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g糖尿病(fi糖尿病)
无创扫描式葡萄糖监测(FGM)技术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最重要特征,控制血糖是的重要性无需赘述。血糖监测为控糖方案的实施提供标尺和指导,没有血糖监测的数值,调整血糖无从谈起。然而,对于多数糖友来说,并不是不知道血糖监测的重要性,而是想起每次测血糖时指尖的痛,就犹豫徘徊,最终放弃,坚持下来的难度太大,瞬感动态葡萄糖监测系统(FreeStyle Libre)扫描式葡萄糖监测(FGM)技术的应用,为手指“千疮百孔”的糖友免去了反复针扎测糖的痛苦。
一、什么是FGM?
FGM:
FGM系统包括植入皮下的传感器和触屏阅读器两部分,通过传感器监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系统每15分钟自动记录一次葡萄糖值,最长记录存储14 天数值。通过采用工厂校准原理,FGM突破其他持续血糖监测技术需要指血校正的局限性。将传感器植入皮下后,通过触屏阅读器置于传感器上方,即可获取当前葡萄糖数据。
二、应用FGM的注意事项。
FGM的适应征与禁:
根据《中国持续葡萄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7年版)》,FGM适应症非常广泛:
(1) 1型糖尿病:目前国内FGM产品适应证是18 岁及以上成人,在欧盟可用于4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
(2) 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每日3次及以上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3) 在自我血糖监测的指导下使用降糖药物治疗型糖尿病患者,仍出现无法解释的严重低血糖或反复低血糖、无症状性低血糖、夜间低血糖、无法解释的高血糖、血糖波动大、出于对低血糖的恐惧,刻意保持高血糖状态的患者;
(4) 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5)围手术期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6)患者教育;
(7)其他特殊情况或专科医师认为需要使用的情况以及临床研究。须注意的是,重度水肿、感染、末梢血液循环障碍患者不适合监测组织间液或毛细血管葡萄糖水平,为相对禁忌,建议改用静脉血糖进行评估。
影响FGM准确性的因素:
FGM监测结果受诸多因素影响,如传感器是否正确佩戴使用、读数时间、患者的依从性等。因此在使用FGM前应详细学习FGM的相关知识和正确佩戴方法,同时注意特殊情况下FGM的局限性。
(1)需要毛细血管血糖监测予以确认的情况:从进餐至餐后2 h、运动或使用胰岛素期间,组织间液葡萄糖变化迅速,与毛细血管血糖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2)药物影响。维生素C和阿司匹林会干扰FGM的准确性。
(3)佩戴 FGM 期间须远离强磁场, 不能进行磁共振成像、X线、CT等影像学检查。
知晓血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FGM不但能够实现血糖的即扫即得,知晓血糖的现在,还可以回顾血糖的过去和未来。由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每15分钟自动记录一个葡萄糖数据,绘制成日内动态葡萄糖图谱,连续监测14天,数据导出后,可观察血糖波动范围、达标时间等指标。
通过减少有创性血糖监测的痛苦,提供实时、回顾、预测数据,FGM已成为糖友血糖监测的利器。
公立三甲首开糖胖病逆转中心,致力于糖尿病患者减药、停药
2型糖尿病,只要胰岛β细胞功能尚可,就存在着逆转的可能,尤其是新近确诊或确诊患病时间不长的患者。11月14日,第15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当天,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成立糖胖病逆转中心,这也是首家三甲医院致力于糖尿病逆转减药/停药治疗的专业科室。
糖尿病相关支出
占据了我国医保支出一成以上
每8秒钟就有一人死于糖尿病;每5分钟,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心脏病发作;每10秒就有1名糖尿病眼病出现视力障碍;每30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截肢……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确诊糖尿病患者数超1.2亿,糖尿病前期人群达5亿。越来越高的患病率,患病后越来越高的并发症概率,不仅使糖尿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病之一,还日益成为承重的家庭社会负担。
“由于病程长、并发症多、医疗费用昂贵等特点,在我国的医保支出中,与糖尿病相关的医保费用占比就超过10%。”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糖胖病逆转中心学科带头人徐谷根教授告诉南都记者。
据悉,徐谷根团队在糖尿病逆转领域已努力了二十余年,2015年总结近万案例及经验,出版《真的可以告别肥胖与糖尿病》。2018年成立全国首个糖胖病逆转专业委员会,这是全国诞生的首个糖胖病逆转专业委员会。2019年3月,省二医成立全国首家糖胖病逆转研究所,并公布徐谷根教授其专利疗法《XG 溯源系统根糖法》,成功逆转1000多例糖尿病患者。
徐谷根表示,全方位逆转2型糖尿病的病情及不良的生活方式才能使患者自身的血糖调节能力恢复,在不用药物或者尽量少用药的情况下血糖正常,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并发症。
“今年,国家和广东省都先后出台了糖尿病逆转领域的专家共识。这不仅权威认证了相当部分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逆转,也为糖尿病逆转提供了标准化的途径和路线图。让我们在临床上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共识》的制定与推广也是让研究成果尽快普惠到社会大众的一次实践行动。”
逆转糖尿病有多条路径
关键在于恢复自我调节血糖能力
一直以来,在糖尿病逆转方面,都流行着多种学说或是路径。有的从饮食角度、运动角度减重,有的利用胰岛素进行冲击疗法,也有的通过手术方式减少胃容量控制食欲。
徐谷根表示,逆转糖尿病秘诀在于恢复机体自我调节血糖的能力。正常人胰岛α、β细胞,就像医生一样,会调配,门诊人手紧张就多出门诊,病房人多就往病房,维持着动态平衡。但糖尿病患者,降糖功能的胰岛β细胞出问题了,部分转化成升糖的α细胞。
事实上,大量医学临床研究表明,只要2型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尚可,通过系统的治疗手段,是可以逆转的。
“我们的办法,是系统运用“XG溯源系统根糖法”、 综合改善内分泌环境、中医治疗、营养治疗、科学生活方式改善等一系列个性化治疗,让患者的β细胞功能部分修复,胰岛素抵抗减轻,恢复机体自我调节血糖的能力,最终得到减药,停药,减少并发症的治疗目标。”据悉,目前该团队提供的治疗将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来进行糖尿病逆转,每疗程收费3-4万元。
省二医院内分泌科陈波教授介绍:“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尽管糖尿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只要大家抓住治疗的时机接受正规科学治疗,增强自我防治和管理能力,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糖尿病就不可怕,90%的2型糖尿病病是可以预防及控制的。“
典型案例:24岁糖尿病经逆转后已停用药物
“我今年24岁,2型糖尿病发现2年,糖尿病2年未用药不进行及时干预,今年我出现了睡眠障碍,视力模糊,检查显示双眼玻璃体浑浊,双眼老年性黄斑病变,面对这样的结果我狠狠被打击到了,现在的我只要有一丝希望我都不会放弃。”前糖尿病患者彭先生经过糖尿病逆转干预,不到两个月,就停用了降糖药,血糖稳定,眼睛的不适症状也好转。
同样24岁的李小姐也有着相同的遭遇,今年4月体检发现血糖畸高的她。身高162厘米,体重140多斤,BMI指数提示为超重。
在治疗前,空腹血糖更是高达8.5,餐后血糖也超标,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降糖药物越用越多,甚至还用上了降糖针,血糖控制得并不理想,而且人也非常疲惫,没精神。”但经过逆转干预,现在已经彻底停止了用药,血糖也一直处于正常范围。
徐谷根表示,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提示我们,糖尿病逆转不仅是减药、停药、平稳控制血糖,更是教会患者科学的生活方式,并终身获益。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CHG指数——诊断2型糖尿病的新指标?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4年11月21日,内分泌领域知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Diabetes Investigation发表了一项题为《一种诊断2型糖尿病的新指标: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葡萄糖(CHG)指数》的研究报告。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总胆固醇(Cholestero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和葡萄糖(Glucose)的新型指数——CHG指数,用于诊断2型糖尿病,这可能为低收入国家提供一种更经济、易于实施的诊断方法。
在全球范围内,2型糖尿病是一种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而传统的诊断方法往往成本高昂,不适用于资源有限的环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伊朗马什哈德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CHG指数,旨在提供一种成本效益更高的替代方案。
该研究基于Mashhad卒中和心脏动脉粥样硬化疾病(MASHAD)研究队列,共招募了9704名35至65岁的参与者。通过比较CHG指数和现有的TyG指数(甘油三酯和葡萄糖水平指数),研究者发现CHG指数在诊断2型糖尿病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效率。
CHG指数是如何计算的?
CHG指数=Ln [TC (mg/dL)×FBG (mg/dL)/2×HDL (mg/dL)]
注:
➤TC代表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FBG代表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HDL代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糖尿病诊断最佳切点——CHG指数5.57!
研究结果显示,CHG指数的最佳临界值为5.57,具有70.38%的敏感性和89.82%的特异性。相比之下,TyG指数的临界值为8.9,敏感性为72.29%,特异性为79.15%。此外,CHG指数的AUC(曲线下面积)为0.864,高于TyG指数的0.825,表明CHG指数在诊断2型糖尿病方面更为准确。
图1 CHG指数与TyG指数的ROC曲线对比
“我们的发现表明,CHG指数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成本效益高的诊断工具,特别是在那些无法负担传统诊断方法的国家和地区。”研究的主要作者Amin Mansoori表示。
尽管CHG指数显示出潜力,但研究者也指出了其局限性。CHG指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未与HOMA-IR(胰岛素抵抗的稳态模型评估)、HbA1c(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血清浓度等金标准进行比较。研究者呼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评估CHG指数与传统诊断方法的一致性。
本文小结
随着全球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寻找经济有效的诊断工具变得尤为重要。CHG指数的提出,不仅为医疗资源有限的地区带来了希望,也为全球糖尿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未来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CHG指数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应用和验证。
信 源
Mansoori, A., Nosrati, M., Dorchin, M., Mohammadyari, F., Derakhshan-Nezhad, E., Ferns, G., Esmaily, H., & Ghayour-Mobarhan, M. (2024). A novel index for diagnosi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holesterol,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and Glucose (CHG) index. Journal of Diabetes Investigation. https://doi.org/10.1111/jdi.14343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