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割了糖尿病(糖尿病胆切除身体会有什么影响)
糖尿病患者肝胆手术后饮食应该注意哪几点?
1、糖尿病人在日常饮食中要多摄入低糖高纤维的食物,如玉米、青菜、青椒、韭菜、豆制品、西葫芦、茄子等。
2、糖尿病人要多吃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虾皮、海带等。如果在日常饮食中的钙摄入不足,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3、糖尿病患者要多吃含硒的食物,硒有一定的同胰岛素类似的糖代谢能力,能改善病情。这类饮食有香菇、芥菜、芝麻等。
4、糖尿病患者要多吃富含维生素B和C的食物,这两种维生素能缓解糖尿病的进程,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有豆类、青椒、鲜枣、鱼等。
5、要多吃具有降糖作用的食物,如洋葱、南瓜、黄鳝等。推荐几种适宜糖尿病患者的食谱:早餐可以吃50g窝头或50g全麦面包或1个菜包或一-个豆包;再加一-杯250mI的牛奶、鸡蛋;如果在搭配一些蔬菜的话会更营养。午餐可以吃一 碗米饭,搭配一-些具有降糖作用的菜,如炒青菜、雪菜豆腐、西红柿炒鸡蛋、香菇豆腐汤等。晚餐可以吃一一个馒头,搭配油菜、菜心、黄瓜等清爽一点的蔬菜。
04年我做胆囊切除手术,发现患了糖尿病,19年未得并发症的秘密
#头条创作挑战赛#
2004年的一天,我因胆囊炎突然发作住进了医院。经检查,是胆囊里的结石掉进了胆管,需立即做手术。但术前检查却发现血糖很高,经几次测验后,医院诊断我有糖尿病,需先把血糖降下去,才能做手术。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降糖治疗后,医院才给我做了胆囊切除手术。出院时,医生建议再去其他医院看一看。
出院后,在家休息一月后,身体基本康复。我又开始四处求医治疗糖尿病,经过几个医院诊断,确定我患的是二型糖尿病。医生说,这个病是终生疾病,基本没有治愈的可能。并告诉我患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胰腺分泌胰岛不足,不能很好的分解糖分,使其转化为营养,因而形成了糖尿病。根据我的病情,医生建议我早点打胰岛素治疗。
但我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固执的认为我的病没有到打胰岛素的程度,再说,打胰岛素花钱多,又麻烦,天天要打针,往肚子上戳窟窿,这是我不能接受的。
于是我开始了用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艰难探索。从2004年到2008年我几乎吃遍了各种降糖药,比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片,消渴丸等等。一种药失效了,就换另一种药,也包括服一些中药成药,中药汤剂。
但到了2009年,所有的药几乎都不起作用了,血糖持续维持较高水平,体重也减轻不少。这时我听说糖尿病国家政策可以办长期医保,就是选一个医院住院治疗,医院对你的病情检查治疗后出一个诊断意见,然后到医保局办长期门诊,国家给你一个每年门诊报销额度,这样你每次门诊购药可以按一定比例报销。
这次我没有犹豫,立马住进了离家较近的医院。大概是门诊报销政策使我下定了决心,毕竟人是铁,钱是钢啊!经过一段时间注射胰岛素治疗后,我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血糖也维持在理想水平。出院时,医院给我开具了办长期门诊的有关证明,我到省医保
局办理了长期门诊手续。
自此,我开启了用胰岛素治疗我的糖尿病的历史。我开始用的是诺和灵30,这种药必须饭前30分钟打。用药期间,有时因工作忙,应酬等原因,常有不方便注射,忘了打等原因,没有注射胰岛素等原因,引起血糖波动。
记得2018年,我因忘打胰岛素等原因,血糖波动较大,住院一段时间进行了治疗。医生建议我改用诺和锐30注射,这种药不用饭前提前30分钟打,可以在进餐同时注射,比原来用诺和灵方便多了。
到现在,我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已经15个年头了。总起来看,改用胰岛素,特别是办了长期门诊后,治疗效果有了保证,治疗成本显著下降。期间我曾两次住院进行治疗,调理,及时得到了医生指导,也对注射用药进行了调整,保证了用药方便,及时。
我患糖尿病已近20年,迄今没有发生并发症血糖也比较平稳。我的主要经验教训是:
1.早打胰岛素比晚打好。我刚开始患病时没有听从医生建议打胰岛素,使病情有所发展。迫不得已才改用胰岛素治疗,病情才稳了下来,如果早点打胰岛素,胰缐受损肯定没有现在严重,胰岛素用量也会比现在要少。
2.要尽早住院办长期门诊。这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有了报销你就能买一些好药,你治疗才有保证,大多数人病情担误是由于经济上的原因。
3.严格控制饮食。我手头有主要食品含糖量和糖尿病人饮食指南两张表。平时购食品,做饭都参考这两张表,最关键是主食控制。大米掺点杂粮。尽量少吃白面条白米饭白馒头。主食严格控制量,一次不超过2两。水果拣含糖低的吃,不吃多。
4.坚持运动。每天坚持上下午户外散步半小时。有事耽误了或碰上雨雪天气,就在自家客厅散步,或举举哑铃,做做体操。
5.坚持早睡早起,绝不熬夜。我每天晨6时起床,晚11时睡觉,中午睡半小時,偶尔遇上睡不着时,也不看手机,而是静静躺床上听听音乐或听书。
6.坚持测血糖,记录饮食数据。我一星期至少测一次早中晚血糖。血糖不好时每天测3次血糖。平时一日三餐吃了什么都坚持记下来,通过测血糖对比哪些食物容易升糖。
7.坚特良好的打针用药习惯。我现在用胰岛素是诺和锐30,这款药可在吃饭时打,不用饭前30分钟打,比较方便。勤换针头,我虽然不是每次打针都换针头,但基本上每周要换一次。血糖不好或有饭局時,我就加片二甲双胍。
8.平时外出或运动时包里带上水果糖和吃的东西。我在外出和运动时曾多次发生低血糖,原因是吃饭晚了或运动时间过长或剧烈,每次都靠吃糖果度过了危机。
切胃手术可以让糖友瘦下来,还可以治愈糖尿病?是真的吗?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一旦确诊,常规的治疗手段是无法逆转的,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不断进步,代谢手术成为糖尿病治疗的新选项。
近10余年来,国内外无数临床实践证明:代谢手术术后1年,60%-80%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可以不再用药治疗。而这里的代谢手术就是大众经常说的“切胃手术”。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提出:肥胖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尽量通过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若血糖仍控制不理想,可考虑代谢手术治疗。
“减重手术”是如何和糖尿病联系在一起的代谢手术是从减重手术逐渐演变而来,主要治疗病态肥胖症等体重严重超标的患者,手术通过减少胃体积(切胃),来达到帮助患者减重的目的。
上世纪90年代,美国一名外科医生给一名重度肥胖的患者进行了减重手术,这名患者亦存在2型糖尿病,术后这名患者的体重得到了明显的减轻,医生惊奇地发现,患者的血糖同时也迅速恢复正常,完全不用再吃降糖药了。
后来人们发现,减重手术之所以能改善血糖情况,是因为手术能引起一系列的胃肠道激素改变,从而缓解患者的代谢问题,后来这个手术的名字也从“减重手术”更名为“代谢手术”。
简单聊聊代谢手术代谢手术分为胃转流术、袖状胃切除术、胆胰转流术、可调节胃绑带术,总的来说:
从手术简单及安全方面考虑
袖状胃切除术>可调节胃绑带术>胃转流术>胆胰转流术;
从改善肥胖和糖代谢效果来看
胆胰转流术>胃转流术>袖状胃切除术>可调节胃绑带术;
当然每种手术各有特点,优缺点明显,需要专业的医生根据糖友的个体情况,权衡利弊。
胃转流术:
不切除任何组织或器官,通过胃部分阻断、胃-肠吻合、肠-肠吻合等,改变食物进入消化器官的生理流向,并改变了胃肠内分泌激素的分泌模式,从而起到抑制进食,增加饱腹感,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细胞功能等作用。
优点:目前应用最为广泛,适合大部分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及治疗糖尿病远期效果好;
缺点:手术难度较大,术后营养并发症略多于前两种术式,需要长期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袖状胃切除术:
将胃纵行切除,胃部变为肠管大小,缩小胃容积,使得食物进入和在胃部消化吸收减少,术后食欲下降,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优点:是代谢手术中难度最小、最简单,也是最安全的,对营养吸收影响也是最轻的;
缺点: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略差。
胆胰转流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将部分胃切除,将残余的胃部与小肠末端吻合,胆胰支则与回肠吻合,减少胆汁、胰液与食物的混合时间,减弱消化吸收。
优点:是代谢手术中减重及治疗糖尿病效果是最好的;
缺点: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尤其是营养并发症是最多的,也是最严重的,在临床上仅适用与体质指数>50kg/m^2的重度肥胖患者,目前,我国也没有开展这项手术。
可调节胃绑带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不切除任何组织或器官,通过在胃贲门附近绑上硅胶套圈,减少进食数量,其松紧通过注水或放水来调节。
优点:手术相对简单、安全性高,不损伤消化道,不影响营养吸收,可调节且完全可逆,术后患者恢复快。
缺点:需要复诊,调节绑带的松紧,远期治疗效果较差,临床应用逐渐减少。
哪些糖友可考虑代谢手术?1. 必须是2型糖尿病患者;
2. 体质数≥27.5,代谢手术对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
3. 年龄要在18-60周岁之间,越年轻手术治疗效果越好;
4. 糖尿病病程≤15年,病程5年内的疗效最佳;
5. 手术前空腹的C胎水平≥1ng/ml,空腹C胎水平越高,往往治疗效果会越好;
这些人不能做代谢手术!
1.滥用药物、酒精成瘾、患有难以控制的精神疾病患者,以及对代谢手术的风险、获益、预期后果缺乏理解能力的患者。
2.1型糖尿病患者。
3.胰岛β细胞功能已明显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
4.BMI<25kg/m^2。
5.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其他不适宜手术的情况。
术后血糖恢复正常后就万事大吉了吗?代谢手术给了长期受肥胖、糖尿病困扰的糖友一次摆脱病魔,拥抱健康的机会。但在日常生活中,要长期保持健康的饮食、运动习惯,将体重维持在合理水平,千万不要以为糖尿病已经离你远去,如果放松警惕,大吃大喝,高血糖会卷土重来!。
另外,代谢手术术后随访也很重要,尤其是相关的营养并发症也不容小觑,要定期随访,及时发现问题,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