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烧饼(糖尿病患者能吃烧饼)
糖尿病早餐吃酥烧饼,空腹血糖值5.0,餐二血糖值6.3
我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先测空腹血糖,测得血糖值5.0。
早晨空腹血糖
早餐主食吃了两块酥烧饼+一个水煮鸡蛋+一盘炒青菜,
吃了两块葱油酥烧饼
早餐前老规矩先喝一杯200毫升温开水,歇一会过10分钟吃早餐,餐后两小时测得血糖值6.3。
自从确诊患上糖尿病,血糖高主食碳水减量不少,增加了蔬菜摄入量,以前经常吃的稀饭烧饼油条面条甜品等等,有的很长时间没有吃过,有的就是只吃了一点点餐后血糖也升高许多。
面条
经过连续10个月不断调整服用糖尿病治疗药,由确诊时空腹血糖最高值12.83,到现在不管是早晨空腹血糖值、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和随机血糖值,逐步回落到正常数值可控范围内,近段时间开始不断变换主食品种,调整增加主食碳水摄入量,今天早餐主食吃了两块酥烧饼,餐后两小时测的血糖值6.3,较为正常!
血糖值6.3
这5种主食是“含油大户”,吃下去相当于“喝油”!
01
这5种主食吃下去,相当于“喝油”
1、油条
早餐喜欢吃油条的人很多,都知道油条外皮酥脆,里边软而有嚼劲,但油条所含的油量大约是 8~10 克,占了一个人一天用油量的 1/3,这样的早餐油脂量明显超标。并且油条在高温油炸过程中营养素会被破坏并产生致癌物质,长期过多食用,不利于人体健康。
【建议】早餐最好少吃油条,一星期不宜超过两次,进食当天午餐和晚餐要尽量清淡,不要再吃炸、煎、炒的食物并注意多补充蔬菜。
2、烧饼
烧饼又香又酥,有些人三餐都会吃,但一个烧饼的热量约为230~250大卡,其中约25%的热量来自脂肪。尤其是麻酱烧饼、油酥烧饼、酱香饼、手抓饼等,在制作的过程中还会抹上各种酱汁、辣椒油,热量比普通烧饼更高。
3、炒饭
其实,大米本身的脂肪含量很低,每100克米饭的脂肪含量只有0.2%,做成炒饭之后,脂肪含量升高至6%~8%。同样吃一碗100克左右的炒饭,要比普通米饭多吃进去100~200大卡热量。
不过,自己在家做炒饭,油的用量可以控制,用平底不粘锅也有利于省油。配合炒饭吃的其他菜可以优先选择凉拌、水焯等省油的方式,有利于保持总体油摄入不超标。
4、炒饼、炒粉类
炒饼、炒粉、炒年糕跟炒米饭类似,脂肪含量一般在5%~8%左右,相对于原料来说脂肪含量也翻了几十倍。
尤其是炒年糕,本来用糯米做的年糕就非常黏糊,炒时如果放油太少很容易粘锅,所以烹调时更需要多放点油。
5、拌面
很多人喜欢吃油泼臊子面、麻酱拌面,但一份吃下去,热量比吃一碗饭要高很多。因为在拌的过程中会加入各种酱料,像市场上售卖的油辣椒酱,每100克的热量约870大卡,100克的芝麻酱热量达630大卡,这样一来,脂肪含量就高了。
02
主食中蛋白质冠军:燕麦
燕麦中的蛋白质含量在谷物中是最高的,而且其氨基酸构成和消化吸收率也较高。除了这个优势外,燕麦还富含具有调控血糖和血脂功能的β葡聚糖。燕麦可以用来煮粥或者做成燕麦饭。
【注意】市场上很多号称营养麦片的产品,含燕麦的比例很低,保健作用有限。购买时可以看配料表,如果添加了植脂末、香精等物质,就不要选了。
03
主食中胡萝卜素冠军:红薯
淀粉类食物中,红薯的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达到每100克中含750微克。胡萝卜素能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有保护视力、预防夜盲症、防止皮肤干燥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作用。
另外,红薯含有非常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不能被我们消化吸收,在肠道可以阻碍糖的吸收,对于控制血糖是有好处的,而且它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对于控制血压也很好。和米面相比,红薯中的淀粉相对比较低,糖尿病人可以用薯类代替主食去吃。
【注意】
●吃红薯时也要搭配蛋白质、肉、鸡蛋、豆制、蔬菜,这样饮食更均衡,营养更丰富。
●推荐薯类每天的摄入量50克~150克,摄入过多会胀气、反酸,对消化功能比较弱的人群来说更要控制好量。生红薯中的淀粉难以被消化,所以一定要蒸透或烤熟。
04
主食中膳食纤维冠军:荞麦
膳食纤维具有预防便秘、保护肠道等作用。《中国食物成分表》显示,每100克带皮的荞麦里含膳食纤维13.3克,而大米仅含0.7克。荞麦中特有的保健成分芦丁、槲皮素,能帮助调节餐后血糖。
【小贴士】苦荞麦的有效成分比甜荞麦更多,保健作用更好,另外苦荞麦炒一炒,里面的成分更易释出。
05
主食中钙冠军:芸豆
芸豆为杂豆类食物,它富含淀粉以及少量脂肪,营养特点更接近于主食。每100克带皮芸豆含钙达349毫克,是黄豆的近两倍。
06
主食中维生素C冠军:土豆
土豆在一定程度上既是蔬菜,又是粮食。土豆维生素C的含量高于很多果蔬,半个土豆就能提供一天所需维生素C的1/3,并且,薯类食物富含淀粉,可以保护其中的维生素C。
【小贴士】
●蒸土豆可以更大限度地保留营养素,建议带皮直接蒸,这样可以更好地防止土豆中的水分和营养流失。
●蒸完后不要压成泥,会变成高升糖指数食物,放凉后食用可增加抗性淀粉,对控糖更有益。
07
吃主食,牢记4个原则更健康
1、吃够量
专家建议按照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一个成年人每天摄入的主食量约为250克~400克,建议全谷类和杂豆类占50克~150克,薯类50克~100克,同时定期监测体重变化来适当调整食用量,运动量大的人可适当增加。
2、善烹调
全谷物和杂粮由于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口感往往不佳,也可能影响消化吸收。对于中老年尤其是老年朋友来说,咀嚼能力和消化功能减退,这时候一定要注意主食加工的适口性,尽量选择粗粮细做、少食多餐,不要过多摄入粗纤维,防止刺激胃肠道。
另外,加入芝麻粉、葡萄干和大枣等,可使全谷物食物更美味。
【建议】大多数人的粗粮可以占到所有主食的1/2~1/3,老年人可以下降到1/4左右。
3、多样化
主食种类也要多样化,可以增加粗粮、豆类、薯类等。
像粗粮因为没有经过精磨加工,可以为人体提供较多的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纤维素;豆类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可以与米、面的蛋白质发生营养互补;薯类里不仅含有较多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而且含有谷类所没有的维生素C。
4、护营养
不要过度淘米,反复搓洗会使米粒外层营养素丢失;煮粥不要加碱,发面时最好用酵母,而不是小苏打;少用油炸的方式烹饪。
来源: 中国妇女报
“糖友”怎么吃 记住这三点
“水果不敢吃,肉食不敢多吃,各种点心基本不敢碰。”48岁的张先生是位老“糖友”,有着多年的糖尿病,最困扰他的是日常的吃喝问题。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医师祝俊香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其发病原因与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有关系,其中饮食方面是糖友们最为头疼的事情。祝俊香建议糖友们在日常饮食生活中注意以下三点。
制订饮食方案
科学制订饮食方案,有助于控制血糖。每个患者情况不同,可以请医院内分泌病科营养师根据患者症状、化验结果等,初步制订饮食方案,并定期复诊,根据患者情况再做凋整。
在日常生活中,糖友自己也应根据就餐情况、体力活动、血糖监测情况、胃肠道功能等,及时调整膳食。合理控制总能量,以能维持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蛋白质摄入一般占每日总能量的15~20%;脂肪摄入占每日总能量的20~30%;碳水化合物摄入占每日总能量的50%~65%。三餐分配要合理,避免暴饮暴食。病情稳定的糖友,一天至少保证三顿饭;血糖波动大、易出现低血糖的糖友根据情况适当加餐,每日进餐5~6次,同等重量的食物分成五六份,既保证了一天总摄入量,又避免每餐摄入过多,使血糖升高。
注意饮食原则
《景岳全书》说:“消渴病,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这说明中医早已认识到糖尿病是个富贵病,需要控制和调整饮食。
祝俊香指出,糖尿病饮食首要原则为合理控制饮食,不吃易导致血糖上升的食物,如糖果、可乐、蜜饯、甜点等。淀粉类含量高的食物也要限量,如番薯、土豆、芋头、玉米、菱角、烧饼等;各种年节食品如粽子、月饼、年糕等,糖友们均要“忌口”。
糖尿病饮食的第二个原则为少吃太咸、太油的食物。孙思邈是最早提出饮食治疗的医家之一,他认为,消渴病应慎饮酒、限盐等。由于肥胖是糖尿病的天敌,而且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比一般人高,因此控制油盐的摄取量非常重要。除了少吃油炸及高油脂类的食品,还要节制肉类食物,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取量,烹调食物用植物油。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海鲜类等也要少吃。烹调上,应尽量采用清淡少油的方式,如清蒸、水煮、凉拌等。还要限制烟酒,因为烟酒中的有害物质会导致血糖不稳,也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
合理调配饮食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一个错误观念,认为吃主食容易升高血糖,所以干脆不吃主食。事实上,只要掌握好量和搭配,糖友不但能吃饱,还能比较好的控制餐后血糖。
吃硬不吃软、吃干不吃稀 建议糖尿病人尽量吃硬一点、干一点的。比如馒头、米饭、饼。而不要吃面糊糊、粥、泡饭、面条等。因为过于软烂的饭在胃里停留的时间短,进入肠道的速度快,容易吸收,因此升高血糖的速度也更快。
优选主食 大麦、荞麦面、玉米、燕麦、绿豆、大豆、薏米、黑豆、红小豆、莜面等食品相对其他主食来说,具有膳食纤维高、含糖量低、低热能等优点,推荐选用。建议糖友们合理搭配好主食,做到控制总量、粗细搭配,以达到既能吃饱还不升高血糖的目的。
优选蔬菜 优选具有生津润燥作用的蔬菜,比如洋葱、黄瓜、苦瓜、菠菜、白菜、萝卜、芹菜、黑木耳、银耳等,这些食物不仅膳食纤维含量高,增加饱腹感,还具备一定降糖作用,能协助身体降糖。
从中医角度讲,食物有偏性,人的体质有差异,饮食亦有不同。如肝胃郁热,表现为口渴多饮,心烦宜怒,小便黄,大便干等,宜食开郁清热之品,如苦瓜、丝瓜、银耳等;脾虚胃热,表现为心下痞满、胃脘部烧灼感、大便稀等,宜食补脾清胃热之品,如山药、粟米、菠菜、赤小豆、鱼肉等;阴虚火旺,表现为心烦易怒、多食易饥、失眠多梦等,宜食滋阴降火之品,如老鸭、莲子、百合、茼蒿、枸杞子、银耳等;阳气亏虚,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等,食宜温阳益气之品,如牛肉、羊肉、虾仁、韭菜、干姜、黑豆等。
祝俊香称,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耗津,即发为消渴。故建议广大糖友们在严格根据医嘱正规治疗之外一定要“管住嘴”,以利稳定血糖。
另外,控制并发症是治疗糖尿病的重点,在日常治疗过程中,要根据医嘱定期随访,及时调整治疗、饮食方案。平时也要注意多运动控制体重,作息规律,保持心态平和,方可使病情稳定,回归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王碧辉)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