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复试(糖尿病人复查检查项目)

应科医考 0
文章目录:

中医考研复试面试 考官质问三连,如何回答:得体而不失内涵

实际上,面试是面对面直接的交流,在有限的时间内,考官可以了解我们的专业知识、逻辑思维、严谨性、条理性,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考官还会在测试你适应环境的能力,要理解考官提问的真实含义,还要善于运用衔接词或句子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既不显得我们是在背书,又显得我们知识体系的完整,更能看出一个人的整体水平。

根据近几年对中医高校面试的分析,大致可以把考试内容分为三类。

一、专业知识:

这种问题是比较常见的,根据不同的考官,侧重点也有差异,有的考官更注重基础问题,考的内容就更偏向中医基础理论或者生理学,“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一定要打好基础,形成最基本的知识框架,比如考官让你论述肝的生理功能,你需要回答的首先就是肝主疏泄、肝主藏血,这就叫框架,光有框架也是不够的,还要补充细节: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气机,使之畅达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调畅情志活动、通调排精与排卵,主藏血是指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流量和防止出血的生理功能。

其藏血的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几个方面,这样回答我们的知识系统才将是更完整的,更丰富的。其他的提问大同小异,如果是考你对某种疾病的认识,一般要求中医西医相互补充

比如,糖尿病怎么诊断?

中医什么病和糖尿病相对应?

中医的病机是什么?

中西医的治疗方法?

所以无论报考中医还是中西医结合的同学对于西医这种最基础的知识一定要掌握,尤其是自己报考的科室方向,比如内分泌的同学,一定要对甲亢、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分型、治疗如数家珍,对答如流才可以。

遇到自己不熟悉或者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提问后可以不急着回答,利用几秒的时间在脑海中组织一下框架,如果是掌握不牢,千万不能急于表达,语速要慢,边答边想,把自己会的有关于这道题的知识点都答出来,等于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是完全不会的题目,切忌不能胡编乱造,不会就是不会,和考官坦白交代:“老师我这个问题不太了解,回去一定多看书”,大多数考官都不会故意给你难堪,都是循循善诱,再给你抛出一个相对简单、基础的问题,同学们也复习了很久,如果是这么久的时间内都完全不了解的问题,回答不出也不尴尬,考官、导师们最讨厌弄虚作假、不诚实的学生,反而坦白自己比较好,导师们都是这个领域的大拿,胡编乱造根本不能糊弄过去。

面试的题目也不是完全没有规律可寻,问一问师兄师姐自己的导师或者别的考官往年最喜欢提问什么问题,或许就有很大收获,这就是所谓的押题,比复印店的小册子更加靠谱,临考的前一天晚上要把这些常考的问题答案反复背熟。

如果自己对于所选专业、导师都有明确的目标,强烈建议同学们在知网上搜一搜导师的论文,或者学术经验的总结,答题的时候尽量靠拢,比如我考试之前就看了两位导师的几篇学术思想的文献,看的还比较仔细,选2个导师的文献是因为给自己留个后路,面试提问我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你在消化科临床实习觉得哪种证型最多见?因为我之前看了导师的学术思想是清热利湿,我就回答湿热证最多见。另外问我,中医在治疗消化疾病有什么优势?我看导师经验上有写擅长治疗难治性便秘、消化不良,我就回答,中医有很多优势,尤其是功能性消化不良、顽固性便秘等病,西医治疗方法有限,根据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手段更多,效果也比单用西医方法好。

也有医院会考病案分析、英语问答,也遵循这个原则:

知己知彼,从主要到次要,从总体到分支,逐条进行回答。所以,我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一定要牢固,多角度分析问题,能够流利的、有条理、有逻辑、有主次的表达出来,在遇到突发情况要冷静应对,就可以帮助我们备考。

二、医疗背景问题:

集中在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常见问题有你为什么选择某某科室,某某专业?

你一定要实事求是来回答,比如你本科跟师的老师是呼吸内科专业,所以我对这个专业认识的较为深刻,你的带教老师对于这个科的什么病有独到的治疗方法,好的临床疗效,自己希望研究生阶段继续钻研,这个学科有什么发展前景,比如老年病科,现在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原有的医疗体系、医疗资源将更偏重于老年病,老年病病情复杂,往往合并多种疾病,临床表现也不典型,需要较强的临床综合能力,对内科医生的要求更高,肿瘤科考生可以说中医在治疗肿瘤方面的空间很大,具有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发展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等等。

常考的还有,你怎么看待现在的医患关系?

你可以先结合新闻来说说你对现在医疗行业现状、医患关系的认识,再分开论述,患者存在什么问题,医生存在什么问题,制度存在什么问题,最后再综合一下,我们想看到和谐的医患关系,社会、患者、医生分别需要怎么做?或者给你个具体情景,患者家属在病房大吵大闹,你会怎么办?你可以给自己带入情景,再分情况讨论,先和患者家属沟通,找出患者吵闹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因为不满治疗费用,可以和患者说明医保政策,解释治疗费用的款项,安慰患者尽量缩减费用,如果是不满治疗,和家属说明清楚患者的病情,为什么不见好转或加重,这个时候需要用你的专业知识来说服患者家属,如果是无理取闹,可以给保安打电话,并报备医务处、保卫处相关部门,请院方协商解决,严重的交由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三、“话家常”类问题:

这类问题与你的自我介绍联系紧密,一个精彩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自我介绍则是各种面试中取胜的利器。

今发掘你名字中的特殊含义,引用典故、名人、古诗等等一切让人印象深刻的方法,幽默有趣更佳,避免简单的一句“我叫某某某”,幽默风趣也能让考官在长时间面试的疲惫中得到缓解,给考生增加印象分。

对于既往经历不必尽数道来,选择能够增光添彩的、与面试相关的为佳。展示性格阳光的一面,不发表负面言论。注意扬长避短,对于自己的优点不必过度谦虚和隐晦,否则考官不易发现你的闪光点。但也不要夸夸其谈,考官会产生反感心理,你越自我夸奖,考官越想反驳你和发现你的缺点。

对于自己的缺点,如果考官没有问道可以不主动提及,如果问到,则尽量选择一些无关大雅的缺点,不要说自己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流、懒散等影响工作的问题。考官极有可能会对简历或者自我介绍中他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提问,这部分内容要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回答,只要详略得当、逻辑清晰、条理清楚即可。

话家常类问题也需要提前准备,比如你的家乡,你的母校,你为什么报考我们学校,你本科期间最难忘的一件事。“话家常”表面上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既需要提前准备也需要随机应变。

对于考研面试,大家只要准备充分就可以了,不要对面试有惧怕、畏难心理,面试只占总成绩中较少的一部分,把真实、自信的你正常展示出来就可以,走到面试这一步,说明你离心目中的学校又进了一步。

由于疫情影响,也有高校采取网络在线面试的传闻,对这种可能性也需要心中有数。

微科普 | 运动也能“平衡血糖”——鸡西市中医院糖尿病科

为什么得了糖尿病

医生总是让我多运动多运动

...

难道运动能当药吃吗?

今天

就这个问题

市中医院的专家给出了建议

“运动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方面”

那么运动治疗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

究竟有何意义呢?

那么,

医生应如何指导糖尿病患者科学运动

更好地与药物(如胰岛素)治疗相配合

进而发挥平稳控糖作用呢?

那就是遵循TD2M患者运动原则

TD2M患者运动原则:

合理规划,方式多样化,强度个体化

合理规划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运动前,要做足充分的准备,筛查潜在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选择较缓和的运动;感觉神经病变的患者,应避免挤压性运动;患有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可能合并体位性低血压,不建议进行高强度的运动,患有肾病的患者进行剧烈运动会增加蛋白尿;在高血糖时或存在尿酮体阳性时不建议运动。

运动方式多样化,强度个体化

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为30-60min。注意在达到应有的运动强度后应坚持20-30min,这样才能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每周至少坚持3-4次中低强度的运动。

下面就为大家推介几种居家主体运动类型:

1. 有氧运动:快走、有氧操

2. 力量训练:深蹲、负重练习等

3. 功能性训练:平板支撑、仰卧抬臀等

4. 呼吸训练:胸式呼吸训练、复式呼吸训练等

5. 中国传统健身功法:八段锦、五禽戏等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治疗的同时

一定要注意运动强度

最后

专家推荐大家

最简单易行的心率测算法

(可根据最大心率百分比来设定和监测运动强度)

人的最大心率测算公式:

最大心率=220-年龄

糖尿病患者居家锻炼的适宜目标心率范围:

最大心率×(60%-70%)

指导专家

许吉梅 糖尿病科主任,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名中医,鸡西市龙江名医、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内分泌与代谢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院协会中医医院管理分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理事,鸡西市糖尿病、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鸡西市糖尿病学科后备带头人。

【出诊专业】糖尿病科、内分泌科

【业务专长】长期的糖尿病科及内分泌科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性足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酮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功能减退症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周海蓉 糖尿病二科主任,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黑龙江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内分泌代谢分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华医学会糖尿病青年委员。

【出诊专业】糖尿病科、内分泌科

【业务专长】曾在301医院进修内分泌科,擅长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规范化治疗,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治疗、骨质疏松,痛风,肥胖症,脂代谢紊乱等。

李冬梅 糖尿病一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中西医双本科学位。

鸡西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委员

【出诊专业】内分泌科

【业务专长】师从黑龙江省名老中医赵淑霞主任医师,先后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空军总医院内分泌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课程班、广西柳州中医院进修学习,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擅长糖尿病性足病、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炎等疾病的诊治。

“三高”最不能做的10件事!否则吃再多药都白搭

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来说,生活方式上的调整十分重要,如果生活中没有做好,吃再多药都可能没有效果!

高血压不能做的十件事

高血压不能做的十件事

1

喝浓茶

2

喝冷饮

3

喝酒

4

吃加工肉

5

吃味精

6

吃太咸

7

吃辛辣食物

8

熬夜

9

吸烟

10

发脾气

1、喝浓茶

因为红茶中所含的茶碱最高,可以引起大脑兴奋、不安、失眠、心悸等不适,从而使血压上升。高血压病患者忌饮浓茶,尤其是忌饮浓烈红茶。

2、喝冷饮

摄入大量冷饮,会突然刺激肠胃,使得全身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加重病情,并容易诱发脑出血。如果胃肠道有溃疡的高血压患者,还会诱发胃肠血管出血。

3、喝酒

研究表明,饮酒在一般情况下会让血压升高4到8毫米汞柱。饮酒可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大量、长期饮酒,更易诱发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

4、吃加工肉

加工肉食含盐较多,包括:咸肉、香肠、肉酱面等。高血压高危人群最好选择低盐或无盐肉食,如新鲜鸡胸肉、瘦牛肉、鱼虾等。

5、吃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如果平时钠的含量已经达到阈值,再多吃味精,显然会增高钠的摄入量,从而不利于高血压的控制。

6、吃太咸

吃盐太多,会导致血管管腔变细,血流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同时也会加重肾脏负担,造成排钠障碍,升高血压。

7、吃辛辣食物

辛辣饮食会引起神经兴奋,可能加重内脏负担,导致血压升高。

8、熬夜

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血压升高。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精神紧张、焦虑、烦躁,大脑皮质兴奋抑制过程易平衡失调,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从而出现高血压。

9、吸烟

有研究表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 25mmhg。所以,没有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了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

10、发脾气

情绪波动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很多人吵架时血压都是超标。生气、紧张、恐惧时会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甚至全身发抖,也会造成血压升高。

高血脂不能做的十件事

高血脂不能做的十件事

1

喜欢吃内脏

2

爱吃油炸食品

3

经常吃烧烤

4

爱吃牛羊肉

5

多吃坚果

6

吃太撑

7

喝酒

8

常吸二手烟

9

不运动

10

不吃新鲜蔬菜水果

高血糖不能做的十件事

高血糖不能做的十件事

1

吃饭速度快

2

果蔬汁代替水果

3

不吃早餐

4

吃含糖量高的水果

5

乱吃野菜

6

食用浓缩糖

7

不控制主食

8

久坐超4小时

9

随意吃花生、瓜子等坚果类

10

喝酒

1、吃饭速度快

吃东西的时间短,期间血糖上升快,容易刺激胰岛,可能导致胰岛分泌紊乱,比一般人进食速度快的人更易得糖尿病。

华南理工一院长被曝篡改研究生复试成绩,校方最新回应来了

30多年后可能吃不到巧克力了?吓得我赶紧吃了一块!

正月十一 ,祭奉紫姑丨小新画新年

来源: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健康时报(ID:jksb2013)

监制:陈知春

编辑:关开亮

实习:岳圆、张雨琦

转给你身边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