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糖尿病(糖尿 病)
吃饭真得“磨蹭”点!近20万人研究:吃饭太快易患糖尿病
你吃一顿饭需要多长时间?在快节奏生活模式下,人们习惯用最快的速度解决一切,包括吃饭,风卷残云、狼吞虎咽是对其形象的描述。
但你是否意识到:这种“加速”进食正慢慢损害我们的身体。《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结合新研究采访专家,列出吃饭快是如何消耗身体的,并教你如何吃饭“磨蹭”一点。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 马冠生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中国注册营养师 李园园
吃饭太快,糖尿病风险高
大家都知道,吃东西“狼吞虎咽”是不好的,至少不利于消化。而日本科学家通过研究还发现,“狼吞虎咽”(快速进食)是糖尿病的一个独立的诱发因素。
研究人员依托197825人的数据(来自全国年度健康检查项目中的数据),研究了他们的进食速度以及其他饮食习惯(如吃零食和不吃早餐)对糖尿病的患病影响。
这些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63.7岁,38%为男性。2008年有3.54%患者未患糖尿病,而2009年至2011年期间出现了糖尿病。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狼吞虎咽”的人群中,患糖尿病的概率为30.9%,而未患糖尿病为26.1%;在晚餐后吃零食的参与者中,12.9%的人会患糖尿病,而12.9%的人没有患有糖尿病;在睡前吃零食的患者中,17.2%的患者患糖尿病,而15.0%的患者没有患糖尿病;12.9%的不吃早餐的参与者患糖尿病,而12.4%的参与者没有患糖尿病。
即使在校正了年龄、体重、体重变化率、血压、吸烟和饮酒等多种因素后,快速进食者患糖尿病的风险仍然存在。结果表明,在新发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习惯中,快速进食是一个独立的诱发因素。
吃饭快对身体的4种伤害
口腔对食物的咀嚼是这个生产线的第一步,吃饭速度越快,帮助消化的唾液搅拌到食物里的量也会减少,使肠道的负担大大增加。
此外,吃饭太快还有其他一些慢性、长期的隐患:
胃易长“石头”
进食过快、食物没有煮烂、进食黏稠食物,极易引起胃溃疡、胃炎等胃肠道疾病,给食物创造了“长石头”的空间,形成胃结石。
易发胖
人的血糖值大概从开始吃饭15分钟后显著上升,30分钟达到峰值,此时大脑会反馈“我吃饱了”的信号给肠胃,使食欲降低,停止进食。然而吃太快,大脑信号来不及反馈就已经吃了太多食物。
日本冈山大学研究生院和保健管理中心的一项共同研究表明,吃饭速度是导致发胖不容忽视的因素,并对健康产生极大影响。
在热量水平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吃饭速度快者与吃饭速度正常者相比,发胖风险高了4.4倍,吃饭快的男性比女性受影响更大。
损害牙床
吃饭速度快,咀嚼次数少,会导致下颚退化,从而使牙床变得脆弱。
降低食物摄入的安全性
据统计,40%的癌症与食物中的亚硝酸类化合物、化学合成剂、防腐剂等致癌物质有关。而唾液在阻击这些坏物质的过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吃饭过快,唾液中的酶来不及起保护作用就会降低食物摄入的安全性。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用15~20分钟吃早餐,中、晚餐则用半小时左右。
老人牙齿稀松、消化功能逐渐减退,各种消化液分泌减少,加之肠道蠕动减弱,更应细嚼慢咽,建议老人每口饭菜最好咀嚼25~50次。
四招告别狼吞虎咽
众所周知,吃饭太快不利于身体健康。但如何把吃饭速度降下来呢?
早餐:分两步吃
早餐时间最紧张,建议吃容易下口的食物,比如牛奶加面包,或者包子加豆腐脑,五分钟解决。要把早餐的时间拉长,只能分成两步走。
早上吃一顿,两餐间还要来次加餐。在包里放进去一个水果,一小袋坚果仁,或一盒酸奶。在10~11点之间,当成零食吃。
午餐:数数咀嚼次数
很多人中午吃饭时还沉浸在工作状态。建议上班族中午趁着吃饭的机会调整心情,暂时忘记工作,把注意力集中在吃饭上。
吃饭前,先做个深呼吸,排除脑子里的工作和杂念,认真数数自己咀嚼几次,吃了几种食物原料,提醒自己每一口饭咀嚼15次以上,自然而然速度就会放慢。
晚餐:吃点粗粮、凉拌菜
一般来说,上班族早上吃不到蔬菜和粗粮,中午的蔬菜数量也很少,全靠晚上来补足。最能降低吃饭速度的就是凉拌蔬菜,因为生的食物不好好咀嚼就咽不下去。
粗粮吃起来也比白米白面慢,比如喝燕麦粥的速度一定比喝白米粥慢;吃全麦馒头的速度也比吃白馒头的速度慢。
烹调:增大体积
人们吃食物的时候,如果体积小,内容多,就容易吃得快而吃过量。不妨反其道而行之,把食物做得体积膨大,能量密度偏低。这样,胃里面的机械感受器就算感觉到饱满,实际上却没有吃进去太多的干物质。
按这种吃法,每餐所要吃的食物体积增加了,于是速度会放慢,发胖的危险却会减小。
按照这个原理,用杂粮粥来做主食就很好,因为体积大,一大碗粥当中的干物质只有不到10%。另一个增加体积的方式是增加果蔬,它们都是高水分含量的食品。最好不要扔掉有嚼头的皮和外层叶子。
来源:生命时报
手把手教你选“清火药”,吃错了不如不吃
初夏容易上火,当出现牙龈肿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等症状,你是否想吃点清热解毒药?《生命时报》邀请权威专家提醒爱上火的你,5种常见的清热解毒药各有特长,使用时要“顺着脾气来”,否则反而伤身。
受访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 刘绍贵
1
牛黄解毒片
主要由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等8味药组成,很多人认为上火是小毛病,自己去药店买回家吃就行。
其实,中医所说的“上火”按五脏分,有肝火、心火、肺火、胃火、肾火等,结合实际情况又有实火、虚火之别。
牛黄解毒片多用于因实火热毒所致的咽喉肿痛、头晕目赤和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口腔溃疡等情况。
病因常为情绪激动、中暑、受凉、伤风、过食肥甘厚腻之品、缺少睡眠等。
脾胃虚弱,大便溏泄即大便较稀、拉不净的患者不宜食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孕妇与儿童忌用。
此外,它里面含的矿物药雄黄,有砷的成分,最多连续服用三天就需就医。长期大量服用,会导致砷蓄积中毒。除了让你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上消化道黏膜损伤、药物性肝病等不同系统的损伤。
2
黄连上清丸
也叫上清丸,被当代《药典》归于口腔疾患用药,界定的功效为散风清热、泻火止痛,用于风热之邪侵袭人体。
一般出现心火亢盛型口腔溃疡,即舌尖碎痛、口干口苦、舌苔黄腻、舌质红赤起刺等的患者,可以选用它来治疗。
但其药性偏寒凉,容易引起腹泻,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服用7天症状还未缓解就需就医。
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吃了,会进一步加重脾胃功能失调,引起食欲不佳、腹泻等症状,建议慎用。
黄连上清丸也不适合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患者等,因为这可能会让病情加重。
3
三黄片
由大黄、黄连、黄芩等组成,主要的功效是清热解毒、泻火通便。
出现湿热火盛引起的眼睛红肿热痛、心烦口渴、小便黄、大便秘结等的人可以用它来缓解。
由于其含有泻下作用较强的大黄,故孕妇禁用。大家在吃的时候,也要忌食荤腥、油腻食物。
另外,出现“急性胃肠炎、痢疾”这些症状时,患者不易自我判断,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故以此为主要适应症时,需凭处方,在处方药柜台购买。
4
银翘解毒片
由金银花、连翘、淡竹叶、薄荷等组成,主要功效为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外感风热可能会引起风热感冒,患者可能出现舌苔黄或微白,伴有恶寒轻、发热重、头痛且胀、咽喉红肿胀痛、口干渴、咳嗽、咯痰黄稠等症状,这时可能需要它。
要注意的是,风寒感冒患者,即出现舌苔白,伴有面色发白、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咽痒、咳嗽、多稀白痰、口不渴等症状,最好不要选用。服用时,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此外,生命君还要给你提个醒:普通感冒通常在5~10天内就可恢复,若感冒症状持续10天以上,最好停药去医院就诊。
这是因为,流脑、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急性肾炎等很多疾病的初始症状和感冒类似。
如果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后2~3天,患者开始高热,很可能得了流行性感冒,也应就诊。
5
清热解毒口服液
主要组成成分包括金银花、玄参、地黄、连翘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等主要功效。
在生活中,饮酒过度,或者食用温燥的药、辛辣的食物等都可能导致肠胃积热,进而引起便秘。
这会出现大便干结、腹中胀满、口干口臭等症状。甚至会伴随有面红身热,心烦睡不着,时常想要喝冷饮,小便量少,颜色偏黄。
中医上,主要通过泻热导滞来润肠通便,这时可选用清热口服液来治疗。
另外,有时它还被用于热毒壅盛引起的感冒,这种情况下,患者会有突然恶寒、高热、周身酸痛、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等症状。它对上呼吸道感染等也有较好疗效。
但口干体瘦、发热不止、向晚更甚即阴虚发热的人不能选用。
还需提醒的是,中成药由多种中药组方而成,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不可随意加大用量、延长疗程。药品和保健品不同,需根据医嘱,依据病情等选用,不可自行用中成药来保健,否则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点击获取授权。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商务合作:(010)65363768
内容合作:(010)65363791
2019年更健康!美国医学会提出的10项建议请收藏
2019年,美国医学会(AMA)提出了10条健康建议。美国医学协会主席Barbara L. McAneny博士说:“现在是我们每个人考虑自己个人目标的最佳时机,也是我们在未来一年如何做出积极健康选择的最佳时机。我们鼓励每个人优先考虑自己的长期健康,现在即使是做一些小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会对改善健康有持久的影响。”
这10项建议包括:
1、了解糖尿病的风险——使用下面的方法自测。如果有危险,要采取行动了。
根据中国糖尿病指南,可从年龄、血压、体质指数、腰围、家族史、性别六方面按不同程度进行评分(见下表),六个分值进行合计。
总分lt;25分,糖尿病风险较小;
总分≥25分,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查。
通过上述糖尿病风险自评方法筛查糖尿病患者,指导临床医师识别糖尿病前期及未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对其进行确诊检测。
2、积极锻炼身体:成年人应该每周至少做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或者每周做75分钟剧烈强度的运动。
3、知晓并控制好血压——知晓你的高血压,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控制高血压,以降低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
4、少吃加工食品,如过咸和过甜的食品,尤其是多喝水,少喝含糖饮料。
5、感冒没必要吃抗生素:抗生素耐药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感冒或流感时,抗生素没有用。
6、限酒:女士每天最多一杯,男士每天两杯。
7、戒烟:自己不吸烟,也别暴露在二手烟中。
8、严格管理止痛药:请遵医嘱,安全储存以防误用,并妥善处置剩余的药物。
9、了解并按时接种疫苗。
10、掌控压力:良好的饮食和日常锻炼,可保持和改善精神健康。
参考资料:AMA offers 10 health recommendations for new years resolu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