针头的开发,我就没有身为技术人员的价值了.”大谷内平静地说.

“那如果我做不到的话,也没有身为治疗不治之症的小镇医生的价值了吗?”

冈野抱着双臂仰望天花板.在此之前冈野从未绘制过图纸.自己曾经做过的工作全都涌进了大脑中.冈野以飞快的速度在脑海中接二连三地翻阅各种图纸.突然,那个1厘米左右的铃铛定格了下来,发出清脆的声响.

“可以压卷”

“啥?”

样品一目了然地反映出将不锈钢板加工为筒状的工序.注射针头使用的正是这一技术.通过冲压加工,将50微米厚的不锈钢板卷成直径0.2毫米.

大谷内一头雾水地问道.

“将金属板压卷做成针.”

“将、将金属板压卷做成针? 这怎么可能”

平时极其冷静、喜怒不形于色的大谷内也不由得抬高了声调.

将又硬又厚的不锈钢板以微米为单位压卷,相当于将又硬又厚的纸箱卷成最小的纸卷,这对一般的技术人员来说甚至是不可想象的.

“我曾经做过一次.”

那次是用一块铁板压卷制造了小铃铛.利用相同的原理应该可以成功.

冈野马上叫来了缘本幸藏.缘本是冈野的女婿,他原来是大型照相机厂商生产管理等部门的技术人员,从30 多年前开始,他便与冈野在东向场的工厂共患难了.缘本在模具与钣金加工方面拥有一流的技术水平,是一名深受冈野信赖的技师.

铃铛虽然是杂货,但其开发工作极其精密,只要有千分之一毫米的误差,就有可能会失败.

“我凭借的是模拟技术,缘本,你用的是高科技.开发就

靠你了.”

冈野向缘本解说明了注射器的加工方法.

“社长,这个不可能做得到啊.”

缘本马上回答说.

冈野盯着缘本眼镜后的瞳孔深处说: “我是这家公司的社长,我就是独裁者.你按照我所说的去做就行.就算做不到,责任全部由社长我来承担.”

我们有责任一直制造下去

与冈野不同,缘本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他不太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从那时开始,他反复进行尝试并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为了压卷不锈钢板,起初他打算用将近十道工序的冲压加工.这总共需要将近 20 个凸模与凹模模具.为了制造模具,缘本通过机械加工了超硬合金,他一边用显微镜观察,一边通过特殊的研磨机器进行研磨加工,陆续做了许多常人意想不到的尝试.

频繁造访冈野工业的大谷内发现,原本他认为不可能压卷的金属板开始逐渐变圆了,这一过程全都看在他的眼里.然而,光是压卷还不够.想做出注射针头,在将不锈钢板压卷至蚊子口针一般大小之后,还需要将50微米厚的不锈钢板不留间隙地拼合在一起.想要成功制造出注射针头,模具连数微米的误差都不能有.

直到着手开发一年之后,针头的试制品才宣告完成.TERUMO的技术人员对针头进行了再次加工,最终完成了注射针头.

大谷内用做好的注射针头试扎自己的手臂.一天换四次针头,一直持续扎了一个月时间.

由图可见,与一般的注射针头相比较,无痛针头有多细小.城镇工厂的模具与冲压技术诞生了从物理技术上来讲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针头.

“一点都不疼.”

大谷内确信这种针头可以商品化了.

然而,即便制造出10根、 100根试制品,离商品化还有很

遥远的距离.只有建立起可以制造10万根、100万根相同品质

针头的生产流水线,才能算是真正的完成了产品.缘本开始继续反复进行尝试并经历失败.

“冲压机、油的质量、送油与油量的调节,还有模具,只有当所有的一切都搭配得天衣无缝时,才能生产出产品.”

急切希望针头早日产品化的大谷内听到缘本所说的这番话之后,一直在反复思考对策.在完成试制品的三年后,由模具与冲压机组合而成的终极自动一体机终于诞生于东向岛工厂旁边的厂房当中.

“就算制造出了新产品,但产品本身总会有自己的寿命.然而这一注射针头的需求是没有寿命的.相反,我们有责任一直制造下去.这一注射针头是在感性的世界中诞生的.并不是随便教给别人就可以被掌握的技术.”

冈野像是想确认自己的话语一样,向缘本如是说道.无痛注射针头于 2005年7月开始发售.针头开始发售后不久,大谷内告诉冈野说电视台播放了一个介绍糖尿病患者们心声的节目,希望他去看看.在节目里,孩子们异口同声地感谢无痛注射针头.在节目播放之后,冈野马上打电话给大谷内所在工作单位的甲府工厂.

“我至今为止制造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在我做出手机电池盒时,大家都很震惊,但这是我第一次被人感谢.使用注射针头的孩子们对我说 ‘一点都不疼,谢谢你’.我真的。。。。。。”

冈野说着说着,哽咽了起来。

来源:

小姐姐的办公室

小编办公室、的阳台


说到这里,故事就告一段落了,文中,让小编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

大谷内用做好的注射针头试扎自己的手臂.一天换四次针头,一直持续扎了一个月时间.

有点被感动了

在这个故事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里?

欢迎留言与小编互动,与大家分享~

你的每一条留言,小编都会虚心阅读,小编一直都在:)


以下是头条号日本制造业内参发布过的好文章,感兴趣的可以阅读一下:

关于日本制造业,朋友你最想了解什么?

日本脚轮业巨头:“我”走路带电

日本告诉你:为什么月薪2万,中国制造业还招不到好工人

18秋冬19春季,日本、中国制造业活动大波来袭!拿走,不谢~

联合国糖尿病日,你不可不知的十大科研新发现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对于“糖友”来说都知道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但是,究竟哪些饮食习惯和食物更能有效防控糖尿病呢?近几年来,各国专家都在做着积极的探索。让我们来了解最新的十大糖尿病健康饮食新发现,在日常饮食中积极防控这个“甜蜜的疾病”!

1、每天吃坚果有助防糖尿病并发症

据《印度时报》报道,《糖尿病护理》杂志刊登的加拿大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吃坚果有助于控制2型糖尿病病情,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多伦多大学营养科学系的大卫·詹金斯博士及其同事对117名2型糖尿病患者展开了相关研究。结果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以2盎司(约合57克)坚果取代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有效控制血糖和血脂。

【点评】坚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维生素等营养元素,有助于糖友们稳定血糖、调节代谢。但是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坚果很多都是盐焗类的,这一类坚果因其口感好,广受欢迎,但其中含有大量“隐性盐”,大大超过人均日摄入量标准,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要多吃,坚果类食品最好每日食用25-30克为宜。

2、吃东西过快易患糖尿病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本科学家在考虑体重、性别、年龄、家族糖尿病史、烟酒摄取量、血压和胆固醇等因素的同时,对比了爱吃点心或半夜吃东西等不良饮食习惯,发现吃东西太快是最容易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坏习惯,这类人发展为糖尿病前期的风险是健康人的两倍。

【点评】一般进食过快容易吃得多。食物进入人体后血糖会升高,当升到一定水平,大脑食欲中枢就会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如果饮食过快,当大脑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时,往往已经吃入过多的食物,易导致餐后血糖过高。建议糖友平时吃饭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每口食物咀嚼10—20次,每餐饭不少于20分钟。坚持一段时间,餐后血糖会有改善。

3、男人吃肉多容易得糖尿病

日本国立国际医疗研究中心和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对约6万4000个45岁至75岁的日本居民进行了平均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期间约有1200人被诊断患上糖尿病。该研究小组排除与糖尿病相关的其他因素后,他们的分析表明,男性摄取肉类越多,患糖尿病风险越高。每天食用牛肉和猪肉达到约83克的男性,与只吃15克左右的男性相比,患糖尿病风险增加42%,而女性则没有显示这种关联。

【点评】日本国际医疗研究中心研究员黑谷佳代在解释有关研究结果时认为,这有可能是因为肉类中铁元素丰富,铁会使胰岛素功效变差,而女性体内本来铁元素的蓄积量比较少,即使摄取肉类也不容易受影响。她提醒说,男性应该更多选择食用鱼和鸡肉,注意饮食平衡。

4、常吃白米饭患糖尿病风险较高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科学家经研究发现,每周至少吃5顿白米饭的人罹患糖尿病的几率比每月最多吃1顿的人要高17%。这项研究通过对在过去22年跟踪调查19.7万名成年人得出的有关数据的分析发现,每周至少吃两顿糙米饭的人罹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比每月最多吃1顿的人要低11%。他们还发现,将白米换成其他全麦食物,比如大麦和小麦,可以使人们罹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降低36%。

【点评】正常食用白米饭一般不会造成糖尿病,但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精白米的确会对血糖的上升造成影响。因为精白米纤维含量较少,更加容易消化吸收,所以餐后血糖上涨的速度才会加快。如果身体一直处在高血糖的状态,没有进行足够的运动来消耗,就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建议糖友们把粗粮和白米饭结合起来是不错的搭配。比如燕麦片,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有助降糖。喜欢吃白米饭的朋友在平时佐餐的时候,要注意多搭配一下几种蔬菜:比如芹菜,有降糖、降脂、降压作用。

5、多吃桃李能防糖尿病

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生态农业研究中心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桃子和李子等水果中富含的酚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四大类:花青素、绿原酸、槲皮黄酮衍生物和儿茶素。这些酚类活性物质可分别应对脂肪细胞、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因而可发挥抗肥胖、抗炎症和抗糖尿病的独特功效。这些物质还可以降低坏胆固醇LDL的水平,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

【点评】适量进食水果有益于糖尿病的治疗。含糖量不算高而且含有果胶的樱桃、杨梅、菠萝、桃子等水果,在进食后能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为胶冻状物质,可吸收肠中水分,延缓食物在肠道排空时间,减缓葡萄糖在肠道中的吸收速度,从而使患者餐后血糖水平下降。但是,含糖量低的水果毕竟含糖不宜不吃,最好按医嘱食用。

6、吃番茄有助预防糖尿病

法国国家农艺研究所研究人员经过实验发现,番茄红素有助预防2型糖尿病等与肥胖有关的疾病。番茄红素存在于番茄、西瓜等一些红色果蔬中。饮食中富含番茄红素能够帮助人们降低体内脂肪含量,减小腰围。而脂肪细胞大量分泌蛋白质会引起慢性炎症,从而诱发肥胖,由此引发一些相关疾病,例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

【点评】番茄被喻为“菜中之果”,含糖量只有2.2%,热量也比大多数水果都要低,所以特别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用来代替水果,是推荐糖尿病患者两餐之间加餐的最佳选择之一,但因番茄性寒,脾胃虚寒以及寒性体质的糖友应按医嘱适当控制生食番茄的摄入量。

7、吃得过饱易患糖尿病

日本筑波大学讲师岛野仁发现,人如果吃得过饱,肝脏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会增加,导致胰岛素作用下降,进而引发糖尿病。岛野仁通过老鼠实验发现,吃得过饱时,肝脏内合成对胰岛素发挥作用的蛋白质就会受到限制,从而使胰岛素作用下降。

【点评】吃得过饱会让体内的热量过于饱和又不能及时代谢掉,囤积下来变成脂肪,容易导致身体的肥胖,进而增加糖尿病的风险,所以预防糖尿病一定要做到只吃八分饱。

8、多吃鱼类可预防1型糖尿病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发现,鱼类、亚麻籽油、胡桃、大豆和其他食品所含的-3脂肪酸,有预防1型糖尿病的功效。科研人员调查了1770个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发现,只要患病风险高的孩子多吃富含-3脂肪酸的食物,体内出现胰腺胰岛自身免疫成分的可能性就会减低55%。

【点评】糖尿病患者吃鱼最好清蒸或者水煮,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一些海鱼、河鱼等质量较好的食物。糖尿病人吃鱼切忌不可油炸,以免因油脂的摄入而导致血糖的升高。

9、多吃绿叶菜可防2型糖尿病

英国莱斯特大学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多吃菠菜或其他绿叶蔬菜可使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降低14%。

【点评】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很多绿色蔬菜都是降糖高手,不一定非要是绿色菜。比如黄瓜含有丙醇二酸,这种成分能抑制糖类转变为脂肪,是肥胖的糖尿病人和高血脂的糖尿病人食疗的降血糖的必备蔬菜。

10、经常吃快餐易得2型糖尿病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澳大利亚科研人员对1896名26—36岁志愿者进行了饮食、生活方式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每周吃两次以上快餐的女性,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每周吃一次或不吃快餐的女性,前者的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评分也比后者高,这意味着前者更易罹患2型糖尿病。

【点评】一般快餐的特点就是“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低糖,低维生素、低纤维素”,这些特点必然导致摄入者体内热量过剩、脂肪堆积、身体超重以至肥胖,而使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减少,使受体的敏感性降低。很多人食用快餐不仅存在热量过高的问题,还存在进餐速度过快的问题。进餐速度快,吸收速度就快,血糖升高的幅度也高。因此,预防糖尿病尽量少吃快餐。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养生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运动、饮食、药物、心理治疗和血糖监测)。运动疗法通过肌肉运动首先改善神经系统对糖代谢的调节,促进机体对糖的利用。人在安静状态下,肌肉代谢的主要物质是游离脂肪酸,糖仅占极少量,肌肉运动时,能量的需要增加,通过血流量的增加,毛细血管开放的总表面积显著增加,肌肉对糖的利用也增多,这种作用是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完成的。适当的身体运动能加强肌肉内参与代谢的酶的活性,促进糖的氧化,使血葡萄糖迅速进入肌肉和其它组织内,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尿糖减少。

体育运动可以加强胰岛素对运动中葡萄糖的调节作用。一方面运动有助于抑制非运动组织对糖的利用,另一方面肌肉运动促进局部血流增加,强化了胰岛素与肌细胞膜上受体的结合能力,结果少量胰岛素就能使葡萄糖进入肌细胞。有规律的运动对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患者可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的患者则可提高肌肉组织利用胰岛素的能力,减轻或消除“抗胰岛素”现象。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胰岛素与受体结合能力增强,使血胰岛素水平下降而葡萄糖耐量不变;运动时由于调节机制的改善,使血糖的波动较小。运动可使游离脂肪酸的利用率提高,有利于降低血脂,提高血液抗凝因子的活性并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预防血栓;促进脂肪代谢,减轻体重,有利于整个机体的代谢功能恢复。

糖尿病患者一般身体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并发感染和其它疾患。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能有效增强体质,增加全身抵抗力,防止或减少并发症。运动还可以促进生理与心理的调适能力。

运动养生的方法

糖尿病患者以有氧代谢运动的方式效果最好,选择有规律性又能长期坚持的项目。如、慢跑、跳舞、游泳、行走、骑车、扭秧歌、水中运动,以及各种球类运动;也可进行家务劳动、步行购物、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活动量较轻的运动。家务劳动由于是局部运动,达不到全身运动的目的,所以不能代替体育锻炼。

运动强度

糖尿病患者不宜参加激烈的比赛和剧烈的运动,而应进行有一定耐力的持续缓慢消耗的运动。应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高强度的运动可以使体内升糖激素水平升高,使血糖升高;同时,过量的运动还可使脂肪分解产生酮体,在胰岛素不足时,导致酮症酸中毒。康复运动原则上应该选择中、低强度、持续时间较长和撞击性低的有氧运动项目,运动后稍微出汗,肌肉有略微酸胀的感觉。运动强度比较适合糖尿病患者的心率范围为最大心率的60%~70%,即(220-年龄)×60~70%。例如,一个60岁患者运动时心率范围(220-60)×60~70%=96~112次∕分。运动前后应进行5~10分钟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使心率变化适应运动强度的变化,避免运动后出现不适反应。

运动量

糖尿病患者最佳运动时间,应从吃第一口饭算起的饭后1小时开始运动。因为此时血糖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患者开始运动可每次30~40分钟,以后增加至50~60分钟,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及运动后的恢复整理时间。其中达到运动强度后,应坚持运动40分钟。长期运动锻炼后停止会使胰岛素的活性很快的降低,训练的效果只能维持2~10天。

一天中较适宜运动的时间一般在早晨或下班后进行,不宜在饱餐后或饥饿时运动。以免出现胃肠不适或低血糖反应。

运动频率

每周运动3~5次较为适宜,可根据每次运动量大小而定。如果运动量较大,间歇稍长。但运动间歇超过3~4天,则运动锻炼的效果及蓄积作用将减少,难以产生疗效,因此运动锻炼不应间断。如果运动量较小,且身体条件较好,运动后又不疲劳,可坚持每天运动1~2次。

运动环境和天气

自然环境是影响锻炼效果的重要因素,宜在公园、林间、草地、田野等空气新鲜和环境清静处进行。早晨锻炼应避开雾天。冬天的早晨常常有雾,雾天废气不宜消散,雾天除了会使空气中苯、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升高外,还含有较多微生物。人体若大量吸入会影响健康。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1、病情控制稳定的Ⅱ型糖尿病。

2、体重超重的Ⅱ型糖尿病。

3、稳定的Ⅰ型糖尿病。

4、稳定期的妊娠糖尿病。

禁忌症:

1、严重的I型糖尿病患者。

2、合并各种急性感染。

3、严重糖尿病肾病。

4、严重的眼底病变。活动性或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病人,若进行大强度运动,有可能发生玻璃体出血或牵扯性视网膜脱离。

5、新近发生的血栓。

6、有明显酮症或酮症中毒。

7、血糖控制不佳,即>14mmol/l。

8、严重糖尿病足。

注意事项

1、运动治疗的时间应和进食及药物治疗综合安排,不宜在空腹及药物作用高峰时刻进行锻炼,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2、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避免剧烈运动,因剧烈运动易使糖尿病患者出现全身无力、饥饿、烦躁和心悸等不良反应。

3、用胰岛素的患者应将胰岛素注射于腹壁皮下,以避免运动时吸收过快出现低血糖症。

4、运动时间相对固定,运动强度相对固定,切忌运动量忽大忽小。

5、对老年的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运动疗法前进行心血管机能检查,排除隐性心血管系统疾病,防止发生意外。

6、应注意在运动时穿宽松的衣裤、柔软的棉线袜、合脚的运动鞋,避免运动创伤。

7、锻炼时应随身带些点心、糖块、以防出现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