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忽聋(糖尿病引起的突聋)

极目新闻 0
文章目录:

老糖友控糖不好突发耳聋,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注意做神经病变筛查

极目新闻记者 曹洋

视频剪辑 曹洋

通讯员 吴萍 涂丹

爹爹在家看电视时突发耳聋,检查证实,导致其突发性耳聋的罪魁祸首竟是他多年的糖尿病。

72岁的李爹爹患有糖尿病20多年,同时还患有高脂血症、高血压,他主张及时行乐,想吃就吃,想喝就喝,平时生活不是很规律,血糖、血脂、血压都控制得不太好。去年年底,他开始出现耳鸣,继而出现听力明显下降,当时以为是年龄上来了,听力退化了,便不以为意。一周前,李爹爹发现自己常常听不见声音,这才紧张起来,8日,他到武汉市东湖医院就诊,接诊的副主任医师管雅文检查后,诊断为突发性耳聋。

“正是由于他平时不注重控糖,导致糖尿病神经病变。”管雅文表示,糖尿病导致的微小血管病变,是引起突发性耳聋的直接原因。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随着年龄增长,疾病控制越差,糖尿病并发症的损害越严重。除了常规做神经病变筛查外,糖尿病患者还要学会识别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尤其注意不典型症状,如面神经及颅神经的损伤,表现为面瘫症状,视力、听力障碍等。

管雅文提醒,“糖友”们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如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和管理血糖、血压,定期复诊,同时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多年的糖尿病,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耳朵受损,出现糖尿病耳聋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无法根治的慢性疾病。患了该病的人如果没有将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中,大脑、心脏、肾脏以及下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

主要包括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不仅如此,糖尿病也会引起患者的耳朵受到损害,使人出现糖尿病性耳聋

那么糖尿病性耳聋是怎么回事呢?要怎么预防才行?

糖尿病性耳聋主要是患者平时没有控制好血糖,在长期高血糖的状态下导致听力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一种并发症

患者的耳朵里面经常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说话声,蚊子嗡嗡叫的声音或者尖叫声,甚至出现听力障碍。其发病的原因可能和以下两种情况有关。

一、血管发生病变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长时间高于正常值,就会导致耳朵里面的微血管发生,这些微血管的管道出现闭塞或者狭窄的情况之后,有可能对前庭、耳蜗之类的部位造成损害,所以患者容易出现耳鸣、眩晕以及耳聋之类的症状。

二、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会使人体各种部位的周围神经受到影响。

如果使耳部的周围神经受到损害,就会使人的听力出现异常,情况严重的话,就会直接导致患者发生耳聋

如果是腿脚部位的周围神经发生病变就会引起糖尿病足,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使身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如何预防糖尿病性耳聋?

一、保持稳定的血糖

任何糖尿病患者都应该通过饮食调节、生活调养以及按时服用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来使血糖值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还要使血糖保持平稳,不要经常发生波动。这样才能减少身体受到的慢性损害,起到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效果。

二、保护好耳朵

无论是否患有糖尿病,人们平时都应该尽量的保护好自己的耳朵,比如平时不要随意的使用掏耳勺之类的东西挖耳朵,以免对耳道或者鼓膜造成损害,引起耳聋;

也要避免长时间的戴耳机或者尽量不戴耳机,尽量远离过度嘈杂的环境,以免耳朵过度劳损使听力受到影响,通过减少耳部的受到的不良刺激才可以起到保护耳朵的作用。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糖尿病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稳定血糖值,比如平时不要抽烟。因为香烟里面含有过量的有害物质,诸如尼古丁、焦油之类的物质进入人体之后会随着血液循环到各个部位。

若是循环到耳部的微血管并且沉积于此处,就会损害听觉神经,使听力受到影响。

除此,也要尽量的避免喝酒,因为喝酒会使血管发生扩张,如果耳部的血管平滑使内耳受到损害。对听力也会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平时若是没有控制好血糖,导致耳部的血管或者周围神经发生病变,都有可能引起糖尿病性耳聋。

患者想要预防糖尿病性耳聋发生就应该做到控制好血糖并且让其保持平稳,在平时还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耳朵,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耳部受到的损害。

如果发现耳朵经常出现耳鸣、幻听、听觉不灵敏之类的症状,就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请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对症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突发性耳聋,该怎么治疗

局部与全身使用类固醇治疗糖尿病性突发性耳聋的效果和安全性有没有差别,这个问题是许多医生和患者非常关心的。下面,耳鼻喉郑立岗医生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最近的研究,谈一谈这个问题。

最近的研究共纳入23项研究,覆盖1777例患者,其中观察组(局部类固醇组)885例,对照组(全身类固醇组)894例。Meta分析显示,局部和全身类固醇治疗糖尿病突发性耳聋的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 = 1.17,95% CI = 1.11~1.22,P < 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于PTA的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 = 6.60,95% CI = 3.07-10.14,P< 0.05)。局部类固醇组的PTA改善程度高于全身类固醇组。亚组分析显示,各组间在激素、给药方式、随访时间、病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外用类固醇治疗糖尿病性突发性耳聋是有效的。激素甲泼尼龙有效率高;病程越短、随访时间越长,总有效率越高。鼓室注射比耳后注射更有效。局部类固醇注射对于激素副作用更安全。

关于突发性耳聋,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和耳鼻喉郑立岗医生进一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