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清淡(糖尿病清淡饮食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到底该如何注意饮食?
糖尿病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当然患上这种疾病的人群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年人,可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疾病也开始倾向于年轻化。当然,想要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血糖,那么就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在饮食方面下功夫,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的讲一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禁忌,只有健康的饮食才能让身体更加健康。
1、食物中提供热量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糖类(主要来自米、面等食物)、脂肪(主要来自肥肉、烹调油等)和蛋白质(主要来自肉、蛋、豆类食品等)是食物中提供热量的主要成分。糖类和蛋白质提供的热量均是每克4 千卡,而脂肪提供的热量是每克9 千卡。在体内这三种成分也可互相转换。
2、糖尿病患者如何注意饮食?
1)饮食要清淡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一定要清淡一些,要少吃太咸、太辛辣的食物,对于甜食更加要少吃,这样可以减少高血压以及水肿的出现概率。当然油腻的食物也不能多吃,否则很容易导致湿热出现,容易导致上火。
限制饮酒,特别是肥胖、高血压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酒精可使应用促胰岛素分泌剂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出现低血糖。 食盐摄入量控制在每日6 克以内,尤其是高血压患者。
2)控制总能量摄入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一定要选择低热量的饮食,保持低脂肪以及低蛋白质的饮食习惯。不过糖尿病患者也不是完全不能吃肉食,如果完全不吃肉会导致营养不良,,我们要做的是控制热量而非控制肉食。
正常情况下每天吃肉的量可以保持在一两到三两之间,要可适当增加鸡肉、鱼肉,其中要优先选择鱼类,之后选择鸡鸭肉,最后再选择猪牛羊肉。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禁忌主要包括上述两个方面,当然要控制食物热量的前提一方面在于控制食物的摄入量,少食,而且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有一些需要忌口,只有这样才可以阻止糖尿病对健康造成的伤害。
3)营养均衡合理分配供能成分的比例
膳食总能量的20%~30%应来自脂肪,其中来自于饱和脂肪要少于1/3 。 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5%~65%,应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对碳水化合物总能量的控制比控制种类更重要。 蛋白质不应超过需要量,即不多于总能量的15%。有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限制在低于0.8~1.0g/kg 体重。有显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限制在低于0.8g/kg 体重。
糖尿病虽然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但是它给人体带来的损伤度却不小,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的饮食应该有所禁忌,否则就有可能在食用错误的食物后使身体的疾病情况有所加重,需要留意。
糖尿病不吃药,饮食和运动疗法帮你把血糖降!(糖尿病之24)
#糖尿病# #降糖#
“管住嘴,迈开腿”。是所有内分泌医生告诉糖尿病患者的降糖口诀。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或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可以极大的增强敏感性和改善改善血糖!
管住嘴糖尿病患者饮食要合理均衡,该多吃的一定要多吃,该少吃的一定要少吃。
- 主食要限量,粗细要搭配。
比如大米、面粉、土豆、山芋和藕等含淀粉多的食物要少吃。
- 新鲜蔬菜要多吃,低甜度水果可以吃。
新鲜蔬菜几乎不含有热量和糖分,可以随便吃。
对于低甜度的水果,可以在两餐之间(血糖控制良好时)适量服用。
- 瘦肉、鱼、禽类和蛋类可以吃,加工腌制肉类不要吃。
- 奶类或豆制品天天吃,保证每天必须蛋白质!
- 饮食要清淡,多饮水,少喝酒。
- 定时定点要定量,细嚼慢咽,先菜后肉,最后吃主食。
- 运动最好是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定义:当你进行低中强度、节奏平缓、长时间的运动时,氧气充分输送到身体细胞中帮助产能,持续锻炼3分钟以上运动还有余力、还能良好呼吸。
典型的有氧运动:步行、慢跑、越野、滑雪、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做韵律操等。
- 运动时间要充足
每次运动大于半小时,一周最少五六次。
糖尿病运动要注意:
预防运动性低血糖
避免在空腹时运动
避免使用降糖药的60-90min后运动
运动前血糖<5.6mmol/L时
应进食碳水化合物后再运动
疫情防控期,糖友居家膳食8条建议
疫情防控期间,科学合理的居家饮食能有效改善营养状况、保护和增强免疫力,是我们抵抗病毒的最有力的方式。对于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会引起抵抗力变弱,容易并发感染性疾病,属于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为了帮助广大糖尿病患者做好科学饮食,保持血糖稳定,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分会提出了一些指导建议。
一、主食定量,粗杂粮占三分之一以上
主食是影响餐后血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主食摄入量因人而异,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状况、营养状况、体力活动强度、血糖控制水平、胰岛功能以及用药情况等因素。
专家建议,主食摄入量可控制在每餐50-100克(生重)之间,不宜低于50克。血糖指数较低的全谷物、粗杂粮及杂豆类宜占主食摄入量的1/3至1/2,以利于餐后血糖控制。虑及居家活动比平时活动量明显减少,建议每餐可比平时酌情减少主食量5%-10%(每餐少吃2-3口主食)。
二、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高蛋白饮食具有良好的饱腹感,有利于控制食欲,同时也还有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
专家建议,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减少肥肉和加工肉制品的摄入。优质蛋白质除了牛奶、鸡蛋、鱼虾、瘦肉等动物蛋白之外,还包括大豆及其制品。中餐和晚餐每餐应包括75克左右的瘦肉类、鱼虾和/或大豆及其制品。
专家提醒,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宜采用高蛋白饮食,可在营养医师或营养师的指导下,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
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
蔬菜能量密度低,膳食纤维含量高,增加蔬菜摄入量可以降低混合膳食的血糖指数,有利于增加饱腹感和控制血糖。
根据不同种类、颜色的蔬菜和水果的营养特点不同,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可采用“3-2-1”蔬菜模式安排每日的蔬菜。
3-2-1蔬菜模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全天蔬菜可按照绿色叶菜300克(如油菜、菠菜、苋菜、卷心菜、茼蒿菜、白菜等)、其他种类蔬菜200克(如茄子、青椒、西红柿、白萝卜、豆角等,不包括土豆、山药、南瓜、藕、慈姑、芋艿等)、菌藻类100克(如新鲜或水发的蘑菇、香菇、金针菇、海带、紫菜、黑木耳等)安排。一是指中餐或晚餐可按照每餐吃3两绿色叶菜、2两其他种类蔬菜及1两菌藻类。老年患者可适当减少蔬菜摄入量。
另外,专家建议,血糖稳定的患者可选择血糖指数较低的水果,如樱桃、李子、柚子、苹果、柑橘、梨、桃子、小番茄等。应合理安排食用水果的时间,可选择两餐中间或者运动前、后吃水果,每次中等大小水果1个(100-150克),每日1-2次。
四、奶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可选坚果
奶类中含有丰富的钙和优质蛋白质,发酵奶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有益肠道健康。专家建议每天吃300毫升液态奶或相当量奶制品。
瓜子、花生、杏仁、腰果、开心果、核桃、松子等坚果含有多种有益健康的脂肪酸、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素。专家建议可作为零食,在两餐之间食用,每日10-15克。但油脂类坚果脂肪含量高,不可过多食用。
五、清淡饮食,足量饮水,不饮酒
烹调油摄入过多会导致膳食总能量过高,从而引起超重及肥胖,对血糖、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不利。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清淡饮食,注意选择少油的烹调方式。专家建议每日烹调用油量控制在30克以内,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不建议饮酒,特别是白酒。
足量饮水有利于身体健康,饮用茶和咖啡对2型糖尿病患者也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专家建议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提倡饮用白开水、茶水和咖啡。
六、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宅在家里,必要的运动不可少。要尽可能减少久坐时间,每隔1小时就要起来动一动。
专家建议每餐后在家中散步20-30分钟,也可根据自身条件在家中进行打太极拳、做操或跳舞等运动,以利于餐后血糖控制,保持健康体重,此时不建议减重。
七、规律作息,定时定量进餐
固定吃饭时间,一日三餐。专家建议血糖不稳定的患者及睡前打胰岛素的患者应注意加餐,减少餐后血糖波动,预防低血糖的发生。进餐时要细嚼慢咽,注意调整进餐顺序,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进餐,有利于短期和长期血糖控制。
同时,专家提示要规律起居,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八、注重自我管理,定期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血糖的控制。定期监测血糖有利于及时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
专家建议,对于血糖不稳定的患者,应增加血糖监测频次,条件允许可通过电话或者网上咨询专业医务人员;病情严重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本文章由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分会组织撰写
专家简介:
葛声 主任医师
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分会主任委员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刘晓军 主任医师
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张片红 主任医师
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孙文广 主任医师
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杨勤兵 主任医师
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