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c糖尿病(糖尿病cps是什么意思)
体检发现肿瘤标记物升高,是不是得了癌症?
作者:杏林帮官媒
专家简介:冯强,医科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医师,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外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代医学尽管已经攻克了很多难关,但癌症依然令医生和患者头疼,“谈癌色变”的现状似乎没有改善。目前对于肿瘤来说,早发现,早治疗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肿瘤标志物”的筛查成为了早期判断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体检时的一个热门项目。那么什么是肿瘤标志物?体检发现肿瘤标记物升高,是不是一定得了癌症呢?
1、什么是肿瘤标记物?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它们通常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在肿瘤组织中含量大大增加,并分泌到患者的血液等体液中。因此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往往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功能,对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治疗都具有指导意义。
2、目前主要有哪些肿瘤标志物呢?
常见肿瘤及其标志物:
3、不同肿瘤标记物的意义?
(1)最广谱的肿瘤标记物:CEA(癌胚抗原)——正常参考值:0~5μg/L
如果要给肿瘤标志物做一个排名,CEA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榜首,因为实在是太常用了:肺癌、乳腺癌、各种肠道肿瘤、甲状腺髓样癌……几乎每个肿瘤患者,如果要测肿瘤标志物,医生都会开上CEA。
大约70%的直肠癌、55%的胰腺癌、50%的胃癌、45%的肺癌、40%的乳腺癌、40%的尿道癌、25%的卵巢癌、以及胆管细胞癌/甲状腺癌患者,都可出现CEA升高。因此CEA 是常见的检测指标。但CEA升高并不一定就是肿瘤复发或者肿瘤耐药,因为:
1、吸烟人群CEA也会稍微升高。
2、一些良性疾病,CEA也会升高。
比如胰腺炎、卵巢或阑尾的黏液囊腺瘤、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胃炎、消化性溃疡病、憩室炎、肝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糖尿病等各种急慢性炎症状态。不过,这些良性疾病,CEA一般只是轻到中度升高,一般都小于20μg/L——如果某人体检发现CEA高的实在是离谱,几百、上千的高,那还是要警惕肿瘤,尤其要筛查肺癌、消化道肿瘤。
(2)最准确的肿瘤标记物:AFP(甲胎蛋白)——正常参考值:0~15μg/L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是唯一一个可以仅仅根据典型的病史、AFP升高达到一定幅度、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就确诊的肿瘤。其他所有肿瘤,必须取得病理诊断,才可以认定为是癌症——AFP都被国内外专家及各大诊治指南认可,参与构成癌症的诊断。
但AFP升高,也不仅仅见于肝癌。性腺来源的肿瘤,如非精原细胞生殖细胞肿瘤、内胚窦瘤、胚胎细胞癌和多胚瘤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和一些未成熟畸胎瘤,也可能出现AFP的升高。此外,一些罕见的癌症,比如胃肝样腺癌,也会出现AFP升高。
此外,AFP升高不一定是癌症。妊娠、婴儿、遗传性酪氨酸增多症、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AFP明显增高。放化疗以后,肿瘤溶解坏死,AFP也会出现一过性的升高。肝炎、酒精滥用的患者,AFP也会高。
(3)消化道肿瘤组合:CA242、CA19-9、CA72-4
临床上可将CA242、 CA19-9、CA72-4联合在一起测量,用于判断消化道是否存在肿瘤的情况。综上所述,虽然CA242倾向于结肠癌,CA72-4倾向于胃癌,CA19-9倾向于胰腺癌,但上述指标都不特异;因此,消化道肿瘤随访过程中,我们常规会开出CEA、CA72-4、CA242、CA19-9,这四个组合在一起,综合分析,动态观察。
(4)三种肺癌,三大肿瘤标记物:Cyfra21-1、SCC、NSE
肺鳞癌通常有SCC和Cyfra21-1升高;而肺腺癌通常有CEA和Cyfra21-1升高;而小细胞肺癌,通过NSE显著升高。
(5)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标志物:CA125——正常参考值:0.1~35U/mL
CA125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标志物,如果以65U/ml为阳性界限,II-IV 期癌变准确率可达100%。CA125迄今为止是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监测复发及转移的最重要指标。CA125测定和盆腔检查的结合可提高试验的特异性。对输卵管癌、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乳腺癌和间皮细胞癌诊断的符合率也很高,良性病变阳性率仅2%。CA125水平的升高是女性生殖系肿瘤复发的信号。
动态观察血清CA125浓度有助于卵巢癌的预后评价和治疗控制,经治疗后,CA125含量可明显下降,若不能恢复至正常范围,应考虑有残存肿瘤的可能。95%的残存肿瘤患者的血清CA125浓度大于35U/ml。当卵巢癌复发时,在临床确诊前几个月便可呈现CA125增高,卵巢癌发生转移的患者血清中CA125更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
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水中也可见CA125升高。CA125升高也可见于多种妇科良性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病、宫颈炎及子宫肌瘤、胃肠道癌、肝硬化、肝炎等。
4、体检报告该怎么看?
体检报告主要是将肿瘤标志物检测值和正常参考值做对比,如果有非常明显的增高,需要高度警惕,应该做进一步的全面检查,必要的时候需要做PET-CT全身扫描。即使是轻微超标,也不能置之不理,为了彻底排除早期癌的可能,需要隔一两个月就去医院进行复检。如果持续升高,就要怀疑是癌变在发展。如果一直没有明显的升高,一般是良性病变,也有可能是器官炎症。假如是癌症患者手术后发现标志物较手术前明显增高,就要考虑复发的可能性,应及时请医生解读,做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为复发。
5、肿瘤标志物高是否一定得了癌症?
肿瘤标志物不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遗憾的是,至今尚未有一个肿瘤标记物具有器官的特异性,能够百分百标记肿瘤的存在,最终诊断还是需要依据组织的病理切片。
《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指出,若单一肿瘤标志物升高(阳性),不能作为肿瘤是否存在的证据,而应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化验检查及其他检查(影像学、内镜检查或手术探查)综合分析。肿瘤标志物水平高低仅供参考,动态的观察变化更有意义。因此,当您体检看到肿瘤标志物升高请勿惊慌,不一定是癌症,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有癌细胞才能正式确诊,如果单纯肿瘤标志物升高,只需要定期复查即可,而当持续升高可能就需要引起您的高度警觉了。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肿瘤标志物,让癌症复查“有迹可循”
说起肿瘤标志物,可能是肿瘤患者们在抗癌战役中接触到最多的辅助诊断指标了。不同于血常规、血生化等反映身体状态的血液指标,肿瘤标志物往往带给大家一种“直接反映肿瘤病情变化”的感觉。
在日常问诊中,关于肿瘤标志物的问诊也是最为常见的,通常都是这样:
“医生,肿瘤标志物从2.5上升到3.2了!是不是有点耐药的迹象呀?”
“医生,这个月癌胚抗原超出正常值了,是不是进展了?”
……
一、肿瘤标志物到底是啥?
简单的说,就是人体产生的各类蛋白、糖类、酶类、激素类物质。
例如前段时间学术圈子内沸沸扬扬的“滴血测癌”,本质上就是一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所选取的检测目标是一种蛋白——热休克蛋白90α。
肿瘤标志物通过抽血进行检测,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各类肿瘤标志物可谓五花八门,有些仅与一种癌症相关,另一些可能会涉及多种癌症。
而常见的肿瘤标记物我们详细来看看:
1、最广谱的肿瘤标志物:CEA(癌胚抗原)
如果要给肿瘤标志物做一个排名,CEA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榜首,因为实在是太常用了:肺癌、乳腺癌、各种肠道肿瘤、甲状腺髓样癌……几乎每个肿瘤患者,如果要测肿瘤标志物,医生都会开上CEA。
大约70%的直肠癌、55%的胰腺癌、50%的胃癌、45%的肺癌、40%的乳腺癌、40%的尿道癌、25%的卵巢癌、以及胆管细胞癌/甲状腺癌患者,都可出现CEA升高。
但是,也有不少正常组织也会分泌少量的CEA,比如:支气管、唾液腺、小肠、胆管、胰管、尿道、前列腺等。
因此,CEA升高并不一定就是肿瘤复发或者肿瘤耐药,因为:
- 吸烟人群CEA也会稍微升高。
- 一些良性疾病,CEA也会升高;比如胰腺炎、卵巢或阑尾的黏液囊腺瘤、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胃炎、消化性溃疡病、憩室炎、肝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糖尿病等各种急慢性炎症状态。不过,这些良性疾病,CEA一般只是轻到中度升高,一般都小于20μg/L——如果某人体检发现CEA高的实在是离谱,几百、上千的高,那还是要警惕肿瘤,尤其要筛查肺癌、消化道肿瘤。
2、最牛逼的肿瘤标志物:AFP(甲胎蛋白)
CEA排在第一位,毫无争议。AFP为何排在第二位呢?
因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是唯一一个可以仅仅根据典型的病史、AFP升高达到一定幅度、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就确诊的肿瘤。其他所有肿瘤,必须取得病理诊断,才可以认定为是癌症——AFP都被国内外专家及各大诊治指南认可,参与癌症的诊断,这牛逼不得不服。
AFP升高,不仅仅见于肝癌。性腺来源的肿瘤,如非精原细胞生殖细胞肿瘤、内胚窦瘤、胚胎细胞癌和多胚瘤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和一些未成熟畸胎瘤,也可能出现AFP的升高。此外,一些罕见的癌症,比如胃肝样腺癌,也会出现AFP升高。
AFP升高不一定是癌症。妊娠、婴儿、遗传性酪氨酸增多症、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AFP明显增高。放化疗以后,肿瘤溶解坏死,AFP也会出现一过性的升高。肝炎、酒精滥用的患者,AFP也会高。
3、消化道肿瘤组合拳:CA242、CA19-9、CA72-4
- CA242:在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肺癌等肿瘤中升高。此外,也有报道指出CA242在食道癌、十二指肠癌、肺癌、卵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涎腺腺样囊性癌、胆囊癌等恶性肿瘤中,也会升高。约有0.6%正常人CA242也会升高。
- CA19-9:在胰腺癌、胆囊癌、结肠癌、肺癌和胃癌中,常见升高。CA19-9>1000U/mL高度提示为癌症,而且往往合并腹膜转移。胰腺炎、胆管炎、胆汁淤积、黏液囊肿、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也可以出现CA19-9显著升高。
- CA72-4:胃癌等多种消化道肿瘤中,常见升高。胰腺炎、肝硬化、肺病、风湿病、妇科病、卵巢良性疾病、卵巢囊肿、乳腺疾病和胃肠道良性功能紊乱等良性疾病,也会出现CA72-4的升高。
综上所述,虽然CA72-4倾向于胃癌,CA19-9倾向于胰腺癌,但上述指标都不特异;因此,消化道肿瘤随访过程中,我们常规会开出CEA、CA72-4、CA242、CA19-9,这四个组合在一起,综合分析,动态观察。
4、三种肺癌,三大肿标:Cyfra21-1、SCC、NSE
- Cyfra21-1:中文又叫做细胞角蛋白19,为啥细胞角蛋白19,翻译成英文就成21-1了?——好吧,其实Cyfra211只是细胞角蛋白19的一个可溶性的片段,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这个指标主要用于监测肺癌,肺鳞癌中阳性率高达70%,肺腺癌阳性率60%,大细胞肺癌阳性率75%。同时对乳腺癌,膀胱癌,卵巢癌也有一定的作用。个别良性肝脏疾病、肾功能衰竭的病人,Cyfra21-1也会轻微上升(一般小于10ng/mL)。
- SCC:鳞状细胞癌抗原。顾名思义,就是用来监测鳞状细胞癌的,常见于肺鳞癌、宫颈癌、食管鳞癌以及头颈部鳞癌中。肝炎、肝硬化、肺炎、肾功能衰竭、结核等疾病,SCC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 NSE:小细胞肺癌以及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征性标志物。小细胞肺癌中NSE阳性率91%,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母细胞瘤患者,NSE也经常升高。
因此,肺鳞癌通常有SCC和Cyfra21-1升高;而肺腺癌通常有CEA和Cyfra21-1升高;而小细胞肺癌,通过NSE显著升高。
5、女性肿瘤(乳腺癌、卵巢癌):CA125、CA15-3
- CA125:存在于卵巢组织中,CA125明显升高通常见于上皮性卵巢癌。卵巢中CA125升高的阳性率约为70%以上。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乳腺癌40%、胰腺癌50%、胃癌47%、肺癌44%、结肠直肠癌32%、其他妇科肿瘤43%。其他一些良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甚至是怀孕早期,CA125也会升高。
- CA15-3:常用于乳腺癌。早期乳腺癌阳性率60%,晚期乳腺癌阳性率80%。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原发性肝癌等,一般阳性率低于10%。
因此,对于乳腺癌的患者,我们常规筛查CEA CA125 CA15-3;对于卵巢肿瘤的病人,由于卵巢肿瘤的类型非常多,第一次普查的时候可能会查的尽可能全面,一般推荐CEA CA125 AFP β-HCG等。
二、肿瘤标志物怎么辅助抗癌?
虽然肿瘤标志物存在种种影响因素,但肿瘤标志物无疑是所有癌症相关检测中最为便捷的一种。好好利用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判断治疗的情况,对于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整体把握整个治疗流程的意义重大。
单纯以肿瘤标志物来监测病情是非常不稳妥的,一定要加上其他检查手段(如影像检查这个金标准),共同判断病情的治疗效果。
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中的运用分为确诊癌症前与确诊癌症后。
1、确诊前,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常规防癌体检
虽然肿瘤标志物不是确诊肿瘤的确切证据,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并不反对将其纳入防癌体检中:部分肿瘤标志物具有较高的癌症特异性,如AFP(甲胚蛋白)之于肝癌,可通过影像、肝病病史以及AFP异常升高直接确诊肝癌。此外,异常升高的肿瘤标志物确实存在罹患肿瘤的可能。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支持所有防癌体检都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如果你是个二十六七的年轻人,生活习惯良好,且没有相关癌症家族遗传史。在防癌体检中抽走六、七管血检测肿瘤标志物,某项指标由于感染、炎症等原因超出正常值大为紧张,进行一系列额外的全身检查。这样的结果不是医生希望看见的。
对防癌体检中的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我们推荐在高危人群中进行:
- 40岁以上,吸烟指数为重度吸烟(吸烟年限x每天吸烟支数>400)的人群;
- 40岁以上,具有酗酒习惯或肝部慢性疾病的人群;
- 40岁以上,胃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或患有慢性胃炎的人群;
- 40岁以上,具有癌症家族遗传史(直系血亲中超过一人患有同一种癌症)的人群。
2、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对于病情的变化的评估
这个主题是本篇文章的重点内容,可能也是大多数患友的疑虑所在。
肿瘤标志物对于疗效判断、预后评估、肿瘤的复发及转移等情况辅助诊断的效用更为明显。
肿瘤标志物单次的小幅波动没有太大临床意义,我们更需关注一段时间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趋势。
每位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都是不同的。这就意味着医生或是患者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有的患者可能肿瘤标志物全都正常,有的患者肿瘤标志物可高达数十万甚至百万。
因此,确定自身肿瘤标志物的情况,是通过“肿标”来判断病情变化的基础。
可靠的肿瘤标志物必须具备“特异性”与“敏感性”两个特点:
- 特异性代表着肿瘤标志物的异常是否符合病情的基本情况。举个例子,如果一位肝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AFP(甲胚蛋白,肝癌特异性肿标)超出正常值,那么我们可以判断这位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具有特异性。相反,如果一位肺癌患者的AFP超出正常值,或一位健康人的AFP超出正常值,他们的AFP超标就不具有特异性。
- 敏感性代表着肿瘤标志物是否会随体内肿瘤的情况而发生变化。如果一位肺癌患者的CEA(癌胚抗原,非小细胞肺癌特异性肿标)具备特异性,并且随着肿瘤大小的变化而升高或降低,那么通过数次观察,我们就可以初步判断这位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具备敏感性。反之,如果这位肺癌患者的CEA不会随着肿瘤大小的变化而相应变化,或是这位肺癌患者通过有效治疗肿瘤缩小,CEA经数次检测反而持续上升,这样的情况就不能称之为具有敏感性。
确定已经发现可靠的肿瘤标志物后,患者或医生就能通过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来评估病情的大概变化了。这一点对于及时指定可行的治疗方案、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都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
肿瘤标志物仅仅是一种抗癌的辅助诊断手段,绝不能代替目前诊断或随访病情的金标准——影像检查(包括CT、核磁、PET-CT等等),任何时候都不能单纯以肿瘤标志物作为判断病情、确定治疗方案的唯一证据。
建议患者在治疗开始后1-3年内,应每3个月检测1次肿瘤标志物;3-5年内每半年1次;5年以后每年1次。随访中若发现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超过25%),应在1个月内复测1次,如果仍然升高,则提示可能复发或存在转移。NSE和ProGRP对SCLC的复发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超过50%的患者复发时NSE和ProGRP水平升高(定义:连续2次NSE和ProGRP升高水平较前次测定增加>10%,或1次测定较之前增加>50%);对于NSCLC患者,术后CEA水平仍升高提示预后不良,应密切随访。
三、肿瘤标志物抗癌进阶篇
肿瘤标志物单次检查的结果需仔细解读,但无需过分担心,影响肿瘤标志物变化的因素有很多种。
判断病情的变化趋势,应该选择一段时间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趋势进行参考,肿瘤标志物单次小幅度的变化不具备参考价值。
部分患者在肿瘤细胞大面积死亡时,会出现肿瘤标志物暂时性增高,不要因为短时间的变化就乱了阵脚盲目更改治疗措施,需要根据一段时间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进行判断。
肿瘤标志物在癌症病情的随访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请教医生时,不妨请教清楚关于肿瘤标志物的问题。
肿瘤标志物升高=癌?一文了解肺癌肿瘤标志物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由于早期患者一般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超过六成发现时已是晚期[1],使得肺癌患者整体5年生存率低,家庭负担重。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肺癌诊断的手段包括胸部影像学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支气管镜、痰病理等。其中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方便、价廉、无创、无放射伤害,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那么什么是肺癌肿瘤标志物呢?来看看吧~
图源自:摄图网
一、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在健康体检或防癌筛查中,肿瘤标志物可以帮助人们早发现肿瘤,那么到底什么是肿瘤标志物呢?
1978年,Herbeman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召开的人类免疫及肿瘤免疫诊断大会上首次提出肿瘤标志物(TM)概念,它们是反映肿瘤存在的一种物质,可以由肿瘤细胞产生或者肿瘤与宿主相互作用后产生等,它们可能仅存在于肿瘤组织,也可能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明显超过正常组织的含量[2]。
肿瘤标志物一般通过静脉采血得到的血清进行检测,在肿瘤的早期筛查、辅助诊断、疗效观察、病情监测、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二、肺癌标志物有哪些?
1 癌胚抗原(CEA)
CEA是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也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胃肠道肿瘤、乳腺癌、肝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都可见升高。CEA水平对癌症的诊断具有辅助价值,也有助于更好的预后评估[3]。
部分患有良性肿瘤、炎症和退行性疾病的患者,如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和酒精性肝硬化病人的CEA也会升高。此外,吸烟者中约有39%的人CEA也会升高。妊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也可能会引起CEA的升高[4]。
2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
CYFRA21-1是一种主要用于检测肺癌的肿瘤标志物,对各型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依次为: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CYFRA21-1是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肺鳞癌的首选标志物。与CEA和NSE联合检测对肺癌的鉴别诊断、病情监测有重要价值。此外,部分原发性肝癌、甲状腺乳头状癌、膀胱癌、头颈部肿瘤、乳腺癌、宫颈癌、消化道肿瘤患者CYFRA21-1也会升高。吸烟、肺炎、肺结节、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也有可能引起CYFRA21-1升高[3-5]。
3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NSE被认为是检测小细胞肺癌(SCLC)的首选标志物,也可用于复发评估。如果在治疗缓解后NSE升高,则有复发可能。除小细胞肺癌外,NSE还用于监测神经母细胞瘤的病情变化。其他肿瘤,如嗜铬细胞瘤、胰岛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黑色素瘤等的血清NSE也可增高。此外,脑膜炎、脊髓与小脑退化、脑梗死、脑血肿、蛛网膜下出血、脑外伤、脑炎、器质性癫痫、精神分裂症等良性疾病的NSE也会升高[4]。
4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
SCC主要用于辅助诊断鳞癌,对于子宫颈鳞癌、肺鳞癌等有较高的特异性。其他的肿瘤如头颈部癌、食道癌、鼻咽癌、外阴部鳞癌、膀胱癌、肛管癌、皮肤癌等SCC也会升高。在患有银屑病、肾功能不全、肝炎、肝硬化、肺炎、结核等良性疾病时SCC也可能升高[4]。
从以上肿瘤标志物的分布来看,肺癌目前尚无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临床上一般把糖类抗原50(CA50)、CEA、糖类抗原125(CA125)、Cyfra21-1、SCC等多种指标联合,作为肺癌肿瘤标志物系列进行检测[6]。
三、标志物升高=癌?
肿瘤标志物确实能够在肿瘤患者中出现升高,但也可能在部分特定的生理情况下,或者患有某些良性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升高,如妊娠或患有病毒性肝炎、消化道等疾病。因此,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等于患有肿瘤,也可能是身体机能或生理指标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
四、肿瘤标志物升高后怎么做?
如果单次检查指标升高并不明显,就不需要惊慌。通常间隔2周左右,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检,同时关注日常生活中身体是否出现其他不适。如果指标呈现稳定下降趋势,则不需要担心。
如果指标存在持续升高的情况,则需要充分重视,及时进行其他检查来筛查。此外,如果单次检查的指标升高较为明显,则需要充分引起重视,及时确诊或排除疾病[7]。
在肺癌早筛中,肿瘤标志物虽然不如影像学诊断可靠,但其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病灶或复发转移,而且操作简单,伤害小。建议40岁以上人群、严重污染厂矿企业的从业者、长期接触致癌物质人群、癌症高发区或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最好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提升肺癌早筛早诊早治率,进一步提高肺癌患者平均5年生存率。
参考文献
1.赫捷,李霓,陈万青,吴宁,沈洪兵,江宇,李江,王飞,田金徽. 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J]. 中国肿瘤,2021,02:81-111.
2.蒋贝兰,沙杭. 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天津医药,2014,04:393-395.
3.张唯伟,兰文军. 肺癌肿瘤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2018,02:54-58.
4.刘静. 一文读懂常用肿瘤标志物[N]. 上海中医药报,2021-02-19(003).
5.王颖杰. 肿瘤标志物是确诊肿瘤的重要依据[N]. 大众卫生报,2018-11-29(011).
6.尤向辉,刘冲,王希,王会平,邓林,郜赵伟. 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转移的临床价值[J]. 现代肿瘤医学,2021,15:2624-2628.
7.江兵. 肿瘤标志物检验结果升高怎么办[N]. 大众健康报,2021-05-20(040).
小提示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患友互助群
患友故事、科普内容、患教讲座、临床招募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看
还有机会获得免费专家答疑哦!
▼▼▼
患友互助群 | 让我们共同前进!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科普文章,不提供专业诊疗意见,具体诊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