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挠完(糖尿病挠完脚一片出血丝)

中华网 0
文章目录:

患有糖尿病人得脚气千万不要抓挠乱涂药

脚气是由一种皮肤癣菌引起的疾病,这种癣菌在比较潮湿、高温的环境下更易滋生。多数脚气患者不喜欢去医院,往往自行买药膏来处理。哈医大四院内分泌二病房主任汪晓霞教授近日表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样处理是不对的,因为糖尿病患者多有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足部皮肤的小破损或癣病都可能发展成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甚至发展为坏疽导致截肢。

汪晓霞教授表示,相关统计显示,糖尿病人合并脚气的发病率较高,占糖尿病患者的65%至70%,其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2倍以上,血糖水平越高越容易感染脚气。糖尿病患者治疗脚气的关键是有效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皮肤的屏障作用提高了,才能真正减少癣菌的感染。

如果因为怕痒随意抓挠的话,指甲里会携带真菌,便可能传染到病人身体其他部位,引起手癣、股癣、甲癣(俗称灰指甲)等其他皮肤顽症。还有的患者会并发细菌感染,导致淋巴管炎、淋巴结炎、丹毒等疾病,甚至引起败血症,威胁生命。

很多抗真菌药对脚气都有很好的疗效,但由于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免疫力相对低下,在治疗时要慎用激素类药膏或含激素类药膏。有的洗剂在使用以后可能造成足部脱皮,糖尿病人要避免使用。对真菌起到杀灭作用的是抗生素,而激素不但没有杀菌作用,还会成为真菌生长的养分。激素类软膏更多用于过敏性皮肤病的治疗,有的患者用于治疗脚气也能起到效果。

糖尿病人应穿宽松、舒适、透气性好且能吸汗的袜子和鞋子;要注意足部卫生;发现有足癣感染迹象时,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糖友”挠个痒痒竟引发休克 洗澡不要太勤劳

武汉晚报1月8日讯(记者武叶 通讯员马遥遥)冬季干燥皮肤瘙痒难耐,“糖友”挠痒挠破皮肤,不料竟导致感染性休克,幸好就医及时,才脱离危险。

52岁的吴先生家住堤角,3年前查出糖尿病,但他觉得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就没太当回事,降糖药吃吃停停,生活上也不怎么忌口。

一周前,吴先生抓痒的时候抓破腰,没想到皮肤破口久久未能愈合,还出现了感染迹象。前天一早,吴先生突然头晕乏力,被家人送往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医生检查发现,吴先生腰部皮肤溃烂红肿,考虑为“感染性休克",而他的餐后血糖竟高达22.0mmol/L。在该院内分泌科,经过控糖、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吴先生终于转危为安。

该院内分泌科张旭艳主任医师介绍,糖尿病患者中30%以上都会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糖尿病皮肤瘙痒的根本原因是血糖升高,皮肤抵抗力下降,形成了细菌或真菌孳生的温床。她提醒,针对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建议患者冬季洗澡不要太勤、水温不要太高。过度清洗会影响正常皮脂的保护作用,使皮肤过于干燥,导致症状加重,清洁时应使用中性清洁用品,避免使用肥皂清洗皮肤,以免造成过度刺激。患者饮食以清淡为主,忌烟、酒、浓茶及咖啡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到病发部位。

编辑 赵可

“挠”出来的糖尿病湿疹

糖尿病皮肤病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的异常中间代谢产物引起的皮肤病,如皮肤感染、皮肤瘙痒、皮肤黄瘤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与糖尿病产生的高糖血症以及高脂血症有直接关系,当糖尿病得到控制后这些病变随之缓解。

第二类与糖尿病的慢性退行性变有关,如糖尿病性皮病、红斑与坏死、糖尿病性皮肤大疱、硬化性水肿、糖尿病性神经疾病等,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糖尿病引起微小血管病变,造成皮肤血供减少,伴同血管疾病的真皮结缔组织受损和其他附属器受损。这类疾病的发生过程很缓慢,治疗起来也很困难。

第三类是伴发于糖尿病但与代谢障碍或退行性病无关的皮肤病,如糖尿病性类脂渐进性坏死、环状肉芽肿、白癜风等,这些疾病在患有糖尿病的人中更加常见,它们与糖尿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至今仍然不完全清楚。

鉴别糖尿病皮肤病和季节性皮肤病

季节性皮肤过敏反应较多,有瘙痒、皮肤斑丘疹样的变化、疤痕的过敏也会水肿。所以王主任提醒有糖尿病的患者要鉴别是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症状还是季节性过敏引起的皮肤症状。主要依照下面两种方法进行鉴别:

1、发生的季节。糖尿病皮肤病不应该有明确的季节性,应该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若只是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有皮肤症状,则说明是季节性的过敏性皮肤病的可能性大。

2、糖尿病皮肤病和血糖的控制是有一定联系的,血糖稳定的时候皮肤病的症状应该好一点,血糖不稳定的时候差一点。

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六大皮肤问题

患上糖尿病以后,有30%~80%的病人会出现皮肤损害。如果出现了这些皮肤损害,往往是糖尿病的先兆,所以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下面介绍一些糖尿病常见的皮肤病变。

皮肤瘙痒

糖尿病病人合并有皮肤瘙痒症状的,占病人的1/5。这种瘙痒是一种全身性的,而且非常顽固。在糖尿病的早期,这种瘙痒症状非常多见。当病人经过治疗,病情有明显缓解的时候,皮肤瘙痒也可能逐步消失。

感觉异常

有1/10的糖尿病病人,患有周围神经的病变。例如感觉异常,包括有皮肤麻木、针刺感、疼痛或灼痛感等,特别是病人的足部,更容易发生感觉异常。所以有些病人在没有发现糖尿病以前,经常先到皮肤科检查。还有的病人下肢出汗减少或无汗;当环境湿度增高时,患者其他部位出汗增多。

皮肤感染

糖尿病发病的时候,病人的血糖升高,皮肤组织的糖原含量也增高,这样就给霉菌、细菌的感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有1/3的糖尿病病人,并发有皮肤感染。例如,病人经常患有疖肿、毛囊炎、脓疱病和痈等细菌感染。糖尿病患者在口腔部位经常出现“鹅口疮”。鹅口疮是一种称为“念珠菌”的霉菌感染引起的。念珠菌感染还可以发生在指甲、男性的外生殖器龟头。皮肤上的癣病也是由于霉菌感染造成的。糖尿病病人容易发生手癣、体癣、股癣、足癣等癣病。

糖尿病性大疱病

糖尿病性大疱病是一种发生于患者手脚处的皮肤并发症。这种水疱突然发生,反复出现却没有任何自觉症状。水疱大小不等,疱壁薄,疱内是澄清的液体,疱的外边也没有红晕。一般经过数周可以自愈,或者消退后在皮上遗留有色素沉着。这种大疱病往往发生在糖尿病病程长、全身状况差并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身上,所以病人的预后差,甚至可导致病人死亡。

糖尿病性皮疹

这种皮肤改变,发生在小腿前面。开始的时候是圆形或卵圆形暗红色的丘疹,直径只有0.3厘米左右。这种丘疹有的分散存在,有的则群集在一起,表面上有皮屑。皮疹消退以后,皮肤上会出现局部萎缩或色素沉着。

糖尿病性黄瘤

糖尿病性黄瘤是膝、肘、背部或臀部的皮肤上,突然出现成群从米粒到黄豆粒大小的黄色丘疹或小疙瘩(医学上称为“结节”)。这种黄瘤表面有光泽,一般没有瘙痒等自觉症状,摸起来略比周围的皮肤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