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加速恶化(糖尿病进入恶化期能活多久)
身体出现4个症状,或说明糖尿病在恶化,别不当回事
得了糖尿病二十年,查出癌症,是巧合还是必然?
李大叔今年57岁,得了糖尿病二十多年了,上个月因为腰痛、血尿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PSA明显升高,做了前列腺穿刺后确诊为前列腺癌。
李大叔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就患上了癌症,整天琢磨,联想到自己的糖尿病,总觉得癌症和糖尿病有关系,糖尿病碰上癌症,究竟是不是巧合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上海相关数据库的信息,就2型糖尿病和患癌风险之间的关联展开了研究。研究人员选取了共超过41万人次的2型糖尿病受试者,这些受试者在2013年7月~2016年12年期间均无癌症病史。随后研究人员对受试者随访至2017年12月,共有8485名受试者新确诊癌症。
此次研究表明,和正常人相比较:
1、患有2型糖尿病的男性,患癌风险增加了34%,风险最高的为前列腺癌,增加了86%。总的来看,糖尿病会增加男性多达11种癌症风险。
2、患有2型糖尿病的女性,患癌风险增加了62%,风险最高危鼻咽癌,增加了2倍以上。总的来看,糖尿病会增加女性多达13种癌症风险。
近期,大庆研究,也发现糖尿病和癌症有着紧密的关联,糖尿病患者患癌的风险比正常人增加了2.34倍,患癌风险的增加在平时血糖波动大的患者身上更加明显。
糖尿病为什么会成为这么多种癌症发生的“帮凶”?究其原因,主要和两点相关。
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杜时雨表示,糖尿病会从多个机制增加癌症的发病风险,其中这两个非常典型。
1、高血糖的影响
长期高血糖会给体内正常器官带来慢性刺激,还会影响到身体的能量代谢,从微观上对DNA带来损伤,会很大程度的促进正常细胞癌变。
2、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一类多功能细胞增殖调控因子,在细胞分化、增殖以及人体生长发育上都有重要促进作用。胰岛素水平异常升高,会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合成,导致体内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减少。其生物活性会因此而增加,继而起到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
此外,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异常升高均会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成,从而促进肿瘤血管新生,增加肿瘤血液供应,让肿瘤在体内可以“茁壮生长”。
值得强调的是,糖尿病是癌症一个危险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我国有1.29亿糖尿病患者,也不是人人得癌症,也有很多癌症患者血糖正常。介绍这项研究只是在提醒大家做好血糖管理,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血糖管不好,病情持续恶化,肾病、心脏病、糖尿病足等多种并发症都可能找上门来。
罹患糖尿病的患者在日常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表现,出现这四个异常症状时,警惕是病情持续恶化发出的信号。
三、身体出现这些表现,要警惕是不是病情在恶化1、血糖居高不下
服药治疗、改变生活习惯之后,血糖依旧无法达标的话,很可能是在警惕病情恶化,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经常感染
糖尿病会损伤患者的免疫系统,使患者日常发生感染的风险显著增加。如若在短时间内发现身体感染次数增加、需要较长时间恢复等,一定要警惕,较为常见的为尿路感染、酵母菌感染等。
3、手脚有刺痛麻木感
血糖长期控制不利会导致全身神经受到影响,特别是手脚会出现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刺激感,也有一些患者会有神经痛症状出现,神经痛可能发生在身体的任意部位。
4、三多一少症状加剧
糖尿病最为典型的症状就是饭量、尿量、饮水量增多,体重减轻,在血糖控制稳定后这些症状也会逐渐稳定。近期如若发现这些症状持续性的出现,并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一定要警惕是病情恶化导致的酮症酸中毒、尿崩症等引起。
目前的医疗水平还无法治愈糖尿病,大部分患者需要终生服药控制血糖。而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甚至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对于年轻人而言一定要及早进行糖尿病预防工作。
四、一半成年人正在迈向糖尿病,做好预防据国家卫计委统计,有50.1%的成年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每天新增的糖尿病患者超过1.6万人次,且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无论是出于防癌还是控制疾病的角度,想要预防糖尿病发生,做好这五件事非常重要。
1、管住自己的嘴
生活中的一日三餐都要定时定量的吃,特别是早餐一定不能省略,食物的选择上要注意多吃全谷物、少吃主食、多吃豆制品以及多吃果蔬。同时还要注意减少摄入甜饮料,日常的饮品建议以水为主,也可以适当地喝一些绿茶,对于预防糖尿病发生很有好处。
2、迈开腿
体重超标会大大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建议普通人日常每天至少锻炼30分钟,这样做可帮助保持健康体重,促进胰岛素敏感性。
3、控制体重
日常可关注自己的腰臀比,这个数值是预测肥胖的一项重要指标,比值越小说明越健康。一般情况下,女性的腰臀比应该保持在<0.85、男性<0.9,超过这个数值时则要及时减重。
4、戒烟
每天吸烟量20支以内,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88%,同时还会增加其他疾病的发病风险。为了健康着想,还是要尽早戒烟!
5、控制情绪
情绪会影响到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下容易导致气机郁结。而糖尿病本身就是内分泌系统失调所致的代谢病,不良的情绪会促进代谢问题发生,也容易诱发糖尿病。
糖尿病是个常见的疾病,但是却会给健康带来非常大的威胁。预防它其实并不难,从生活上的一些细节去做出改变即可。看完文章的你,做好改变的准备了吗?
参考资料:
[1]《这不是开玩笑!中国有一半成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光明君.2018.4.11
[2]《糖尿病患者患癌风险也增加,尤其是这类癌症!管好这些危险因素,可有效预防!》.保健时报.2021.11.10
[3]《研究显示糖尿病可能致多种癌症风险升高》.光明网.2019.5.2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糖友家丨这 3 个糖尿病恶化的信号,糖友们一定要小心!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自己的病情进展如何
是糖友们都很关心的问题
以下这3个信号可能
预示着你的糖尿病恶化了!
糖友们常常有一个误区,认为只要血糖不高就算是把病情控制住了。
事实上,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并不在于高血糖本身,而是来自高血糖导致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因此,糖友平时评估自己的病情,不能只认准血糖,还要考虑导致疾病发展的危险因素和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1. 血糖居高不下或波动较大
长期高血糖与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特别是微血管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
血糖控制越差,这些并发症出现得越早、也越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血糖波动的危害比持续高血糖更大。就像我们洗澡的时候,水温过高肯定不合适,但一会冷一会热的水温更让人难以忍受。
所以,糖友不仅要降糖,更要稳糖。
2. 反复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重度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严重感染等等。
感染是严重影响糖友生活质量和寿命的重要因素。因为糖友免疫力降低,容易发生感染,而一旦发生感染,又会增加血糖控制的难度。
上述急性并发症反复发作,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预示患者的病情非常严重。
3. 已经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是否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判断糖尿病病情轻重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来自它的各种慢性并发症,这些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等,是造成糖尿病人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
积极治疗,可以缓解
可能有很多糖友看到这里开始担心了:按照这样看来,我岂不是没救了?
别着急,只要好好控制,通过正规系统的治疗,糖尿病病情是可以得到控制或减缓的。
病情较轻的患者,若不能长期坚持正规治疗,血糖、血脂、血压等各项代谢指标长期不达标,就可能由量变到质变,病情由轻变重。
所以,除了病情严重的糖友需要警惕,病情较轻的糖友也不能放松治疗。
总而言之,血糖高低只是评价糖尿病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指标。除了血糖之外,还需要经常检查自己有无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想记录自己目前的病情进展?
想要学到科学的糖尿病知识?
想问医生自己的身体情况?
赶紧拿出手机
记血糖、看直播、问名医、做分享
还可以和糖友们一起参与到
线下丰富多彩活动当中去!
还等什么,赶快加入吧!
参与糖友家活动的办法
第一步:打开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点击首页左下方新栏目“糖友家”。
↓↓↓
第二步:进入糖友家平台后,选择感兴趣的栏目,即可参与到糖友家线上、线下活动中来。
ID:scmingyi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内容合作,请致电:028-86780845
本文来源:综合糖尿病医生、科学养生百科全书等
图片来源:123RF等
本文编辑:谢语嫣
糖友答疑:听说糖尿病病情会恶化,恶化后有什么表现?
有糖尿病朋友问,听说糖尿病病情会恶化,恶化后有什么表现呢?
很多疾病确实会有恶化的情况,例如胃炎可能会发展为肿瘤,心功能不全会出现心衰,癌症患者恶化后出现多脏器转移、恶病质情况。
以上这些都称为病情的恶化。
而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如果能够长期保持血糖在相对正常的范围,那么病情的变化相对会比较小,不会出现遽然恶化的情况。但是当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也可以称之为糖尿病病情出现了恶化。
急性代谢障碍当然如果突然停用胰岛素等降糖药物,或者出现感染、创伤及急性心脑血管卒中等因素导致体内胰岛素不足或者升糖激素不恰当升高导致糖、蛋白质、脂肪代谢严重紊乱出现急性代谢障碍性疾病,体内葡萄糖转运载体供能降低,糖原合成和糖的利用率下降,糖原分解增加,糖异生加强,就会出现血糖的显著升高,同时由于脂肪代谢紊乱,脂肪分解产生大量的酮体,最终就会形成酮症酸中毒。
这种危重情况多出现于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或者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由于以上因素,患者出现严重的高血糖,但是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血浆胶体渗透压明显升高,出现体内的高渗,患者会出现脱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甚至生命危险。
严重低血糖症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患者会出现心慌、出汗、头晕、饥饿等症状。经过进食等简单处理会很快恢复正常。
对于神经感觉异常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性格变化、认知障碍、抽搐,很快就会出现昏迷的情况,病情变化比较快,需要尽快处理,否则有生命危险。
出现心脑血管卒中长期血糖控制不理想和脂代谢异常,患者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加重,当心脑需血、需氧量增加的时候,就会出现血管的栓塞或者痉挛,就会出现急性心脑缺血,导致卒中的出现,严重者可出现大面的脑梗和心梗,导致猝死、昏迷、脑疝甚至死亡。
急性器官衰竭最为常见的器官衰竭主要指心脏和肾脏的损害,患者会出现憋喘、心慌、尿量减少,浮肿等症状,发展为难治状态时,就需要血液透析或者器官移植治疗。
合并感染型疾病患者由于血糖高,机体抵抗力差,白细胞趋化能力下降,非常容易合并感染,而且感染不容易控制,容易感染扩散,最为常见的感染类型有肺部感染如肺结核、泌尿系感染,足部感染并坏疽等,严重者有截肢、感染性休克甚至致病的可能。
以上几种,可以称为是糖尿病病情恶化的一种表现,但是通常都是在糖尿病慢性病变的基础上,出现的恶化。这些情况都是可以预防的。保持长期的血糖平稳,防止漏用或者错用药物,防止足部破损,做好自我保护,定期进行复查,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及时进行处理,都是可以避免病情恶化的有效措施。
我是孙医生,用最真诚的心,最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您讲解您最关心的问题,欢迎关注、留言、沟通交流,分享给需要的人,工作间隙创作不易,请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