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烧饭(糖尿病饭锅)
糖尿病患者家常菜,七天不重样
还在为糖尿病家人做饭吃菜烦恼吗?
七天不重样的低糖家常菜,适合糖尿病患者赶快收藏起来,保护你和家人的健康。
西红柿炒鸡蛋,低脂低糖。
青椒炒肉,维生素丰富。
黄瓜炒木耳,高膳食纤维。
木耳炒黄花菜,提高食欲。
包菜炒肉,微量元素丰富。
芹菜炒肉,营养均衡好吸收。
苦瓜炒牛肉,低糖高蛋白。
保存并关注,帮你战胜糖尿病,告别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吃对一日三餐,餐后血糖更平稳
糖尿病患者每顿饭吃的量越多,餐后高血糖的严重程度就会越高。如果每顿饭吃得很少,餐后血糖就不容易变得很高,这样血糖就会更平稳一些。
那糖尿病患者应如何安排好一日三餐,#吃对一日三餐##让餐后血糖更平稳呢?本文就告诉您20个技巧。
1.早餐不要喝粥
早餐喝粥血糖升得快。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坚持吃以干饭为主的早餐,将有助于控制早餐后血糖, 进而有利于控制全天血糖。
2.早餐主食不要太精细
很多糖尿病患者早餐以馒头、白面包等为主食,这类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GI)较高,升高血糖速度较快,建议糖尿病患者早餐做到粗细搭配。
早餐用豆腐脑、豆浆、牛奶、鸡蛋、坚果等配合主食一起吃,能有效地降低餐后血糖的波动。
3.早餐不能没有蔬菜
糖尿病患者的早餐除了适量主食,还应增加蔬菜的摄入,蔬菜普遍属于低GI食物,并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病友获得更好的早餐后血糖。
建议糖尿病患者早餐摄入100克蔬菜。
4.早餐注意营养均衡
糖尿病患者理想的早餐搭配应包括谷类、肉类、奶豆类和蔬菜水果四大类,糖友至少要选择其中两类作为早餐,其中水果放在两餐之间作为加餐食用。
5.午餐主食占餐盘的1/4
由于需要工作或外出,糖尿病患者多在外面进食午餐。建议糖尿病患者的午餐主食比例只占1/4,搭配1/4鱼虾肉蛋,1/2蔬菜,这样搭配更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6.午餐的六个一原则
糖尿病患者的午餐搭配最好做到:一荤一素、一菇一豆、一谷一汤。
- 荤:即各种肉类。
- 素:即各种蔬菜类。
- 菇:即菌藻类,如蘑菇、海带等。
- 豆:即各种豆类及其制品。
- 谷:即主食,可选择米饭、面条、馒头、饼等。
- 汤,即菜汤,避免喝浓肉汤。
7.午餐5不要
- 糖尿病患者午餐不要吃得太晚,预防低血糖;
- 不要吃得太凉,以免诱发胃肠疾病;
- 不要吃得太素,荤素搭配;
- 不要吃得太烫,以免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 午餐后不要立即睡觉,应活动半小时后再休息。
8.晚餐1荤配2-3素
建议糖尿病患者晚餐1荤配2~3素,食材尽量丰富一点。比如做了鱼虾了,肉就可以不做了,多做些蔬菜;有带淀粉的蔬菜就少点主食,比如点了土豆,米饭就可以减量了。
9.晚餐要吃七成饱
建议糖尿病患者晚餐吃七成饱。
具体来说,就是胃里还没有觉得胀起来,没有负担感,食欲已经减弱,习惯性地还想再吃几口,如果把食物拿走,也不觉得遗憾,而且晚上睡前也不会觉得饥饿,这就是七成饱。
10.固定时间吃饭
- 早餐时间建议安排在上午6:30~8:30之间,最好安排在起床半小时后吃。
- 午餐时间不要超过13:00,这个时间是人体所剩能量的最低点,所以要及时进食高能量、高营养食物。
- 晚饭最好在睡前3-4小时吃,如果22:00点休息,晚餐应该安排在18:00~19:00点。
11.血糖不稳定时,不吃带馅的食物
在血糖控制不稳定时,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吃带馅的食物,如:肉包子、素包子、水煎包等;饭店卖的素包子为了口感好,加入油脂较多,热量自然也较高,不利于稳定血糖。
12.细嚼慢咽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细嚼慢咽不但符合消化生理的要求,同时也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进餐量,增加饱腹感,平稳餐后血糖。
糖尿病患者早餐用餐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午餐和晚餐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
13.先吃蔬菜,后吃主食
糖尿病患者先吃蔬菜后吃主食,可以延缓主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从而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
糖尿病患者若先吃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少的食物,再吃主食,能够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减少血糖波动。
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按照汤→蔬菜→鱼虾肉蛋类→主食的顺序进餐。
14.饮食总量要固定
根据身体的基本能量需要,不随意加餐或减餐,固定的能量、固定的药物、固定的血糖波动范围,一定不要为了满足“馋”而随意吃。
15.饥饿时记得加餐
建议糖尿病患者饥饿时吃上10粒坚果,或者一盒牛奶,既缓解了强烈的饥饿感,也能避免下一餐进食过多导致血糖升高。
16.一天吃够12种食物
从人体营养需要和食物营养特征考虑,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建议糖尿病患者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17.固定时间加餐,控制总量
合理加餐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餐后血糖,加餐时间应在进餐3小时以后,如上午10点、下午4点、晚上10点。
做到加餐不加量,每次加餐食物所含热量50~100千卡即可。
18.做饭多放醋,少放油
建议糖尿病患者做饭或用餐时配合醋和其他酸味调味品,这样能提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尽量采取少油烹调,比如用蒸煮、凉拌替代爆炒、油炸,最好用不粘锅做饭。
19.减少淀粉和甜食的摄入
控血糖的关键点就是不要吃过多的甜食和淀粉类食物,这道关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把好。
20.餐后半小时不要坐下
建议糖尿病患者餐后半小时不要坐下,增加基础活动量,如收拾桌子、散散步,对控制餐后血糖有益。
餐后血糖不达标的糖友试试看吧!
作者:苑青
糖尿病患者馒头米饭怎么吃:利用血糖生成指数法,搭配饮食
糖尿病是典型的“富贵病”,古代叫做“消渴症”,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在我国《黄帝内经》和《灵柩》中都有记载。
糖尿病在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快速提升,而健康教育又跟不上的时代,最容易爆发。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已经超过10%,患病人数超过一亿人,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第一糖尿病人口大国。
糖尿病的预防,最重要的是饮食调理,多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
我国居民的膳食习惯,喜欢吃精白米面类的主食,如馒头、面条、米饭等,这些食物都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不建议多吃。要预防糖尿病的多发,需要适当选择粗杂粮代替精白米面类主食,以保证血糖平稳。
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性疾病。
糖尿病最典型的特征是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伴随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吃、消瘦)症状,久病常常引起多系统损伤,合并出现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病变,最终导致器官缺陷与衰竭。
血糖生成指数
血糖生成指数是指吃了某一种食物之后,这种食物进入胃肠道,经过消化吸收,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后血糖升高的速度。
血糖生成指数用来衡量食物中所含糖分多少对血糖浓度的影响程度,进而判断这种食物是否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以及这种食物对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影响。
血糖生成指数高的食物,含有简单糖比较丰富,如精白米面、甜点、蛋糕等,进入胃肠道后,消化快、吸收率高,很短时间内就会转化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使血糖快速升高,对胰腺刺激作用大,对糖尿病恢复不利。
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含膳食纤维丰富,含简单糖类比较少,在胃肠道中停留时间长,消化慢、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不至于让血糖快速升高,对胰腺刺激作用不那么强烈,有利于血糖平稳,对糖尿病恢复有利。
因此,熟练掌握不同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区别,合理安排膳食,调整膳食结构,适当增加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对于调节和控制血糖非常有帮助。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分类
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低于55的食物。如豆类、乳类、蔬菜多数属于低升糖指数食物。
中等血糖生成指数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在55-70之间的食物。如薯类、部分水果等。
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高于70的食物。如精制米面、淀粉、糖类、油炸食品、酒等。
不同血糖生成指数食物的合理搭配与运用
1.多吃粗杂粮:粗杂粮因为富含膳食纤维,饱腹感强,消化吸收慢、升糖指数低,是特别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比如玉米面、燕麦片、荞麦片、薏米等。
尽可能的经常以粗杂粮代替一部分主食,只要粗杂粮的占比能够达到主食摄入量的一半左右,对于血糖的稳定就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2.粗粮不要细作:过去温饱时代,由于粮食短缺,人们吃不上细粮,所以讲究粗粮细作。现在应该反其道而行之,避免粗粮细作,能吃的粗一点就尽量粗一点。
比如白面包的血糖生成指数是70,而加入80%的大麦粒,指数直接就下降到34。做米饭时加入些杂粮或者豆类,蒸馒头时加入些玉米面,不但口感筋道有嚼劲,指数也随之下降。
3.烹饪时简单点更好:在家做饭时,不妨学会“懒''一点,蔬菜能不切的就不切,能手撕的则手撕。薯类和蔬菜尽量选择块大些,少破坏些粗纤维。
4.多选择含有纤维素多的食物:粗杂粮、蔬菜、薯类和低糖水果类食物,或者含有粗纤维,或者含有水溶性纤维,烹饪时尽量多选择这类食物。
5.减少食物烹煮的时间:食物的软硬、稀稠、颗粒的大小,对血糖生成指数都有着明显的影响,比如粥煮的时间越长,糊化程度越高,血糖生成指数也越高。所以,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和需要,煮粥和煲汤不要时间过久。
6.混合膳食最好:膳食结构提倡多样化,避免只吃些品种单一的食物,尤其要避免只吃主食类。比如面条、面包、糕点、馒头就咸菜等糊弄一顿的类似吃法。
混合膳食,有荤有素、粗细搭配,有干有稀的搭配更适合糖尿病者的血糖稳定,总之杂一点更好。
糖尿病患者需要改变饮食结构,适当多以粗杂粮代替精细粮食类食物,增加蔬菜等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更有利于血糖稳定,对糖尿病的恢复更有帮助。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