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立冬糖尿病(冬天 糖尿病)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立冬吃饺子 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吃

【立冬吃饺子 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吃】选馅料时,糖友们可以参照以下两点要求: 1.高纤蔬菜不可少。有些人喜欢吃纯肉馅的水饺,这样的馅料配比不平衡,糖尿病患者更应回避。应尽量选用含膳食纤维多、热量低、水分含量少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萝卜、青椒等;还可以选择口味独特,带有特殊香味的蔬菜,如荠菜、蕨菜、香菇;里面还可以加入紫菜、虾皮、木耳等配料调味。 2.精选瘦肉加个蛋。有人喜欢用半肥半瘦的猪肉做馅,而糖尿病患者不宜吃肥肉,超市中出售的速冻水饺通常含有大量肥肉馅,建议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牛肉、鸡肉、鱼肉或虾肉来做馅料,当然瘦猪肉也可以选择,有些人认为馅料中没有肥肉太柴,口感不好,可以加少量植物油和一个鸡蛋的蛋清,同时放些压碎的豆腐一起搅拌均匀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和计划生委员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中日医院王昕:糖尿病最易在冬季加重,过冬需注意五个细节

文 / 管颜青 编 / 干玎竹

【搜狐健康】这几天出门有没有分分钟被冷到冻哭?

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多地气温仍持续偏低,北京更是创下十年来同期最低温度。对于许多糖尿病患者来说,这天气无疑雪上加霜。糖尿病最易在冬季复发或加重,出现多种心脑血管并发症、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病变的几率也会升高。为此,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王昕提醒广大糖友,冬天是 “多事之季”,需要从生活多方面加以重视。

一、注意御寒保暖,预防感冒

王昕告诉搜狐健康,冷空气会刺激交感神经,促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易使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寒冷还会引起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易诱发脑溢血、心肌梗塞等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

由于抵抗力相对要低,糖友预防感冒的任务更加艰巨。在冬季流感高发季节,患者要加强御寒保暖。如果室内外温差过大,患者还要注意随时增减衣物和居室通风,避免流感侵袭。

二、控制食欲,少食多餐

冬季气温低身体热量需求多,多数人会明显感到食欲增加,糖尿病患者也不例外,这也是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

王昕建议,糖尿病饮食讲究少食多餐,不仅可以避免血糖波动过大,还可以减少饥饿感。主食应粗细搭配,控制米、面及淀粉类食物量,适量增加高纤维和高蛋白的食品,如蔬菜、豆制品、鸡蛋、牛肉等,既能满足机体需要,又能控制血糖波动。不建议患者多食用粥、稀饭等糊状主食,这样容易迅速被人体消化吸收分解成葡萄糖,会直接升高血糖浓度。

三、坚持锻炼,增加室内运动

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控制体重。但受室外冷空气的影响,很多人虽管住了嘴,却迈不开腿。实际上,糖友可以进行一些室内活动,同样有助于控制血糖。

适合糖友的室内活动有瑜伽、太极拳、健身操等。糖友可以选择一些宽敞的楼道或其他地方,反复来回走上二三十分钟,也会达到相当好的锻炼效果。此外,还可以增加一些轻体力的家务劳动。

四、防肌肤干燥,注意补水保湿

冬季天干物燥,对于糖友来说,更容易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王昕介绍说,很多患者在冬季会出现双下肢瘙痒、神经性皮炎、湿疹等多种皮肤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瘙痒症状加剧,糖友也不能随意抓挠。一旦抓破皮肤,很可能导致感染,并引起各种并发症。

因此,糖友在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湿,预防皮肤干燥,特别是小腿、脚部等脆弱敏感部位,以免脱皮、皲裂。同时,洗澡、洗脚后要记得及时涂抹护肤乳。

五、讲究取暖方法,避免烫伤

在南方地区,家中多没有暖气,不少糖友会选择热水袋、电暖气、电热毯等设备取暖。但由于糖尿病患者多伴有神经病变,对温度不敏感,很容易发生烫伤,增加感染风险。因此,在使用这些取暖产品时,应格外留意防烫伤,不宜使用过长时间,最好不要直接接触皮肤。

还有一些患者习惯在冬天用热水泡脚。为避免水温过高,引发烫伤,糖友在泡脚前一定要先用手试水温,浸泡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以及不要使用刺激性太强的药水。此外,有皮肤破损的患者不建议泡脚。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气温降血糖猛升高,“糖友”冬季有三防,一定要关注

冬季气温下降,很多人都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来保暖。殊不知这样会导致血糖更加容易升高,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常常有所波动。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冬季成为糖尿病患者的“多事之秋”?冬季“糖友”又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呢?

冬季血糖猛升,并发症增多

冬季气候寒冷,受寒冷刺激,血管容易产生痉挛,血流量减少,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引发大血管和微血管受损,诱发心脑血管方面的并发症。

因此,病情较轻的患者,每半个月需要测一下血糖,较重的每3到5天就要测一次,很严重的患者需要天天测。这样才能随时掌握血糖状况,调整治疗方案。

“糖友”冬季注意预防3种情况

1.防高血糖

冬季血糖水平最高。

一是因为冬季气温降低,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导致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下降,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肝糖输出增加,肌肉对葡萄糖摄取减少,最终导致血糖升高。

二是天气变冷后,人的饭量会增大,摄入的热量也会随之增加,很容易引起血糖升高。要特别注意监测餐后血糖,平时只关注空腹血糖的患者更该如此。

选择水分较多以及一些生津润燥、清热通便、滋肾润肺的果蔬,如苦瓜、黄瓜、莴笋、竹笋、菠菜、蘑菇、西红柿等。 尽量采用清蒸、清煮、清炖等烹调方式。

三是因为天气寒冷,人们参与活动减少,能量消耗少便会使得血糖升高。

2.防感冒

冬天气温下降,糖友尤其是老年患者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引发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

因为糖尿病患者的感冒很难好,有时候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如果不小心感冒了,一要注意监测血糖,二是要慎重选择感冒药。

免疫力本就不高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妇科感染等,这都会引起血糖升高,反过来也会加重感染。所以要注意保暖,讲究个人卫生和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3.防糖尿病足

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是糖尿病高发的季节。

冬季皮肤容易干燥脱皮,进而发生破损,这是糖尿病患者的大忌,如果对足部护理不当,会让微小的创口迅速发展成糖尿病足。要积极保护双脚,每天用温水洗脚,不要使用刺激性肥皂,水温不超过40℃,用乳液或营养霜来防止皮肤干燥、皲裂。

经常检查足部是否有皮肤裂伤、擦伤或水泡、红肿、蚊虫叮咬伤等,一旦发现足部溃疡感染,马上就医。

虽然天气寒冷,但是糖尿病患者适当的运动必不可少,可以帮患者控制体重,促进新陈代谢。

尤其是坚持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有益于血糖、血脂的平稳。通过心率监测,可以判断自 己做的是否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一般做中强运动时的心率在120一150次/分钟,如果心率超过150次/分钟,那就变成无氧运动,糖尿病人不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