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糖替代(糖尿病人食糖的替代产品)
糖尿病人禁食甜味?别被误导,我们试了7款糖替代品,甜而不升糖
由于糖产品种类繁多,用糖替代品进行烹饪和烘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我们不再被使用山梨糖醇或麦芽糖醇的无糖疗法所吸引,这些疗法因使人的胃部不适而臭名昭著。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其中一些甜味剂主导了市场,而另一些甜味剂则越来越受欢迎并在最近变得越来越流行。
有些是糖醇,有些是天然来源的。我们有目的地排除了流行的糖替代品,例如椰子糖,这些糖仍对血糖产生重大影响,以便专注于传统上被认为对控制糖尿病的人更可靠的甜味剂。
今天稳糖君给糖友讲一下:对糖尿病友好的糖替代品
1·阿斯巴甜:
它的甜度是糖的200倍左右,不适用于患有苯丙酮尿症的人。它也不含卡路里,不会增加血糖,但不建议用于烹饪或烘烤。
2·麦芽糖醇:
一种糖醇,通常用于使食品“无糖”。但是,它不能使食物“不含碳水化合物”,因为它仍然会影响血糖。它具有90%的糖甜度,除褐变外几乎具有相同的特性。它被用来非常容易地替代糖,并且具有较少的食物能量,不会促进蛀牙,并且对血糖的反应较低。
不幸的是,众所周知,麦芽糖醇会引起胃部不适,尤其是如果大量食用的话。
3·山梨糖醇:
山梨糖醇是一种在水果和植物中发现的具有利尿,泻药和导泻作用的糖醇。此外,它含有的卡路里减少了三分之一,蔗糖的甜味活性降低60%,并被用作糖尿病的糖替代品。”如您所见,山梨糖醇可能是通便药,但仍会增加血糖。食用时要注意这一点。
4·甜叶菊;
是源自南美本地植物的叶子,是一种纯天然甜味剂,其甜度是糖的几百倍。它不含卡路里,不会增加血糖。有些人不喜欢有些苦味的回味,所以许多产品中除了甜味剂外还含有甜菊糖,由于甜菊糖有时会与提高血糖的甜味剂结合使用。
5·三氯蔗糖;
不含卡路里,不会增加血糖。由于它比糖甜,因此烘焙时会比较棘手。
6·赤藓糖醇:
许多流行的低碳水化合物或无糖食谱都使用赤藓糖醇,赤藓糖醇不含卡路里。赤藓糖醇的甜度是蔗糖的两倍,赤藓糖醇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并且被发现天然存在于多种食品中,包括葡萄酒,清酒,啤酒,西瓜,梨,葡萄和酱油。另外,赤藓糖醇也已被证明可迅速吸收并在尿液中原样排泄。”它似乎对血糖水平没有明显的影响,就胃肠道影响而言,许多人对此具有很好的耐受性。似乎高度敏感的人可能需要保持适度的摄入量,否则可能会感到气胀或腹胀。
7·木糖醇:
对狗有剧毒致命作用,因此对于宠物主人可能不理想。木糖醇的甜度与蔗糖差不多,但热量较低-它仍会根据消耗的量而使血糖升高少量或更多。木糖醇是一种五碳糖醇,可以在许多水果和蔬菜中天然发现。在某些阈值摄入量下,它可能导致某些人的胃肠道不适。一旦身体适应了甜味剂,就可能会消耗更多,而不会产生不良副作用。木糖醇经常在糖果和无糖口香糖中发现,因为它抑制口腔中细菌的生长。
使用对你有用的东西选择糖替代品时,您的目标是尽可能控制血糖水平并避免不良副作用。有些人对其中的某些甜味剂敏感,而有些人则不敏感,因此必须优先考虑单个结果。
一件事可以肯定;您可能会发现至少一种甜味剂可以很好地陪伴您,并且不会影响您的血糖。这可能值得寻找,且请记住,仅仅因为某种东西不含卡路里并且不会影响血糖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消耗大量的卡路里,尤其是对必需营养的损害。偶尔最好多带些零食。
代糖是糖的完美“替代品”?爱吃甜食的小伙伴看过来啦!
色彩诱人的甜甜圈
浓郁丝滑的巧克力
香甜软糯的小蛋糕
是抚慰很多小伙伴胃口和心情的“神器”
但高糖食品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
也给身体带来一系列健康威胁
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于是,代糖出现了
成为甜品界的“新贵”
那么,代糖真的能代替糖吗?
NO.1
代糖是什么?
代糖是指一类用于替代传统蔗糖的化学物质或天然提取物,它们在口感上类似糖,但热量含量较低或为零。通常用于食品和饮料中,提供甜味的同时,不增加额外的热量,对血糖水平也没有明显的影响。
代糖可以分为人工合成和天然提取两大类:
人工合成。这类代糖是通过化学合成制造的,通常包括阿斯巴(Aspartame)、糖精(saccharin)、安赛蜜(acesulfame)等。它们具有甜度高、热量低或无热量的特点。
天然提取代糖。这类代糖是从天然植物或动物中提取得到的,如甜菊糖、莹果糖醇(erythritol)、木糖醇(xylitol)等。它们在甜度和口感上与蔗糖相似,但热量含量较低,并且不会显著影响血糖水平。
食品中经常使用的代糖
在甜度上有什么区别?
图源:作者
阿斯巴甜(Aspartame):甜度是蔗糖的约200倍,但热量含量极低。
糖精(Saccharin):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约300到500倍。
甜菊糖(Stevia):甜菊糖是从甜菊叶中提取的天然甜味剂,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到300倍。
赤藓糖醇(Erythritol):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产生的糖醇,甜度约为蔗糖的0.7-0.8倍,但其热量含量极低,几乎为零。
NO.2
人工合成与天然代糖的区别是什么?
人工代糖和天然代糖在安全性、成本、口感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安全性
人工合成代糖的安全性备受争议,一些人工合成代糖如阿斯巴甜和糖精在长期摄入过量的情况下可能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与癌症和其他健康问题的关联性备受关注。
天然代糖相对更受认可,因为它们来源于自然植物或动物,通常被认为更安全。然而,部分人群可能对天然提取代糖过敏,需要注意个人体质。
成本问题
人工合成代糖的制备成本相对较低,因为它们可以通过化学合成从廉价的原料中制备而来;天然提取代糖因提取过程复杂而成本较高。
口感
人工合成代糖通常具有更加稳定和强烈的甜味,但口感可能略有人工感,并且过量摄入可能带有苦味或其他不良口感。天然提取代糖的口感通常更接近自然甜味,此外可能会含有一些天然的香味和风味,口感更加丰富。
NO.3
那么,代糖到底有没有优点呢?
答案是有的!仔细观察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配料表,会发现其中包括饮料、果汁、糖果、冰淇淋、烘焙食品、酸奶、即食食品、口香糖、口服液、保健品等各类食品几乎都添加了代糖,这是因为使用代糖有着诸多好处。
01
低热量
代糖通常具有非常低的热量甚至是零热量,因此适合那些需要控制热量摄入的人群,如减肥者或糖尿病患者。通过使用代糖替代传统的糖类,可以降低食品的能量密度,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
02
控制血糖
一些代糖具有低升糖指数(GI),即摄入后对血糖的影响较小。这使得代糖成为糖尿病患者或需要控制血糖水平的人群的理想选择,可以帮助他们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03
预防龋齿
大多数代糖不会被口腔中的细菌代谢成酸,因此不会对牙齿造成腐蚀,有助于预防龋齿的发生。这对于儿童和成人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尤其是那些糖尿病患者或口腔健康状况较差的人群。
04
适合特殊人群
由于代糖通常不含或含量极少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分,因此适合许多特殊人群的食用,如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者、严格素食者或对乳糖不耐受的人群。
05
成本较低
代糖相较于传统蔗糖,在成本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其生产过程简单且成本低廉,使用量少但甜度高,价格稳定且具备多样性和可定制性,这使得代糖成为食品加工行业的理想选择,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益提供了可靠支持。
NO.4
代糖会危害健康?代糖产品可以放心吃吗?
尽管代糖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争议需要考虑。目前存在一些研究指出摄入代糖可能与癌症、消化问题和心血管疾病有关。然而,这些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也没有得出明确的因果关系。
根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关于阿斯巴甜的规定,阿斯巴甜被允许用作食品添加剂,但需要符合严格的使用标准和限量要求。这些限量要求旨在确保食品中阿斯巴甜的摄入量在安全范围内。由此说明日常摄入水平下,阿斯巴甜是安全的。
我们在面对代糖产品时应该保持理性,不必过度恐慌。代糖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经过严格的审批和监管,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适量摄入代糖是安全的,并且可以帮助人们减少热量摄入,控制体重。
此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饮食结构,包括摄入各类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类等,来平衡营养摄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参考文献:
[1]秦晓佩,焦凌霞,周珏,等.天然代糖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科技,2023,48(11):231-238.DOI:10.13684/j.cnki.spkj.2023.11.029.
[2]李伊函,姜芃宇,丁迥涛,等.大众对代糖接受度和了解程度调查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3(35):73-76.DOI:10.16043/j.cnki.cfs.2023.35.012.
[3]孙嘉夏,黄海.阿斯巴甜今夏陷入“致癌”风波:蔗糖减产涨价 “代糖”市场爆发式增长[N].每日经济新闻,2023-07-18(007).
[4]方婷,徐馨,曲梦影,等.代糖与健康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职业医学,2023,40(07):775-781.
[5] “0蔗糖”“0糖”“代糖”,一文全说清了.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小卷不是卷 河南工业大学食品安全与工程硕士
来源: 蝌蚪五线谱
有些降糖药能相互替代
糖尿病患者需要坚持规律服药,但如今情况特殊,若非出现急性病变,尽量少到医院取药,可到药店或社区医院自购药物暂时替代。一些药品药效相差不大,区别在厂家、剂量剂型、名称等。化学名称一致,说明是同样的药物,按同等剂量替换即可。如果没有同样化学名称的药物,用同类的药物也可以暂时替代。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主任药师王海莲表示,目前使用的口服降糖药有以下几种类型:
磺脲类。主要包括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本脲(易导致低血糖临床较少使用)等,药名中具有共性“格列”。短效制剂包括格列喹酮、格列吡嗪普通剂型,这两种药物需要每日3次给药,适宜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中、长效制剂包括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控释剂、格列齐特、格列齐特缓释片和格列本脲,需每日给药1~2次,适宜以空腹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或空腹、餐后血糖均高者。
格列奈类(餐时血糖调节剂)。常用的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此类药物一般在餐前30分钟内服用即可。但瑞格列奈最好在餐前15分钟内,那格列奈最好在餐前1分钟服用。
双胍类。这类药物只有二甲双胍,国内的剂型有0.25克/片和0.5克/片两种,要认准剂量。二甲双胍起效最小剂量0.5克/日,最佳有效剂量2克/日,成人最大推荐剂量2.55克/日。
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每天3次服用。阿卡波糖起始剂量是每次50毫克,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伏格列波糖起始剂量每次0.2毫克,服药后即刻进餐;米格列醇起始剂量为每次25毫克,应在每次正餐开始时服用。
噻唑烷二酮类(格列酮类)。主要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药名中都有“列酮”两个字。前者通常都是4毫克/片,后者有15毫克/片和30毫克/片两个规格,一天一次服用。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目前在国内上市的包括西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沙格列汀和阿格列汀。这些被统称为“格列汀”类,均一天一次服用。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体(SGLT-2)抑制剂。目前在我国被批准临床使用的为卡格列净、恩格列净和达格列净,这三种带有“格列净”字样的药物,也是一天一次。SGLT-2抑制剂可作为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特别适用于伴有高危心血管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当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或胰岛素等血糖控制不佳时,SGLT-2抑制剂也可与这些药物联合使用。
王海莲表示,治疗糖尿病的注射针剂,除了胰岛素这一类还有胰升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也是注射使用。目前,我国已上市的 GLP-1受体激动剂包括艾塞那肽、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利司那肽、艾塞那肽周制剂以及2019年我国首个自主创新的洛塞那肽周制剂。一天或一周注射一次,主要用于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减肥作用。最后王海莲提醒大家,换药后应监测血糖。如果血糖不达标,也不要盲目加大剂量,以免增加低血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