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与羊水(糖尿病羊水多)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孕期患上糖尿病?可能是这4个原因导致的,教你简单4招调理

糖尿病是现在的富贵病,但是这种病也是有生理性的,例如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女性怀孕前未患有糖尿病,而在怀孕期间出现血糖含量异常的现象。一般分泌后这种症状就会逐渐消退。

而妊娠期糖尿病却容易造成流产、早产和死胎等严重危害,而且还可能会造成羊水过多和增加巨大儿的概率。另外,还会导致分娩过程中出现难产和产伤,造成分娩时间延长,从而引起宫缩乏力性出血。所以,孕妇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至关重要。

一、为什么会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1、身体需糖量增加

本身怀孕后,胎儿就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母体就需要在短时间内摄取足够的葡萄糖,以满足身体和胎儿发育的需要。

2、肾脏的排泄增加

在怀孕期间,肾脏的滤过率会有所增加,所以肾小球的滤过率也被迫增加,但是肾小管对糖的重吸收利用没有相应的增加,因此会导致过多的糖类从尿液中排出,达到糖尿病的标准。

3、激素作用

妊娠后,母体内的雌激素以及孕激素都会有所增加,而这领个激素都会增加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进一步刺激葡萄糖的生成,这都会导致血糖的升高。

4、食量增加

怀孕之后,为了保证孕妇的营养,会盲目的进食补充营养,导致摄入的能量过多,而过多的葡萄糖除了会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还会导致血糖升高。

二、患上妊娠糖尿病怎么办?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在了解发病原因后,可以进行对症治疗。

1、定期孕检

过高的血糖对孕妇和胎儿都不好, 所以需要定期孕检,发现异常可以及时处理。

2、控制饮食

孕妇应该严谨遵守饮食规律,每天摄入足够定量的营养素。摄入过多,易导致血糖升高,摄入过少,也会影响自身和胎儿的发育。所以饮食管理的要求与其他类型糖尿病不同,均衡饮食,并且保证有效控制血糖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关键。

(1) 最好以蔬菜、谷物(尤其是全麦)及豆类来补充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注意在早餐中获取足够的碳水化合物。

(2) 吃瘦肉、脱脂乳及低脂酸奶、干酪补充蛋白质,避免高脂饮食。

(3) 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全谷物、水果、豆类及蔬菜),有助于维持血糖平衡。

(4) 少吃含有较多糖类添加剂的食品 。

(5) 口渴喝水,尽量少喝果汁及碳酸饮料。

(6) 少食多餐(如每天6小餐,间隔均匀)。

3、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是健康妊娠的重要组成部分,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适量运动还可以帮助自身的胰岛素更好地工作,是帮助控制血糖的有效途径。

4、药物治疗

经过严格的饮食管理和运动疗法,血糖仍不能有效控制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接受胰岛素治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羊水也会伤害胎宝宝!羊水过多可能致胎宝畸形,准妈妈怎样预防?

文|福林妈咪

羊水为宝宝提供了一个恒温的环境,也为宝宝提供了更大的活动范围,让胎宝宝能够做适当的运动,也能防止关节固定、肢体畸形等问题。

先说一下,正常情况下,在不同阶段,羊水的含量分别是多少呢?

孕20周:500ml;

孕28周:700ml;

孕32周—36周:1000—1500ml;

在这之后,含量会慢慢减少。(大致平均数据)

羊水虽然是保护宝宝的,但是,当羊水过多的的时候,对反而对胎宝宝有不利的影响:

在孕期,如果羊水量超过2000ml就属于羊水过多了。

当羊水过多的时候,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也可能会导致胎儿早产、脐带脱垂、胎盘早剥,甚至胎儿缺氧死亡等概率增加。

羊水过多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急性羊水过多,一种是慢性羊水过多。

急性羊水过多:

急性羊水过多,通常发生在20—24周。

在这个阶段,如果孕妈羊水过多,则会“迅速显怀”。也就是在短时间内腹部快速隆起,还会产生腹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不能平卧等症状。

不过急性羊水过多出现的概率非常低,孕妈也不用太过担心。

慢性羊水过多:

是指在孕晚期,在几周内,羊水不断的慢慢增加,这时候孕妈可能不会有非常明显的感受。

但是这个时期羊水过多,也是比较危险的。

这时候,可能会出现羊膜早破的情况,所以孕妈要注意孕期的检查和平时的饮食和作息。

出现羊水过多的原因,大至少有这几种:

胎儿畸形:最常见的是神经管缺乏性疾病,在胎儿畸形中占比高达50%;

怀有多胞胎:当怀有多胞胎的时候,可能产生双胎输血综合征,这个病症很容易出现羊水过多的情况;

胎儿和孕妈血型不合:当胎儿和孕妈出现血型不合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羊水过多的症状;

孕妈患有疾病:孕妈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者重度贫血的时候,可能会导致羊水过多。

其实,在怀孕期间,出现羊水过多的情况并不多。孕妈身体健康的话,这种情况就更不容易出现了。

那么在孕期要怎么预防羊水过多的情况呢?

1、定时产检

孕妈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定期产检。

特别是在孕前就有糖尿病的孕妈,更要定期产检,以便及时发现情况,及时进入预防、治疗阶段。

2、少盐少糖

孕妈在平时的饮食中,要少吃糖。

吃糖过多可能会引起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妈和胎宝宝都不利。

当然了,也要少吃盐。吃盐过多,可能会让孕妈患有水肿和高血压。也会导致水分在体内出不来,可能会混进羊水之中。

当然啦,可以多吃一些利尿、不深的食物,让水分排出。比如冬瓜、红小豆水,比如姜皮煲鲤鱼汤。

3、保证睡眠

保证睡眠质量,在睡觉的时候尽量采取左侧卧位,保证子宫胎盘循环正常。

只要孕妈身体良好,定期产检,在孕期饮食均衡,保持良好的睡眠和心情,一般不会出现羊水过多的情况。

但是,如果出现羊水过多的情况,孕妈也要淡定,尽量保持乐观的心态,听从医生治疗,改善情况。

在日常中孕妈也要尽量左侧卧位睡觉,不提重东西,不做体力劳动,以免腹压过大,导致羊膜早破的情况发生。

每个宝宝都是上天给妈妈的礼物,妈妈要在孕期多注意胎宝宝的情况,好好保护宝宝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羊水栓塞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

6月11日凌晨,已经怀孕39周的27岁孕妈肖女士突然感到腹部阵阵疼痛,想着孩子快要出生了,便收拾好东西在爱人的陪同下来到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由于已经不是第一次生产了,肖女士挺淡定的,然而令她想不到的是,接下来的形势急转直下——一个凶险的“产科杀手”已经盯上了她,这就是羊水栓塞。

数据显示,羊水栓塞发病率为4/10万~6/10万,一旦发生,死亡率高达60%~80%,而且这种病通常进展迅速,十分凶险,有的几分钟内就能夺走产妇和胎儿性命。

走着入院却被送进了ICU

11日凌晨3时许,从化区良口镇的肖女士突然感到腹部阵痛,怀孕39周的她很淡定地收拾好物品,在爱人陪同下来到南医五院。入院的时候,她还是自己步行来到产科的。

凌晨4:55,产科护士检查发现,她的宫口已经开了1cm,可是竟然监测不到胎心!产妇还有些意识昏迷。护士立即通知一线值班医生,医生马上安排孕妇进入产房,并报告二线值班的副主任医师全玉。

5:02,全玉赶到检查时,已经发现孕妇全身紫绀、失去意识,血压也测不到了!这时监测胎心达到58次/分钟,宫缩强、间歇短。考虑胎儿窘迫,存在胎盘早剥可能,医生赶紧准备在局麻下实施紧急剖宫产手术,同时通知新生儿科医生到场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

5:29,肖女士娩出一个3.1公斤的男婴。可是妈妈宫腔内并无积血,胎盘未见早剥征象,结合病人病史及体征, “羊水栓塞”出现在现场医护人员脑海。

要知道,这是一种在产科里发病率很低、死亡率却很高的分娩并发症。得到消息的该院医教部主任张文君(医疗总值班)、产科主任单青、产科副主任何玉兰等迅速赶到现场参与抢救。

经过充分讨论,病情诊断明确:羊水栓塞、产后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1日早上7:30,在救治团队精诚协作下,手术取得了成功,肖女士生命体征终于恢复了平稳,但仍未脱离危险,她被转入了ICU进行监护。

抢救关键在于早诊断、早处理

单青介绍说,羊水栓塞是一种严重威胁产妇生命的并发症,主要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及其内容物突然通过子宫的创口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从而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如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肺栓塞、肾功能衰竭、大出血等。

羊水栓塞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后果极其严重,死亡率高达80%以上,其中,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死于严重产后出血、全身多脏器衰竭,也被称为“产科死神”。

羊水栓塞可发生于产前、分娩中或产后,产前一般没有明显指征,因此也很难提前预知或预防,抢救关键主要在于早诊断、早处理。

不过,羊水栓塞虽然难以预料,但也是有一定的征兆。专家表示,发生羊水栓塞时孕产妇会有心跳骤停、不明原因出血、低氧血症等。

如今不少女性高龄追生二胎,而且之前头胎是剖腹产。剖腹产、双胞胎、有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羊水过多以及有过敏史等,都是发生羊水栓塞的高危因素,要提高警惕,严格依时产检,生产时密切配合医生。如果出现腹痛、阴道流血或者流液、胎动过频或者减少等情况,应及时求医。(记者周洁莹通讯员秦新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