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子痫(糖尿病子痫前期属于妊娠并发症?)
不可忽视的妊高症,严重可引发母子死亡,你了解吗?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是女性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是一种常见而又严重影响准妈妈和胎宝宝安全的疾病,妊娠高血压多在妊娠20周以后发病,尤其在妊娠32周以后最为多见。
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子死亡为临床特点。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又称先兆子痫和子痫,子痫是在高血压基础上有抽搐。
轻度妊高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轻度升高,可伴轻微蛋白尿或者水肿,此阶段可持续数日至数周或逐渐发展,迅速恶化,体征表现为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妊高症的发生往往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准妈妈精神过分紧张,或受刺激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2.在寒冷的季节或气温变化过大的时候,尤其是再加上高气压,容易引发妊高症。
3.年轻初孕的准妈妈或高龄初孕(尤其是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40岁)的准妈妈,双胎、多胎的孕妇。
4.有慢性高血压、血管性疾病、肾病及糖脂代谢异常、糖尿病等病史的准妈妈,或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尤其是准妈妈的母亲有过妊高症病史的,容易并发妊高症。
5.营养不良、超重、体型矮胖的准妈妈并发妊高症的概率也很高。
6.准妈妈子宫张力过高,如羊水过多、双胎、糖尿病巨大儿等,易并发妊高症。
7.曾有重度子痫前期、不明原因胎死宫内或胎盘障碍、胎儿生长受限的病史,以及有抗磷脂综合征的女性再次妊娠也属于妊高症高危人群。
1、进行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
2、在怀孕期间加强营养和休息。
3、关注诱发因素并治疗原发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预防心脏病的关键如下:早期发现本病的可能性,以下情况应特别注意:
①严重妊娠高血压伴严重贫血或体重增加;
②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特别是在严寒的冬季或气候变化季节;
③扩展滥用不当适应症。以上所有情况都容易诱发妊娠高血压性心力衰竭,特别是当上述因素并存时,更容易引起疾病;临床医生高度警惕,则对防止发病有重要作用。平常建议加强对三级妇幼保健网络中高危孕妇的管理。
“自信”二胎妈 肥胖超重不产检患重度子痫前期危及生命 专家提示: 规范产检 做好孩子健康合格监护人
【来源:东北网】
东北网12月11日讯(王石磊 马冀 记者 许诺)有的孕妈妈就会觉得,第一次生宝宝都挺顺利,这次更有经验了,有什么不舒服再去医院也来得及。但实际上二胎妈妈普遍年龄都比较大,风险比第一胎更高,有些检查是必需的,有些情况也不是靠妈妈自身感觉和经验就能及时发现的,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不能过分自信,二胎妈妈产检要比第一胎还要重视。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产四科副主任张继红结合病例为您科普产前检查的重要性。
张继红介绍,最近医院产四科遇到二例二胎妈妈,孕期体重增加明显超标,一名体重达到125kg,一名达到105kg。她们如果在孕期就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不会发展到这种程度,尤其是这个105kg的孕妇,现在的年龄是37岁。三年前怀孕就没有系统的检查过,当时是孕38周来到医院就诊,当时就已经诊断其为重度子痫前期,妊娠糖尿病,当时做的急诊的剖宫产。三年后的现在,她已经37岁了,这次怀孕她几乎没有做任何的检查,据本人说,她这一次怀孕25周的时候,在当地的诊所就测量血压就高了,具体数值自己也记不清了。后续也没有给予任何的检查和治疗,她是37 5周来到医院产四科主任单玉芹门诊求助,当时血压已经高达197/107mmhg,估计胎儿体重在4500g,紧急住院,完善相关化验后,给予降压,解痉后立即做的剖宫产,孩子是4700g。经过ICU医护精心的治疗,目前患者病情基本平稳,已转入心内科病房继续治疗。
这位孕妈妈在第一胎就已经出现的重度子痫前期,妊娠糖尿病,在这次怀孕后如果能够及时就诊,早期给予干预,饮食运动等调整,严密监测血压血糖等各项指标,一定不会发展到这种危险的地步。在这里我们要再一次呼吁,二胎妈妈的产检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一定为自己和宝宝的健康负责,规范产检,做宝宝的合格监护人。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知识|子痫前期:高龄孕妇多见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妊娠期高血压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以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和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而子痫前期是指在高血压基础上发生了器官系统的累及和损害,分为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子痫前期都是孕产妇、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常见原因。近些年来,孕产妇的特点发生了变化,如生育年龄增长、超重等,这些都使孕产妇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增加。
高血压孕妇易发子痫前期
哪些人有可能出现子痫前期?一般认为,高血压家族史(母亲或姐妹)、年龄≥40岁、初次产检BMI≥35(非常肥胖)、多胎妊娠、不孕及不良产史、早期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0mmHg、妊娠间隔≥10年,以及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是高危者。既往有先兆子痫病史的孕妇要想再生育,2~5 年是个理想的妊娠间期,可以将先兆子痫复发的风险最小化。子痫前期在未经产的孕妇中占5%~10%,如果以前妊娠出现过先兆子痫,再次妊娠一定要警惕复发。因为临床上经常遇到的这类危重症病例均起病急,病情变化快,预后差。
对于子痫前期的治疗,一般多采取控制血压,预防心脑血管意外、胎盘早剥等措施,以减少脏器损伤,尽可能保护母儿安全。但是,每个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患者的情况都很复杂,要综合评估母体因素和胎盘-胎儿因素以决定是否终止妊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多见孕32周以内的孕妇,控制病情,延长孕周,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的指导思想。妊娠26周内经治疗不稳定者要考虑终止妊娠;妊娠26~28周要据母胎情况及各医院对母儿救治能力来选择治疗方案;妊娠28~34周若孕妇病情不稳定,经积极治疗病情仍加重,可在促胎肺成熟后终止妊娠;≥34周胎儿成熟后可考虑终止妊娠。
如果孕妇遭遇重度子痫前期有危重并发症,医生会依据治疗指南以及病人具体利弊权衡,并会启动全院各科室会诊及相关的积极抢救配合,也会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子痫前期一经诊断,首选的治疗药物是硫酸镁。
合并主动脉夹层少见又难治
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是极为少见的情况,且治疗处理非常困难。其起病凶险,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累及母婴安全,因而仍然是目前医学面临的巨大挑战。
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最初表现为胸部、背部或腹部撕裂样疼痛,疼痛部位通常是主动脉管壁内膜发生撕裂的部位。妊娠期发生主动脉夹层可能会被误诊为心肌梗死、子痫前期、肺栓塞以及急性胰腺炎,而这些病的发病率都远高于主动脉夹层,所以易导致误诊。
主动脉夹层在妊娠中晚期的治疗主要取决于胎儿的胎龄和孕妇是否合并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脏器缺血的症状。国外有专家建议,孕32周以后发现主动脉夹层,要同时进行剖宫产及主动脉手术;在孕28~32周,要根据病情对母儿的影响决定是否终止妊娠和治疗方案;孕28周前,在保胎的基础上进行主动脉夹层修补或置换。
值得一提的是,主动脉夹层和妊娠期高血压是两个独立的疾病,也就是说,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并非都会出现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的高危因素,并非只有妊娠高血压患者,更多的是马凡氏综合征。事实上,主动脉夹层合并妊娠高血压的发病率非常低,而致死率却较高。主动脉夹层合并妊娠高血压的误诊和漏诊率国内外均相当高,这主要源于重度子痫前期的干扰,其相对高发和症状的相似性,让医生很难想到和判断。(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