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简醇(糖尿病简醇0蔗糖酸奶)

爆炸营养彭鑫蕊 0
文章目录:

含“麦芽糖醇”的无糖食物,糖尿病患者究竟能不能吃?你别想错了

在大家心目中,无糖食品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据调查发现:很多人向往无糖食品,一是符合现代健康的理念,二是吃了还不会长胖,但实际上大家都想得太过简单以及美好了,今天就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下无糖食品。

什么是真正的无糖食品?

其实,真正的无糖食品是有明确国家标准的,该标准是指在每一百克固体或每100毫升液体所含的糖类,都不能低于0.5g,大家都别误会的是,这当中的糖并非只是白砂糖,还有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糖浆等等。

同时,还需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这些食物中,即使天然存在的糖也算在内,比如水果,香蕉、西瓜、桃子等等,这些食物中的糖一旦超出健康标准,那么也不算是真正的无糖。

哪怕是低糖的标准,即每百克固定或每百克毫升液体都不超过5g糖都不符合,这么看下来不是挺健康的么!错,不要这么认为,无糖食品也没有那么健康。虽然糖没有了,但还有很多物质会代替糖,比如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淀粉、糊精等等。

既然无糖食品的要求这么高,那么在买食物时是不是不能买配料表中含蔗糖的食物了呢?

细心的朋友们也会发现无糖食品中,可能会有麦芽糖醇,这种成分会升血糖吗?

麦芽糖醇还有木糖醇、山梨醇、乳糖醇。异麦芽酮糖醇等,本身都是糖醇,也被称为多元醇,在甜度上比蔗糖低,热量相对较低,属于食品添加剂的甜味剂。

在这里可以告诉糖尿病患者一个好消息是,适量食用些糖醇是不会对血糖值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因糖醇本身不是糖,在机体摄入代谢后不受胰岛素控制,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被应用在无糖食品中。

当然,无糖食品也并非高枕无忧,即使不添加糖也有其他的成分,如脂肪、淀粉、碳水化合物等等,都是无形中的热量,单纯从这些方面来看的,几乎和糖类一样,甚至比糖还要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吃无糖食品并非百分百的安全,最重要的还是控制每日的热量与糖的摄入。

按照我国营养学会的标准,成年女性每日只需摄入1800~1900大卡,男性只需1980~2340大卡即可,在糖的规定范围内,以50g以下为主,25g以内最好,包括小吃零食。

0蔗糖简醇酸奶,狂砸2亿独家冠名声生不息,真的是不加糖吗?

在香港回归25周年的背景下,香港TVB和芒果TV合作推出《声生不息》,唱响经典港乐,顺应了怀旧的潮流,火得一塌糊涂。

芒果TV也是赚得盆满钵满,节目还没开播广告收入就达到惊人的6亿人民币,其中君乐宝狂砸了2亿,拿到了独家冠名,只为宣传其酸奶产品简醇。

简醇的广告词也很有特色--怕蔗糖,喝简醇。号称“0蔗糖酸奶,全国销量领先。”

简醇酸奶广告

那么,问题来了。

01|大家为什么怕蔗糖?

02|不加蔗糖,是不是加了其它的糖?如果不加糖,甜味从哪里来?

我们先来看一下简醇的配料表:

简醇酸奶配料表

我们发现了三个“犯罪嫌疑人”,他们分别是:木糖醇、聚葡萄糖和三氯蔗糖。

木糖醇

聚葡萄糖

三氯蔗糖

蔗糖

类型

天然甜味剂

膳食纤维

合成甜味剂

天然甜味剂

特色功能

防龋齿

防治便秘,脂肪沉积,排毒养颜

纯粹的甜味剂

提供能量

甜度

和蔗糖相当

无甜味

蔗糖的600倍

热量 (卡路里/1克)

2.4

1000

0

3890

来源

白桦树、玉米芯、蔗渣

以葡萄糖、山梨醇和柠檬酸为原料合成

以蔗糖为原来合成

甘蔗、甜菜

上表是我自己整理的三种添加剂和蔗糖的对比。根据这个表,上文提出的问题就有了答案。

01|大家为什么怕蔗糖?

因为很多人都把肥胖和糖画上等号,认为吃糖容易变胖,这就是大家怕糖的原因。

但其实,我们的主食(大米和小麦,主要成分是淀粉)被吃到肚子里,最终也会变成葡萄糖,细胞把葡萄糖转化成能量。所以,哪怕你一点糖都不吃,也不代表你不会变胖。

准确来说,大家不是怕蔗糖,也不是其它糖,而是怕热量高的食物。蔗糖是很冤枉的,被商家推出来挡枪。

红糖片

某种食物是否容易让人变胖,除了和热量高低有关,还与消化的快慢有关。消化得越快,越容易变胖。人体对糖的消化吸收比淀粉更快,这也是大家怕糖的另一个原因。

我们平常爱喝的奶茶,几乎没有蔗糖(因为蔗糖比较贵),主要放的是果葡糖浆(果糖和葡萄糖),葡萄糖都不用消化,直接进入血液供给细胞利用。

02|不加蔗糖,是不是加了其它的糖?如果不加糖,甜味从哪里来?

0蔗糖或者低蔗糖的产品屡见不鲜。0蔗糖并不代表没有糖,只能说没有蔗糖。很多商家宣称0蔗糖,但可能添加果葡糖浆(果糖和葡萄糖)、麦芽糖等。

简醇酸奶确实没有加其它糖,这则广告没有欺骗我们。

配料表中热量比较大的是葡聚糖,大概有1000卡路里/克,是蔗糖的25%左右。聚葡萄糖没有甜味,其实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膳食纤维,和我们吃粗粮的作用是一样的,增加饱腹感和促进肠胃蠕动。

它还添加了木糖醇和三氯蔗糖作为甜味剂,木糖醇热量很低,三氯蔗糖热量为0。

讲到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三氯蔗糖到底是什么东西?

◆三氯蔗糖除了特别甜,一无是处。为什么这么说呢?

三氯蔗糖被我们吃到身体里,绝大部分没有任何变化,直接从粪便和尿液中排出去,就好像到我们身体里“旅游”了一次,什么都没有留下。

◆三氯蔗糖到底有多甜?

三滤蔗糖的甜度是蔗糖的400~800倍。我在网上看到一位博主,用挖耳勺勺了一勺,就能让一杯清水(咖啡杯)变得像可乐那么甜。这位博主还说,使用250克的三氯蔗糖就能做出几百瓶饮料。

该博主用三氯蔗糖配饮料

三氯蔗糖的甜味也很接近蔗糖。

所以,食品加工企业很喜欢使用三氯蔗糖。新闻还报道过,某些葡萄酒中检测出三氯蔗糖。

面包店也会加一点三氯蔗糖,一来提升风味,二来可以减少蔗糖的使用量。

◆三氯蔗糖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蔗糖结构式

三氯蔗糖结构式

三氯蔗糖生产的原料是蔗糖,用三个氯原子(·CL)代替蔗糖分子的三个羟基(‐OH)就得到三氯蔗糖。

三氯蔗糖合成工艺

◆三氯蔗糖对身体有害吗?

全球大概有100多个国家批准三氯蔗糖作为食品添加剂,其中包括欧盟、日本、美国和中国等国家,证明其安全性还是有保证的。三氯蔗糖从1988年投入市场到现在,并没有发生对健康有危害的事件。

但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小鼠食用三氯蔗糖达到一定剂量会导致肾盆增生和肾盆上皮矿质化。

也有人认为三氯蔗糖在烘烤的时候,会产生有毒物质三氯丙醇。

有一种观点:反季节蔬菜不健康,吃应季蔬菜是最健康的,因为应季蔬菜顺应了自然的规律。

人体内和自然界中均不存在三氯蔗糖,完全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东西,根本谈不上自然,除了刺激人的味蕾,什么用处也没有。

这样的东西,我认为最好少吃。丢掉你手中的饮料,和我碰一杯白开水吧。

只要你不是过度肥胖,只要你不是糖尿病,只要不是医生告诉你你不能吃糖,吃蔗糖比吃三氯蔗糖要好很多。

麦芽糖醇(Maltitol)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甜味剂,CAS:585-88-6

麦芽糖醇(Maltitol)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甜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以下是对麦芽糖醇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 中文名:麦芽糖醇
  • 英文名:Maltitol
  • 别名:氢化麦芽糖
  • 化学式:C12H24O11(也有资料表示为CHO,但通常前者更为具体)
  • 分子量:344.31
  • CAS登录号:585-88-6
  • EINECS登录号:209-567-0
二、物理性质
  • 外观:麦芽糖醇为无色透明晶体或无色透明的中性黏稠液体,也有无色结晶性粉末的形态。
  • 溶解性:易溶于水,难溶于甲醇和乙醇。
  • 吸湿性:麦芽糖醇的吸湿性很强,商品化产品多为麦芽糖醇糖浆。
  • 密度:1.36 g/cm³
  • 熔点:135℃
三、化学特性
  • 麦芽糖醇是由1分子葡萄糖通过α-1,4-键连接一个山梨醇所组成的二糖,其化学名为1,4-o-α-D-吡喃葡萄糖基-D-山梨糖醇。
  • 麦芽糖醇在人体内几乎完全不能被唾液、胃液、小肠膜酶等分解,除肠内细菌可利用一部分外,其余均无法消化而排出体外。
四、功能特性
  1. 低热量:麦芽糖醇的热量值约为2Kal/g,仅为蔗糖的5%,适合需要控制热量摄入的人群。
  2. 非龋齿性:麦芽糖醇不是产酸的基质,几乎完全不会导致细菌合成不溶性聚糖,因此极难形成龋齿。
  3. 促进钙的吸收:通过动物实验表明,麦芽糖醇有促进肠道对钙吸收的作用,有助于增加骨量和提升骨强度。
  4. 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由于麦芽糖醇难以消化吸收,血糖值上升少,因此对葡萄糖代谢所必须的胰岛素的分泌没有显著刺激作用,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5. 抑制体内脂肪积聚:用麦芽糖醇替代砂糖制造高脂肪食品时,由于不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可以减少体内脂肪的过度积聚。
  6. 难消化性:麦芽糖醇在人体内几乎完全不能被分解,大部分以原形排出体外。
五、应用领域

麦芽糖醇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中,作为低热量功能性甜味剂,特别适用于无糖馅料、无糖食品等。同时,它也可以用作脂肪替代品,制造如冰淇淋、蛋糕、巧克力等食品。

六、安全性与注意事项
  • 麦芽糖醇具有较好的温度和化学稳定性,FDA认定其可安全使用。
  • 尽管麦芽糖醇非常安全,但也不能无限制地食用。大量食用麦芽糖醇可能会导致腹泻,一般建议每日摄入量不超过100g。

综上所述,麦芽糖醇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特性的甜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在使用时,应注意适量摄入,以避免潜在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