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糖尿病(我想看超级糖尿病)
胖到近500斤!他两年没有洗澡,心力衰竭,接下来怎么办?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陈笑梅 张灿城
图/受访者提供
因为体重将近500斤,他两年没有洗澡,每天只能以一个固定姿势或坐或在沙发上或床上。近日,记者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国际减重与糖尿病外科治疗中心见到了这位35岁阳江小伙阿龙。
仅仅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的近3年时间里,阿龙至少增重七八十斤,目前体重达到近500斤。经医生检查,阿龙心衰指数达到最高级,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学科带头人王存川教授介绍,阿龙属于超级肥胖体型,心脏损害严重,有很高的血栓风险,血糖偏高,腰间盘突出严重,双下肢及全身水肿,睡觉基本靠口呼吸,有严重鼾症,随时可能出现呼吸暂停甚至猝死。
35岁,这么年轻,他究竟是怎么一步步胖到500斤呢?
记者了解到,阿龙有家族遗传肥胖基因,姐姐最胖时将近200斤。在他当保安期间,由于要值夜班,每天作息紊乱,黑白颠倒。后因为肥胖、痛风走不了路,阿龙辞职在家,其作息习惯仍没有改变,每天12点睡到20点,醒来开始躺着打游戏、看动漫、看综艺等,玩一通宵,直到第二天12点再睡下。体重涨到300斤后,阿龙愈加不愿意出门走动,唯一尝试过的减肥方法是饭后散步。
在饮食上,他喜欢所有油炸食品,经常买炸鸡、汽水、高热量零食,一顿能吃三四斤面食。当肥胖影响到生活,甚至让他感觉活动不便时,也曾经想着减肥,只不过每一次都没有落实到行动中,总期待“明天再开始减吧”。
没承想,这体重就只增不减。
据记者了解,因为健康状况急剧下降,此次他来到广州国际减重与糖尿病外科治疗中心治疗,预计近期将通过外科手术方式来控制体重。
了解更多
致死率60%!阿根廷首次出现“超级真菌”病例
当地时间11月2日,阿根廷卫生部发布通告称,该国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近日发现两例感染“超级真菌”(俗称耳念珠菌,学名耳道假丝酵母菌)的确诊病例。这是阿根廷首次发现此类传染病。
通告说,两位感染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72岁和75岁,先后于10月18和28日,在布市两家不同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时,在其体液中发现“超级真菌”。通报指出,两位患者在确诊前,没有相互接触史,其中一人是从国外返回阿根廷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病人。目前,此二人正在接受隔离治疗。通告强调,“超级真菌”感染致死率高,主要是通过接触受污染的环境或被感染者而传播。糖尿病患者、慢性病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是感染高风险人群。此外,此种菌类生存能力强,很难用一般消毒方法杀灭,且广谱抗真菌药物对其作用不大。最好的防控方法是隔离确诊病例,阻断感染链条,同时,对确诊患者接触过的环境进行反复消毒。目前,阿根廷国家级和布市地方防疫机构的专家已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防控可能出现的“超级真菌”疫情。
“超级真菌”于2009年在日本首次被发现,其感染致死率高达60%,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真菌名单。近年来,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超级真菌”感染病例。自2012年以来,美国、巴西、智利、秘鲁和哥伦比亚等美洲地区国家均报告有此类感染病例出现。
转自:央视新闻
来源: 辽沈晚报
专家盘点:“超级病毒”为何多源于蝙蝠?
“2012年,很多人问我SARS会不会回来?我的答案是,肯定会,但不知道是同一个病毒还是类似的病毒。2013年,又有人问我是否会暴发大规模传染病,我说几乎可以肯定,未来10年内会有一个来自蝙蝠的烈性病毒出现。”近日,在由未来论坛组织的理解未来科学讲座上,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教授、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王林发表示,“我们在蝙蝠身体里发现了大量的类SARS病毒,一直预测,SARS不会只有一次大规模新发传染病的爆发,我们认为类SARS的冠状病毒还会爆发。”
亨德拉病毒、埃博拉病毒、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新冠病毒……近几十年来,种种病毒源头共同指向蝙蝠。
“这些是蝙蝠带的病毒,但肯定不是蝙蝠的错。”王林发说,蝙蝠已在地球生活了6500万年之久,长时间的适应性进化使它的防御系统、免疫系统与其他哺乳动物有很大差异,它们与病毒的共生关系已达到平衡,是人类近期活动导致其失衡。
“正是因为蝙蝠和病毒之间的平衡很好,所以一般的蝙蝠病毒带的病毒量不是很高,它传给其他动物和人的概率很低。”在王林发看来,小概率事件一定要通过中间宿主来放大,这个中间宿主在澳大利亚的亨德拉是马,SARS是果子狸,新冠病毒我们还不知道,我个人认为肯定是哺乳动物。
为什么蝙蝠会携带这么多病毒?王林发介绍,在哺乳动物里面,相对寿命最长的就是蝙蝠。什么叫相对寿命?哺乳动物的寿命和身体大小有关,身体越大寿命越长。蝙蝠在飞行的时候代谢率是基础代谢率的15-30倍,心率可以达到1000,体温可以上升到38-42摄氏度。假如人长期处于这种压力下,肯定会生病或死亡,但蝙蝠就可以抵抗,非常健康。
王林发介绍,他们在做蝙蝠的基因组检测时发现,第一,从比较生物学来说,蝙蝠对DNA损伤的修补特别敏感、特别有效;第二,它的炎症反应是抑制的。炎症应该是抗病毒的,但炎症平衡很重要,平衡的时候是有保护作用,过度就是致病的。“蝙蝠之所以比人、小鼠以及其他动物更健康,原因就是它能够达到保护和致病的一个平衡。”
蝙蝠是那么多病毒的宿主,但是自身不发病,也不容易得癌症,所以“现在我们提倡把蝙蝠作为新的医学模型来研究,因为就连高血压、糖尿病的研究也都可以在蝙蝠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光明网记者宋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