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唐僧糖尿病(唐僧生病了是第几集)

21世纪经济报道 0
文章目录:

聚焦糖尿病|西游记外传之智斗“消渴病”,师傅来支招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韩利明 上海报道糖尿病是全球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之一。我国是糖尿病大国,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5.37亿,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4亿人,占全球患者总数的26.2%。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并给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关注糖尿病,需要我们一同行动。

我国公众对糖尿病防治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存在不足。例如,什么是“消渴病”?“消渴病”是糖尿病吗?二者有何分别?如何预防及治疗“消渴病”?

通过西游记师徒四人的“悟道”之路,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认识下“消渴病”。

消渴病有哪些症状?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自从西天取经回来后,各自回到了原来的“老家”,过起了美美的小日子,日子弹指一挥间就过去了五百年…孙悟空从早到晚捧着个电脑,熬着数不尽的夜,刷着各种游戏,喝着一罐又一罐“肥宅快乐水”可乐;八戒又重拾了取经前好吃懒做的坏习惯,终日烧烤火锅麻辣烫啤酒,吃饱了拍拍圆滚滚的肚子便滚去了床上呼呼大睡;而沙僧悟净每日辛苦操持着他的“一亩三分”河,天天为他河里的虾兵蟹将操碎了心,总是整宿整宿睡不好觉,有时为了一点小事就郁郁寡欢,心事重重,更是放弃了以前每日运动的好习惯,天天往返河里田间劳累奔波。

而最近这段日子,悟空觉得自己明显口干舌燥想喝水,又怕热汗多;八戒觉得自己总想上厕所小便,越吃越饿,越饿越吃,可是体重反而不增反减;沙僧也觉得没啥力气,耳鸣头晕,有时候甚至觉得还手脚麻木,皮肤干燥…

这三个师兄弟在家一个个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此时不约而同想到了自己的师傅唐僧,或许师傅可以帮帮自己,于是便着急忙慌地都赶去了师傅唐僧的住处。

消渴病是糖尿病吗?

唐僧在听了他们三人的描述后,便让他们先去医院做了个身体检查。

悟空:师傅师傅,您说,我们这都是怎么啦?

唐僧:恩,你们呀,这是得了糖尿病,就是中医所说的“消渴病”。

八戒:啊?师傅,您说说,俺们三个怎么会得上这啥玩意儿?哦,对,“消渴病”的呢?

唐僧:哎,八戒啊,这还要怪你们三个自己,把西天取经时,为师让你们养成的修身养性的好习惯都给抛之脑后了…这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景岳全书》中说:“消渴病,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就是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糖尿病属于富贵病,人们稍不注意,就容易“中招”。中医认为啊,这个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酿成内热;或情志化火,耗伤肺、胃、肾之阴液,导致阴阳失调,都可以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有何防治之法?

沙僧:师傅,徒儿们知错了,那您快说说,这防治糖尿病,咱老祖宗中医可有啥好办法吗?

唐僧:那就先说这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吧,就是重在辨证论治。糖尿病在中医上可分为肺胃燥热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3个类型。肺胃燥热证一般属于糖尿病早期,治疗上宜选用清润肺胃,生津止渴之药,比如增液汤加味加减;气阴两虚证属于糖尿病中期,治疗上宜选用益气养阴,补脾滋肾之药,比如生脉散加味。阴阳两虚证一般属于糖尿病中晚期,治疗上宜选用温阳滋肾之药,比如金匮肾气丸加减。要知道,这中医药是咱老祖宗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简、便、验、廉”的特色,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无低血糖发生,具有长期耐受性等优点,长期治疗能延缓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所以啊,传统中医药对于治疗糖尿病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了。

悟空:那师傅,您说,我回去是不是也得让我那群徒子徒孙们多注意点,省的也得上那劳什子的“消渴病”啊?

唐僧:悟空,这是当然的啦,你知道吗?在中医看来,疾病是体质偏差及脏腑功能失调超过一定限度而成的,必须要在达到这一限度前预防疾病的发生,这就是所谓的“不治已病治未病”。这已经得了糖尿病的咱就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得了糖尿病的就要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比如糖尿病肾病、眼病、神经病变、心脑病变等。同时尽可能减少糖尿病的残废率和死亡率,从而改善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

八戒:师傅,那您说说,这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都该如何预防呢?

唐僧:比如悟空你,平时应该起居有常,按时睡觉起床,少打游戏少喝碳酸饮料;八戒你,平时应该节制饮食,固护脾胃,少吃油腻荤腥甜食;还有沙僧你,平时不妄劳作,调摄精神,懂得放平心态,多泡脚放松下。你们三人,平时还可采用些太极、气功、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法来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或采用具有温经、活血、通络,清热解毒等作用的中药熏洗、按摩、耳穴按压、艾灸、穴位敷贴等方式以预防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而饮食养生法对防治消渴病也尤为重要,自古“药食同源”,比如:山药、山萸肉、桑葚、绞股蓝、枸杞、乌梅等,既可入药,又可入膳,研究表明,中医食疗对治疗与预防糖尿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唐僧:徒儿们,这下,都明白了吗?

悟空、八戒、沙僧:徒儿们谨遵师傅教诲!

本回完。

指导医生:彭勇华、张珏(中医支持)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益科普支持:广东省二十一世纪教育基金会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退休后的他坚持了6个月,仅用一招,降服了糖尿病这个孙悟空

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引起糖尿病的原因千变万化,她就像孙悟空一样,似乎有着72变,每个人原因都不一样,经常听到说原因复杂,病因不清。今天通过一个故事告诉大家,糖尿病的其中一个克星,只要你用好这个方法,她就像唐僧轻松制服孙悟空一样,让糖尿病乖乖听话,而且还没有副作用,活到120岁不仅不是梦,而且像呼吸一样简单。

糖尿病的克星

我想大家都非常想要找到糖尿病的克星,因为很多人一直备受折磨,被糖尿病困扰;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个故事,糖尿病的克星就在这个故事中。

故事的主人公姓张,我们叫他张师傅,他73岁高龄,握了40多年的方向盘,驾驶汽车几乎跑遍全国,身体基本没出过什么毛病。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一次体检中,突然查出得了糖尿病,让张师傅大吃一惊!他是知道糖尿病的厉害,并且知道越早做健康管理,就能实现病情的逆转,恢复健康。

然而,可恶的糖尿病却像魔鬼一样缠住了他,越是想甩掉这个恶魔,恶魔越紧追不舍。在使用了打胰岛素、节食、锻炼等这些常规方法的效果发现不明显后,他困惑了?难道之前听说的可逆转方法在自己这里就失灵了?

正无计可施时,一位热心的晨练朋友告诉他:跑步比打太极拳运动量大,消耗热量多,长期坚持,对治疗糖尿病有好处。他深受启发后,开始练习跑步。

每天早晨坚持跑二三公里,晚饭后又再跑一次,由少到多,逐渐增加到五六公里,这样早晨和晚上加起来,每天达到了8公里的路程。

为了追求跑步的效果,他把跑走交替、快慢结合、步幅加大、用力蹬地等相结合……,坚持跑了6个月,不仅战胜了糖尿病,而且身子骨硬朗,精神焕发,晨练的朋友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张老锻炼得好,越活越年轻,简直像年轻小伙子一样健康”。

后来,张老不仅坚持长跑,还喜欢上了打乒乓、踢毽子、跳绳、练单双杠等运动。他一口气能踢30多个毽子,跳绳70多次,他说这是跑步后的放松运动,以防肌肉拉伤。他边踢毽子边和朋友们谈笑风生,他说:“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身心,还恢复了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大家找到糖尿病的克星了吗?答案就在故事中。其实生命在于运动,这里引用星云大师的一句话:“活着就要动”。

31岁打拼事业,41岁高血压,医生解读:唐僧患病的6点可能诱因

前些天,女儿偷偷摸摸的把我书柜里的《西游记》翻出来看,藏在抽屉里,听到脚步声就立刻合拢。

从这行云流水的操作顺畅程度上来看,可以肯定是个惯犯。

本文为“心路星尘”原创


我拿着收缴上来的战利品,躺在沙发上心满意足地翻看着,思绪很快就飘忽起来了。

一周前的一个饭局,有位朋友自嘲地说,他天天半夜睡觉,抽烟喝酒,经常应酬吃饭,就算唐僧都会高血压。

唐僧吗?嗯嗯,其实从现有的史料来看,还未跳出世俗的唐僧患高血压的概率还蛮大的。

有人说唐僧成名时还很年轻,少年得志。

心路星尘医师:我查了一下资料,《西游记》第93回:三藏道:“虚度四十五年矣。…贞观十三年,今已历过十四载,苦经了些万水千山,方到此处。”

由此可以推算出,唐僧出发时年仅31岁,就被当时的最高领导唐王李世民委以重任,果然是少年得志的年轻人。

本文为“心路星尘”原创

但前往西天拜佛求经,路途艰险,妖怪众多,在当时没有汽车飞机高铁的情况下,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虽然领导很和蔼,却规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对于年仅31岁的年轻人来说压力山大。

这一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劫难,常常被妖怪绑去洗剥干净,准备煮着吃,在死亡边缘徘徊,情绪波动大,精神高度紧张,这往往是年轻人高血压的诱因之一。

虽然是东土大唐高僧,但当时的毕竟还年轻,七情六欲没有断绝,而徒儿孙悟空顽劣,又嫉恶如仇,常常惹得的肉眼凡胎的唐僧生气,而生气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跳加快。

根据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年龄<40岁的高血压患者相对于同年龄的正常血压人群,有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比例高达64%!

所以,如果唐僧患有高血压的话,那么很可能就是典型的年轻人高血压

书中对唐僧患病也有进行描述。

《西游记》第81回:三藏师徒到镇海禅林寺,悟空早上去叫师傅起床,唐僧把头抬了一抬,没有答应,行者又问,长老只是呻吟道:“我怎么这般头悬眼胀?”……

其实这次生病也是有前因后果的,唐僧原本是如来佛祖的第2个徒弟,叫金蝉长老,前世听佛祖讲法的时候却打了个盹,左脚翙( huì)了一粒米,这可是很严重的罪行,轻慢了佛法,因而闹了个心病,很可能因此血压升高导致头晕目眩,而并非感冒所致。

按推算,这一年唐僧41岁。

虽然我们说高血压是“无声的杀手”,但也有部分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头晕目眩这些症状。

我们知道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总共有5大类,包括普利类,沙坦类,地平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对于像唐僧这种3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动脉血管弹性良好,如果出现血压高,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常常表现为舒张压升高,心率较快。

这时候选择药物应该选择β受体阻滞剂,例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等等,或者普利类、沙坦类的降压药物,例如贝那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等。

当然,如果单一降压药效果不好,还可以联用其他类型的降压药物

但是唐三藏所处的年代肯定还没有这么好的降压药,那就束手无策了吗?

其实,对于降压治疗来说,除了药物的治疗以外,生活方式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药物降压治疗的基础,对部分轻度高血压患者,甚至可以不药而愈。

下面我们从多个角度对唐僧患高血压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首先说说饮食。

唐三藏同志取经途中吃的饭菜,都是化缘而来,饥一餐饱一餐,饮食生活很不规律,不但容易导致高血压,还容易导致胃肠道的疾病。

取经的出发地是长安,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一直以来饮食口味都是偏咸偏辣,根据西安疾控中心的调查显示,西安人高血压的患病率达到20.1%,唐僧取经路过的大西北地区饮食习惯也都是高盐高脂,而这恰恰是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再者他们虽然是吃素,但是由于路上荒无人烟,常常以干粮充饥,吃到新鲜蔬菜的几率不大,只能靠孙悟空偶尔去摘几枚野果充饥,且蛋白的摄入不足,没有做到合理膳食。

从书中描述看,唐僧经常口渴(在很多章回里都有出现),说明沿途水分摄入严重不足,这也容易导致血液粘稠,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当然也不排除合并糖尿病。

通常我们建议每天要摄入1500~2000毫升的水分,这样对人体更有利。

其次,唐僧的心态。

女儿国艳遇是西游记中为数不多的感情大戏,女儿国国王温柔美丽(可恨我小时候看西游记,光顾着看猴子了[流泪][流泪][流泪])。

当时唐僧几乎已动了凡心,大有谈一场恋爱娶妻生子的想法(IIB类证据:当唐僧被美女陛下招到寝宫强行“壁咚”时,唐僧心跳加速,只能闭眼靠不停的念阿弥陀佛来强行静心,当女儿国国王说:“你既然说心中无爱,那你为什么不敢看我一眼?”,唐僧于是缓缓抬头看向国王,就在四目相对的那一瞬间,唐僧呆住了,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惶恐之中不敢再看,甚至说出了“倘若有来世……”这种与高僧身份不相称的话)。

但最后由于取经大义所在,不得已和女王分手,为情所伤,而心情抑郁也可能导致高血压。

好在御帝哥哥修行多年,可以通过修炼打坐摒弃烦恼,调整好心态,斩断三千情丝,这是唐僧的强项,所以打击也可能没有想象中这么大。

对于普通人来说,紧张、焦虑、激动等情绪的波动同样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现在社会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都很大,给小孩辅导作业也常常导致家长暴跳如雷,甚至时有脑出血、脑梗、心梗的病例出现,因此,我们要尽量做到保持心态的平和,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第三,唐僧运动不够科学。

唐僧师徒四人千里跋涉,还常常被妖怪追着跑,因此运动量肯定是超负荷的。

但我们并不提倡持续这种高强度的运动,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来说,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一般我们建议每周至少运动5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后心率次数可以控制在170一年龄。

像唐僧他们每天高强度的行路,不论是酷暑寒冬,披星戴月,给身体带来过多的负担,反而过犹不及。

好在唐僧常常是骑着白龙马,而三位徒弟也都有法术,所以还勉强能承受,但就算八戒这么强壮的人也因为太累,时常想撂挑子回高老庄抱媳妇。

第四,睡眠。

唐三藏前世为如来二弟子金蝉子,但转世后没有法力,在妖怪界又传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这说明,天庭里肯定有内鬼,仙奸),而妖怪经常晚上才出来捉唐僧吃,所以夜间经常被骚扰。

这还不算,常常还有含冤的人托梦给唐僧要求帮忙加班打妖怪(比如乌鸡国国王),接下来就要熬夜坐镇指挥三个徒弟连续工作多日,又要担心徒儿的安全,自己还常常被捉去,导致他睡眠质量很差。

同时一路艰险,经常要行走到半夜才能找到房子借宿,睡眠严重不足。

即便他是东土大唐来的高僧,在还没有成佛之前,这种长时间的睡眠不足和熬夜,同样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我们现在都知道熬夜是很不好的一种生活习惯,睡眠不足也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尤其是高血压。

临床上经常可以遇到睡眠不足导致血压波动的患者,而一旦睡眠改善,血压就恢复正常。

第五,说说烟草这些事情

我们知道吸烟是高血压很重要的危险因素,不过烟草最早在1500年前的中美洲开始流行,而吸烟在中国则始于明朝嘉靖年间,所以作为转世投胎到唐朝的唐僧是没有机会抽烟的。

第六,其他:妊娠、药物、部分疾病等等也都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唐僧作为男性,在女儿国却意外怀孕,导致了三藏同志身体短时间内急剧变化,循环系统负担加大,血容量骤然增加,激素水平急剧变化,而男人原本没有这种功能,这就违背了自然规律,所以出现妊娠高血压的可能性比普通女性大得多。

综上所述,唐僧这一路走来,由于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所以患高血压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2.45亿,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大、熬夜、过劳、高盐高脂饮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中青年人的常态,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也很常见,事实上高血压早已年轻化。

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显得特别重要,否则就算唐僧这种跨越千年的高质量人才也会变成高血压的高危人群

本文为“心路星尘”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并取得授权!更多有声科普请关注“心路星尘”!

心路星尘医师: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青云计划月度优质账号,心内科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委员会成员,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