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X糖尿病(ada糖尿病)
蜂花粉的保健功能有哪些?
蜂花粉作为蜜蜂为农作物授粉的副产物之一,是蜜蜂从显花植物花蕊中采集到的花粉(植物的雄性细胞),经蜜蜂加入花蜜及其唾液混合而成的一种不规则的扁圆形团状物。
中国是世界上认识和应用花粉最早的国家,药食兼用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2000年前,《神农本草经》《唐本草》《本草纲目》等古籍中均有蜂花粉的应用记载。
初期,国内外学者对蜂花粉的研究多集中于蜜蜂发育特点、信息交换特性和生活环境等生物学相关方面。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蜂花粉资源,同时随着蜂箱取粉设备的开发应用,对蜂花粉食用性研究更加广泛、深入。中国是世界养蜂大国,蜜粉源植物资源丰富、花期漫长,蜂花粉品种较多,近两年年产量在4500吨左右。
目前,在中国蜂花粉可作为普通食品进行生产、销售和管理,产品开发门槛相对较低。
故随着近年来蜂花粉保健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相关产品的开发热度也日益升温。
但同时其细胞壁坚硬、致敏、口感等问题又制约其开发应用,至今中国的蜂花粉加工利用率低,产品多为初加工,产品附加值低,蜂花粉资源优势还远远未体现出来。
1、增强免疫
El-Bialy等研究发现蜂花粉能够恢复正常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中性粒细胞吞噬活性、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脾脏H2O2水平,维持NO的正常生成,使大鼠的免疫保护作用升高。
Wang等研究发现蜂花粉可提高肉鸡免疫器官的重量及指数,促进中枢免疫器官胸腺的早期发育,增强脾的免疫应答反应,延缓腔上囊退化。
目前蜂花粉免疫增强的研究多集中在蜂花粉多糖成分上。其中,吴盼盼等研究发现油菜蜂花粉多糖显著提高小鼠免疫活性,且纯化后对免疫抑制小鼠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分别比粗品增加了9.38%,10.86%,11.35%。
2、抗氧化
Rzepecka-Stojko等报道了蜂花粉黄酮、多酚类组分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
孙丽萍等研究发现蜂花粉黄酮醇苷能够明显降低脂质过氧化小鼠肝组织和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小鼠超氧化物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降低小鼠肝组织细胞脂质过氧化的速度,对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并通过体外抗氧化分析发现其苷元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强于蜂花粉黄酮醇。
Zhang等研究发现油菜蜂花粉及其乙醇提取物均能显著降低意大利腊肠的MDA.提高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T-AOC,从而改善氧化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抗脂质氧化能力。
同时,除研究较多的蜂花粉多酚类化合物外,另有研究报道油脂类、活性酶组分也是蜂花粉抗氧化活性成分。徐响等研究发现类胡萝卜素是蜂花粉油脂类组分发挥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
3、抗肿瘤
目前,有关蜂花粉抗肿瘤保健功能多集中在对蜂花粉多糖组分的研究上。Wang等研究发现蜂花粉多糖对肿瘤细胞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和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Yang等研究发现油菜蜂花粉多糖能够显著提高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单核细胞吞噬功能、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血清溶血素数量,增加脾脏和胸腺相对重量,明显减少荷瘤小鼠的肿瘤形成,改善外周血异常和贫血症状,并发现油菜蜂花粉多糖的抗肿瘤活性是由免疫调节、白细胞和抗血管作用介导的。
杨晓萍等研究发现油菜蜂花粉多糖可通过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提高机体脾细胞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mRNA的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
4、降血糖
Mohamed等研究发现蜂花粉能显著抑制链豚霉索诱导的糖尿病雄性大鼠血糖、睾丸NO和MDA水平的升高,并通过其抗氧化特性和效率改善血液胰岛素水平及细胞功能,从而对糖尿病诱导的垂体睾丸轴功能障碍和与抗高血糖作用相关的睾丸组织学有害变化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孙岩等研究发现油菜蜂花粉黄酮能够抑制葡萄糖苷酶活性和非酶糖基化终产物的形成,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作用。
另有学者认为蜂花粉多糖组分也是蜂花粉降血糖的活性成分。其中,林春榕等研究发现荞麦蜂花粉多糖对四氧嘧啶(ALX)性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有显著降低作用。
理气药 9、荔枝核
9. 荔枝核
荔枝专治睾丸肿,
散寒行气止痛功。
产后腹痛及痛经,
理气化瘀血脉通。
【注释】荔枝核专治疝气及睾丸肿痛,可行气散寒止痛,用于产后腹痛或痛经,通过理气散瘀疏通血脉达到治疗目的。
【按语】荔枝核辛、微苦,温。归肝、胃经。具有行气散结,散寒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
1. 疝气痛,睾丸肿痛。本品主入肝经,味辛能行,味苦能泄,性温祛寒,有疏肝理气、行气散结、散寒止痛之功。治寒凝气滞之疝气痛、睾丸肿痛,可与小茴香、青皮等同用,如荔核散;或与小茴香、吴茱萸、橘核等同用,如疝气内消丸;若睾丸肿痛属湿热者,可配龙胆草、川楝子、大黄等同用。
2. 胃脘久痛,痛经,产后腹痛。本品辛行苦泄温通,入肝胃经,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作用。治肝气郁结、肝胃不和之胃脘久痛,可与木香研末服,如荔香散;若肝郁气滞血瘀之痛经及产后腹痛,可与香附研末服,如蠲痛散,或酌加川芎、当归、益母草等同用,疗效更好。
3. 笔者用于本品治疗糖尿病获得显著疗效,常和生地、黄连、乌梅、天花粉配合使用。
药理研究:本品所含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给小鼠皮下注射,有降血糖作用;荔枝核水或醇提取物、荔枝核油具有调血脂和抗氧化作用,能降低动物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能对抗ALX所致的自由基损伤,提高抗氧化酶SOD活性;有对抗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诱变作用;荔枝核水提取物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有抑制作用。
摘自张德蕴主编《新编辨证用药歌诀》第一版 2011年 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单日终止5家,A股IPO风向急转
作者/策划:浩悦资本
更多资讯与研究请关注 浩悦资本 微信公众号
浩悦资本,专注中国医疗健康的精品投行
新闻摘要:
12月8日一天之内,包括赛克赛斯生物科技在内的3家科创板申请IPO公司及2家创业板申请IPO公司终止IPO审核。数据显示,今年四季度创业板及科创板终止IPO审核的企业达到23家,占全年总数超过四成。继港交所提高上市标准后,A股IPO”节奏放缓、审核趋严“已成为市场共识。
浩悦观点: 仅在医疗健康领域,近期就有泽生科技、亿腾景昂、赛克赛斯等公司终止IPO审核。在上周发表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文章中,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将“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夯实直接融资发展基石”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在全面推开注册制的大背景下,IPO发行预计将继续加速,完成提高质量任务的关键应该是加快退市制度的改革完善及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而在政策健全的“开源”过程之中,“节流”成了控制市场过热的强效手段。
交易综述:
- 生物医药:本周生物医药领域发生15起私募融资,4起兼并收购,1起IPO。私募方面,科兴中维完成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优锐医药完成1.81美元的D轮融资,赛神生物完成1亿美元的A轮融资;兼并收购方面,吉利德科学以11.5亿欧元现金收购药企MYR-GmbH;IPO方面,和铂医药港股IPO上市。
- 创新医疗器械:本周创新医疗器械领域发生6起私募融资,1起兼并收购。其中,蕾明视康获得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艾柯医疗完成数亿元人民币B 轮融资,康力骨科增发股份向尚荣医疗(002551.SZ)及其子公司收购吉美瑞87.26%股份。
- IVD与精准医疗:本周IVD与精准医疗领域发生2起私募融资,一起IPO上市,一起IPO申请。私募方面,基因宝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A 轮融资;IPO方面,华大智造申请IPO上市,拟募资金额25.28亿元人民币。
- 医疗服务:本周医疗服务领域发生2起兼并收购,1起IPO。上市公司博琪医药及爱尔眼科分别收购一家国内医疗服务机构;家鸿口腔申请创业板IPO。
- 智慧医疗:本周智慧医疗领域发生1起私募股权融资,1起IPO上市。线上医药零售与医疗服务龙头京东健康成功在港IPO上市。
本周市场信息汇总
▷ 私募融资
▷ 兼并收购
▷ IPO
本周重点交易观点
▷ 私募融资
# 生物医药
12/6 科兴中维
- 股权融资:5亿美元
- 投资机构: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09年,位于北京。公司是一家生物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人用疫苗及其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服务。目前公司上市产品主要包括:预防用生物制品1类新药——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益尔来福®),甲肝灭活疫苗(孩尔来福®),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安尔来福®),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倍尔来福®)以及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等。
12/6 Roivant Sciences
- 股权融资:2亿美元
- 投资机构:韩国SK控股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4年,位于瑞士。公司旗下组建了多家专注不同的治疗领域的子公司。2019年9月,Roivant的5家子公司被日本住友制药以30亿美元收购。目前,公司管线中有25个在研药物,蛋白降解剂管线的靶点选择和分子设计由VantAI驱动,VantAI是一个计算药物发现平台,用于解决新型降解剂候选药物设计和优化上的模态特有(Modality-specific)难题。
12/8 优锐医药
- D轮:1.81亿美元
- 投资机构:(领投)国新国同、RTW Investments,(跟投)康桥资本、经纬中国、HBM Healthcare Investments、康辰药业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4年,位于上海。公司是一家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商,致力于药物商业运营、临床注册研究及业务发展平台三大领域,主要从事合同营销、新药研发以及OCP开放平台的开发等业务,目前已上市的产品有外用冻干人纤维蛋白粘合剂、鹿血晶、注射用胸腺法新等,用于治疗肝炎、止血、术后修复等。
12/8 赛神医药
- A轮:1亿美元
- 投资机构:(领投)礼来亚洲、Arch Venture Partners,(跟投)博裕资本、General Atlantic、红杉资本、泰福资本、万物资本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20年,位于上海。公司是一家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创新药物研发商,致力于通过建立创新CNS产品组合,通过内部创新和全球合作,建立CNS产品管线。
12/10 Rani Therapeutics
- E轮:6,900万美元
- 投资机构:未披露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2年,位于美国。公司口服生物试剂平台RaniPill™,旨在替代通过注射给药控制慢性病的大分子药物。作为口服试剂,PaniPill™也可以制成“机器人”胶囊,携带药物至胃肠道组织中释放,帮助生物大分子吸收。这款生物制剂可以为全球数亿糖尿病、关节炎、银屑病、血友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提供服务。
12/8 索元生物
- D轮:3亿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领投)中金资本、盈科资本,(跟投)华润医药、天堂硅谷、和达生物、杭实资管、芳晟基金、成都贝多健、仙瞳资本、厚新健投、浙商产融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2年,位于杭州。公司是一家新型的、以快速有效的独特模式开发一类新药的国际化企业。索元生物目前拥有肿瘤和精神类疾病领域已开发至临床后期的七个产品(DB102 - DB108),均为“First-in-Class”或一类新药。
12/7 和元生物
- C 轮:3亿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腾讯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3年,位于上海。公司是一家集基础研究服务、基因治疗药物研发和临床级重组病毒产业化制备三大发展方向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院校合作+科研服务+产业化支持”的商业模式,专注于向国内的科研院校、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提供基因治疗研究CRO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
浩悦观点: 据Frost & Sullivan预测,2024年全球基因疗法CDMO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7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超过25%,是生物药CDMO增速的2.5-3倍;预计2022年国内基因疗法CDMO市场规模将超过5亿美元。目前国内基因疗法CDMO行业尚处于初期阶段,玩家很少,竞争格局非常好,加之CDMO行业具有先发优势、强者恒强的特性,是产生独角兽企业的绝佳机会。基因疗法CDMO公司面临更高的技术壁垒和人才壁垒,是否拥有病毒载体(尤其是AAV)GMP级别的大规模生产能力是关键,浩悦建议关注这一赛道的优质企业。
12/8 君圣泰
- B 轮:数千万美元
- 投资机构:(领投)嘉泰基金、大湾区基金、泰格医药,(跟投)中信证券、同创伟业、稳正资产、恒至投资、博睿资本、蓝海资本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1年,位于深圳。公司是一家临床阶段原创新药研发企业,专注于慢性肝病、胃肠道疾病及代谢领域亟待满足的重大临床需求,在全球同步开发“First-in-Class”创新药。
12/7 冰洲石生物科技
- 股权融资:数千万美元
- 投资机构:依图科技、春华资本、鼎晖资本、IDG资本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上海。公司是一个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的平台,依赖于计算设计和实验验证针对某些特定疾病的治疗,加速开发治疗药物,布局的靶向药物目前集中于各类癌症,其中针对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药物在公司开发管线中推进最快,计划在2021年进入临床实验阶段。
浩悦观点: AccutarBio布局的靶向药物目前集中于各类癌症,其中针对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药物在公司开发管线中推进最快,计划在2021年进入临床实验阶段。成立至今,AccutarBio已与多家世界领先药企建立合作关系,在实践中证明在新药临床前研究各个核心步骤中,AccutarBio均可以提供最优方案,能够帮助多个靶点药物实现从靶点到临床候选分子端到端的输出,将传统3-5年才能完成的药物研发时间缩短到1年,做到更快、更低成本开发出更好的药物。 近年来出现一系列像AccutarBio一样的AI筛药公司,通过深厚的AI技术积累和落地化产品,为创新药研发提供了一系列系统解决方案,可以大大提高药物研发效率,缩短研发进程,为整个医药行业节省大量研发成本,是未来新药研发的重点发展方向。
12/11 沙砾生物
- A轮:超过1亿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领投)德诚资本、经纬中国,(跟投)夏尔巴投资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9年,位于珠海。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为实体瘤病患开发细胞疗法药物的创新药企。现阶段公司专注于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的研发和应用。
浩悦观点: 沙砾生物是专注开发TIL细胞疗法的公司,用于实体瘤的治疗,公司管线目前处于临床前阶段。目前肿瘤细胞疗法类型繁多,相比竞争激烈的CAR-T,能够有效治疗实体瘤的TIL细胞疗法正在逐渐登上舞台。由于具有肿瘤浸润性、克服肿瘤异质性等优点,TIL细胞疗法的激烈竞争已拉开帷幕,其中国内TIL细胞疗法领军企业君赛生物值得重点关注。
12/8 华大吉诺因
- A 轮:1亿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领投)高瓴创投,(跟投)光谷创投、大象投资、知因细胞、锲镂雅南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武汉。公司是一家致力于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的生物科技企业。通过利用生命数字化技术,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对抗肿瘤的活力,开发靶向肿瘤特异抗原的预防与治疗方案。
12/7 锐明新药
- A轮:数千万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领投)KIP资本,(跟投)拓金资本、泰煜投资、仙瞳资本、盛鼎投资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苏州。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小分子眼科创新药的公司,专注于眼科疾病领域的用药,聚焦眼底致盲性疾病,同时在眼表疾病领域布局多个可持续的创新性管线。公司产品涉及多种靶点和作用机制、多种适应症的研究。
12/9 霍徳生物
- A 轮:数千万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领投)隆门资本,(跟投)花城创投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杭州。公司专注于神经领域疾病的干细胞治疗;另外,面向科研院校以及国内外药企的研发部门等,提供多种创新性的科研产品和服务,包括高成熟度人神经细胞和国际领先的脑类器官产品,以及iPSC重编程、临床级iPSC定向分化细胞产品共同开发与授权、人体外疾病模型、药物筛选、神经毒性测试等。
12/10 启辰生生物
- Pre-A轮:数千万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领投)阳光融汇资本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珠海。公司是一家由国际知名资深免疫学家领衔、联合基因组学、纳米科学、分子生物学、制药工程学、运营管理等交叉学科背景的团队创立,专注于mRNA药物及相关产业链技术的创新药公司。
12/10 佳德和
- 股权融资:2,000万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三元基因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北京。公司是一家肿瘤治疗服务提供商,专注于细胞的肿瘤治疗和抗体靶向治疗,其中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主要依据已知肿瘤发生中涉及的异常分子和基因,设计和研制针对特定分子和基因靶点的药物,同时面向用户提供肿瘤医疗综合解决方案。
# 创新医疗器械
12/9 蕾明视康
- C轮:数亿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领投)高瓴创投,(跟投)川流投资、建发新兴投资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0年,位于无锡。公司是专业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人工晶状体等眼科高端耗材的科技型企业,致力于突破治疗白内障的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的技术研发瓶颈和产业化关键技术。核心产品折叠人工晶状体于2017年获批上市销售,已在全国数百家医院临床使用,获得手术专家的一致好评。公司已申请多项人工晶状体发明专利和国际PCT专利。
浩悦观点: 廖博士在眼科人工晶状体和眼科材料研发领域深耕数十年,造诣深厚,本轮成功融资将进一步推动公司产品线的拓展,市场拓展和国际化战略布局,保持其在国产人工晶状体行业的领军地位。浩悦资本很荣幸再一次担任蕾明视康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我们相信未来公司将用更加丰富优质的眼科植入物产品造福广大患者。
12/11 艾柯医疗
- B 轮:数亿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领投)红杉资本中国,(跟投)华盖资本、泰康保险集团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北京。公司主要聚焦于神经介入器械赛道,并围绕该赛道进行了全产品线布局,涉及到出血性脑卒中治疗产品、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产品,以及通路辅助类产品。
浩悦观点: 今年神经介入赛道可谓火爆!主要原因是:患病人数众多、政策支持、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优质公司陆续浮现。艾柯、禾木、归创、心玮、沃比等多个国产公司纷纷融资成功,可见资本市场的青睐。此次红杉、华盖继续加投艾柯,也是看好团队与黄金赛道。 目前这个赛道的竞争也在加剧,我们认为,能够从竞争中突围的企业需要强大的研发运营团队、出色的产品管线、高效的商业化执行力。
12/7 中硼医疗
- 股权融资:1,000万美元
- 投资机构:TAE Life Sciences
- 公司简介:公司创立于2014年,位于南京。公司是加速器型BNCT产业化的全球领跑者,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BNCT全方位解决方案提供者,已自主研发完成新一代加速器型BNCT全方位解决方案,包含加速器型BNCT设备-极锋刀TM(NeuPexTM)、BNCT专用治疗计划系统、专用蒙卡剂量速算引擎及靶向诊疗一体化的含硼药物BPA、F-BPA等,并在全球范围已申请超过500件专利,保护我国的BNCT自主核心技术。
12/10 风和医疗(871517.OC)
- B轮:数千万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天创资本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1年,位于无锡。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微创外科手术器械与耗材领域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始终以科学研发、技术创新、精益生产以及学术推广销售为己任,先行以立足服务胸腹部外科医生及病患为宗旨,连续推出了包括微创腔镜吻合器、穿刺器、取物袋、圈套器等胸腹部外科微创手术不可或缺的一次性产品,并已拥有超过10个产品注册证书,展现出强大的产品覆盖能力。同时公司不断推出更多创新的微创产品,正在逐步交付市场。
12/10 启灏医疗
- A轮:数千万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领投)合肥产投集团,(跟投)合肥创投、华颖投资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南通。公司是一家耳鼻喉科领域医疗器械研发商,自主研发推动型的兼具耗材和设备,为耳鼻喉手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旗下两款核心产品“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系统”和“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
12/8 飞渡医疗
- 股权融资:交易金额未披露
- 投资机构:海西晟乾、盛世立禾、上海子澜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03年,位于南京。公司是一家骨科医疗器械提供商,主要经营骨科领域的相关产品,包括人工关节、脊柱内植物及其他相关消耗品,主要产品为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系统,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骨科手术解决方案。
# IVD与精准医疗
12/8 微泰医疗
- D轮:5.75亿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泰康投资、腾讯投资、IDG资本、光大控股、中金浦成、三正健康、启明创投、礼来亚洲基金、辰德资本、国方资本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1年,位于杭州。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糖尿病领域的高新技术创新企业,微泰医疗专注于慢病管理领域的技术创新,致力将公司的产品推向全球的市场。目前公司产品主要有:治疗产品Equil®贴敷式胰岛素泵系统;诊断产品AiDEX™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多款血糖监测系统(BGMS),POCT产品。
12/7 Genebox基因宝
- A 轮:数千万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大钲资本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北京。公司是一家消费级基因检测平台,隶属于北京拉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有用、准确、好看、快速的基因检测产品和解读服务,让科学、健康、个性化的生活方式触手可得。
# 智慧医疗
12/10 知识视觉
- A 轮:千万级人民币
- 投资机构:长润资本、闻名基金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成都。公司致力于使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保险和医疗领域的客户实现信息化到数字化的升级,为客户量身定制数字化运营体系、配套的系统和智能化模块,助力客户打造营销、服务和运营的闭环。
▷ 兼并收购
# 生物医药
12/12 Alexion
- 卖方机构:Alexion(ALXN.O)
- 买方机构:阿斯利康(AZN.N)
- 交易金额:390亿美元
- 公司简介:Alexion Pharmaceuticals, Inc.成立于1992年,位于美国。公司是补体生物学研究的先驱,开发上市了全球首个补体抑制剂Soliris(Eculizumab)。Soliris的作用靶点是C5,后者是多种不受控制的补体激活所诱发疾病的重要参与者。Soliris目前的适应症包括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重症肌无力。2019年全球销售额达到39.46亿美元。
- 财务数据:
浩悦观点: 此次阿斯利康390亿美元收购Alexion,重点在于Alexion的2款已上市的补体抑制剂:Soliris和Ultomiris。Soliris(Eculizumab)是一种“First-in-class”的抗补体成分5(C5)单克隆抗体,该药在许多国家被批准用于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患者。Ultomiris(Ravulizumab)是第二代C5单克隆抗体,给药方案更方便。虽然治疗的适应症是罕见病,患者人群不多,但是2019年二者合计全球销售额超过40亿美元,增速高达10% ,成为2019年世界TOP20的重磅炸弹药物。相信此次收购后仍将给阿斯利康带来可观的现金流收入。由于补体系统具有高度复杂性和自我调节功能,补体系统靶点和适应症的选择、理想抑制剂具体形式的筛选和优化等都有很高的研发壁垒。
12/10 MYR-GmbH
- 卖方机构:MYR-GmbH
- 买方机构:吉利德科学(GILD.O)
- 交易金额:11.5亿欧元
- 公司简介:MYR Pharmaceuticals成立于2011年,位于德国。公司是一种治疗成人代偿性肝病慢性HDV感染的药物,是目前唯一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有条件批准用于治疗的药物。HDV是病毒性肝炎中最严重的一种。MYR-GmbH预计hepcludex将于2021年下半年获得美国上市批准。
12/10 蔚嘉制药
- 卖方机构:永新县鑫鑫圆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 买方机构:海特生物(300683.SZ)
- 交易金额:7,035万元人民币
- 估值:1.05亿元人民币
- 股权占比:67%
- 公司简介:厦门蔚嘉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厦门。公司以研发、生产蛋白酶抑制剂(抗艾滋病药物)抗病毒产品系列为主,拥有成熟的利托那韦、洛匹那韦重要中间体生产的关键技术。
- 对赌条款:
12/10 香港永禾
- 卖方机构:深圳市华融盛科技有限公司
- 买方机构:博济医药(300404.SZ)
- 交易金额:4,800万元人民币
- 估值:1.09亿元人民币
- 股权占比:44%
- 公司简介:香港永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香港。公司专业从事CRO服务业务,临床研究服务是公司主要的业务。
- 财务数据:
# 创新医疗器械
12/12 吉美瑞
- 卖方机构:尚荣医疗(002551.SZ)
- 买方机构:康力骨科
- 交易金额:1.8亿元人民币(康力股权增发19.20%股权)
- 估值:2.05亿元人民币
- 股权占比:87.26%
- 公司简介:苏州吉美瑞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位于苏州,是研发、生产、销售三类矫形外科(骨科)及配套外科手术器械的专业化企业,主要产品有:脊柱内固定系列、髓内钉系列、锁定板钉系列、金属接骨板系列、金属股骨颈系列、以及相配套的专业手术工具。
- 财务数据:
# 医疗服务
12/10 重庆国医堂
- 卖方机构:未披露
- 买方机构:博琪医药(BIMI.O)
- 交易金额:1,524万美元
- 公司简介:重庆国医堂医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重庆,是经卫计委审核批准的以中医诊疗为主、现代医学为辅的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南岸区人民医院协作单位,是一家拥有100张病床的私立综合医院。
12/10 大理华山眼科
- 卖方机构:南京爱尔安星眼科医疗产业投资中心、潍坊视见信息科技合伙企业
- 买方机构:爱尔眼科(300015.SZ)
- 交易金额:7,840万元人民币
- 估值:1.12亿元人民币
- 股权占比:70%
- 公司简介:大理华山眼科医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位于大理,是一家眼科医疗服务提供商,主要从事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复杂视网膜玻璃体疾病诊治、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高度近视综合治疗等业务。
- 财务数据:
▷ IPO
# 生物医药
12/10 公司名称:和铂医药
- 交易所/股票代码:02142.HK
- 每股发行价格:12.38港元/股
- 发行股数/总股本:1.38亿股/7.68亿股
- 募集金额:17.11亿港元
- 发行市销率:88.55x
- 发行时市值:95.08亿港元
- 保荐机构: 摩根士丹利、B of A Securities、中信证券
- 首日涨幅:-10.99%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上海。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免疫与免疫性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运营生物医药公司,运用其拥有的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人源单抗的转基因鼠系列核心技术平台,开拓新型治疗性肿瘤及免疫性疾病抗体药物产品管线, 并围绕Harbour的两大技术平台拓展合作与授权业务。
- 财务数据:
- 财务投资人:
浩悦观点: 和铂医药由王劲松博士于2016年创立,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从事研究及开发免疫性与肿瘤疾病领域差异化抗体疗法。公司拥有多于10种可能转化成为差异化候选药物的多元化及均衡管线,其中免疫产品管线中的核心产品巴托利单抗(HBM9161)、特那西普(HBM9036)正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公司拥有三大抗体平台(HCAb平台、 HBICETM平台及H2L2平台),构建了新一代全人源抗体疗法的领先技术解决方案。HCAb平台为一个人源抗体平台,能够制造不同形态种类的仅重链抗体(如纳米抗体、双特异性或多特异性抗体及CAR-T)并具有良好开发可行性。HBICETM平台能够生成差异化的基于HCAb的免疫细胞衔接器的双特异性抗体。H2L2平台可快速且大规模地制造具有经改良全人源可变区的典型两重两轻免疫球蛋白链抗体(H2L2),实现内源性亲和力成熟及免疫效应功能。公司平台已获得超过45个生物医药行业及学术界合作伙伴的认可。公司自注册成立,已获得5轮融资。公司的巴托利单抗和特那西普已处于临床研发后期,有望近期获批,全人源抗体平台具有较强优势,可持续产出优秀产品,值得长期关注。
# IVD与精准医疗
12/4 公司名称:Seer
- 交易所/股票代码:SEER.O
- 每股发行价格:19美元/股
- 发行股数/总股本:921.05万股/5,843.5万股
- 募集金额:1.75亿美元
- 发行市盈率:-65.76x
- 发行市销率:9,571.25x
- 发行时市值:11.1亿美元
- 保荐机构:J.P.Morgan、Morgan Stanley、BofA Securities、Cowen
- 首日涨幅:197.16%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美国。公司是一家生命科学及健康数据服务商,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分析由此产生的大量蛋白质组数据,并生成人群级疾病数据,再利用这些数据开发First-in-class液体活检产品,用以疾病的早期、症状前阶段检测。
- 财务数据:
- 财务投资人:
浩悦观点: Seer将其9,210,527股普通股的首次公开发行定价为每股19美元,募集了1.75亿美元。此次上市募资的核心目的是研发和商业Proteograph系统—基于纳米颗粒的蛋白质富集方法来实现更细颗粒度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该系统旨在提供快速、高性价比、大范围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同时兼具较高的准确性。该公司通过捕捉和翻译来自蛋白质组的分子见解,进行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发现,从而推动更早期的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还应用机器学习算法来分析由此产生的大量蛋白质组数据,并生成群体水平的疾病洞察力,利用这些洞察力开发First-in-class液体活检产品,用以疾病的早期、症状前阶段检测。区别于蛋白质组学研究,表观遗传学也是早期癌症的检测方法,表观遗传学是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是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变而表型却发生了改变。国内在此领域也有深入的研究,鑫诺美迪血液版肺癌SHOX2&PTGER4基因甲基化产品可对LDCT无法确诊的亚厘米结节进行进一步诊断,降低LDCT漏检率、误检率,分流结节患者,高效利用医疗资源加强肺癌早期判断性,推动手术的准确性。
12/7 公司名称:华大智造
- 交易所/股票代码:上交所科创板/申请
- 发行股数/总股本:4,131.95万股/41,311万股
- 募集金额:25.28亿元人民币
- 保荐机构:中信证券
- 公司简介:公司专注于基因测序仪、配套试剂及耗材等一系列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建设先进的智能化工业制造平台,为解决实际民生需求提供最前沿的技术保障和解决方案。公司的业务范围涉及生命科学各个领域,致力于打造行业领先的核心测序平台,实现测序技术与B超、质谱、X光、核磁共振、CT等模块的智能化整合,建立针对出生缺陷、实现基因科技造福人类。
- 财务数据:
- 财务投资人:
浩悦观点: 华大智造作为我国IVD高端设备制造领域的代表企业,此前于2019及2020年分别完成2亿及10亿美元金额融资,在资本市场一直拥有较高的热度与话题性;而随着T7等高性能新一代测序仪产品问世,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已经扭亏为盈;值得注意的是,华大智造此次采用了科创板第四套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且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3亿人民币”;对于高技术含量,高研发投入,但收入增长稳定的“设备型”IVD企业而言是更为合适的选择。同时,从收入结构来看,尽管今年受疫情影响,测序仪收入有所下降,但与新冠检验相关的实验室自动化设备收入大幅度提升,为企业带来了红利,从长期来看,测序仪的国产替代趋势不可逆转,但疫情常态化后,核酸检验自动化设备的“红利”是否可持续,仍然存疑。 此外,尽管经过两次大金额融资,但汪建仍间接持有华大智造超过50%的股份,对于早期和成长期的IVD企业而言,这也是一点重要的启示:创始人保持自身的实际控制地位,对于企业的发展战略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医疗服务
12/09 公司名称:家鸿口腔
- 交易所/股票代码:深交所创业板/申请
- 发行股数/总股本:不超过2,636.44万股/10,545.76万股
- 募集金额:2.98亿元人民币
- 保荐机构:国信证券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01那年,位于深圳。公司主营业务为二类牙科医疗器械定制式义齿和正畸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生产及销售的定制式义齿和正畸产品包括种植牙、金属烤瓷牙、全瓷牙、活动假牙、正畸矫正器、保持器等。
- 财务数据:
# 智慧医疗
12/08 公司名称:京东健康
- 交易所/股票代码:06618.HK
- 每股发行价格:70.58港元/股
- 发行股数/总股本:3.82亿股/31.27亿股
- 募集金额:269.55亿港元
- 发行市销率:20.36x
- 发行时市值:2,207.04亿港元
- 保荐机构:美银证券、海通国际、UBS
- 首日涨幅:55.85%
-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北京。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按2019年收入计,京东健康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医疗健康平台及最大的在线零售药房。截至2020年6月30日,共逾1.5亿名用户曾使用公司的平台购买医药和健康产品或医疗健康服务。公司致力于打造以医药及健康产品供应为核心,医疗服务为抓手,数字驱动的用户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健康管理平台。公司通过建立医疗健康产品和服务的端到端、全渠道的体系,重新定义用户管理个人健康的方式。
- 财务数据:
- 财务投资人:
浩悦观点: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应用的发展,传统医疗领域及医药零售领域显现出越来越大的技术改造空间。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相继成功IPO,且疫情期间线上医疗与药品需求爆发性增长,进一步抬升了这一领域的市场空间上限。京东健康招股书显示,公司近三个完整年度收入CAGR达到40%,且今年上半年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75%,增速远超传统药房。京东健康以线上药品零售业务起步,意在打造线上零售与线上医疗服务的业务闭环。在零售业务占公司内占压倒性比重的当下,本次融资募得资金将有很大比例用于通过聘用更多自主医生及与更多外部医生合作,持续发展健康服务网络,预计京东健康将在开辟医疗服务新天地的同时,向零售业务引入大量标签化目标客户,最终闭合两大业务板块商业模式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