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吃啥药降糖最好(糖尿病吃啥药降糖,吃多少克)
糖友的福音!2个降糖新药进医保:改善胰岛素抵抗,还保护心血管
经过国家医保局的谈判和酝酿,新版国家医保目录近期终于与大家见面了。新版目录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74种新药首次进入目录,且平均降价61.71%。除了抗肿瘤药物之外,新版目录同样为广大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2个降糖新药被纳入医保,它们分别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和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2个降糖新药,看看它们有何特点。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
相信许多糖友们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艾塞那肽、利拉鲁肽或者度拉糖肽吧?没错,司美格鲁肽也是这一家族中的成员之一,都属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该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除了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外,与其他类药物所不同的是还能够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来达到双重降糖的作用。
从全球开展的多中心大型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其他口服或者基础胰岛素治疗,司美格鲁肽均可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最高降幅可达到1.8%,可使糖尿病患者HbAlc达标率(<7%)高达86.1%。另外,司美格鲁肽对心血管还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改善多项心血管代谢指标,包括血压、血脂和体重等心血管病高危因素,可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达26%,降低非致死性卒中风险达39%。
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
两种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组合,在近年来越来越流行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例如降压药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现在,降糖药组合套装也来了,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就是其中之一。二甲双胍和恩格列净单药本身就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且都具有多种降糖作用以外的保护作用,例如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体重、改善血脂代谢等。
另外,恩格列净还能够降低血压和尿酸水平,对心脏和肾脏具有保护作用。有研究结果显示,二甲双胍联合恩格列净治疗比各自单药治疗能够更显著降低HbAlc、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升高,可见二甲双胍和恩格列净联合使用是安全有效的,这样的组合不仅性价比更高,患者服用更加方便,还能够有效保护糖友们的心脏和肾脏,可谓是相得益彰。
总之,这两个降糖新药进入最新医保目录,让广大糖友们在降糖药物的选择上又多了个选择,不得不说是广大糖友们的福音。
参考文献:
[1]《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临床合理应用中国专家建议》
#家庭健康合理用药# #南方健康#
降糖“一哥”二甲双胍仍是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线药物
#糖尿病# #降糖#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高2~4倍。
二甲双胍作为一个古老而普遍的药物,广泛应用于降血糖的治疗。
二甲双胍并不能够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因此不会引起低血糖的副作用。
二甲双胍主要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又被称为”噬糖者“,即增加人体在基础状态下血糖的无氧酵解,改善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人体细胞对葡萄糖的外周利用度。
从而起到降血糖的目的,尤其适用于二型糖尿病肥胖患者。
二甲双胍拥有巨大的市场二甲双胍在全球各个国家对应的都是一个巨大的病患市场。
中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占据总数的95%以上,约为1.1亿人。在中国,二甲双胍2018年整体用药规模超50亿元,是不折不扣的医药大品种。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脏病和脑卒中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
现在越来越多的新型降糖药被发现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甚至有取代二甲双胍的趋势。
-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显示: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较传统药物治疗糖尿病,全因死亡率和心肌梗死死亡率下降27%和30%。
- 与磺脲类降类药物相比,二甲双胍治疗可以带来更低的心血管死亡风险。
- 200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和欧洲糖尿病协会的糖尿病管理指南中指出。无论是否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无禁忌症的情况下,优先选用二甲双胍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只有在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起危险因素的时候才考虑合用SGLT2i和GLP1-RA。
没有证据证明,没有其他药物在降糖治疗的心血管获益和经济效益可以超过二甲双胍。
因此,二甲双胍仍是2型糖尿病合并ascvd及其危险因素患者治疗的一线药物。
给糖友们的好消息:3类新型降糖药物未来可期,医生一文详细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已经成为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它与高血压、恶性肿瘤并称为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说起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很多药物已上市多年,至今仍活跃于临床,其代表药物有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瑞格列奈、罗格列酮、阿卡波糖和胰岛素等。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更多的不同作用机制的新型糖尿病药物陆续上市。
新型糖尿病药物大比拼
1.列汀类(DPP-4抑制剂)
属于肠促胰素类药物,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DPP-4)水平而减少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使内源性的GLP-1水平升高而发挥降糖作用(GLP-1 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目前在我国上市的药物主要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等。
2.鲁肽类(GLP-1受体激动剂)
主要为肠促胰岛素分泌激素的类似物,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增强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分泌而起降糖作用。在我国上市的药物有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利司那肽和贝那鲁肽。
3.列净类(SGLT2抑制剂)
通过抑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的表达,减少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降低葡萄糖的肾阈值,增加尿糖排泄而降糖。目前在国内上市的药品有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和卡格列净。
新型糖尿病药的3大优点
1)使用更方便
与传统胰岛素需要每天2-3次皮下注射相比较,新型的降糖药GLP-1受体激动剂每天只需要皮下注射1-2次,且剂量固定,无需根据血糖调整用量,更方便糖尿病患者使用。
2)减轻体重和心血管益处更明显
使用SGLT2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还有显著的降低体重的作用。GLP-1受体激动剂还有改善甘油三酯、血压水平的作用,更适合伴有心血管病史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
SGLT2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被证实为具有心血管获益的新型降糖药物。三个SGLT2抑制剂的CVOT研究均取得了阳性的结果。其中达格列净declare研究纳入的患者59.4%为合并心血管高风险。结果显示达格列净可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住院的复合终点以及心衰住院风险的结果,适合伴有心血管病史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也有改善甘油三酯、血压水平及心血管保护作用的作用。
3)作用更强
研究表明SGLT2抑制剂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幅度大约为0.5%-1%,减轻体重1.5-3.5kg,降低收缩压3-5mmHg,GLP-1受体激动剂单用或与传统降糖药合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都更显著,DPP-4抑制剂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0.4%-0.9%。
新型糖尿病药物的2个缺点
1)价格较高
由于上市时间较短,使用方便且作用较强,但价格也相对较高,所以仍不适用于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需要具有一定的经济条件。
2)长期服用安全性仍需观察
同样由于上市时间较短,糖尿病患者使用时间不长,虽然药物上市前临床研究显示安全性较高,但糖尿病需要长期服用,其长期安全性如何并不确定,仍需要通过上市后临床应用去观察。
总体看来,随着医保政策的利好,新药将会以更好的性价比进入市场,新型降糖药有望将越来越多在糖尿病治疗中发挥作用,为糖友们控制血糖平稳发挥更大作用。
#关注糖尿病# #清风计划# @健康真相官 @头条健康
作者简介:方健 今日头条健康真相官
2003年获执业医师资格证书,2006年获中山大学药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位,2012年获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岗位证书。现为三甲医院副主任药师,临床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