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管住糖尿病(管理糖尿病)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管住嘴,你才会击败糖尿病,5个禁忌牢牢记住,每天都要照着做

糖尿病,大多数人都比较熟悉,可能自己的家人或者身边朋友中就有糖尿病患者。据统计,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了1.4亿多,占据了世界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的四分之一。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带来的各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也增加了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恢复到正常值,也要按时服用药物,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想要控制好血糖,不仅仅是要遵照医嘱按时服用药物,还要对于饮食加以调整。饮食治疗,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糖尿病,更要注意饮食禁忌。

精白米面主食

出生在80年之前的人,可能都经历过每天吃窝窝头的时候。那个时候,每天吃到的主食基本上是粗杂粮做成的。即使吃到白面馒头,馒头也不是那么白,一般都是普通粉做成的馒头。如今,馒头的品相越来越好,大多数人吃的馒头和米饭都是精白米面做成的。精白米面的加工度高,做出来的主食,品相也更好。

只不过加工度高的精白米面,在加工过程中也就损失了很多的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这两种营养素对于控制血糖都有着很大的帮助。B族维生素可以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而膳食纤维则可以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速度,抑制小肠对于糖的吸收。在选择主食的时候,可以适量食用粗杂粮做成的主食,增加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的摄入量。

少喝粥

前段时间,张文宏教授说的“多吃牛奶和鸡蛋,不能喝粥”这句话,一时之间让很多人对于中国人习惯饮用的粥品产生了怀疑。中国人喜欢喝粥,每天喝粥也已经成了习惯。但是白米粥、小米粥,这些粥并不适合糖尿病人饮用。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喝粥需要慎之又慎。

可能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吃上一碗白米饭后血糖的升高速度还不如一碗白米粥。经过长时间的熬粥,粥变得比较黏稠,糊化的淀粉更容易升高血糖。糖尿病人可以吃米饭,但是要尽量避免喝粥,尤其是黏黏糊糊的粥更不能饮用,以免血糖出现更多问题。

少吃高糖食物

糖,是引起血糖波动的主要问题。可能很多人对于糖的摄入量已经做了控制,但是血糖依然还会出现问题,原因可能与食物中的隐形糖有着重要的关系。有些食物看着好像很健康,其实含糖量可能并不低,只不过被大众所忽视罢了。比如果汁、饮料、面包、蛋糕等等,这些食物中糖的含量并不低。

虽然有些饮料喝起来可能没有甜味,其实糖的含量并不低。比如碳酸饮料,一瓶500毫升的饮料中糖的含量甚至超过了50克。喝上这么一瓶碳酸饮料,血糖也就会出现飙升。蛋糕、面包,在制作过程中,往往需要添加糖,这些隐形糖,也会引起血糖出现问题。在购买食品的时候,注意看一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对于食物中的隐形糖要减少摄入量。

少吃高油食物

炒菜的时候多放点油,炒出来的菜肴就更有滋味。做烘焙食品的时候,加上点油,做出来的蛋糕也会更加松软。这些高油食物,虽然味道会更好,却也增加了油的摄入量。对于食用油的摄入量,推荐摄入量是每天25克。食用油摄入量超标,也就会引起肥胖。

肥胖不仅仅会影响个人形象,穿不了好看的衣服,也会引起胰岛素抵抗,控制血糖的难度就会上升。肥胖,不仅仅是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也会增加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等疾病的发病风险。想要控制好血糖,就要少吃高油食物,控制食用油的摄入量,同时还要注意食物中的隐形油。

不能空腹锻炼

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运动不仅仅适合普通人,也适合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的治疗上,不仅强调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运动治疗与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同等重要。运动不仅有助于肥胖患者体重减轻、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对于轻型的糖尿病患者,还可以改善末梢组织对糖的利用,对防止血管、神经并发症都有一定的作用。

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运动也有禁忌,尤其是空腹运动。糖尿病患者在锻炼身体的时候如果是空腹状态,可能会造成低血糖的发生。糖尿病患者锻炼身体一定是在餐后,同时还要根据自己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不走极端——“管住嘴,迈开腿”别走入误区

控糖的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既不过度限制也不放任自流。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生活习惯养成,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有效管理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控糖过程中可能会陷入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可能影响血糖管理的效果,甚至可能导致健康风险。以下是常见的几个控糖误区:

1.极端控主食

我们都知道高血糖、糖尿病群体需要合理控制“糖”的摄入量,但有的老年人朋友认为控糖就等于不吃糖。任何含有糖分的东西他们都拒绝摄入,有的甚至连主食都“戒”了,过度追求清淡饮食、素食主义。控糖并不等于完全戒糖,而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来控制血糖水平,适当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有助于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特别是对于正在服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对于老年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来说,过度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和其他健康问题。虽然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短期内可能有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血糖水平,但过少的碳水化合物可能导致虚弱无力、头晕等症状。

即使在控糖期间,每天也应保证摄入一定量的主食(如250-300克),均匀分配到三餐中,每顿大约75-100克。这相当于一个成年人拳头大小的份量,可以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能量。

控糖其实是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就需要采取措施降糖,比如减少碳水的摄入量、多吃粗粮或者有利于控制血糖的蔬菜、苦瓜、冬瓜等食物。

2. 主食全部选择粗粮

合理选择碳水化合物,白米饭、白面包等精制食品容易引起血糖迅速上升,应该适当减少这类食物的比例。优先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比如全谷物、糙米、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消化吸收较慢,有助于平稳血糖。

控糖期每天摄入50—150g(生重)粗粮为最佳。如果长期以粗粮为主食容易加重肠胃消化负担,影响钙和铁等元素的吸收,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贫血等疾病的产生。

控糖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均衡且可持续的饮食模式,而不是单纯依赖减少某一类食物(如主食)的摄入。很多人认为只要减少米饭、面食等主食的摄入就能有效控糖。虽然精制碳水化合物确实需要控制,但蛋白质、脂肪、蔬菜水果中的天然糖分同样会影响血糖。均衡饮食是关键,应综合考虑所有食物的总热量和营养成分。

3. 蔬菜摄入过量

大多数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但热量却很低,非常适合那些希望控制体重或血糖水平的人群。虽然膳食纤维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但如果短时间内大量摄入,可能会导致腹胀、气体增多甚至腹泻等问题,特别是对于肠胃敏感的人来说。虽然单个份量的蔬菜热量很低,但如果一整天都以蔬菜为主食,尤其是加入较多油脂或其他高热量调料来烹饪时,总热量仍然可能超出预期。像甜菜根、胡萝卜这样的根茎类蔬菜含有相对较高的天然糖分,过量食用可能会对血糖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建议控糖期每天至少保证摄入300—500g蔬菜,其中绿叶蔬菜得占一半以上。

4. 无糖零食也要适量

无糖零食并不意味着热量完全低,例如无糖饼干其中就含有大量的淀粉,而淀粉消化后会转变为糖。即使是标榜为“无糖”的零食,虽然这些产品不含添加糖或使用了代糖,但它们仍然可能含有其他成分,如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热量,其中的复杂碳水化合物也会被消化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进而影响血糖水平。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过量食用任何类型的碳水化合物都需要谨慎对待。所以无糖零食也不能没有限制的吃,可以适量的作为加餐,过量摄入同样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5. 努力运动但要科学

运动是控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应该与其他控糖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全面的健康管理计划。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还能改善整体健康状况。控糖期运动不宜过量,餐后休息一小时起身散散步即可,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30—40分钟左右为佳。某些情况下,尤其是对于正在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的人来说,过度剧烈或长时间的运动可能导致低血糖。因此,糖尿病人确保运动前后摄入适当的营养,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以支持能量需求而不引起血糖剧烈波动,随身携带快速起效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汁、葡萄糖片)以备不时之需。

糖尿病不吃药,饮食和运动疗法帮你把血糖降!(糖尿病之24)

#糖尿病# #降糖#

“管住嘴,迈开腿”。是所有内分泌医生告诉糖尿病患者的降糖口诀。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或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可以极大的增强敏感性和改善改善血糖!

管住嘴

糖尿病患者饮食要合理均衡,该多吃的一定要多吃,该少吃的一定要少吃。

  • 主食要限量,粗细要搭配。

比如大米、面粉、土豆、山芋和藕等含淀粉多的食物要少吃。

  • 新鲜蔬菜要多吃,低甜度水果可以吃。

新鲜蔬菜几乎不含有热量和糖分,可以随便吃。

对于低甜度的水果,可以在两餐之间(血糖控制良好时)适量服用。

  • 瘦肉、鱼、禽类和蛋类可以吃,加工腌制肉类不要吃。
  • 奶类或豆制品天天吃,保证每天必须蛋白质!
  • 饮食要清淡,多饮水,少喝酒。
  • 定时定点要定量,细嚼慢咽,先菜后肉,最后吃主食。
管住腿
  • 运动最好是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定义:当你进行低中强度、节奏平缓、长时间的运动时,氧气充分输送到身体细胞中帮助产能,持续锻炼3分钟以上运动还有余力、还能良好呼吸。

典型的有氧运动:步行、慢跑、越野、滑雪、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做韵律操等。

  • 运动时间要充足

每次运动大于半小时,一周最少五六次。

糖尿病运动要注意:

预防运动性低血糖

避免在空腹时运动

避免使用降糖药的60-90min后运动

运动前血糖<5.6mmol/L时

应进食碳水化合物后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