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硫(糖尿病硫辛酸的作用)
齐鲁医院教授临床使用硫辛酸15年发现可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用硫辛酸已有15年之久,我发现硫辛酸不仅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人有效,也对糖网,包括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病人疗效显著。
在合并应用激光治疗或者抗VEGF治疗的过程中,如果联合使用硫辛酸的话,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本次【跨界聚力 共话糖网】云论坛第一场线上讨论会上,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眼科的王红教授如是说。
王教授也将她对硫辛酸在糖网治疗过程中的思考做了详细介绍,下面我们将截取重点部分与大家分享。
众所周知中国是糖尿病大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糖尿病视神经病变也是大家熟知的糖尿病并发症,这三种病变能够直接导致病人的视力严重受损。根据最新数据来看,中国大约有750万DME病人,数字庞大,这类人群也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
对于糖网发病原因以前各项研究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微血管病变上,认为是高血糖导致了毛细血管紧密连接的破坏,从而造成毛细血管渗透性的增加而出现这种出血渗出以及糖尿病的黄斑水肿。
王红教授认为, 微血管病变导致糖尿病病人视网膜三级神经元的改变以及突触连接的破坏,才是造成糖网以及视力受损的关键。
她还强调:“不管是进行营养神经治疗、抗氧化应激治疗、抗VEGF 治疗,其实最终目的还是保护患者的视网膜三级神经元的功能,联合硫辛酸治疗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硫辛酸能够减轻眼部并发症的原因:它是一种高效抗氧化剂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不管是“统一机制学说”、“共同土壤学说”、“代谢记忆学说”都将糖尿病发生的源头指向了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偏向于氧化导致中性粒细胞的炎性的浸润,蛋白酶分泌的增加,产生大量的氧化中间产物。也可以理解为是自由基在体内产生的一种负面作用,自由基大家都听说过,是导致衰老和疾病的重要原因。
那么糖网其实也是类似于这样一种慢性炎症的过程,王红教授指出,有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可以证实糖尿病眼病和氧化应激是有关联的, 氧化应激也是糖尿病眼病发病的基础。
特别是brownlee教授所提出的“统一机制”学说认为过多的超氧自由基会导致血管损伤、神经退行性病变,从而导致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视网膜缺血缺氧,最终走向糖尿病眼病的发生。
那么硫辛酸恰恰是一种高效的抗氧化剂,它能够捕捉清除自由基,与金属离子螯合,修复受损细胞,影响基因表达。而且还是抗氧化剂的抗氧化剂,能促使抗氧化剂的再生。所以在临床医学中,使用硫辛酸进行治疗确实能够从源头上来减轻眼部并发症。
三、硫辛酸能够有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试验
会上王红教授也分享了多项国内外使用硫辛酸的实验。
其中一例:实验将130例老年单纯型DR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用羟苯磺酸钙,观察组用的是硫辛酸,发现使用硫辛酸的观察组在治疗后血清中的VEGF以及BFGF出现降低,同时患者的视力也得到了提高。
临床也发现硫辛酸有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血液循环、提高视力、抑制新生血管生长的作用。
关于对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有很多篇中文文献,在此不一一赘述。想要了解更多详情,或有与糖尿病相关的疑问,欢迎留言!
——END——
责任编辑:辣梅子辣
△ 欢迎关注【糖尿病管理团队】头条号,与22万 糖友一起管好糖尿病!
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
※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 想获得更多糖尿病知识可查看我的历史文章,或者在评论区或私信中留言咨询~
※ 另外也欢迎加入我们的糖友圈,与更多糖友一起与“糖”智慧共舞,一起打倒"糖老虎"!
冉氏中草药,降糖靠化药
这是一个粉丝快递给我的冉氏中草药黄色2号,是这位粉丝家中老人自行购买的号称对糖尿病疗效非常好的中药丸。这位粉丝看过我们的视频之后,担心里面有西药添加,希望我们检测把关一下。
直接说结果,这个冉氏中草药黄色2号里面,至少含有两个人工合成化学药用成分,分别是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这又是一个隐瞒添加化学药用成分的假纯中药。另外,我们还检测到了格列本脲杂质A和一个天然植物成分小檗碱,也叫黄连素。
我们从接收到的降糖的纯植物产品中,多次检测到了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首次检测到格列本脲合成过程中的杂质。不法商家为了牟利,不仅冒充中药违法添加,还用劣质原料,实在缺德;患者长期服用的话安全隐患很大。
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分析和鉴定过程。
样品经过70%乙醇提取后,进行HPLC检测。从液相图谱中可以看到,保留时间为3.0和75.4min的信号,它们的紫外吸收曲线与我们之前检测过的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基本一致,初步判断就是它们,接下来,质谱照一照。
- TOF-MS检测结果显示,保留时间为2.9和44.5分钟的两个信号比较明显,它们的分子量分别是130.11066和494.15240,仪器推测的分子式分别为C4H11N5[M] 和C23H28ClN3O5S[M] ,可以实锤,它们分别就是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
另外,TOF-MS检测图谱中,保留时间为31.1和37.9分钟的信号也比较明显,它们的分子量分别是336.12431和369.06842,仪器推测的分子式分别为C20H17NO4[M] 和C16H17ClN2O4S[M] 。2号目标同时含有氯、氮、硫3种杂原子,很可疑,接下来查文献、打二级质谱。
二级质谱中,1号目标打出了质荷比为320.0929、306.0780、292.0977以及278.0816的主要碎片离子峰,它不是小檗碱就是表小檗碱,经过与盐酸小檗碱片进行比对,最终确认1号目标就是小檗碱。
2号目标打出了质荷比为304.0739和169.0050的主要碎片离子峰,经过资料查询与比对,确认它就是格列本脲杂质A,是格列本脲合成过程中产生的杂质。
检测“速效”、“神效”纯植物产品,还会继续。如果小伙伴们有可疑的产品需要分析,请留言哦。
本次分享就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拜拜。
糖尿病还能“勾起”肺结核
75岁的张大伯患有糖尿病10年,但始终疏于健康管理。一直感到无所谓的张大伯前段时期不停地咳嗽,且痰中带血。后经医院检查,他竟然患上了肺结核。医生说,张大伯的肺结核主要是血糖控制不好“勾”起来的。“小时候听老人说肺结核叫‘痨病’,由营养不良引起。糖尿病叫‘富贵病’,吃得太好是病因之一。看似两者对立,怎么还‘统一’了呢?”下面就给张大伯答疑解惑。
糖尿病人患肺结核
几率可高八倍
医生告诉张大伯,尽管肺结核与营养不良有关,但并不是唯一原因。结核病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入侵人体导致的一类传染性疾病,最常见的为肺结核,身体其他的部位也可以出现结核,如骨、肠道、泌尿生殖系统、脑及腹膜。结核病易患人群为幼儿、青春期的少年、老年人,还有营养不良、尘肺、糖尿病患者,胃切除患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也是易患人群。
糖尿病和肺结核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两病关系密切。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结核病患病率高出普通人群4到8倍。为什么糖尿病和肺结核常常合并存在呢?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血糖增高为结核杆菌的滋生提供了营养来源。另外,患者机体代谢紊乱进一步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结核病。
要治肺结核
先控制好血糖
肺结核典型症状多为低热(午后为著)、盗汗、乏力、纳差、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等,与单纯肺结核病不同的是,糖尿病一旦合并肺结核,10%~20%的患者无呼吸道症状,80%左右的患者则起病较急、进展快。且肺部病变范围广,干酪病灶多,空洞多,排菌量大,治疗相对比较困难,需要糖尿病和肺结核病同时治疗。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合并肺结核很重要。首先要做到控制血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遵医嘱坚持服用降糖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一旦发现连续两周以上咳嗽、咳痰,或者咳痰带血丝,或有午后低热、盗汗、全身疲乏、食欲减退,或出现无明显原因的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应该立即就诊。如果确诊合并肺结核,必须到专科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要自行用药,更不能相信所谓的秘方、偏方,以免延误治疗时机而加重病情,增加后续治疗的难度。
抗结核药和降糖药别“打架”
由于糖尿病对肺结核的不良影响要大于肺结核病对糖尿病的影响,所以要首先控制好糖尿病,肺结核病的疗效和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糖尿病控制的程度。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应注意避免抗结核药与降血糖药的相互作用。
比如,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可干扰正常碳水化合物代谢,使血糖波动,可以加重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经炎,因此在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糖并采取相应措施;再比如,磺脲类降血糖药如甲苯磺丁脲等与异烟肼、利福平合用,后者会促使肝脏分泌较多药酶,加速甲苯磺丁脲等的代谢与排泄,使糖尿病恶化,可导致患者昏迷。因此应改用链霉素、氮硫脲、对氨基水杨酸钠治疗结核病。若选用异烟肼、利福平进行抗结核治疗,则应选用胰岛素为主要药物治疗糖尿病,不宜选用磺脲类降血糖药。
此外,抗结核药物乙硫异烟胺有降糖的作用,但与降糖药物合用时,有可能发生低血糖。
文/邬时民
责编:李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