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糖尿病(糖尿病继发病)
无论男女,50岁之后没有这4种病,恭喜长寿已经开始“留意”你
生活中每个人都想长寿,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居民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根据《2021中国卫生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中国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将从2020年的77.93岁增加到2021的78.2岁。健康长寿是许多人一生中必然追求的目标。50岁以后,很多人的健康意识也出现了大大的提高。
但是,如果人们想要健康长寿,提高寿命,就需要在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运动,增强抵抗力,进而帮助自己维护身体健康。否则,由于年龄的增长,导致抵抗力下降和身体各方面的不足,就很容易导致自身患上各种疾病,进而影响健康。
1、 痛风
痛风已成为我国继糖尿病之后的第二种代谢性疾病,其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尿酸过高而引起的。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每天都会产生尿酸,同时,身体会排出等量的尿酸以保持平衡。当人体发生酸碱失衡时,尿酸浓度会升高,从而诱发痛风。而当痛风发作时,不禁令人疼痛难忍,而且还会诱发其他疾病的出新,进而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威胁。
2、 胃肠疾病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饱穿暖也不再是问题。而不规律的饮食、不规律的作息以及巨大的生活压力已成为现代生活的主要节奏。在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中,一些不良习惯和饮食习惯容易导致一系列胃肠道疾病。
而胃肠道疾病的病程很长,如果在自己年轻的时候不关心肠胃的维护,就可能会在自己年老时被“坏结果”咬回来。如果只是单纯的肠炎和胃炎,是没什么的,但如果出现有严重的胃溃疡,那么长此以往,可能还会诱发胃癌的发生。
3、 慢性阻塞性肺病
许多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知之甚少,慢性阻塞性肺病是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的并发症。该病以呼吸困难为特征,可能发展为哮喘发作,但对常规支气管扩张剂几乎没有反应。这种疾病经常发生在长期吸烟者或反复呼吸道疾病的基础上。
因此,该病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其进展可能导致呼吸衰竭、身体疲劳、频繁住院、生活质量下降和预期寿命缩短。这种疾病占老年人的4.1%。
4、 心血管疾病
根据《202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正在上升,估计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为3.3亿。令人震惊的是,心血管疾病长期以来一直是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据估计,每5例死亡中有2例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
然而,还有一项研究表明,全世界近50%的高血压患者尚未确诊,其原因是隐性高血压。而成年人隐匿性高血压的概率接近10%。由于日常生活中没有明显的症状,通常需要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才能暴露出来。
而房颤也与其类似,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症状之一,会增加患中风等其他疾病的风险。然而,由于房颤的症状几乎无症状,只能通过心电图检查来确定,因此很容易被忽视。虽然心血管疾病不容易检测,但它与经常吸烟、不健康饮食、久坐、肥胖、心理健康等问题有关。因此,对于涉及上述风险的高危人群,应注意监测血压,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尽快去医院检查。
1、 香烟、酒精要戒掉
香烟、酒精,这些都是会令人上瘾的物质。这些物质能使人的神经中枢兴奋,并能达到提神、短期身心愉悦的效果。然而,吸烟会使人的预期寿命减半,并导致肺功能下降。吸烟量低的人更容易失忆,甚至入睡也会变得更加困难。同时经常饮酒的人会造成肝脏损伤,这是因为超过90%的酒精会进入肝脏进行分解,这会损伤肝细胞并导致肝脏疾病的出现。
2、 坚持适量运动
俗话说,运动是生活的基础。如果想长寿,就离不开运动。因为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心肺功能,增强血管,而且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对于一些不喜欢运动的人来说,他们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甚至他们的身体也容易肥胖,这无疑为一些慢性病提供了机会。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抽出一些时间做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这对我们的健康来说也是更有利的。
总之,长寿是每个人的追求,但健康长寿需要我们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来帮助实现。保持健康的生活,晚饭后散步半小时,和老朋友下棋,散散步;心态良好,知足感恩,不长寿也很难。
检查出尿酸偏高?做好这3件小事,轻松“拦下”痛风
健康问题一直以来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近年来,患有高尿酸血症的病人群也在逐年增加,继糖尿病之后已成为代谢性疾病的第二大。
尿酸是如何产生的呢?
其是在饮食摄入和机体代谢产生的嘌呤化合物在肝脏中产生,主要是通过肾脏和消化道排出,正常情况下人体尿酸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因此要引起大家对其的重视,从预防做起,做到防治结合,当发现其尿酸偏高,尽早去医院及时治疗,让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在去医院检查后,根据病情,医生会让其作相应的检查,如果没有什么注意事项是比较方便的,但有些是要注意的,会安排时间去检查,当下次去检查的时候,就需要注意一些情况,以免影响检查结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那么去医院检查尿酸前的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测量前需要空腹8小时以上,同时在检查前一天的时候要正常饮食,不能进食过多含高嘌呤的食物,尽量不要大鱼大肉,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的摄入,要按时休息,避免饮酒和熬夜以及剧烈运动情况的发生,适当运动是可以的。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测量前三天应停用可能会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但还是要考虑自身的现实情况,不能盲目停药。
人们常说有三高,高血压, 高血脂,高血糖,现在呢,尿酸偏高也加入了其中,成为第四高,其是外对人体伤害最大的第四高,可以导致痛风性关节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注意。
当化验检查出现尿酸偏高,除了吃药,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1、多吃植物性食物,少吃动物性肉类食物,同时还需要减少海鲜的食用,啤酒最好也不要喝了,以免诱发痛风。
2、要热爱运动,但是要避免剧烈运动,适当运动有益身心健康,可以选择一些有氧运动,如游泳,打太极等。
3、多补充水分,最好是喝白开水,远离咖啡,浓茶等。
多吃素类食物,这并不代表不能吃肉,肉类也要适当的吃一些,毕竟也是人体所需要补充的物质,但要把握好量,水果也是必不可少的。海鲜和动物内脏以及火锅是要严格禁忌的,否则,对病情的恢复是毫无作用的,致使前功尽弃。
您关注尿酸了吗?
【您关注尿酸了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已从过去的“富贵病”、“少见病”,跻身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排行榜的前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为何出现高尿酸血症尿酸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嘌呤核苷酸80%由人体细胞代谢产生,20%来自富含嘌呤或核酸蛋白的食物。嘌呤经肝脏氧化代谢变成尿酸,然后由肾脏和肠道排出。高尿酸血症通常由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导致。遗传、肥胖、代谢紊乱、肿瘤、肾病、药物、饮食等因素都可能引起血尿酸升高。高尿酸血症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近年来,高尿酸血症的患病人数明显上升,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痛风为1.1%,已经成为继糖尿病之后又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因此,大家需要重视高尿酸血症,做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早期预防及治疗。(via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