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槽牙疼(糖尿病槽牙疼吃什么药)

岭南名医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遇上牙病,后果很严重

俗话说:“十个糖尿病人九个半坏牙”。最近半个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五院”)陆续收治了几例糖尿病患者,就是因为牙病问题,差点没危及生命。

小小的牙病,为何有如此大杀伤力?

今年72岁的李大爷,有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基础疾病。几天前,因右下后蛀牙牙痛引起面部肿胀,出现吞咽困难,情况较为严重,来到了南医五院口腔医学中心就诊。

经过抽血、CT等检查显示,患者炎症指标较高,血糖远高于正常值;面颊部口底肿胀明显,大范围积气积液;右侧面部口底肿胀厉害,张口度只有1cm;患者已经出现无法吞咽,伴有轻微的呼吸困难。

考虑到病情危重,感染可能进一步向全身扩散,口底肿胀极容易引起窒息,随时危及生命。

口腔医学中心李志强副主任带领科室团队,立即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详细有效的治疗方案,及时邀请内分泌科、肾内科、呼吸与危急重症医学科等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通过切开排脓、冲洗换药、抗生素治疗等,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各项指标逐渐恢复,面部肿胀也逐渐消退。

无独有偶。在此期间,科室又收治了一名类似病状的患者。64岁的刘大爷,一直自觉身体状况良好。几天前在当地牙科诊所种牙,随后就出现了面部肿痛,吊针输液后不但未见起色,反而肿胀疼痛越来越厉害,甚至出现了呼吸困难,情况十分危急,患者立即被送院治疗。经过及时有效的处理,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在抽血检查中发现,刘大爷原来患有糖尿病,这也是他病情进展凶猛的罪魁祸首之一!但是由于刘大爷从未进行定期体检,所以一直懵然不知。

其实,科室遇到类似这样的病情还有很多……很多糖尿病患者常轻视牙病,实际上,牙病,特别是牙龈炎,可使细菌进入血液和活动细胞,产生对身体有破坏作用的炎症生物信号,在胰腺中,与胰岛素分泌(血糖)有关的细胞就会受到破坏。一旦这种现象发生,会引起血糖波动——血糖控制不好,各种并发症就会找上门来。

01什么是间隙感染?

正常颌面部各层组织之间存在潜在的筋膜间隙,当感染侵入这些间隙时,化脓性炎症使疏松结缔组织溶解液化,炎症产物充满其中,此时才出现明显的间隙。感染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循阻力薄弱的组织扩散,形成弥散性的多个间隙的感染。

02间隙感染会有哪些症状?

常表现为急性炎症过程,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张口困难,吞咽困难,疼痛等),全身表现为高热、寒战、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如患者原有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炎症容易再持续扩散,可出现口底广泛发炎、肿胀,甚至阻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感染也可导致细菌进入我们的血液,出现全身败血症等,危及生命。

03间隙感染会怎么来呢?

常见的感染来源多种,最常见为牙源性感染(智齿冠周炎、根尖周炎、颌骨骨髓炎等);其次是腺源性感染,可由扁桃体炎、唾液腺炎、颌面部淋巴结炎等扩散所致;还有血源性,相对少见。

04那该怎么治疗呢?

轻:对于一般牙源性症状较轻的感染,建议尽早就诊于口腔门诊,对病灶牙进行处理后,结合口服消炎药一般可控制。

中:对于颌面部有明显肿胀的情况,若穿刺有脓,应及时进行切开排脓,必要时需输液治疗。

重:对于感染比较严重的病人,有可能会引起窒息或者感染全身扩散,危及生命,需住院治疗,尽快进行广泛切开排脓,必要时需气管切开,全身抗菌支持治疗。

05平时该怎么预防呢?

上述的两个病人除了是牙源性感染之外,共同点是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年龄大,抵抗力相对较低,糖尿病会让感染变得更加难以控制,牙齿的问题引起严重的间隙感染,情况十分危险。

因此,专家建议首先要健康饮食,适当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其次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口腔/牙齿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加强口腔卫生;还有就是定期体检,特别是60岁以上人群,对于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最重要的是如果出现不舒服,第一时间要去医院就诊!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秦新立 黄晓桥

图/视觉中国

糖尿病人牙痛怎么回事?如何处理

有些糖尿病人会出现莫名的牙疼症状,特别是中老年患者,这种情况比较常见。那么糖尿病人牙疼是怎么回事?

一、糖尿病人牙疼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与口腔疾病关系密切,糖尿病可诱发和加重口腔疾病;口腔病变也会引发各种感染,又能使糖尿病病情恶化,让血糖难以控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牙周炎已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糖尿病的第6位并发症,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牙周炎的发病率高达60%,且发生难治性或重度牙周炎的危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比血糖控制理想者发病率也高。

1、糖尿病人牙齿松动引起牙疼:

牙疼牙齿松动由于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牙龈炎、牙周炎等慢性破坏性病变,尤其是牙槽嵴骨质疏松,常常影响牙齿的稳固性,造成牙齿松动、移位或错颌。进而诱发牙周感染,严重者引起牙齿脱落。

2、糖尿病人牙周感染引起牙疼:

牙周感染糖尿病患者牙周感染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表现为牙龈充血、肿胀、口腔有异味,个别牙或全部牙疼痛或压痛。严重者导致牙周脓肿,甚至发生牙齿松动或移位,这样会抵消降糖药的作用,导致血糖升高。

手指长按二维码加入中国糖友同伴微信群

二、糖尿病人牙痛了怎么办?

1、牙齿固定:松牙固定,经治疗后,牙齿炎症虽已消除,但牙齿仍松动者,可作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牙周夹板以固定松动的牙齿。

2、牙周脓肿的处理:脓肿已局限时,可切开引流。牙周袋也应同时作冲洗、上药膜或碘甘油等。

3、针对局部刺激因素:可作龈上洁治术或龈下刮治术,必要时调整咬合、消除食物嵌塞和纠正不良修复物等。

4、牙周袋的处理:牙周袋溢脓时,可用1~3%过氧他氢液冲洗,袋内置10%碘合剂或螺旋霉素、灭滴灵等药膜。在去除局部因素后,浅袋可用碘酚液烧灼。较深的袋需作牙周手术,以消除牙周炎。牙周袋深达根尖、牙齿松动明显时可考虑拔除。牙周袋的处理在糖尿病牙疼怎么办中是患者经常使用的方法。

5、中医治疗:

中医辨症认为,牙龈炎、牙周炎相当于中医的“齿衄”、“牙漏”、“牙疔”、“牙痈”等范畴;病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发病的部位在脾、胃、肾。

临床可用清胃降火、消肿凉血、补肾固齿的中药方剂;亦可选用白芷、银花、黄芩、竹叶等中药煎水含漱,或用薄荷、槐花、冰片等研末刷牙、擦牙、按摩牙龈等方法外治。

6、生活护理方面:平时要注意口腔健康,避免损伤口腔黏膜,避免辛辣性食物和局部刺激。病人要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同时注意营养均衡,防止便秘。

7、多做牙齿保健,牙齿保健操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早上运动后,进行牙齿空咬运动30次,前20次进行快速冲击咬合,后10次进行强力持续咬合,以改善咀嚼肌的咬合力,刺激牙根及牙槽骨,增加其骨密度。还可以进行牙龈的按摩,洗漱后,用拇指、食指轻度按摩牙龈内外两侧,内侧用拇指,外侧用食指,每次每面30次,以促进牙周微循环,增强粘膜抵抗力。

知道了糖尿病牙痛的原因,就要对症护理,下面介绍10个治疗牙痛的偏方。

三、糖尿病人牙痛时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1、冷热酸甜刺激痛,过后可以缓解时,常常是牙齿出现龋洞或牙周病的信号,此时应及时就医,将龋坏的牙体修复即可,可以避免龋病的进一步发展。

2、当现出自发性、振发性牙痛时,往往是龋洞较深、伤及牙髓所致,此时疼痛剧烈,即使吃止痛药也难有效果。这里因为牙髓腔狭小。四壁骨性组织坚硬,牙髓发炎,渗出增加,髓腔内压力增高所致,此时的最佳治疗就是到医院行开髓减压术。此时的牙病经过治疗之后,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3、当出现叩齿痛或面部肿胀时,多是龋洞较大,病程较长,此时牙髓已经腐烂或根炎脓肿已经形成。患者出现持续性牙痛,不敢咬合,面部肿胀,发烧等临床症状,发生牙周病时也可出现此症状。

很多患者以为此时应先吃消炎药,等牙痛或肿胀好了之后再去医院治疗,这是往往给患者留下难以治愈的根尖慢性炎症,最好的方法是马上到医院行开髓、根管治疗,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同时行药物治疗。这样的牙齿大多是可以治愈的。

四、治疗牙痛的10个偏方:

1、实火牙痛,这种牙痛可以将花椒放到白酒之中浸泡,大约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这个时候将花椒取出来,然后将白酒倒入牙齿疼痛的地方,这样能够立即缓解牙痛。

2、虚火牙痛,这个时候去试炼的冰糖和清水,然后放入锅中煎煮,直到水只有一半的时候就可以起锅服用,每天进行两次,具有很好的清热退火的功效,能够有效的缓解牙痛。

3、风火牙痛,可以将独头蒜准备好,然后去皮之后煨热,趁热切开外敷在疼痛的部位,凉了之后再换一个,连续数次之后就能够令疼痛消失了。

4、牙周炎以及牙龈炎,可以将等量的鸡蛋清以及白酒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然后喝上一口并且不要咽下含在嘴上,五分钟之后就可以吐掉,这样三天左右就能够起到消火止痛的作用,牙痛也会获得痊愈。

5、将新鲜的蜂房和纯度高的酒精准备好,然后将酒精用火点燃,并且将蜂房燃烧至黑色,最后将黑色的灰直接涂抹在牙齿上,大约五分钟左右就能够立即止痛。

6、将六神丸碾碎之后直接放到疼痛的牙齿牙龈上面,每次十分钟左右就能够冲洗干净,每天进行一次就可以。

7、在白酒之中加入适量的食盐,然后搅拌均匀让食盐融化,大火烧开之后冷却,含上一口留在口腔疼痛的部位,这样牙痛的情况就会立马得到缓解。

8、将白胡椒研磨成为,然后加入适量的白酒搅拌成为糊状,然后塞入牙洞之中,这样也能够起到止痛的效果。

9、如果是由于牙髓炎以及牙周炎导致的牙痛情况,那么可以将大蒜捣碎之后加热,然后直接进行外敷在疼痛的部位,身体自然而然就回复健康了。

10、如火牙痛的原因是由于积脓所导致的,那么可以直接将冰袋进行冷敷,也就是将冰袋直接放在脸颊的位置,这样也能够很好的缓解疼痛。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冷敷的时间最好在十五分钟以内,避免造成冻伤。(来源 99健康网)

严重牙疼、反复口腔溃疡可能是糖尿病惹的祸,应对方法早知道

现在说到糖尿病,许多人都知道它可能引起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一系列并发症。但很少人知道,牙周病已被视为糖尿病的另一个重要并发症了,被称为糖尿病第六大并发症。

具体怎么回事呢?本文为您详细讲解。

糖尿病与口腔疾病的关系

案例1:李先生,42岁,湖南人,爱吃辛辣食品,有高血压病史6年,前不久出现左侧牙龈肿痛,以为是吃辣椒多了上火,为此喝了一个星期的蒲公英菊花茶,可牙龈肿痛没有任何好转,半边脸都肿了,无奈,只好去看牙医。

医生为李先生检查完后怀疑是多发性牙周脓肿,并非是单纯的上火,开了三天抗生素,服药后仍无明显好转。

医生建议他查个血糖看看,李先生很困惑,自己看牙科怎么需要检查血糖?最后他还是去内分泌科查了血糖,发现血糖偏高,随机血糖13.5mmol/L,医生告诉他:你的牙痛一直不好,与血糖高有关系,是糖尿病引起的多发性牙周脓肿。

经过内分泌科医生的诊治,李先生的牙痛很快得到缓解。

案例2:赵女士52岁,最近总是反复出现口腔溃疡,没少看医生,中药西药都用了,饮食也挺注意,医生说多吃蔬菜和水果,她就天天吃,甚至有医生怀疑她是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而给予了泼尼松进行治疗,结果越治越严重。

后来到市级医院口腔科就诊,医生听了病史,怀疑是糖尿病血糖高引起的,嘱咐她第二天测个空腹和餐后血糖看看,结果空腹血糖10.0mmol/L,餐后血糖14.3mmol/L,医生建议他去内分泌科就诊,经过两周的治疗,控制血糖后溃疡逐渐愈合,再也没有复发。

以上两个案例都属于口腔科疾病,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不论是牙痛也好,口腔溃疡也好,十有八九去看口腔科或牙科。

其实临床上部分口腔科疾病发生与血糖高有很大关系,相较于常人,糖尿病患者的口腔问题更多、更严重。

其中,牙周炎和口腔溃疡是糖尿病患者最容易出现的两种口腔疾病。所以部分难治性口腔溃疡和牙病,也许就需要看内分泌科,而不是单纯的看口腔科了。

牙周病与糖尿病

牙周病与糖尿病相互影响

口腔医学专家早就发现,糖尿病与口腔疾病存在密切关系,糖尿病患者常有牙周组织感染的情况,糖尿病病程越长、血糖控制越差,牙周病的发病率越高。

  • 超过3/4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合并牙周病,糖尿病患者伴发牙周病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3倍。
  • 牙周病严重的患者中不仅患有糖尿病的多,且血糖大都控制不佳。
  • 糖尿病的病情会影响到牙周病的治疗,牙周炎症状通常会更明显,病程发展也更快。
  • 而牙周病迁延不愈,又会让血糖水平变得难以控制,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发现,控制好牙周感染,对改善血糖有很大的帮助。

糖尿病合并牙周病的防治

①糖尿病患者平时应做好牙齿的日常护理。每天早晚刷牙(提倡巴氏刷牙法),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饭后漱口(合理使用漱口液),合理使用牙线;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检查口腔问题(每年一次),定期接受洗牙等口腔专业维护,做好日常口腔护理。

②糖尿病患者预防牙周病,控制血糖是关键。

③若已确诊牙周病,更应严格控制、监测血糖,积极进行专科治疗。

④治疗伴有糖尿病的牙病患者,在口腔治疗中,需要考虑血糖控制的因素,如若糖化血红蛋白小于8.0%,通常可进行常规治疗;若糖化血红蛋白在8.0%~10.0%之间,通常可进行基础治疗,不建议进行手术治疗;而若糖化血红蛋白大于10.0%,通常只建议采取应急处理,待其血糖控制稳定后,再考虑进行牙病的治疗。手术后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避免治疗后多数牙位感染、反应不佳等问题。

糖尿病与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等位置。

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口腔溃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任何人都有可能会出现口腔溃疡,但是糖尿病患者特殊的内环境状态会导致出现口腔溃疡反复出现,且愈合较慢。

糖尿病患者易发口腔溃疡的原因

①当血糖升高时,人唾液中的糖分也增加,有利于口腔内细菌滋生导致局部炎症反应;糖尿病患者往往机体免疫力下降,溃疡一旦发生就发展迅速。

②人体的唾液有明显的抑菌作用,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水循环紊乱,往往造成体内严重缺乏水分,从而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的自洁作用减低,黏膜对外界刺激防御力下降。

③患者有意识的控制饮食,容易导致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如锌、铁、叶酸、维生素B12等缺乏,易发生口腔溃疡。

④糖尿病患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睡眠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更易发生口腔溃疡。

糖尿病合并口腔溃疡的处理措施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口腔溃疡一定要引起重视,若溃疡处理不好,感染得不到控制,甚至会引发颅内感染。

①控制血糖:控制血糖是保持口腔健康的根本,也是贯穿糖尿病治疗始终的重中之重。血糖过高可以损害口腔健康,导致牙龈疾病、黏膜溃烂、感染细菌真菌等。而口腔一旦发生感染后血糖水平也会波动,且更不易控制。

②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提倡巴氏刷牙法),饭后漱口。

③定期口腔检查,积极开展牙病防治,如补牙,洁牙、冲洗牙周袋等,也有助于口腔健康。

④注意营养,均衡饮食,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少吃刺激性调味品,多吃新鲜蔬菜瓜果,补充各种营养物质。建议多饮水。

⑤生活规律,按时休息,避免受凉和劳累。

⑥在控制血糖的同时积极治疗溃疡,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必要的药物,同时建议服用复合维生素B片进行预防。

参考文献:

[1].Francesco D’Aiuto, Nikolaos Gkranias, Devina Bhowruth, et al.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2018 Dec; 6(12): 954-965.

[2].陈少真.糖尿病患者牙周病的三级防治与心理应激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9):173-174

[3].杨靖靖,刘明宏,吴迎涛.牙周病与糖尿病关系的进展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3):6040-6042

[4].刘洁.糖尿病患者口腔溃疡的临床治疗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03):49-50.

[5].王怀亮.糖尿病口腔溃疡的病因与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2,28(15):6.

作者:驻马店市第六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陈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