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包谷糖尿病(包谷糖尿病人可以吃吗)

民福康 0
文章目录:

玉米是粗粮,糖尿病患者经常吃能降血糖吗?怎么样吃才健康?

天气寒冷,手里捧着香甜的烤玉米一边捂手一边享受美味,实在是太幸福了,可是有一类人在吃玉米的时候就比较纠结了,那就是糖友。有人说玉米是粗粮,经常吃能降血糖,有人说玉米口感甜糯,吃了会升糖,到底哪一种说法对呢?今天给大家解释一下。

大妈不敢吃玉米,害怕血糖会升高,得了糖尿病不能吃玉米?

胡大妈患有糖尿病,平时饮食格外小心,一些知识点她都记在本子上,总是害怕自己吃错。对于玉米,她是又爱又恨,自己很喜欢吃,可是自己的身体又不敢吃得太多,有时实在馋了就吃上半根,不敢一下子都吃光。

玉米的GI值是55,比米饭低得多,如果吃米饭没有什么问题,那么吃玉米也不会有太大影响。玉米中的膳食纤维比较多,没那么容易被消化,食用后一个小时会升高,但是两个小时后就会下降,回到空腹血糖状态,不会给血糖带来太大影响。

平时患者到门诊咨询医生,医生会交代多吃粗粮,而玉米就是粗粮的一种,可以放心吃,但是单纯地吃玉米不会带来降糖效果,如果已经确诊糖尿病,在饮食之外还要服药,不可仅用玉米代替药物。

为啥有人说玉米口感甜糯,吃了玉米血糖会升高呢?

食物带来的甜味不必担心,它是食物中天然存在的多糖,而不是人工添加的糖分,对人体影响比较小,还能带来甘甜的口感。可是,如果你吃的黏玉米或玉米烙,一下子吃多了就可能会导致血糖飙升,对控制不利。

黏玉米的淀粉含量比较高,GI值比普通玉米高一点,不建议多吃。玉米烙也要少吃,它的制作需要加糯米粉、白糖、玉米油,有油又有糖,热量比较高,对血糖的影响比较大,若是食用过多,血糖就不易稳定。

还有一种是爆米花,它的原材料也是玉米,也是高糖高油类食物,虽然有脆脆的口感,可是却不适合糖友,健康者也要少吃,吃多了对牙齿不好,还容易发胖。

也就是说,玉米本身是好的,但是在品种选择和烹饪方式上要注意,这两个因素可能会改变玉米的性质,使其对血糖产生不一样的影响。

关于吃玉米的建议

吃玉米尽量直接煮熟了啃着吃,少吃玉米糊或玉米汁,颗粒越小就越容易消化,也越容易对血糖产生影响。另外,煮玉米时不宜水煮时间过长,可能会减少它的膳食纤维,提升黏性。

喜欢吃玉米的人,购买普通的玉米即可,黏玉米要少吃,玉米烙、爆米花不宜吃,玉米面和玉米片可适当吃,那种玉米片做的零食不建议吃。

玉米食用不可过量,糖友每次食用半根即可,不可贪嘴,如果咀嚼不充分,可能会影响消化,肠胃不好的人要注意控制。另外,糖友若是有便秘现象,可以把主食换成玉米,有一定促进排泄的作用。

在这里还要提醒一点,那就是患者总是会问具体的某样食物能不能吃,其实,单一的食物对血糖的影响是有限的,大家应该关注的混合膳食对血糖的影响,毕竟平时的饮食不可能光吃玉米或红薯,也不可能光吃肉不吃菜,因此,注重膳食平衡才是重点

糖尿病患者的主食怎么搭配?

比如说吃玉米,可以将一根玉米剁成四段,食用其中的两小段,然后再加上半碗白米饭。也可以将玉米粒剥下来,抓一把放到米饭里一起蒸着吃。如果饭量比较小,可以直接吃玉米,不吃米饭,剩下的用瘦肉、蛋类、蔬菜填补,这样就不会饿肚子。

糖尿病患者的辅食怎么搭配?

玉米可以烧汤,加入山药、胡萝卜、排骨都行,但是要少喝汤,多吃食材,防止摄入过多的嘌呤。多吃豆制品、叶茎蔬菜、鱼虾,它们对血糖的影响比较小。饭后再少量来点水果,例如几瓣橘子、切成片的猕猴桃、四五颗蓝莓等等,既能解油腻,又不会撑肚子。

总结一下,糖友吃玉米是不错的选择,尽量吃煮玉米,比较健康,而玉米面、玉米糊等不宜多吃。此外,注重膳食平衡有利于控制血糖,不要什么都不敢吃。最后,玉米不是药,不能彻底解决血糖问题,还是要按时吃药才对。

参考资料:

[1]糯玉米比甜玉米易升糖.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2021-05-24

[2]糖尿病人可以放心吃玉米面?营养师辟谣:升糖指数和大米白面一样.光明网.2019-11-13

[3]患了糖尿病,玉米做主食是个不错的选择,玉米这样吃血糖更稳定.医糖.2021-09-23

[4]权威!糖尿病人的饮食红黑榜!.健康时报.2019-03-17

为你解开玉米面的面纱!虽然天天吃,但是万万没想到!

在中国慢性病大爆发的今天,人们开始关注我们日常的饮食,发现我们吃的粮食过于精细,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于是粗粮又回到了我们的餐桌上。一说到吃粗粮,人们往往首先就会想到棒子面粥、窝窝头、贴饼子、菜团子等,用来做这些食物的主要原料是玉米,更准确的说是玉米面。

我们通常说的细粮是指精制谷物,即经过精细处理,去除了谷物外层的谷皮、糊粉层、谷胚等部分,只留下胚乳的部分,其主要成分是淀粉,如精白米和面;而保留了谷皮、糊粉层和谷胚的全谷类的粮食称为粗粮,如小米,燕麦、荞麦、杂豆类等,这其中包括玉米。相对而言,粗粮含有丰富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都是人体容易缺乏的营养素,一旦长期缺乏就会导致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多发,所以多吃粗粮有利于身体健康。

多吃粗粮对身体好,已是尽人皆知的健康饮食理念, 但是对于粗粮,我们,也不宜吃多,因为粗粮摄入过多,会影响蛋白质、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另外还会伤害到胃的正常生理功能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正常体重成年人,每天食用85克的全谷食品能减少若干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因此建议每天最好能吃50克以上的粗粮为宜。

玉米又被称为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 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工业原料和重要的饲料来源,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玉米巧称为人类膳食结构的平衡大使。在中医的观念里,玉米全身都是宝, 连玉米须都具有利尿、降压、降血糖等功效。至于玉米粒更是营养丰富,除了可当主食外,也是保健的好食物。

玉米的营养价值

1. 玉米富含膳食纤维, 每100克中含有1.7克,只要摄取一杯约165克的熟玉米粒,便可为人体提供成年人每天摄入量的1/4,可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预防冠心病;预防肥胖;维持血糖稳定和平衡;预防便秘;可预防结肠癌。

2. 玉米中所含的β-胡萝卜素,在人体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 预防干眼病,保护视力;维持上皮细胞的健康;维持骨骼正常的生长发育;促进生长和生殖;同时就具有抗氧化的功能。

3. 玉米胚芽中维生素E的含量十分丰富, 是一种的强抗衰老的抗氧化剂;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

4. 嫩玉米中富含维生素C、异麦芽低聚糖等,有长寿、美容作用。玉米胚芽所含的营养物质有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调整神经系统功能;能起到使皮肤细嫩光滑,抑制、延缓皱纹产生作用。

5. 玉米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对保护神经传导和胃肠功能,预防脚气病、心肌炎,维护皮肤健美是有效的。

玉米中含有丰富的烟酸,烟酸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P)的组成物,是可增强胰岛素作用的营养素,所以,用玉米替代主食,有助于血糖的调节。

提示:玉米中所含的烟酸多为结合型,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在烹调玉米食品时,加入少量小苏打或食碱,能使结合型的烟酸分解为游离型,易于人体的消化吸收。

6. 玉米中还含有硒和镁,硒能加速体内过氧化物的分解,使恶性肿瘤得不到氧的供应而衰亡;而镁,一方面能抑制癌细胞的发展,另一方面能使体内的废物尽快排出体外,从而起到预防癌的作用。

7. 玉米胚芽中油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60%,含量高于稻米和小麦,可清除血液中有害的胆固醇,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

8. 另外,玉米还富含植物化学物质,如叶黄素和玉米黄素,也是非常好的抗氧化剂,能清除血管中的自由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血管疾病;同时对于还可以保护眼睛, 预防白内障及视网膜病变。但是,只有黄色的玉米中才有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素,而白玉米中没有。所以,经常用眼的人,应多吃一些黄色的玉米。

9. 中医讲, 其他玉米须有较强的利尿功能,对泌尿系感染、水肿有治疗作用,还可以清热利胆排石,适用于肝胆湿热型胆石症等。

玉米堪称粗粮中的精品,但是玉米制品如玉米面还是粗粮吗?不一定!如果直接啃玉米棒子,或者吃整个的玉米粒,这样吃玉米吃到的是粗粮。但是如果玉米被加工厂,加工成玉米面,一般都是把外皮磨掉,而且要磨两三遍,去外皮后再研磨成玉米面。得到的玉米面中,没有了谷皮和糊粉层,去除了不利于储存的谷胚, 所以玉米面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把存在于谷皮、糊粉层和谷胚中的营养素都被去除掉了。虽然它的营养价值要比精米面略高,但是玉米面已经变成口感细腻,和“细粮”差不多的粮食了。为了使玉米的价值最大化,玉米胚芽用于榨油,玉米谷胚被用来做为饲料或其他工业用途,以及易于保存,大多数超市的玉米面都是经过精加工的玉米面了,其营养价值跟玉米比也大大折扣。

所以为了能吃到更多的营养,我们尽量选择完整的玉米,多吃黄色的玉米。另外,由于玉米蛋白质中的赖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含量较低, 如果能与大豆一起食用,如在玉米面中掺入一定量的豆粉来食用,可以提高玉米蛋白质的利用率。玉米和玉米面虽然一字之差,但是营养价值上确相差了很多,姑且我们不把玉米面当成纯粹的细粮,但是也不要再把它当成粗粮了,玉米才是名副其实的粗粮!

@新浪微博 海兰营养师

QQ1473116006

原创文章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


糖友饮食指南——玉米,小米,西米,糯米,黑米,不是想吃就能吃

续上一篇文章《糖友饮食指南——红豆,绿豆,黄豆,黑豆,不是想吃就能吃》后,我们今天来说一说糖尿病人常见的关于吃米的困与惑的。

首先说一说玉米

玉米,别名苞谷,包谷,棒子,玉蜀黍,性平,胃甘,归胃,膀胱经。

研究证明,玉米含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硒功能类似胰岛素,镁可强化胰岛素的功能,而维生素B2可帮助糖类代谢,胡萝卜素对破坏胰岛素的自由基有抵抗作用。

另外玉米所含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能预防糖尿病引发的眼部并发症,如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

但优唐健康糖尿病管理团队爱心提示您:

糖尿病人可以适当吃些老玉米,但糯玉米和甜玉米要尽量少吃;这是因为虽然玉米中含有降糖的成分,但同时也含有大量的淀粉,过量食用会导致血糖不稳定,因此不宜过量食用;

另外在吃玉米时应该把玉米粒中的胚芽也全部吃进去,因为玉米的许多营养都在这里面。

最后,玉米在选购、储存与烹饪中要注意:

在挑选玉米的时候,首先应该选择新鲜,颗粒饱满且有弹性,色泽金黄者,如果有发霉的玉米千万不要选购。

第二就是保存新鲜玉米时候,要记得除去玉米皮,玉米须,洗净沥干水,装入保鲜袋中,再放入冰箱中冷藏。

接下来,说一说小米

小米,别名又叫做栗米,稞子,黏米。

小米中膳食纤维含量比大米高,相对来说不易引起血糖迅速升高,适合糖尿病患者替代部分主食食用。

此外适量食用小米还可以缓解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烦躁情绪。

但优唐健康糖尿病管理团队爱心提示您:

小米所含的氨基酸中缺乏赖氨酸,故宜与富含赖氨酸的大豆,肉类食物一起食用;气滞者忌吃小米,体质虚寒者宜少吃小米;

小米在选购、储存与烹饪中要注意:在储藏前,如果小米水分过大,应将其放在阴凉处风干。

新鲜的小米色泽均匀,呈金黄色,且富有光泽宜选购。而颜色暗沉者,则不适宜。淘洗小米的时候也要注意,因为小米的外层米糠中也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淘洗次数过多会导致营养素流失。因此不宜多次淘洗。

接下来,说一说西米

西米是由棕榈树类的树干、树身(茎)加工,通过机械处理,浸泡,沉淀,烘干制成的的可食用西米淀粉,最为传统的是从西谷椰树(又名莎谷,沙谷)的木髓部提取的淀粉,经过手工加工制成。

西米产于马来群岛一带,西米质净色白者名真珠西谷,白净滑糯,营养颇丰。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但市场上卖的西米,多是混合了大量其他淀粉物质的,比如木薯粉。因此,西米的淀粉含量很高,而淀粉在人体内会快速转化为葡萄糖,糖尿病患者进食后不利于血糖的稳定。

因此,优唐健康糖尿病管理团队爱心提示您:

能不吃西米,尽量不吃西米。如果非要食用,可以选用盐作为调味品。

另外西米多用于制作糖水,而糖水中含有大量的糖类,过量进食后容易导致血糖上升,对病情控制不利。

如果在西米类食物的时候,如果非要做糖水,比如加入牛奶、火龙果,芒果,红豆,木瓜等糖水时候,也要相应的减少主食量。

接下来,说一说糯米

糯米是糯稻脱壳的米,在中国南方称为糯米,而北方则多称为江米。

糯米形细,是家常经常食用的粮食之一。因其口感香糯黏滑,常被用以制成风味小吃,如年糕、元宵、粽子等。

糯米米质呈蜡白色,不透明或半透明状.吸水性和膨胀性小,后粘性大,口感滑腻,较难消化吸收。

长糯米即是籼糯,米粒细长,颜色呈粉白、不透明状,黏性强。

另有一种圆糯米,属粳糯,形状圆短,白色不透明,口感甜腻,黏度稍逊于长糯米。适合做粽子、酒酿、汤圆、米饭等等。

糯米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在人体内可快速转化为葡萄糖。

因此,优唐健康糖尿病管理团队爱心提示您:

糖尿病人食用后,可使血糖迅速上升,对病情控制不利。

另外糯米黏性极强,难以消化,过量食用后易加重便秘症状。因此不建议多食。

最后,说一说黑米

黑米又名乌米,性平,味甘,归脾、胃经。

黑米中含有多种维生素与膳食纤维能够有效控制体重,稳定血糖。

并且黑米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钙、镁、硒、锌等,对糖尿病患者有益处。

同时,黑米中所含的维生素E与花青素是强抗氧化剂,可促进人体能量代谢、血液循环,防止血管硬化及胆固醇的沉积,降低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但是,优唐健康糖尿病管理团队爱心提示您:

黑米如果不煮烂,不仅大多数营养成分没有分解出来,而且多食易造成消化不良,因此消化能力弱者慎食;同时,火热燥盛者不宜食用黑米。

黑米在选购、储存、烹饪时候的要点也要注意:

黑米在烹饪前,最好放在水中浸泡一夜,这样便于煮烂食用。此外,泡米的水最好与黑米同煮,以免营养成分流失。

而在储存时,要注意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霉变等变质现象。

——END——

责任编辑:辣梅子辣

△ 欢迎关注【糖尿病管理团队】头条号,与20万 糖友一起管好糖尿病!

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

※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 想获得更多糖尿病知识可查看我的历史文章,或者在评论区或私信中留言咨询~

※ 另外也欢迎加入我们的糖友圈,与更多糖友一起与“糖”智慧共舞,一起打倒"糖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