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酮糖尿病(糖尿病和雌激素的关系)
上游·健康说第8期|郭鹏:胆结石不痛 需要治疗吗?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结构的改变等因素,胆囊疾病渐渐变成了常见病。很多人在体检时会偶然发现胆囊结石,这时,大家最紧张问题的往往就是:胆囊结石没有症状,要不要做手术?本期上游·健康说就特别邀请了重医大附三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郭鹏为大家解答这一疑惑。
胆囊结石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胆囊结石是我们重庆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的高发病,也是肝胆胰外科门诊中发现数量最多的一种疾病。胆囊结石的发病原因与我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我们西南地区饮食多油腻、高热量、高胆固醇,这都会导致胆囊结石的发生。另外,还有一些人生活习惯不好,不喜欢吃早饭、熬夜,这些也会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病几率。
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往往高于男性
特别是妊娠期的女性,因为高胆固醇血症和胆囊张力降低,致使胆汁淤积,易于胆囊结石的形成。绝经妇女更易患胆囊结石,是因为雌酮是绝经后妇女体内主要的雌激素,它可提高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促使结石形成。
发现胆囊结石什么时候需要治疗?
第一,50岁以上患者,或发现患有胆囊结石已超过5年。我们常常称胆囊结石为“不定时炸弹”。因为很多人患胆囊结石十几年也没有症状,但说不准哪天它就会发起威来,让你痛苦不堪。这时如果年龄过大,手术风险也会相应增大。我们科室就收治了不少高龄的胆囊结石患者,早前没有手术,现在胆囊结石发作痛得不行,但由于心肺功能不好等等原因,难以手术。这将会为病人带来无尽的痛苦。
第二,合并糖尿病的胆囊结石患者。糖尿病患者一旦胆囊炎急性发作,保守治疗成功的机会很小,而且病情进展迅速,可能出现胆囊坏疽,穿孔的比例远远高于普通人,非常危险。
第三,胆囊结石大于2cm,以及瓷性胆囊的患者,都可能引起胆囊的癌变。
第四,充满型胆囊结石,此时的胆囊已经没有功能。
第五,萎缩胆囊,萎缩的胆囊不仅没有功能还容易继发胆囊癌。
虽然,切除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是小手术,但大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因为术中一旦出现并发症,就会非常严重,如果医生经验不足、判断力不佳,可能导致胆管损伤,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胆囊在消化、吸收、免疫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这期节目的播出,大家能多多关注我们的胆囊,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保护我们的胆囊不受疾病的侵扰,谢谢大家。
本期主讲医生:郭鹏
重医大附三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 中共党员
第六党支部宣传委员
曾在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工作13年,获第一届全国普通外科手术视频剪辑大赛肝脏组冠军、第二届“康哲杯”西南肝胆胰外科手术视频大赛中获得一等奖,重庆市第一届肝胆胰手术视频比赛中荣获二等奖,曾多次获西南医院“院嘉奖”,2013年获西南医院“优秀住院总”。2018年获评重医大附三院“十佳青年医师”。发表SCI论文1篇,统计源核心期刊文章4篇。主持国家卫健委省部级课题一项,重庆市渝中区厅局级基础与前沿课题一项。
专业擅长:从事肝胆胰脾外科临床工作16年,擅长于各类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治,包括肝胆胰脾良恶性肿瘤、胆囊结石、肝胆管结石、胆管囊肿及胆道狭窄、肝炎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移植术后患者管理及康复指导。精于各种复杂肝脏外科、胆道外科,以及肝胆胰脾腹腔镜及机器人微创外科手术。
科室链接》
重医大附三院肝胆胰外科
肝胆胰外科于2019年9月2日正式建科运行,现有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8人,团队核心成员主要来自享有“肝胆黄埔军校”美誉的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理论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手术技术精湛,多名人员具备肝移植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资质。
病房位于住院部三楼C区,独立开科后,数月内已顺利完成了近百例肝胆胰外科大型复杂手术,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发展十分迅速。
科室特色:肝胆胰外科常规手术、以腹腔镜为特色的肝胆胰脾相关疾病手术、复杂胆囊癌根治术(肝动脉、门静脉侵犯切除重建),以及多次手术后复杂胰源性门静脉的切脾断流及胃瘘修补术等。
25岁女孩永久丧失生育能力!过度减肥影响卵巢功能,怎么减才健康?
#25岁女孩腹部抽脂永久丧失生育能力#,近日,这则新闻冲上热搜,引发关注。
之前,小美也试过其他方法减肥,但“小肚子”很难消下去。追求完美的她不允许自己有多余赘肉,于是去做了腹部抽脂手术。
手术后,小美的月经就停了,一直过了大半年还是没恢复正常,于是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她的卵巢已经彻底萎缩,这也意味着她已经永久地失去了生育能力。
医生提醒
过度减肥影响卵巢功能
过度减肥是导致卵巢功能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
医生表示,过度减肥会导致人体内的脂肪量迅速下降,影响性激素的正常分泌,也会影响生殖器官功能。而脂肪细胞可以产生雌酮,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进而影响卵巢功能。体内脂肪急剧减少,卵巢功能也会受影响。
“很多女孩子为了追求更好的身材,经常不吃主食,以沙拉、水果或代餐代替,以这样的方式来控制热量摄入,不让自己长胖。时间久了,随之而来的是月经紊乱,伤害卵巢功能。”
女孩子不要一味追求越瘦越好,实际上,女性必须具备一定量的脂肪,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因为脂肪中含有类固醇,和人体的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尤其对育龄期女性来说,如果太瘦,会导致月经不调、内分泌紊乱、骨质疏松、卵巢功能早衰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女性的正常生殖功能,严重的还会影响全身各脏器。
新闻知多D
减肥时我们要担心什么?到底减肥多快算是“太快”?体脂率在百分之十左右是什么概念?在减肥过程中,有什么指标和风险要特别注意?我们一起来说说。
先说说那些常见的体质指标:
要衡量一个是否肥胖,首先要看人体体质指数BMI和腰围,这两个都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了——
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按WHO标准来对照,BMI指数在18.5~24.9之间为正常体重、25.0~29.9之间为超重、大于30.0的则为肥胖。
腰围: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都属于腹型肥胖。
另外,在减肥时,体脂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那体脂率多少算是标准呢?《中国肥胖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中明确表示,肥胖的诊断标准除了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和腰围外,生物电阻抗法测定的人体脂肪含量(体脂率)也是肥胖的诊断标准。
一般来说,正常成年男性体内脂肪含量占体重的 10%~20%,女性为 15%~25%。男性体脂率>25%,女性>30%,可考虑为肥胖症。
体脂率的高低和内脏脂肪、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高体脂率会使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更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体脂率也并不是越低越好,脂肪在维持性激素合成、骨代谢稳定中有着重要作用,过低的体脂率会导致怕冷、月经不调、骨质疏松等风险增加。
减肥太快太狠
小心脂肪肝找上门
网络上的减肥法五花八门,但多以严格限制热量摄入的减肥方法为主。这类减肥法对身体所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比如会导致免疫力低下、骨量减少、记忆力下降、脱发、抑郁……此外,极端的节食减肥方法还会导致女性的内分泌紊乱和男性的肌肉量下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减肥太快太狠,还容易导致代谢紊乱或障碍,诱发脂肪肝。
大部分人认为,脂肪肝是“胖子病”,脂肪肝在肥胖和2型糖尿病人群中发病率为70%~90%,而且脂肪肝患者平时感觉乏力、易倦怠等,也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肥胖所致。事实上,减肥过快也可能会造成脂肪肝。
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沙卫红表示,人体处于长期饥饿状态时,身体就会将身体其他部位贮存的脂肪、蛋白质动用起来转化为葡萄糖,当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加上机体又缺少脂代谢时必要的酶类和维生素,就会导致脂肪在肝脏滞留,造成脂肪肝。同时,减肥导致营养元素摄入不足,导致脂蛋白缺乏。糖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导致大量游离脂肪释放到血液中,超过脂蛋白转运能力就会沉积于肝内,引发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一次连续1、2天不吃不喝的脱水式减肥,或者十天八天的疯狂运动、节食,偶尔为之可能肝脏还能得到恢复。但是减肥往往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当“节食”慢慢变成习惯,肝脏自然就没办法承受,随即出现各种代谢异常。她认为,月均减肥1-2斤可以,但仍要配合均衡饮食及适当运动。
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惹上”脂肪肝?沙卫红介绍,其实体检B超就可以诊断,医生根据肝部的回声改变,可以判断肝部脂肪含量有否超标,判断属轻度、中度、重度的脂肪肝。不过,这时未能确认是单纯性脂肪肝还是发生了炎症,因此,患者需要进一步做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只要有异常就基本可判断。
吃饱也能减肥
记住这几个原则
其实,对没有钢铁意志的普通人来说,就别说超人的运动量了,减肥路上最大的敌人应该还是饥饿感吧!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潘丹峰介绍,每个人的能量消耗和代谢状况不一样,很难有适合大多数人的食谱方案,总体上来说,记住这几个饮食原则,不用饿肚子一样能减肥。
1.少吃高能量食物。
日常饮食建议选择低能量食物。“有的食物小块就有很高的能量,我们叫做高能量食物,类似我们吃点坚果、炸薯片之类的,也没有感觉很饱,但是这些食物能量其实是很高的。建议留意食物标签的能量一栏。”潘丹峰说。
2.主食类建议多吃粗杂粮。
可以把一餐白米饭换成如燕麦、全麦面点和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通心粉、荞麦面等),因为粗粮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B等,营养更丰富,而且这些食物饱腹感更强,与精米面食相比,吃同样分量时更不容易出现饥饿感。
3.适量吃肉类,可选择多吃白肉。
白肉是指禽肉、鱼肉这一类;红肉也可适当吃,但避免脂肪含量高的品种,如肥肉、牛肉、羊肉等。
4.多吃蔬菜,避免喝果汁。
特别是绿叶蔬菜或十字科的蔬菜,如生菜、菜心、西兰花、菜花等,水果应选择低能量的,如小番茄、草莓、三华李、鲜西梅等;避免喝果汁。
5.注意吃饭顺序,吃饭前适当喝一小碗汤。
喝点汤可以增加饱腹感,可以在正式吃饭前,先喝一小碗汤,然后再吃半碗青菜才开始吃饭,这样可以避免摄入过多主食。有人说喝汤会稀释胃液,但饭前少量饮汤,对于消化功能正常的减肥者问题不大。
6.配合一些基本运动,但不宜过激。
比如快走之类,但是不主张激烈的运动。像快跑这类运动,对胖人来说并不合适,反而会加重关节负荷。
潘丹峰提醒,减肥有很多学问,如果真的想减肥,还是要求助专业医生。尤其要注意科学减重,不建议盲目跟风。
网友评论
有网友认为,100斤根本就不需要抽脂,想瘦肚子可以运动,而且小腹有点脂肪也是对内脏的保护。
有网友表示,减肥过度导致卵巢早衰实在得不偿失。
还有网友说,是时候纠正一下病态的审美风气了。
对此,你怎么看?评论区说说!
广州日报综合浙医在线、健康有约、佛山电视台
来源: 潇湘晨报
追悔莫及!25岁女孩腹部抽脂后永久丧失生育能力,医生提醒
#25岁女孩
腹部抽脂永久丧失生育能力#
近日,这则新闻冲上热搜
引发关注
据“浙医在线”消息
25岁的女孩小美
长得挺漂亮
身高1米65左右
原先体重100斤出头
根本算不上胖
但是她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觉得自己有一点“小肚子”
穿衣服不好看
之前,小美也试过其他方法减肥,但“小肚子”很难消下去。追求完美的她不允许自己有多余赘肉,于是去做了腹部抽脂手术。
手术后,小美的月经就停了,一直过了大半年还是没恢复正常,于是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她的卵巢已经彻底萎缩,这也意味着她已经永久地失去了生育能力。
医生提醒
过度减肥影响卵巢功能
过度减肥
是导致卵巢功能下降的
常见原因之一
医生表示,过度减肥会导致人体内的脂肪量迅速下降,影响性激素的正常分泌,也会影响生殖器官功能。而脂肪细胞可以产生雌酮,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进而影响卵巢功能。体内脂肪急剧减少,卵巢功能也会受影响。
“很多女孩子为了追求更好的身材,经常不吃主食,以沙拉、水果或代餐代替,以这样的方式来控制热量摄入,不让自己长胖。时间久了,随之而来的是月经紊乱,伤害卵巢功能。”
女孩子不要一味追求越瘦越好
实际上
女性必须具备一定量的脂肪
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
因为脂肪中含有类固醇
和人体的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尤其对育龄期女性来说,如果太瘦,会导致月经不调、内分泌紊乱、骨质疏松、卵巢功能早衰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女性的正常生殖功能,严重的还会影响全身各脏器。
新闻多看点
减肥时我们要担心什么?
到底减肥多快算是“太快”?
体脂率在百分之十左右是什么概念?
在减肥过程中,
有什么指标和风险要特别注意?
我们一起来说说
先说说那些
常见的体质指标
要衡量一个是否肥胖,首先要看人体体质指数BMI和腰围,这两个都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了——
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按WHO标准来对照,BMI指数在18.5~24.9之间为正常体重、25.0~29.9之间为超重、大于30.0的则为肥胖。
腰围: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都属于腹型肥胖。
另外,在减肥时,体脂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那体脂率多少算是标准呢?《中国肥胖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中明确表示,肥胖的诊断标准除了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和腰围外,生物电阻抗法测定的人体脂肪含量(体脂率)也是肥胖的诊断标准。
一般来说,正常成年男性体内脂肪含量占体重的 10%~20%,女性为 15%~25%。男性体脂率>25%,女性>30%,可考虑为肥胖症。
体脂率的高低和内脏脂肪、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高体脂率会使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更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体脂率也并不是越低越好,脂肪在维持性激素合成、骨代谢稳定中有着重要作用,过低的体脂率会导致怕冷、月经不调、骨质疏松等风险增加。
减肥太快太狠
小心脂肪肝找上门
网络上的减肥法五花八门,但多以严格限制热量摄入的减肥方法为主。这类减肥法对身体所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比如会导致免疫力低下、骨量减少、记忆力下降、脱发、抑郁……此外,极端的节食减肥方法还会导致女性的内分泌紊乱和男性的肌肉量下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减肥太快太狠,还容易导致代谢紊乱或障碍,诱发脂肪肝。
大部分人认为,脂肪肝是“胖子病”,脂肪肝在肥胖和2型糖尿病人群中发病率为70%~90%,而且脂肪肝患者平时感觉乏力、易倦怠等,也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肥胖所致。事实上,减肥过快也可能会造成脂肪肝。
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沙卫红表示,人体处于长期饥饿状态时,身体就会将身体其他部位贮存的脂肪、蛋白质动用起来转化为葡萄糖,当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加上机体又缺少脂代谢时必要的酶类和维生素,就会导致脂肪在肝脏滞留,造成脂肪肝。同时,减肥导致营养元素摄入不足,导致脂蛋白缺乏。糖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导致大量游离脂肪释放到血液中,超过脂蛋白转运能力就会沉积于肝内,引发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一次连续1、2天不吃不喝的脱水式减肥,或者十天八天的疯狂运动、节食,偶尔为之可能肝脏还能得到恢复。但是减肥往往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当“节食”慢慢变成习惯,肝脏自然就没办法承受,随即出现各种代谢异常。她认为,月均减肥1-2斤可以,但仍要配合均衡饮食及适当运动。
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惹上”脂肪肝?沙卫红介绍,其实体检B超就可以诊断,医生根据肝部的回声改变,可以判断肝部脂肪含量有否超标,判断属轻度、中度、重度的脂肪肝。不过,这时未能确认是单纯性脂肪肝还是发生了炎症,因此,患者需要进一步做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只要有异常就基本可判断。
吃饱也能减肥
记住这几个原则
其实,对没有钢铁意志的普通人来说,就别说超人的运动量了,减肥路上最大的敌人应该还是饥饿感吧!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潘丹峰介绍,每个人的能量消耗和代谢状况不一样,很难有适合大多数人的食谱方案,总体上来说,记住这几个饮食原则,不用饿肚子一样能减肥。
1.少吃高能量食物。
日常饮食建议选择低能量食物。“有的食物小块就有很高的能量,我们叫做高能量食物,类似我们吃点坚果、炸薯片之类的,也没有感觉很饱,但是这些食物能量其实是很高的。建议留意食物标签的能量一栏。”潘丹峰说。
2.主食类建议多吃粗杂粮。
可以把一餐白米饭换成如燕麦、全麦面点和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通心粉、荞麦面等),因为粗粮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B等,营养更丰富,而且这些食物饱腹感更强,与精米面食相比,吃同样分量时更不容易出现饥饿感。
3.适量吃肉类,可选择多吃白肉。
白肉是指禽肉、鱼肉这一类;红肉也可适当吃,但避免脂肪含量高的品种,如肥肉、牛肉、羊肉等。
4.多吃蔬菜,避免喝果汁。
特别是绿叶蔬菜或十字科的蔬菜,如生菜、菜心、西兰花、菜花等,水果应选择低能量的,如小番茄、草莓、三华李、鲜西梅等;避免喝果汁。
5.注意吃饭顺序,吃饭前适当喝一小碗汤。
喝点汤可以增加饱腹感,可以在正式吃饭前,先喝一小碗汤,然后再吃半碗青菜才开始吃饭,这样可以避免摄入过多主食。有人说喝汤会稀释胃液,但饭前少量饮汤,对于消化功能正常的减肥者问题不大。
6.配合一些基本运动,但不宜过激。
比如快走之类,但是不主张激烈的运动。像快跑这类运动,对胖人来说并不合适,反而会加重关节负荷。
潘丹峰提醒,减肥有很多学问,如果真的想减肥,还是要求助专业医生。尤其要注意科学减重,不建议盲目跟风。
网友评论
有网友认为
100斤根本就不需要抽脂
想瘦肚子可以运动
而且小腹有点脂肪
也是对内脏的保护
有网友表示
减肥过度导致卵巢早衰
实在得不偿失
还有网友说
是时候纠正一下
病态的审美风气了
综合广州日报、浙医在线、健康有约、佛山电视台
来源: 多彩贵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