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影响牙(糖尿病影响牙齿吗为什么)

中国青年报 0
文章目录:

糖友要避免牙感染

牙好,才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对糖友来说,高血糖常常让他们面临各种口腔问题,从而在吃东西上受到影响。所以,糖友护牙非常重要,科学护牙更是必不可少。

血糖降到8.88以下再拔牙

临床上常有糖友因牙周炎严重需要拔牙,但碍于糖尿病和感染,迟迟不敢拔,不仅痛苦,还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其实只要将血糖控制在 8.88毫摩尔/升以内,且无尿酮症和明显酸中毒症状时,糖友是可以拔牙的,但要注意以下事项:

1.不要空腹拔牙,以免局麻时出现低血糖昏迷。接受胰岛素治疗者,拔牙最好在早餐后1~2小时进行,此时药物作用最佳。

2.拔牙前应减少体力消耗,以缩短拔牙时间。注射胰岛素的病人拔牙时间应在两小时内完成,以防禁食时间过长,出现低血糖反应。

3.拔牙前后应使用抗感染药物。糖友抗感染能力较差,拔牙后易出现愈合时间延长、疼痛及炎症等,所以拔牙前后可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以及干槽症的发生。

4.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可在拔牙前给予镇静剂。血糖控制的不好或伴有严重感染的患者,应在拔牙前与内科医师会诊,确定是否预防性给予抗菌药物,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病灶感染。

糖友种牙更不能大意。因为他们凝血功能下降,伤口复原缓慢,而种植牙修复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即便是微创,如果没能有效护理,还是会出现感染。此外,高血糖对种植体骨结合具有反作用,所以使用种植体有一定风险,与健康个体相比,糖友牙槽嵴顶骨更易流失。

因此建议,没有控制好血糖的糖友不要急着去种牙,等病情稳定后再进行,不仅能够保证个人安全,也有助于提高种植牙的成功率,之后还应定期复诊维护。

洗牙应到正规场所,不宜过度

洗牙对糖友来说绝对是应对牙周病的有效方法,但很多糖友担心洗牙会发生感染,影响血糖。因为糖友机体抵抗力减弱,白细胞吞噬能力差,微血管病变导致血管微循环障碍,洗牙时若操作不当很容易并发感染。此外,洗牙时机械振动或疼痛的刺激,会使糖尿病患者体内胰高血糖素、类固醇激素等分泌增加,血浆胰岛素不足,导致血糖波动。如果洗牙过度,还会让牙龈出血不止,感染加重或扩散,加重并发症,导致糖尿病病情恶化。

因此建议,糖友洗牙不要贪便宜去街边没有严格消毒管理的小诊所,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师洗牙。洗牙前要向医生说明自己的糖尿病病史,并将近期的血糖值报告给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适合洗牙,谨遵医嘱进行。

使用软毛刷护牙,三个月定期检查

糖友护牙,除了借助医疗手段,日常生活中也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勤刷牙。尽量做到睡前、早起后、每次餐后都要刷牙、漱口。

刷牙不要太用力。选择软毛牙刷可以保护牙釉质,避免造成牙周袋,使得细菌进入。刷牙时不要过于用力,每3~4个月最好更换一次牙刷。

做牙保健操。每天早上,可以进行牙齿的空咬运动30次,前20次进行快速冲击咬合,后10次进行强力持续咬合,以改善咀嚼肌,刺激牙根及牙槽骨,增加牙齿的骨密度。

定期检查牙齿。建议糖友每三个月到医院检查一次牙齿,预防糖尿病牙周炎的发生。

适当按摩牙龈。洗漱后,用拇指、食指轻度按摩牙龈内外两侧,内侧用拇指,外侧用食指,每次按摩30下,以促进牙周微循环,增强黏膜抵抗力。

多喝水,注意饮食清淡。唾液能防止斑块的堆积,冲刷细菌和保护牙釉质。但高血糖和某些口服降糖药会造成口干。为刺激唾液的产生,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专为防止口干而设计的含氟牙膏,平时多喝水,避免食用过咸、过甜和酸性强的食物,做到饮食清淡。

(航空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赵 强)

来源:人民网

糖尿病患者遇上牙病,后果很严重

俗话说:“十个糖尿病人九个半坏牙”。最近半个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五院”)陆续收治了几例糖尿病患者,就是因为牙病问题,差点没危及生命。

小小的牙病,为何有如此大杀伤力?

今年72岁的李大爷,有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基础疾病。几天前,因右下后蛀牙牙痛引起面部肿胀,出现吞咽困难,情况较为严重,来到了南医五院口腔医学中心就诊。

经过抽血、CT等检查显示,患者炎症指标较高,血糖远高于正常值;面颊部口底肿胀明显,大范围积气积液;右侧面部口底肿胀厉害,张口度只有1cm;患者已经出现无法吞咽,伴有轻微的呼吸困难。

考虑到病情危重,感染可能进一步向全身扩散,口底肿胀极容易引起窒息,随时危及生命。

口腔医学中心李志强副主任带领科室团队,立即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详细有效的治疗方案,及时邀请内分泌科、肾内科、呼吸与危急重症医学科等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通过切开排脓、冲洗换药、抗生素治疗等,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各项指标逐渐恢复,面部肿胀也逐渐消退。

无独有偶。在此期间,科室又收治了一名类似病状的患者。64岁的刘大爷,一直自觉身体状况良好。几天前在当地牙科诊所种牙,随后就出现了面部肿痛,吊针输液后不但未见起色,反而肿胀疼痛越来越厉害,甚至出现了呼吸困难,情况十分危急,患者立即被送院治疗。经过及时有效的处理,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在抽血检查中发现,刘大爷原来患有糖尿病,这也是他病情进展凶猛的罪魁祸首之一!但是由于刘大爷从未进行定期体检,所以一直懵然不知。

其实,科室遇到类似这样的病情还有很多……很多糖尿病患者常轻视牙病,实际上,牙病,特别是牙龈炎,可使细菌进入血液和活动细胞,产生对身体有破坏作用的炎症生物信号,在胰腺中,与胰岛素分泌(血糖)有关的细胞就会受到破坏。一旦这种现象发生,会引起血糖波动——血糖控制不好,各种并发症就会找上门来。

01什么是间隙感染?

正常颌面部各层组织之间存在潜在的筋膜间隙,当感染侵入这些间隙时,化脓性炎症使疏松结缔组织溶解液化,炎症产物充满其中,此时才出现明显的间隙。感染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循阻力薄弱的组织扩散,形成弥散性的多个间隙的感染。

02间隙感染会有哪些症状?

常表现为急性炎症过程,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张口困难,吞咽困难,疼痛等),全身表现为高热、寒战、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如患者原有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炎症容易再持续扩散,可出现口底广泛发炎、肿胀,甚至阻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感染也可导致细菌进入我们的血液,出现全身败血症等,危及生命。

03间隙感染会怎么来呢?

常见的感染来源多种,最常见为牙源性感染(智齿冠周炎、根尖周炎、颌骨骨髓炎等);其次是腺源性感染,可由扁桃体炎、唾液腺炎、颌面部淋巴结炎等扩散所致;还有血源性,相对少见。

04那该怎么治疗呢?

轻:对于一般牙源性症状较轻的感染,建议尽早就诊于口腔门诊,对病灶牙进行处理后,结合口服消炎药一般可控制。

中:对于颌面部有明显肿胀的情况,若穿刺有脓,应及时进行切开排脓,必要时需输液治疗。

重:对于感染比较严重的病人,有可能会引起窒息或者感染全身扩散,危及生命,需住院治疗,尽快进行广泛切开排脓,必要时需气管切开,全身抗菌支持治疗。

05平时该怎么预防呢?

上述的两个病人除了是牙源性感染之外,共同点是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年龄大,抵抗力相对较低,糖尿病会让感染变得更加难以控制,牙齿的问题引起严重的间隙感染,情况十分危险。

因此,专家建议首先要健康饮食,适当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其次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口腔/牙齿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加强口腔卫生;还有就是定期体检,特别是60岁以上人群,对于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最重要的是如果出现不舒服,第一时间要去医院就诊!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秦新立 黄晓桥

图/视觉中国

口腔出现这些问题,或是糖尿病并发症来袭

□记者 崔宏远 通讯员 刘群

■受访专家

马瑜瑾 河科大一附院开元院区内分泌科主任

张江(化名)没有想到,他会以这种方式“出名”。

一周前,他因牙疼去医院就诊,竟引发众多糖友讨论,医生还为此设计了调查问卷。原来,张江被确诊为糖尿病口腔并发症。

1 他患糖尿病近15年,中招后才知道该并发症

68岁的张江是老糖友了。

“患糖尿病快15年了,都说久病成医,可这结果还是第一次听说。”说起去医院看牙的事儿,张江一边说,一边揉了揉右侧的脸颊。

一周前,张江一觉醒来,觉得牙疼。他用舌头舔了舔牙齿,感觉有些不对劲儿。

“上火了?”张江想着,赶紧跑到镜子前张开嘴,他发现,不仅牙龈肿了,而且在右侧上颚槽牙的位置还长了一个白色的小疙瘩,一碰就疼。他赶忙吃了点消炎药和清火药,还在吃早餐时多喝了一杯水。

可到了当天下午,他的牙更疼了,味觉也有些异常,他便到医院就诊。让他没想到的是,牙疼、牙龈肿都是糖尿病口腔并发症的症状。

2 口腔出现这些问题,警惕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广为人知,知道糖尿病会引发口腔疾病的糖友却不多。”马瑜瑾说,她为张江治疗后,还专门设计了调查问卷,随机对20名糖友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只有6名糖友听说过该并发症。“我组织糖尿病患者教学时,还请张江到场讲自己的经历,糖友们交流、讨论得很热烈。”她说。

马瑜瑾介绍,糖尿病口腔并发症是糖友最容易忽视的并发症,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是早期症状。不少糖友在出现这些症状时会自行用药治疗,有时甚至乱用偏方,造成病情延误。

“它和糖尿病关系密切,互相影响,危害可不小。”马瑜瑾说,糖尿病发病时间长,血糖控制不佳会间接导致多种并发症。比如,长期高血糖会对口腔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会改变口腔环境,引起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引发牙龈炎、牙周炎、口腔黏膜炎等多种口腔疾病,会让糖友失去牙齿,严重危害健康、降低生活质量,还会改变正常的容貌。

反过来,口腔疾病也会对糖尿病产生影响,如加重糖尿病血管病变等。

3 养成使用牙线的习惯,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

对糖友来说,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非常重要,积极治疗牙龈疾病有助于减缓病情。

马瑜瑾建议,糖友最好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平时积极做好口腔保健,坚持每天刷牙,养成使用牙线的习惯,已经出现口腔问题的糖友,最好在每餐饭后3分钟刷牙,或是用淡盐水漱口,减少口腔内的致病菌。同时,还要加强血糖监测,积极治疗牙周病。