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糖尿病(曹丕糖尿病狐臭)
曹丕为何40岁就去世了?专家:你看他干了啥,能活到40岁已是奇迹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曹操去世后,曹丕称帝,建立魏国。曹丕在位时,国家蒸蒸日上。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曹丕称帝后没过多久就去世了。有专家研究了他的日常习惯,并说他能活到40岁已经是奇迹了。
那么,曹丕为何能成为皇帝?他到底做了什么,才让专家说出这样的话?
建立霸业 为曹丕称帝打下基础190年,各地势力举兵讨伐董卓,使得董卓没有示弱,并挟持着汉献帝前往长安,期间讨伐董卓的军队起了内讧,使得当时战乱频发。
等到汉献帝来到关中后,也让曹操看到了发展的机会。
原来在这之前,曹操创业极为艰难,曾经处于低谷之时,曹操的地盘只剩下兖州的三座城池。
虽然经过努力,曹操的势力已经稳定下来,但还是无法和袁绍的势力相提并论,因此曹操想要利用汉献帝来提升自己的地位。
那时,汉献帝和大臣来到关中后,就连填饱肚子都成了问题,这让很多大臣只能靠着挖野菜充饥,期间还有人被饿死,也有人死于敌军之手。
不仅如此,汉献帝四处求助,却没能得到帮助,他曾经向吕布求助,但吕布因实力不济,只能拒绝。
此时曹操及时出现,将汉献帝从水火之中救了出来。
曹操见到汉献帝之后,便将汉献帝带到许都,同时扩大了曹操的势力范围。
曹操身经百战,消灭了袁绍的势力,统一了地方,逐渐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此时的曹操官至丞相,随后汉献帝更是册封曹操为魏公,并将其国都定在邺城。
这样一来,曹操就成了东汉的第二个异姓王。
这时的他虽然不是皇帝,但却可以帮助皇帝行事,将汉献帝城变成了傀儡,这也让曹操逐渐膨胀了起来。
虽然一开始,曹操可能只是想扩大自己的势力,可是随着势力越来越强,手握大权的曹操逐渐有了别的想法。
在那个时候,汉献帝虽然没有实权,但是依旧享有很强的号召力。
不仅如此,曹操拥护曹操称帝的人并不多。在这一点上,与他形成对比的人是刘备。
在时机成熟之际,刘备的手下极力劝说他称帝,毕竟他是汉室宗亲,就算称帝也算是名正言顺。
而曹操并非皇室之后,只是汉献帝手下一个大臣,如果称帝,那就是篡位,这是要背负骂名的。
不仅如此,当时被封为魏公之时,荀彧就站出来,坚决反对,如果称帝,势必要遭到更多大臣的反感,因此曹操不敢轻举妄动。
此时的曹操已经61岁,位高权重的他开始思考继承人的事情。
他有心让曹昂成为自己的继承人,却无奈曹昂为了救曹操而被敌人所杀。
后来,他发现儿子曹冲天资聪慧,识见通达,自然成为继位人选,但他在13岁时就因病去世。
曹操算了算,发现在众多儿子之中,能够担起大任的只有曹丕和曹植。
曹植很有才华,但常因喝酒误事,于是曹丕便成了曹操的继承人。
220年,曹操因病去世。不久后,曹操的儿子曹丕继承了父亲的丞相之位,并迫不及待地逼迫汉献帝让位。
同年12月,汉献帝让位于曹丕,立国号为大魏。
曹操在世时因为有着诸多顾虑,因而最终未能称帝,可是,曹丕为何在曹操死后就迫不及待地取代了汉献帝的位置呢?
这是因为,对于曹丕来说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
曹操在世时,曾统一北方,建立霸业,还网罗天下各路奇才,其中一些人还有着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
这些人都对曹家忠心耿耿,就比如说司马懿,此人博学多才,还能带兵打仗,是个全能型人才。
曹丕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才,为曹丕提供了不少便利。曹操所做的一切都为曹丕称帝打下了基础,这也让曹丕有了称帝的勇气。
除了曹操为其打下的基础外,曹丕他本人不到六岁就学会了射箭,十四岁便可以百步穿杨,在文学上颇有建树,政治手段也很高明。
对待朝廷百官,他恩威并施,对待百姓,他注重经济发展,颇有仁君之范。
不仅如此,那时人心不稳,加之曹丕不想让自己走上汉献帝的老路,因此他决定将权力集中在自己的手里。
在这之后,他制定了九品中正制这一选官制度,随后便下令将这一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起来。
这种制度使得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进入朝廷,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
可惜的是,曹丕在位七年便早早离世,去世时仅有四十岁。
后来,专家研究了曹丕的日常生活,最终得出结论:他活过四十已经是奇迹了。
看到这里,相信有人会问了,四十岁应该是正值壮年,曹丕做了什么?他怎么会这么早就去世了呢?
不知节制 不良嗜好拖垮身体众所周知,曹操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好色。197年,曹操讨伐张绣,后张绣投降。
谁知曹操竟染指了张绣叔父的妻子,引得张绣奋起反抗,致使曹操的大将典韦和长子曹昂都战死于宛城之内。
曹丕亲眼见证了整个经过,但他并没引以为戒,反而在好色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曹丕17岁那年,他跟着曹操攻入袁绍所在的邺城,看到了美丽动人的甄宓。
此人是远近闻名的美人,曹操对她垂涎已久,进入邺城后,曹操迫不及待地想要把甄宓带走,却发现被曹丕抢先一步。
为此,曹操惋惜不已,但他并不想和自己的儿子抢女人,因此只能作罢。
但是曹丕可不是这样的,在曹操死后,曹丕毫不客气,直接把将曹操留下的美女全都收入后宫。
平日里,曹丕比较宠爱四位美人,并要求这四人日夜相伴。
除此之外,曹丕比较喜爱的还有徐姬和阴贵人等。
正因为身边有无数美人相伴,使得曹丕渐渐忘记了称帝的初衷,日夜沉迷于美色之中,最终拖垮了自己的身体。
曹丕早逝的原因不止一个,其中还有遗传因素,他的母亲卞太后患有严重的糖尿病,这个病会遗传,而且得病之人不能摄入太多的糖分。
可是,曹丕在饮食上完全不加以控制。他这个人非常挑食,据说他每顿都是大鱼大肉,而且他喜欢吃甜食和喜欢吃葡萄。
据说在曹丕小时候,家里有一个葡萄架,因此他经常在葡萄架下玩耍,也是从那时起,曹丕爱上了葡萄。
长大后,曹丕的这个爱好并没有改变。他平时经常会吃葡萄,还会研究葡萄的各种吃法,甚至还专门写文章来夸赞葡萄的甘甜。
不仅如此,他还爱石蜜,这是一种用甘蔗做成的糖。
后来,曹丕还将一些石蜜送给孙权。更夸张的是,曹丕就连吃肉也要配着糖吃,由此可见曹丕是一个极其爱甜的人。
可是,糖分摄入过多将会对身体造成很多不好的影响。因为爱吃甜食,这消耗着曹丕的健康,为曹丕的早逝埋下隐患。
除了好色和嗜甜,曹丕的早逝可能也和当时客观条件所致。
那时,古代人的医疗条件很差,得个小感冒都有可能要人命。
不仅如此,古代人不懂得优生优育的知识,还会要求近亲结婚,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后代自然从小体弱多病。
和当时的一部分人一样,曹丕从小体弱多病,长大后又为了国家费心费力,加之不良嗜好影响,这让他的身体越来越差.
后来,他数次伐吴,但都没能取得突破,在征战途中,曹丕患上了风寒,但他不听御医的话,仍然我行我素。
在这之后,曹丕的身体的撑不住了,后来突然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就离开人世。
曹丕在位期间,因此他的离世称得上的一件憾事。
那么,曹丕的去世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他的后人们又是否能够接替曹丕,把国家变富变强呢?
大权旁落 魏国走了下坡路曹丕的早逝一事,对魏国有着不小的影响,让朝廷大权一步步落入司马懿之手。
在曹丕时候,曹丕的儿子曹叡即位。
曹叡是甄宓的儿子,因而他的相貌也是十分出众的,不仅如此,他还特别聪明,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
祖父曹操对他十分疼爱,常常把他带在身边。
此后曹叡被封为齐公,后来曹丕将甄宓赐死,曹叡也因此被废为平原侯,但没过多久就被晋封为平原王。
曹叡之所以能够坐上皇位,和他的仁爱之心有关。
那时曹操刚病死,曹丕带着15岁的曹睿出去打猎,两人看到了一大一小两只鹿。
曹丕一箭就将其中的母鹿射死,还命令曹叡将身边的那头小鹿杀掉,但曹叡却没有这么做,这让曹丕很不高兴。
此时曹叡表示,自己不忍心杀死它,因为他的母亲已经杀了。
这让曹丕内心很受触动,因此便下定决心要将他立为太子。
曹叡足智多谋,在成为皇帝后,他曾多次击退吴蜀两国的军队,还能制定新法律,避免百姓屈打成招。
在他的统治下,魏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如此,他还想要把蜀汉政权搞垮,使得诸葛亮多次北伐都没能取得突破。
可是,成为皇帝之后的曹叡就开始铺张浪费,贪图享乐。
曹叡大兴土木,先是给死去的母亲建造了很宏伟的陵园,后来又修建了很多华丽的宫殿,使得刚刚恢复的经济再次遭到破坏。
除此之外,曹叡和他的父亲曹丕和祖父曹操一样好色,他登基后,将数万名美女填入后宫,还养了很多男宠。
曹叡荒淫无度,三十多岁就被掏空了身体,以至于宫里美女如云,却没有一个人能为他多生几个儿子。
更惨的是,后来曹叡的儿子先后身亡,使得曹叡只能收养了两个儿子。
后来,他的身体越来越差,最终离开人世,去世时只有三十多岁。
临终前,曹叡将自己的养子曹芳托付给了太尉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
此时的曹芳只有九岁,曹芳登基后,曹爽和司马懿两人便开始替皇帝处理政事。
但曹爽一心只想将大权掌握到自己手里,因此他渐渐架空了司马懿,这让司马懿只能称病回避,并在暗中为推翻曹爽做起准备。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并处死曹爽全家。从此以后,司马懿夺得朝廷大权。
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夺得朝廷大权的根本原因,是曹丕称帝之时任用大量士族,使得很多宗室之人没有得到重用。
不仅如此,曹家掌握大权后,后人们开始沉迷于享乐,已经失去了进取之心,以至于宗室内的人才越来越少。
直到曹叡死时,曹家宗室里能用的人才已经少之又少。最后只能让曹爽担任托孤大臣。
在这个时候,司马家族却在逐渐崛起,并朝着巅峰走去,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此时的司马懿不仅手握大权,而且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战功。
不仅如此,司马懿还粉碎了淮南地区的一些亲曹势力的阴谋,彻底将曹家的武装击垮。
司马懿的后代也比较有才,其中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带兵抵御了东吴诸葛恪的兵力,后来还将皇帝曹芳废掉,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另一个儿子司马昭抵挡住了姜维的攻击,并最终灭掉了蜀国。
和司马懿的后人相比,曹氏后人就显得平平无奇。
在曹叡之后,曹芳,曹髦以及最后的皇帝曹奂都是手无实权的傀儡。可以说,曹家和司马家的后代简直是有着云泥之别。
此时,司马家的实力已经超过了曹家,也有了可以取代曹家的条件。
于是,司马昭去世后,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称帝,建立了晋朝。
估计就连曹操为没有想到,由于后代的能力不济,最终竟让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落入司马家族之手。
结语皇帝是权力的代表,很多人一旦坐上了皇位,就很难保持初衷,曹丕就是如此。
他登基之后,便想着建设国家,可是他的贪图享受,不知节制,消耗了自己的健康,使得他早早地离开人世。
曹丕死后,魏国大权逐渐落入司马家族之手,并使得国家逐渐走向灭亡。
我想,如果曹丕上位后能够保持初衷,将全部精力放在治国理政上,魏国也不至于被司马家族所灭。
由此可见,荣华富贵皆是过眼云烟,保持自己的初心,才能获得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曹魏政权短命启示录(上):安于守成是危险的开始|学习时报
曹丕“荒淫无度”在位7年就驾崩?看他的玩法,40岁确实是高寿
提起曹丕,大家可能没什么印象,更多的注意力都在他那“一世挥鞭铸魏疆”的父亲身上。
而对于他,除了三国演义中王朗所说的那些人所共知的“世祖文帝,法尧善舜”等等词句,也因为脍炙人口的“诸葛亮骂死王朗”,而成为了人们的谈资。
而对于他本身,大家并不了解,也没有多少兴趣了解,而今天要说的,就是他的英年早逝之谜。
除了《三国演义》中,王朗与诸葛亮辩论之时,那些华丽而夸张的虚浮之词牵涉到曹丕,又因王朗被“骂死”而令大家津津乐道之外,大家众所周知的就是他和他弟弟曹植,因为一个女人甄氏,而争风吃醋的故事。
众所周知,甄氏,也就是后来的皇后,本不是曹丕的正妻,她本是袁绍之子袁熙的妻子。
只因袁绍身亡之后,袁尚,袁熙兄弟争权,被曹操分而击之,最终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就这样,冀州被攻克,甄氏也就就此成为了俘虏。
据说,曹操刚一见到甄氏就赞叹道“此真我儿妇也!”把她指给了曹丕为妻。
对于传奇故事,人们都有特殊的兴趣,后世人根据这段经历,编出了一段离奇的故事,甚至有些人把曹植的《洛神赋》与甄氏联系在了一起。
曹丕曹植兄弟与甄氏的故事,虽然只是个传奇故事,但曹丕也的确是个喜好女色又好玩乐的皇帝。
在曹丕的一生中,除了甄皇后之外,郭皇后也是一个不能不提的女人。
提起郭皇后,大家一定更熟悉她的另一个称谓:郭太后,以及她的名字:郭女王。
郭女王的父亲是魏国的南郡太守郭永,她是郭永的次女。
这位郭太守真可以说是慧眼识珠,早在郭女王小的时候,他父亲就看出自己的女儿不同常人,曾经骄傲的说:“此乃吾女中王也。”
干脆就以“女王”二字作为她的名字,悉心教导抚育。
可以说,郭女王有这样一个开明的父亲,她的父亲郭永有这样一个出色的女儿,是他们父女俩一生的幸事。
除了甄皇后和郭皇后之外,曹丕身边可以说是美女如云,甚至在他受禅登基之前。
除了逼迫汉献帝三次下诏禅,完成受禅之前所谓的“三辞三让”之外,还逼迫汉献帝将两个女儿嫁给了自己。
曹丕身边美女如云,甚至超过了他父亲曹操,身体自然吃不消。
史书记载,后来曹丕“发脂如泉,脱发不止。”
由此可见,好色是曹丕后来英年早逝的原因之一。
爱吃甜食的魏文帝
除了好女色之外,在饮食上,曹丕的饮食习惯也是非常不健康。
他喜欢吃甜食,而且可以说是“嗜甜如命”。
他曾经说过:“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萄:当其朱夏涉秋,尚有馀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蘖,脆而不酸,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倦......即远方之果,宁有匹者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好吃的水果很多。就以葡萄为例吧,夏秋之际,天还热的时候,如果喝醉了酒,那就在早晨,趁着露水摘一串葡萄吃,甜而不腻,脆而不酸,凉而不寒,味道悠长,汁水甘洌,困倦疲乏时,可以解除疲劳。即使是远方来的水果,怎么能比得上葡萄呢?
除此之外,在曹丕与东吴的通信中,我们也能看出他有多喜欢甜食。
我们知道,孙权曾经向魏国称臣,落了一个“大魏吴王”的绰号。
在给孙权的书信中,他不由自得的提到自己对甜食的喜爱,说自己:“石蜜五斛,鳆鱼千枚”。
如此大量的摄入甜食,对于曹丕的身体,一定会造成极大损害。
曹丕是曹操受封魏王之时所册立的王妃卞氏的长子,而曹丕的母亲卞氏和她的弟弟卞兰,都有较为严重的“消渴症”。
也许有人会问:消渴症是什么?在现代,这种病有个更令人熟悉的名字,那就是糖尿病。
依据曹丕的母亲和舅舅都患有糖尿病的事实,可以推断出卞家可能有糖尿病的遗传病史。
作为卞氏的长子,曹丕极有可能,从母亲身上遗传了这种病,所以他才会如此的喜欢吃甜食,身患糖尿病,也可能是曹丕仅仅在位七年,40岁去世的原因之一。
除了以上所说种种原因之外,还有人提出了另一个角度来解释曹丕为何英年早逝,那就是因为前半生的沙场征战。
要知道,自从曹操在征讨宛城时,一时为色所迷,害死了自己真正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大将典韦之后,曹操被迫在自己的儿子当中重新选择继承人。
在曹操的一生中共计有二十五个儿子,在宛城之战前,曹操的长子曹昂被曹操原来的正妻丁夫人收养,所以曹昂是无可争议的嫡长子。
而曹昂之死,使曹操失去了精心培养的继承人,曹操被逼无奈,只好转而培养他的次子曹丕,为了确保曹丕的安全,曹操在每次作战时都将曹丕带在身边,随时教导也随时保证他的安全。
可以说,自曹昂死后,曹操统一北方的每一战中,都有曹丕的身影,曹丕也可以说是“渴饮刀刀头血,睡卧马鞍鞯”立下了赫赫战功。
但长期的劳累也使他的身体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所以有人说,前半生的沙场征战,也是曹丕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曹丕的英年早逝,应该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了解到曹丕登基之后纵情声色的一切做法,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曹丕登基之后如此纵情声色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要知道,当时的魏国可并没有统一天下,西有蜀汉,东南有东吴,哪怕是在辽东,也有暗中接受东吴册封的公孙康,蠢蠢欲动,图谋不轨。
曹丕既然继承了他父亲曹操的事业?为何不沿着他父亲的道路一路走下去,统一天下,成为真正的万民之主呢?
究其根本,原因有二。
其一就是曹丕无法控制他的权力欲,说到控制欲望,这一点上他就不如他的父亲曹操。
在东吴偷袭荆州,杀死关羽不久,为了转移天下人的视线,孙权竟然向曹操上《劝进表》,劝曹操称帝,而一班大臣也纷纷劝进。
面对至高权位的诱惑,曹操展现出了一个出色的政治家的冷静,他只是冷笑一声,说道:“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断然拒绝称帝。
可是曹丕就与他父亲截然不同,他父亲刚刚去世,他就怀疑他弟弟曹彰要与他争位。
稳固了魏王之位之后,又马上逼迫汉献帝禅位,建立魏国,由此可见,比起他父亲,他难以控制自己的欲望。
其二,也是他最大的弱点,那就是他的能力远远不如他父亲。
在他在位的七年中,只发动过一次大战,那就是在夷陵之战刘备大败之后,曹丕假借支援东吴的名义,御驾亲征,暗中对东吴发动攻势,但是却被时任东吴大都督的陆逊早就准备好的三路兵马打得大败而归。
要知道,当时的蜀汉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一场大火烧得元气大伤。
东吴新胜,锐不可当,而且早已明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对曹魏有所提防。
而曹丕却不敢乘蜀汉虚弱,元气未复的机会兵进汉中,而只敢对东吴下手,且不顾老臣刘晔苦苦劝谏一意孤行,决意亲征。
虽然动用人力,大兴土木,久经准备,最终却仍然未能得逞,自己还险些做了俘虏。
这就证明,他的能力和胆魄远远不如他父亲曹操,他不敢为他父亲当年在汉中的大败,夏侯渊的阵亡向蜀汉复仇。
曹丕仅仅在位七年就英年早逝的原因,主要是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成为了欲望的奴隶。
同时,无论军事还是政治都远远不及他父亲曹操,他没有他父亲的韬略与雄才,曹操当年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而这一句话,也成为了后世人嘲笑孙权的谈资。
可如果曹操当年所说并非笑谈,而是对他真正想要的继承者的水平的评价的话,那曹操的这一句话还真没有说错,曹丕跟孙权一样,都只能做个守业之主,而不能继承先人的遗志,完成统一天下的伟业。
也许正因如此,再加上他自己也无法控制欲望,索性就以欲望来自我麻痹。
所以,曹丕纵情声色,放纵无度,早早就搞垮了身体。
而这才是他在位仅仅七年,年仅40岁就英年早逝的原因。
由此可见,控制自己的欲望有多么重要,如果不能战胜欲望,那就必然沦为欲望的奴隶,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所要付出的代价必定是惨重的,也只有真正的强者才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
信源:
《三国志.魏书.文帝本纪》.古诗文网
《三国志.魏书.后妃传》.古诗文网
为何曹丕只活到40岁都能算长寿?只因太会玩了
公元226年正月,曹丕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次巡游,回到洛阳。此时他年仅40岁,继位才七年,谁也没想到几个月后他便突然去世了。
要知道,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大概都有三四十岁了,像曹丕这种最有权势的人,活个五六十岁完全不在话下,曹操都活了66岁,相比之下曹丕的40岁实在是太短命了。
关于曹丕的死,有这么一个说法。当时有一个很有名的相士名叫朱建平,据说他无论是看相还是算卦,结果都非常的准确。
一次,曹丕特意派人将朱建平请到府上,让他给自己算一卦,看自己能够活多久。
朱建平告诉曹丕,他可以活到80岁,但是40岁的时候会有一个小劫难,如果渡过去了,后面四十年就会非常顺畅,如果渡不过去,那么他的寿命就止步于此了。
虽然相面这事情确实不靠谱,但是没办法,古人都信这个。因此曹丕在临近40岁的时候,非常注意此事,日夜提防自己的这个劫难。
可是他万万没想,这个劫难竟然是他自己。
如果你知道曹丕在继位之后有多么乱来,就会惊叹他能活到40岁,简直是个奇迹。
人们对曹丕的印象往往都不怎么样,这主要是因为他小心眼,老想除掉曹植,后来又篡夺了汉献帝的皇位。
不过说实话,换成谁坐到曹丕的位置都会这么做的。
先说曹植。当时曹丕和曹植争夺储君之位。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曹丕想要除掉曹植,没什么好奇怪的。看看康熙晚年九子夺嫡有多么惨烈,和他们一比,曹丕做得还算地道的了。
至于汉献帝,自从董卓乱政以来,汉朝早已名存实亡。要不是曹操,他汉献帝早就已经成为一副枯骨了。曹丕只是拿回原本就属于他的东西,有什么好指责的?
事实上,曹丕此人非常的勤于政事。虽然和朱元璋这种加班狂魔没法比,但是也足以完虐当时的其他君臣了。
他每天不仅要处理海量的奏章,还要时刻为曹氏江山社稷而着想。如何恢复国力,如何稳固皇族的地位,如何笼络打压那些士族。这些事情都够他头疼的。
而在处理奏章之余,他还要时常出巡。当然他出巡并非像乾隆皇帝那样,是为了玩乐,他是要了解民情,这样才能制定更加合理的国策。
而基于这些调查,他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大力发展曹魏的农业和经济,使得曹魏越来越国富民强。将曹操在位时,常年征战所损耗的国力都恢复了过来。
此外他开创性地发明了九品中正制,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不过这也给他自己添了一个大麻烦。那就是朝廷官员中的士族成员越来越多,他们之间又互相不对付,曹丕需要花费不少功夫来处理君臣关系,还有大臣之间的关系。
而这些事情都要耗费大量的心力,透支他的生命。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长期996。这么过上十几年,他的身体能好吗?
很显然,曹丕的秦勤政得他的寿命不断缩短。不过他之所以只活到40岁,主要还是因为他太会玩了。
对于曹丕来说,处理政事那就是上班。工作做完了,自然要好好地放松休息一番。
问题就在于,曹丕放松休息的方法,很有点别致。
首先,他颇为沉迷宠幸后宫佳丽们。
关于这一点我们不用意外,毕竟他爹一生就这一个爱好,长期言传身教之下,曹丕自然得到了曹操的真传。
其实早在曹丕21岁的时候,他便表现出了在这方面的爱好。
就在曹操与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后不久,曹操便大举进攻邺城。据说曹操此举便是为了当时身处邺城的甄姬。
甄姬国色天香,当时有着洛水女神的美誉。曹操对于甄姬,可谓是志在必得。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竟然被人截胡了,这人便是他的儿子曹丕。
原来,曹丕早就垂涎于甄姬的美色。他知道一旦邺城被攻下,自己就没有机会了。为了甄姬,他不惜得罪曹操,抢先一步将人给抢走,生米煮成熟饭。
曹操虽然好这口,但是还是很注重形象的。他总不好意思和自己儿子抢女人,只得默许了曹丕与甄姬的婚事。
后来曹丕的后宫不断得到充实,郭女王,徐姬、阴贵人等接连得到宠幸。
而《世说新语》中记载的一件事情则更加让人震惊。
有一次曹丕的母亲卞太后找他有事,结果当她进入曹丕房间的时候,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她发现陪着曹丕饮酒作乐的,正是曹操以前的宾妃。
原来,就在曹操去世后不久,曹丕便将曹操的后宫全盘接收了。
我们都知道,由于曹操独特的爱好,他的后宫质量那是相当的高。而有着和曹操同样爱好的曹丕,将其后宫照单全收,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问题来了,曹丕的后宫如此充实,他每天下班后会怎么打发时间呢?答案不言而喻,自然是找佳人们卿卿我我,繁衍后代了。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事情做多了那是非常伤身体的。所以曹丕短命不是没有道理的。
除此之外,曹丕在饮食方面也非常的不注意。
曹丕在美食上的喜好和现在的年轻人很相似,他特别喜欢吃甜食。
曹丕曾经在诏书中直言不讳: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葡萄石蜜乎?
意思就是南方的龙眼呀,荔枝呀,那都算不了什么。要论甜,他们能够和葡萄、石蜜相提并论吗?
我们都知道成熟的葡萄糖分极高,非常的甜,但是这甜中又带一丝酸味,让人吃起来欲罢不能。
每到夏天,曹丕最喜欢的休息方式,便是躺在椅子上让人将冰镇好的葡萄剥给他,一颗颗地吃。
这东西,他一次至少也要吃几十上百颗才作罢。
至于石蜜,其实就是蔗糖的前身。在东汉时期,当时的人们便发现,从甘蔗中可以提炼出一种物质,其形状类似于现在的冰糖,像一块石头,而味道则和蜂蜜很相似,甜甜的。因此古人将其命名为石蜜。
不过石蜜在当时属于稀罕东西,产量非常低,即使是普通的达官贵人家里也不一定见得到。但是曹丕就不一样了,他好歹是曹魏的皇帝,这石蜜再稀罕,他也是吃得起的。
自从第一次品尝石蜜之后,曹丕便为此物而疯狂。他吃东西的时候,总喜欢先沾一沾石蜜再吃。
曹丕在和东吴往来的书信当中甚至提到,他一年要食用石蜜五斛。这斛是古代计量单位,一斛相当于现代的120斤,五斛就是600斤了。一年吃600斤糖,想想就可怕。
正是由于长期食用葡萄,还有石蜜,使得曹丕的糖分摄入量远超常人。他不得糖尿病就奇怪了。
事实上,曹丕本身就属于容易得糖尿病的人群。
他的母亲卞太后有一个侄子,名叫卞兰。据史书记载,此人患有消渴症。而消渴症正是古人对于糖尿病的称呼。
由此可以看出,曹丕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再加上他每天超标摄入糖分,他大概率也是患有糖尿病的。
不过即使患上糖尿病,寿终正寝的人也大有人在。毕竟这种病可怕的是并发症,而不是糖尿病本身。
但是曹丕工作太玩命,工作之余又沉迷于后宫,大大地透支了生命,降低了抵抗力。到最后糖尿病并发症大爆发,即使是当时的御医也束手无策。这才造成了曹丕年仅40岁便去世。
其实照他这种活法,活到40岁都算长的了。就算他30岁去世,我们也不会感到意外的。
人们肯定觉得曹丕很傻,但是现在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也比曹丕强不到哪里去。
在公司、在单位,各种忙碌,有的人甚至还要加班,回到家中已经累得疲惫不堪。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便是放松,但是他们是怎么放松的呢?要么玩游戏、刷视频,要么暴饮暴食、胡吃海喝,总之还是折腾身体。
我本人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以前我在IT行业工作,996那是家常便饭,哪天要是不加班简直是奇迹。
长期的加班生活也使得我饮食非常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的,有的时候实在太饿了,就使劲的吃。在我的不懈努力之下,最终将胃给吃坏了。
我当时真的好害怕,因为我的胃他完全不运作了。就好比汽车的发动机彻底熄火了一样,当时我什么都吃不下去。整整一个月,我除了喝少量的水,就没吃下一口饭。
结果过了好几年。虽然现在吃得了东西了,但是消化和吸收依然很差,胃也是时不时的抽风。有的时候依然会一整天也吃不下一点东西。
这也直接导致我无法上班工作,不过我现在也看开了,我人活着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曹丕的事情,还有我的经历,都在提醒人们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无论是饮食还是作息都要规律,到点就吃,累了就好好休息。不要玩游戏、看视频了,那不是休息,最好的休息其实是睡觉。
希望看到此文的人们都有一个好身体,不要重蹈曹丕和我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