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封面(糖尿病logo)

封面新闻 0
文章目录:

养生趴|糖尿病人避雷专区

春节期间吃吃喝喝,无可奈何,糖尿病人一把辛酸泪。节后尾巴夹紧,昼夜补课。米饭不吃、面食不吃、水果不吃,只吃降!糖!药!人生都寡淡的。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甘华葵医生给大家说说节后如何正确的紧急降糖。

节后紧急降糖如何避雷

误区一:疯狂吃粗粮

吃粗粮好还是吃细粮好?当然是粗粮!

其实,粗粮吃多了,会影响消化,导致肠道阻塞、脱水等症状,并且长期过食粗粮,还会影响吸收,导致营养不良。糖尿病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与普通食物没有什么不同,经过人体内的吸收和转化同样可以变成糖分,也就是说吃“糖尿病食品”,同样会让血糖上升。饮食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总热量和均衡饮食,而并不在于专门吃所谓的“糖尿病食品”。

误区二:吃点零食

“我饮食控制得非常好了,所以饿了吃点零食应该也没啥影响”。一些患者三餐控制比较理想,但由于饥饿或其他原因养成吃零食的习惯。他们不敢吃饼干、水果,而认为花生、瓜子等食品不含糖,吃点没关系。虽然瓜子、花生含糖低,但脂肪含量高,如果体内吸收过多脂肪,那这些脂肪也会转化成糖分,让血糖上升。

误区三:甜食、水果out

“吃点水果吧”“不不不,吃了血糖又要上升了”。小编的爸爸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经常给他带点水果回去,他都不敢吃,几乎是一点也不沾。和他解释了很久,才勉强让他接受适当吃水果不会影响血糖的变化。水果的甜度由果糖来决定,而果糖代谢不依赖胰岛素。如果病人平素就喜食水果,并且病情也比较稳定时,可吃少量水果,但须减少主食的量。选吃新鲜水果,不吃含糖分高的水果罐头,少喝或不喝果汁,毕竟里面的膳食纤维太少。

误区四:降糖药剂量UP

“今天单位聚餐,太丰盛了,又吃太多啦。没事儿,回家多喝点降糖药就搞定了!”同样的,不少患者也抱有这样的侥幸心理,在感到饥饿时常忍不住多吃饭,此时他们可能采取自行加大原来的服药剂量的方法,误认为饮食增加了,多吃点降糖药可把多吃的食物抵消。过度依赖药物是不行的,事实上,这样做不但使饮食控制形同虚设,而且加重了胰腺的负担。同时增加了低血糖发生的可能和药物毒性作用,非常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误区五:米面统统out!

“今天血糖又有点高了,午饭不吃了不吃了,晚饭呢,再说吧再说吧。”有些人认为,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重要的是饮食治疗,而饮食治疗是以控制主食摄入量来达到控制血糖升高的目的,所以每当发现血糖偏高之后,就会选择不吃或者少吃一餐饭。完!全!错!因为葡萄糖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若不吃主食或进食过少,葡萄糖来源缺乏,身体就必然要动用脂肪,由于脂肪酸产生过多,常伴有酮体生成,经肾脏排泄可出现酮尿,这些都是因为血糖浓度过低造成的。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每日主食不能少于150克,即碳水化合物进量不能低于150克,否则体内血糖浓度过低容易出现酮尿。此外,不吃主食也可能出现高血糖。由于体内需要热量,在饥饿状态下,需动用蛋白质、脂肪使之转化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的不足。长此下去,病人可出现形体消瘦,抵抗力减弱。

甘华葵 封面新闻记者 简婷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国际观察|《柳叶刀》刊文揭新冠肺炎后遗症:感染病毒后可能诱发糖尿病

《柳叶刀》发文称新冠病毒与糖尿病存在双向关系

封面新闻记者 宁宁

近日,全球20位知名糖尿病及内分泌领域专家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共同发表了题为“给管理患有糖尿病的新冠肺炎患者的实用性建议”(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es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的文章,称发现患有新冠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于该疾病的风险更高。同时,新冠病毒实际上可能促使正常人成为新发糖尿病患者。

新冠病毒与糖尿病

之间存在双向关系

《柳叶刀》发文称新冠病毒与糖尿病存在双向关系

该文章表示,迄今为止的临床观察表明,新冠病毒与糖尿病之间存在双向关系。新冠病毒会破坏人体产生胰岛素的细胞,从而令健康人患上糖尿病。

“目前尚不清楚新冠病毒(SARS-Cov-2)是如何影响患者得上糖尿病的。先前的研究表明,与新冠病毒结合,并允许病毒进入人细胞的蛋白质ACE-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不仅位于肺中,而且也位于与葡萄糖代谢有关的器官和组织中,例如胰腺、小肠、脂肪组织、肝脏和肾脏等。研究人员判断,通过进入这些组织,该病毒可能导致葡萄糖代谢的多种复杂功能障碍。”文章表示,

此外,在临床上,部分新冠患者应用了糖皮质激素,该激素治疗常常引起血糖波动。若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将增加36%-131%。“虽尚未证实新冠病毒会诱发糖尿病,但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可能成为诱发糖尿病的因素。”文章指出。

截至目前,糖尿病已经被认为是导致新冠感染重症的一个关键风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更有可能死亡。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研究代谢性疾病的Paul Zimmet教授认可。

“如果你感染了新冠病毒,糖尿病就是致命的。”《自然》杂志援引Paul Zimmet教授的话表示。

该文章的主要作者之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表示,在新冠合并糖尿病或高血糖的患者中,控制高血糖不但可以降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还可改善感染新冠病毒的总体预后。

建立全球新冠患者

新发糖尿病病例登记系统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CoviDiab Registry项目宣布建立全球新冠患者新发糖尿病病例登记系统

与此同时,6月12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另一项研究报告中,17位国际领先糖尿病专家组成的国际小组(参与CoviDiab Registry项目)宣布,建立全球新冠患者新发糖尿病病例登记系统,旨在了解新冠患者的糖尿病表现的程度和特征,以及疫情期间和疫情后对受影响患者的治疗及监测的最佳策略。

“我们仍需要密切关注那些有新冠病史的人的糖尿病发病率,并确定发病率是否超过预期水平。”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代谢疾病研究人员Naveed Sattar表示。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临床科学家Abd Tahrani则更为保守表示,为了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需要更有力的证据。

Paul Zimmet教授同时也是CoviDiab Registry项目的联合首席研究员、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名誉主席,他认为建立全球数据库将用于收集没有糖尿病病史或血糖控制问题的新冠和高血糖患者的信息。

“通过建立此全球登记中心,我们呼吁国际医学界迅速分享相关的临床观察结果,以帮助回答这些问题。”他表示。

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的内科医生Stefan Bornstein也参与了该数据库的建立,他表示类似关联病例开始慢慢出现。

其他研究人员也表示,现在还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比如新冠肺炎中新发糖尿病的严重程度以及它在感染后是否会持续或消失。“如果是这样,新冠肺炎是否会增加未来患糖尿病的风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糖尿病日|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封面新闻记者宁芝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慢性病之一,13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发文呼吁公众关注糖尿病。

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带来的并发症。据了解,糖尿病的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由于糖尿病前期没有临床症状,想要尽早识别糖尿病,可以根据一些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作为预警信号。

如何预防糖尿病?首先,要保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其次,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再次,要及早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最后,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使超重肥胖者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5-58%。

糖尿病病人怎么办?医生提醒,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做好血糖自我监测和药物治疗(包括胰岛素治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